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的洗礼,不仅不会让艺术褪色,相反,在时间的洗礼下,愈发让人百转千回。泰国悠久的文化历史,让艺术有了永不褪色的魅力。佛教、艺术、时间三者的结合,阐释出了人类高深的信仰和深邃的文化,散发出令人夺目的光彩。
第一节尽向莲花朵里生
游走在泰国的山水间,时光仿佛停滞了,那山,那水,那佛,在花开花落中,似乎永远也不会改变。莲花朵朵,绽放出的是永恒的艺术之美。
1.优雅、曼妙的舞步
在中华文明和印度文明的熏染下,泰国毫无保留地将两者都接受了,将其融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泰国的民族舞蹈就是“洋为泰用”的一个典型。
古典舞是泰国舞蹈艺术精华,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了。这种舞蹈源于印度南部“卡达卡利”的宗教舞蹈,同时又受到中国皮影戏的影响。作为一种十分复杂而微妙的艺术,每个舞步动作都具有特殊的含义,诉说一个婆罗门教的故事,情节十分曲折。
哑剧是古典舞中最驰名的一种舞种。根据特点的不同。古典舞又分为“宫内”和“宫外”两种。宫内舞的特点是比较严肃,形式比较呆板;宫外舞则形式较为活泼,人物诙谐有趣。
泰国古典舞剧分“孔”和“洛坤”。“孔”又称哑剧,是泰国艺术的骄傲。最着名的舞剧要数“拉玛坚”的故事,“孔”是专演这部史诗的剧种。“孔”剧中生、旦的服装华丽,点缀着灿烂夺目的金银饰物。帽子呈宝塔状,镶满珠宝,有种宗教的庄严。旦角身着金色披肩,穿纱笼;生角则穿半长裤,着紧身长袖衣。胸佩、手镯、塔形帽往往都是真金制作。每一角色都有固定的色彩,使人一眼便可辨认出身份。比如魔王服饰为墨绿色,猴王多用银白色,生、旦一般用金黄色。无论哪类舞服皆用金线或银线饰边,以显示皇族的富丽辉煌。
没有台词是“孔”剧的特点,它需要靠演员舞蹈来传表达意。比如“爱”的表示是将两手交叉贴于胸前,“友好”则是两手臂伸直双手掌平叠在一起;将手摩擦颈项或伸指、顿足表示“愤怒”;把左掌伸平,掌背靠近嘴角表示“喜悦”,等等。如果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孔”剧舞蹈演员,熟练掌握全部表态动作是必不可少的,这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剧情的需要。另外,“孔”剧中的生、旦、净、丑和各种动物如鹿、猴等各有一套各式化的舞如蹈语汇,因此演员必须自幼开始练习。
生、旦舞步基本一样,只是旦角动作收敛,生角动作幅度拉大。扮演魔王动作应有力、乖张,而猴王则机智、灵巧。除此以外,他们还要学习翻筋斗和舞动兵器,以适应剧中的武打场面。由于“孔”剧表演的特定剧场适合大型武打,因此舞蹈动作强烈。
洛坤差德里是最早的洛坤剧的形式,起源于南部民间,后来渐渐流传到泰国中部,进入宫廷的被称为“洛坤奈”,即内洛坤,在民间流传的洛坤便称为“洛坤诺”,即外洛坤。内洛坤角色都由女演员扮演,并明文禁止宫廷外的女演员表演“洛坤奈”,该禁令直到拉玛王四世才废除。由于皇亲贵族的重视和艺人的创造加工,艺术技巧日臻完善。舞步和造型逐渐规范化,表演技艺华丽精致,舞蹈造型沉静优美,手语动作极其讲究。剧目内容多数是以宗教故事、神话传说为主。
洛坤艺术的表演队伍最初由选拔出来的宫女担任,她们往往从5岁便开始学艺,由专业的皇宫舞蹈老师培训。拉玛王六世时泰国戏剧特别兴盛,外洛坤也从专门由男演员表演发展成为可以由男女演员合演。
洛坤剧从民间传入宫廷,又从宫廷返回民间,这种轮回花费了很多时间,此剧被人们誉为“东方有素养的舞剧艺术”,受到泰国人民的由衷喜爱和各国人民的尊重。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演进,以及外来戏剧的影响,泰国的舞剧艺术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孔及洛坤剧开始采用布景和分场,洛坤奈的大型民族舞剧《玛诺拉夫人》分为多场次演出,人物改为每人扮演一个角色。布景、道具甚至皇帝出巡的御辇统统搬上了舞台,演出十分隆重且华丽。
泰国不仅仅有古典舞,还有乡村舞蹈。乡村舞蹈有表演结婚习俗的“婚礼舞”、妇女们下田插秧的“农民舞”、喜庆五谷丰登的“丰收舞”以及“祝福舞”。
泰国民族歌舞素以服装华贵、动作优雅、内涵丰富而脍炙人口。其中以玉指闪烁的“指甲舞”最有魅力;烛光流萤的“蜡烛舞”最具艺术感;大众化的“南旺舞”最为普及。“南旺舞”即“圈舞”,是民间的集体舞,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当地广泛流行,泰国政府为繁荣民族文化,在全国推广。“南旺舞”舞姿端庄,步伐轻盈,手势优美。男女成对,亦步亦趋,女子以面颊、上身、手臂向男子作情深委婉状,男子则以双臂拱护女子,在其周围环绕而舞。“南旺舞”的每套动作,各有相应的音乐和歌曲伴奏,较着名的歌曲有《好月光》、《十二月月儿明》等。“南旺舞”也是东南亚各国男女青年喜爱的交谊舞。
泰国的舞蹈风格近似于印度舞蹈,舞姿富有雕塑性,情感丰富,动作轻盈、朴实。“长甲舞”、“蜡烛舞”流行于泰北清迈府一带。在古代,这些舞蹈属宫廷舞范畴,现在则流行于民间,在节日礼佛时表演。该地区与缅甸毗邻,同一民族分居边境两侧,所以泰国北部民间舞蹈带有缅甸舞蹈的色彩和情调,如“长甲舞”的服装是黑红相间,发髻悬垂花蔓,十指套戴金色长甲(是一种约8厘米的假指甲),她们在音乐的伴奏下,轻移莲步,摆动纤指,显得异常曼妙优雅。这种舞蹈节奏较慢。
金色的长指甲,衬托缓慢、柔美的舞姿,展现着独特的优雅;“蜡烛舞”的表演者双手挂明烛而舞,身体弯曲蹲伏,手臂作方形屈伸,与“缅甸舞”相仿。
泰国中部的“兰达舞”、“特腾舞”、“竹竿舞”,则反映了该地区人民爽朗、幽默的性格和质朴、乐观的风貌。“兰达舞”的主要形式为男女边对唱边舞蹈。如《划船歌》的表演者,需一边对歌,一边呈划桨撑杆状的舞姿。“特腾舞”其名称取自该舞的鼓声,男舞者身背象脚鼓与女舞者对舞,由木琴、锣、钹、铃等打击乐器伴奏,情绪热烈欢快。“竹竿舞”将竹竿平放或呈井字形置于地面,由握竿人碰撞竹竿,表演者在竹竿空隙间舞蹈,竹竿夹击的速度由缓到急,舞步由简到繁,情绪欢快、活泼。来自中部的还有“祝福舞”,随着美妙音乐的韵律而舞动,充分展示着泰国中部地区人民的传统与文化。
泰国东北部地区最流行的是“笙舞”。“笙舞”种类很多,“南旺舞”即是“笙舞”的一种。其余的“笙舞”还有“竹篮舞”、“捕鱼舞”、“饭篮舞”,等等。“笙舞”的表演形式自由,没有泰国古典舞蹈那样程式化的动作语汇。开始表演时表演者又说、又唱、又舞,歌词内容都很幽默,然后男女结伴鱼贯而舞,舞者随着小铙钹的节奏变化而变换动作;结束时音乐节奏加快,在激越的鼓乐声中舞蹈达到高潮,然后戛然而止。
与中国传统的孔雀舞截然不同的是,舞者先是手捧芳香的兰花撒在场上,然后戴上美丽的雀尾装饰,徐徐起舞,仿若一只孔雀在场上。而“碗舞”则更为平民化,青年男女持碗成队,边敲边舞,呈现的是劳动人民的热情和奔放的场面。“刀舞”则惊心动魄,舞者将十余柄锋利的长刀贴身挥舞,最后还要从刀丛上滚过,每刻都能引来观众的惊呼。
“笙舞”的服饰大同小异,男子一般着青色长袖无领衫裤,头上戴头巾;女子着黑色或棕色衣裙,头顶堆髻,插白花。“竹篮舞”的表演者则身挎竹篮舞蹈,表现农村男女青年日常的劳动和彼此的爱慕之情。
“捕鱼舞”反映了渔民下网捕鱼的一片繁忙景象。“饭篮舞”则表现农忙季节送饭到田间的生活画面。因此,“笙舞”主要表现了农村的劳动生活和风情习俗,是质朴、欢快的男女对舞型的舞蹈。它富于节奏性、动作性,一般都有说唱音乐在前铺垫,以显示“笙舞”明快、欢乐、朴实、幽默的独特艺术色调。此外,东北地区盛产毛竹,竹竿敲碰时声音清脆、悦耳,人们喜欢踏着竹音翩翩起舞,“竹竿舞”也是流行于这一地区的典型舞蹈。以东北地方语言和曲调表演的说唱艺术有时也配以简单的舞步表演。
泰国南部则是“诺拉舞”盛行,此舞是泰国舞蹈最古老的形式。“诺拉舞”舞姿婀娜、妩媚,造型具有雕塑性,舞步细腻多变,富于韵律感,尤以手臂的千姿百态着称。泰国孔剧、洛坤剧的表演形式都受到了“诺拉舞”的影响。有着奇怪名字的“嗒哩机巴士舞”,源于泰国南部人民的日常生活,“嗒哩”是舞蹈的意思,“机巴士”指扇子。泰国南部地区还流行“西维猜舞”,虽经历代王朝的更迭,此舞至今仍保留着修长的舞姿造型和舒缓的踮脚舞步等固有的风格。
2.将生命底色刷成苦难
在泰国,说“你好”这个问候语时,男女是有差别的。男士们说“你好”的最后一个音节,必须闭口念,而女士们则应当开口念。如果男士不小心将其念成开口音,人们会误认为他是人妖。泰国人妖是一个带有神秘色彩的群体,“她们”娇艳无比,能歌善舞,为泰国旅游业每年赚得70亿美金的外汇收入,成为泰国经济的支柱。
泰国的人妖表演很有特色,艳名远播四海,人妖表演是泰国独特的人文风情。人妖有着异常美丽的容貌,她们不是女人胜似女人,令男人心动,让女人汗颜。这些人妖年龄在14岁至50岁之间,主要集中在芭堤雅的人妖歌舞团及酒吧和夜总会。在人们欣赏着人妖精彩的表演,或是不屑于他们的行为时,是否体会到他们的辛酸和痛苦,是什么让他们成为了有别于男人和女人的另一种群体。
对于很多人妖来说,他们的命运是悲惨的,虽然他们可能得到比较丰厚的物质回服。在泰国,几乎只有穷人家的孩子才会当人妖。看不到未来、害怕贫穷的父母,会把家里长相清秀的男孩当成女孩培养,寄望“她”长大以后可以成为一棵养家的摇钱树,而“她”悲惨的命运,在2岁至3岁时就被决定了。面目清秀、漂亮的男孩,7岁至8岁时就被送进“人妖”专门学校进行严格的训练。
学校采用的是女性化的培养方式,从女式衣着、装饰、打扮再到化装、女性的爱好,学校都会教授。
在学习期间,许多技艺还是需要学会的。比如让她们学习舞蹈、声乐。练功是极其艰苦的过程,腿功、腰功,头、手、脚的动作等,都要进行规范化的训练,这种训练之苦,一般人是难以承受的。比这个更残酷的是,人妖的淘汰率很高,在众多人妖中,只有极少数人能够脱颖而出。而且,人妖的艺术生命和生命都是比较短暂的。
演出会有独唱、合唱、独舞、群舞和小丑表演。表演的动作柔软、婀娜多姿,歌声一般较粗犷,演出获得巨大的成功,从此蜚声泰国内外,每次演出,台下都座无虚席。
真正人妖天堂是芭堤雅,泰国最美的人妖都聚集在这里。每天这里都上演着精彩的人妖表演。奥斯和迪芙尼是芭堤雅两个最有名的人妖剧院。每个剧院每晚都会有两场演出,每场半小时。漂亮的大厅,华丽的舞台,舞台两侧,矗立着硕大的巨幅视屏。无论置景、灯光、道具、服装都制作考究,整个舞台金碧辉煌,华美眩目的三层看台1000多个席位,每晚全部客满。光艳照人的人妖,一个接一个走上舞台,展现美丽的容颜和优雅的舞姿。有温柔娴淑的、有妩媚多情的、有热烈奔放的、有活泼俏丽的……所有女性的美,被淋漓尽致又细致入微地表现。
优秀的人妖演员,每月月薪有1万泰铢(约2500元人民币,不含小费和其他收入),收入少的,则只有1000元。她们每天平均要演出3场以上。剧团老板靠他们的演出获得收入。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拼命工作。
人妖的存在,是一种悲剧,但愿这种残酷的美从此从这个世界上消失。
第二节点亮心灵的佛光
在泰国学校的大门口,会供一尊佛像,老师和学生们进出时都要停下脚步,双手合十,微鞠一躬。学校后门还立有一座佛坛,那里常年鲜花、果品和干粮等。师生在每天都有固定的时间用来诵经,配着梵音,听了让人宁静、平和。受到佛教慈悲忍让、宽容等熏陶,让泰国人的性格中有了温和、敦厚等品质。他们待人接物有礼有节,脸上始终带着微笑。每一个泰国学生的心中,都有着一盏不灭的佛灯。靠着佛灯的指引,他们的人格得以完善。
1.慧育增辉
佛教的影响体现在方方面面,每一砖、一瓦无不有着佛性,了解泰国人,可以从了解佛教开始。那些金碧辉煌的寺庙,影响着一代代的泰国人。
寺庙教育是泰国最早的教育。从1220年至1886年,泰国的教育由寺庙教育、宫廷教育、家庭教育发展到了1932年的正式教育。
1932年是泰国教育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年份,这一年,泰国现代教育制度正式确立。然而从源流上来讲,僧侣才是泰国历史上第一批职业教师,地位相当显赫。
千百年来,泰国人民一直都在接受佛教的教化,僧侣们以渊博的知识,让人们懂得人之常情和待人接物的礼仪。在这些宗教的礼仪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们的言行举止,蕴涵着深刻做人的道理。学校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先育人,再学习,用一种信仰的力量去培育幸福的人民,这也是泰国教育不同于其他国家教育的特别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