最早在吴努政府执政期间,缅甸奉行的是独立的中立的外交政策,“不同任何国家结盟,同一切国家友好相处,致力于促进世界和平,努力消除两个集团的隔阂”,这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出现了美国和苏联两大“阵营”的背景下确定的。这个时期,缅甸政府在国际上的态度是比较积极的,1954年,吴努总理与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和锡兰等国总理召开了科伦坡会议,支持印度支那和平。同年,中国总理周恩来访问缅甸,两国共同确立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吴努总理还与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和锡兰等国总理在印度尼西亚的茂物举行会晤,对召开亚非会议达成共识。在着名的万隆会议上,缅甸积极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联合国宪章指导国家之间的关系。吴努政府曾经尝试着调节中美关系,这个时期的缅甸政府执行的是一种积极中立的外交政策。
奈温执政时期的政策是独立的不结盟的中立外交政策。这个时期的缅甸推行的是“缅甸式社会主义”。他们既担心西方资本主义的渗透,又担心其他国家向缅甸输入各种不稳定因素。因此,缅甸的政策是孤立和封闭的,大部分精力只在国内,对于国际上发生的事情基本不表态。
人们称为“消极中立”的外交政策。这种政策的实行避免了其他各国对于缅甸的干涉,能够在对外事务中保持一种独立的态度,不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这种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在全球性经济衰退的时候,缅甸的经济似乎是一个奇迹,它保持的是一种稳步上升状态。
现在的缅甸政府继续奉行“独立的、积极的外交政策”,这一政策符合缅甸的国情和现在的国际大形势。政府坚持“独立的、积极的外交政策”的八项基本原则,努力与世界各国建立友好关系,开展多元化的外交,广泛、深入地参与地区与国际间的事务。缅甸在加入东盟以后也多次承办国际会议,在国际上慢慢树立起了国家的形象。
同中国的关系
缅甸与中国之间一直保持着友好的关系。中国政府尊重缅甸的领土完整和主权,反对外国势力干涉缅甸内政;缅甸政府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以任何形式分裂中国的言论,在任何时候都不会与台湾建立官方关系。
缅甸位于东南亚、南亚和中国三岔口交会处,其地理位置在经济上和战略上都十分重要。从经济上来说,缅甸是中国内陆省份云南、四川通向印度洋的贸易通道。从战略上来讲,缅甸对中国实现在印度洋崛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国和缅甸之间的合作对于中国建立在东南亚的影响力至关重要。中国和缅甸两国之间的合作是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发表过多次声明,表示中国愿意在和平、互利和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基础上同各国建立外交关系。
近年来,两国之间的领导人访问频繁,高层之间的互访不断。两国签署了一系列重要协议,加强了在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等方面的良好合作。
同美国的关系
缅甸独立以后,就与美国建交,美国对缅甸提供了很多援助,但是美国支持进入缅甸的中国台湾国民党的残余军队,导致缅甸拒绝接受美国的援助,也拒绝参加由美国策划的东南亚组织条约。
1956年,吴努总理访问美国,两国关系才有所改善。缅甸开始重新接受美国援助,但是这种援助是有着政治条件的。1962年,奈温执政期间,缅甸政府拒绝在缅甸向美国提供军事基地,不参加美国控制的亚太理事会等组织。两国关系又开始陷入了冷淡之中,缅甸再次拒绝美国的援助。1980年,缅甸和美国才恢复中断多年的经济合作关系。
1988年,缅甸军政府上台以后,美国由于民主和人权问题对缅甸进行指责和制裁,并且缅甸军政府在大选以后拒绝将政权交给全国民主同盟。美国表示将寻求各种办法促使军政府交权。
美国把驻缅甸大使馆降为代办级,停止对缅甸提供经济援助和禁毒援助,撤销给缅甸的贸易普惠制(GSP),对缅甸实行武器禁运,阻止国际金融机构向缅甸提供援助,不向缅甸高官及其家属发放入境签证。1997年,克林顿总统签署行政命令,禁止美国商人对缅甸进行新的投资。次年,美国将缅甸列为全球侵犯人权第二严重的国家,仅次于阿富汗。2000年,克林顿授予昂山素季“美国总统自由勋章”。2005年1月,美国将缅甸列为“暴政前哨”国家。2006年9月15日,美国推动安理会通过表决将缅甸问题列入安理会议程。次年,美国对缅甸实施新的制裁措施,命令商务部严格控制对缅甸的出口。2008年,美国总统布什签署法案,扩大对缅甸政府的制裁,包括冻结缅甸政府与军事领袖的个人资产,禁止缅甸红宝石与玉石出口美国市场,美国财政部宣布对十家与缅甸政府有关的公司进行经济制裁。
2009年初奥巴马政府上台后,一改布什政府强硬的外交政策,积极推行“巧实力外交”,加强与缅甸直接接触和对话。同年8月,美国参议员吉姆·韦布访问缅甸,会见了缅甸最高领导人丹瑞大将和总理登盛。9月,美国向缅甸总理登盛发放入境许可,使其成为14年来第一位参加在纽约召开的联合国大会的缅甸军政府高官。2009年11月和2010年5月,美国国务院主管亚太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坎贝尔两次访问缅甸。
与东盟的关系
缅甸重视与东盟国家发展友好关系,与东盟各国交往密切。缅甸在早期曾经多次拒绝加入东盟,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缅甸才加入。
缅甸加入东盟主要是基于当时的国际、国内环境。一方面,缅甸希望通过与东盟的外交关系打破一直被西方国家孤立和制裁的现状;另一方面,缅甸也希望能够从东盟获得资金和技术支持,尽快改变国家的现状。
1997年,缅甸加入东盟,但是此时东盟的大部分国家受到金融风暴的影响,很少对缅甸进行投资。双方关系没有按照原来的设想发展。这个时期是缅甸与东盟之间的调整期。为了缩小缅甸与东盟其他成员国之间的差距,加上东盟一体化的进程,东盟积极扶持和引导缅甸参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由于缅甸的经济基础薄弱,工业水平低下,因此在2008年之前,缅甸享有零关税的自由贸易优惠。另外,东盟也一直站在缅甸一方,反对欧盟以及西方各国对于缅甸的歧视。这在一定程度上对缅甸有着保护作用。缅甸与东盟之间的经济合作在缅甸对外经济关系中一直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东盟是缅甸最大的贸易伙伴和合资来源,而缅甸与东盟之间的合作中互补性超过了竞争性。缅甸需要从东盟各国取得廉价的商品,而东盟各国也需要缅甸这个大市场。
2009年,缅甸总理在泰国出席了第14届东盟首脑会议。登盛总理访问了印度尼西亚和新加坡。之后,他在泰国出席了第四届东亚峰会等一系列会议。2009年7月,吴年温外长在泰国出席第42届东盟部长会议。同年12月,登盛总理在泰国出席第15届东盟峰会和第12次东盟-中国、东盟-日本、东盟-韩国领导人会议等一系列会议。
2010年1月,吴年温外长在越南出席了东盟外长会议。2010年4月,登盛总理在越南出席第16届东盟峰会。2010年4月和6月,越南总理阮晋勇和老挝总理波松先后访问缅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