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世界我知道-欧洲——西班牙
48777600000011

第11章 别样的城市(3)

阿尔塔米拉岩洞

阿尔塔米拉岩洞位于桑蒂利亚纳·德尔·玛尔镇,它是史前人类活动遗址。旧石器时代的奥瑞纳期、梭鲁推期和马德格林期先后有人类生活聚居在此。一直延续至欧洲旧石器文化时期。1985年该洞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岩洞的发现纯属偶然。1869年,考古学家马塞利诺·德·萨乌托拉带着4岁的女儿前往此处收集化石。正当马塞利诺·德·萨乌托拉专心收集化石之时,听到女儿大喊,他大步跑到女儿面前,站在洞口看见女儿望着岩壁的方向,只见一只栩栩如生的野牛让女儿大惊失色。

之后他发表了文章提及该岩洞的情况,继而引起了世人的关注,考古人员蜂拥而至。1875年,开始对此岩洞挖掘,此批岩画为南欧马格德林的文明提供了绝好的见证。1879年发现了第一批绘画。这里发现的大多数石器和特别着名的巨大洞穴里赭石上的壁画,红黑色调,描绘出各种野生动物的形象——野牛、马、鹿和野猪等,可追溯到马德格林期,即旧石器时代的晚期。

由于这些绘画艺术高超,保存完好,为此被称为“史前西斯廷小教堂”。

该洞窟长约270米,深邃而曲折。150多幅壁画集中在长18米、宽9米的入口处,为公元前3万至前1万年左右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古人绘画遗迹,称“马格德林文化”。洞内有史前人睡觉的地方及烧烤食物、生火取暖的石灶,灶底余烬痕迹清晰可辨。洞顶和洞壁多是简单风景草图和分散的动物画像,如野牛、野马、野猪、猛犸、山羊、赤鹿等,多以写实、粗犷和重彩的手法,刻画原始人熟悉的动物形象,有站、有跑、有卧、有叫,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壁画颜色取于矿物质、炭灰、动物血和土壤,掺和动物油脂,以红、黑、紫为主,色彩浓重,艳丽夺目,达到史前艺术高峰,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马格德林初期,岩洞中央大厅被装饰一新,壁画上的一些动物形象十分高大,例如一头鹿身长2.2米。它们体现出自然主义风格和不同动物各自独有的特点,尤其第二性特征令人惊讶!更为突出的是作者细腻的笔法和用赭石、红、黄、黑等有限的颜色画出了各种各样的动物的鬃毛,又巧妙地利用岩洞内凹凸不平的墙壁表现出了动物的形态,产生出惊人的艺术效果。

洞外不远处有洞窟艺术博物馆,为两层楼房建筑,分洞窟壁画馆和考古陈列馆两部分,考古陈列馆内展出附近地区出土的动植物化石及各种石器、陶器、铁器和青铜器等珍贵历史文物。

古都拖雷多

拖雷多是一个神秘的城市,一个东西方文化汇合的古都,一个活灵活现的西班牙历史画卷,一个令人各得其所的旅游中心。白天城内车水马龙,人声鼎沸,晚上万籁俱静。漫步在该城,仿佛进入了历史的中世纪。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该城为世界人类遗产城市。

对于托雷多的传说带有较大的神话色彩。传说托雷多诞生在大地之下,成长在岩石之中,大力神赫邱利开山劈崖,使其终见天日。

托雷多的大半个城市被塔霍河围绕,地势险峻,易守难攻,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托雷多有2000余年的历史,自古便是多元文化之城。伊斯兰教清真寺、犹太人寺庙、天主教教堂兼容并蓄,相安无事。市中心有登记注册和保存完好的不同文化风格的古迹、文化遗址、修道院等。

其中每一处古迹都有着一段迷人的历史,每一个遗址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托雷多的大清真寺内的建筑风格多为哥特式的,内部的装修吸收了穆德哈尔等艺术特点,是一座集多种艺术风格于一体的庞大建筑,也是西班牙最大的教堂之一。在教堂的正门有3座大门,被分别称为“地狱门”、“饶恕们”、“天罚门”。3座门上方都雕刻有《最后的晚餐》的场面。

迷人的昆卡市

公元前9世纪,伊斯兰教徒修建了他们称为“坤卡”的要塞市镇。

1177年,卡斯蒂亚国王攻打坤卡,1189年设立主教区。13世纪中叶,被正式命名为“昆卡”城。此后其不仅成为王国宗教和行政重镇,而且还是经济中心之一。

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遗产城市,其中城市中的“悬空楼”尤为闻名遐迩。“悬空楼”是一组哥特式建筑,是西班牙中东部昆卡古城的着名古迹,建造在韦卡尔河西岸的悬崖上。“悬空楼”由3栋楼房组成,为石灰木头结构。其中阳台部分等悬吊在万丈深渊之上,宛如空中楼阁,为此得名“悬空楼”。

每层楼都在悬崖绝壁上凿孔支架木桩,建成凌空阳台。登楼观望,上有危崖压顶,下有百丈深渊,之险之奇令人叫绝。“悬空楼”始建于14世纪,曾是西班牙国王的避暑之地,又被称为“国王夏宫”。“悬空楼”被认为是昆卡城的象征。

拉斯·梅杜拉斯

拉斯·梅杜拉斯位于莱昂省西北部北埃吉索地区,为罗马时期的金矿遗址。1931年被宣布为文化财富,1997年被宣布为人类遗产,2002年被宣布为自然遗产。其集景观、自然、文化、美学、科研为一体,是世界上最为壮观的人造自然景观之一。

拉斯·梅杜拉斯的西班牙语之意为“骨髓”、“精华”。此地之所以享有盛名,一种说法是金矿是这里的精华,另一种说法则是罗马人如同敲骨髓一样在这里开采金矿。

大约公元1世纪,罗马人便在此开采金矿,直至其离开已有200年的历史。罗马人在此开凿渠道,将水引到众多的山沟,使其通过昼夜不停的冲洗,造成山体滑坡,再将大量含有金沙的土运往淘金器内提取金粒。

罗马人大规模的开采所留下的矿井,一座又一座的矿渣山形成了绝无仅有的地貌。红色的土坡,绿色的草木,蓝色的天空汇集成一幅诗意景观。

2.游玩之岛

西班牙拥有十分优越的旅游资源,其大部分国土气候温和,山清水秀,阳光明媚,风景绮丽。

加那利群岛以“幸福岛”闻名中外;太阳海岸——地中海沙滩是各国日光浴爱好者无限仰慕的胜地;还有山光水色,海天辉映的地中海浴池——巴利阿里群岛;西班牙拥有许多王宫、教堂和城堡,其中,有十多个古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重点保护的文化遗产。

加那利群岛

加那利群岛是非洲大陆西北海岸之外的火山群岛。东距非洲大陆约130千米,东北距西班牙约1100千米。加那利群岛虽属亚热带气候,昼夜温差、四季温差却是世界上最小也是最宜人的地方,四季如春的说法一点也不夸张。岛上景色错落有致,美丽如画,高耸的山峦衬托着富饶的山谷,山谷中满是修剪得像巨大菠萝似的棕榈树和随风摇拽的香蕉树。群岛是假日游客的乐园,许多海滩上分布着大量的沙丘,还有些小海滩隐藏在岩石峭壁之间。从山坡往下看,红屋顶,窗前绿色的护窗板、阳台,房屋周围是花坛,就是一幅镶在镜框里的画,一切都沐浴在阳光中,生机勃勃。

加那利群岛中最大的岛屿是形如金字塔的特纳里菲岛,该岛拥有众多海滩和秀丽的风景区,岛北部的首府圣克鲁斯有“旅游明珠”之称。

作为西班牙的“珠穆朗玛”,特德火山(海拔约3718米)就是那矗立在特纳里菲岛中央的金字塔尖。

巴利阿里群岛

巴利阿里群岛有着温和的气候、美丽的海滩以及明媚的阳光,这使得许多作家、画家和艺术家选择在这一宁静祥和的环境中进行创作,这里也因而有了“宁静之岛”的美称。从60年代开始,巴利阿里群岛成为欧洲人心目中的“欧洲天堂”,也因此有无数的欧洲人在这里购置房产,把他们的第二住宅安在岛上。

巴利阿里群岛地处西地中海,位于伊比利亚半岛、法国南部和北非之间,由一系列的岛屿组成,这些岛屿之间既有许多共同点,也存在着不少明显的差异,以至于有人认为仅仅是由于这些岛屿的地理位置相近,所以才被统称为“巴利阿里群岛”。各个岛屿不同的历史经历是造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比如伊比萨岛主要接受的是迦太基和阿拉伯文化的影响;而古罗马文化对马约卡岛的影响较为突出;又如梅诺卡岛则明显带有英国文化的烙印,等等。

伊比萨岛上生物多样,盐田生态系统独特,考古遗址出众,文物古迹众多,于199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遗产。

伊比萨岛海域是世界上波多尼西亚海草生长最为集中的地方,这种水草对保护海洋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海中珊瑚、螺旋藻等多达几百种。在岛上也生存着稀有动植物。除此之外,食盐是伊比萨岛历史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元前600多年,这里已经是食盐的重要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