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世界我知道-亚洲——印度
48782900000012

第12章 踏往天国的阶梯——宗教(3)

公元1世纪左右,就有印度僧人来到中国。到隋唐时期就更多了。到13世纪,虽然印度的佛教已经接近灭亡,但敦巴桑结仍然5次从印度来中国的西藏传教。印度人鸠摩罗什将印度古代重要的哲学思想和大量的佛教经典传入中国,对中国的宗教、哲学和文学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公元前2世纪,中印两国就有接触,魏晋时期就有人去印度学习佛法。从公元3世纪到8世纪的500年里,中国就有160多名佛教徒到达印度,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唐朝和尚玄奘,他在印度待了10年,带回了大量的佛教经典,将大乘佛教传入中国。他去西天取经的故事被后人编为脍炙人口的《西游记》。

佛教在中国的影响极大。在19世纪西方思想传入中国之前,佛教一直是中国最主要的宗教,它的因果报应、转世轮回思想深入人心,上至君王,下至百姓,无不受其影响。

佛教经中国传到朝鲜半岛、日本,对这两个国家也有很大的影响。但要论及现在佛教的影响,则要数东南亚地区,包括斯里兰卡、缅甸、泰国和柬埔寨等国。

斯里兰卡是印度之外第一个接触佛教的地区。据说,在释迦牟尼生前,其弟子阿难陀就曾亲自到锡兰传播佛教。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派传教士到斯里兰卡传教,佛教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成为斯里兰卡的国教。斯里兰卡人还建造了具有印度传统风格的佛教建筑和雕塑,其中就有世界上最大的土堆佛塔和佛陀及其弟子们的巨大雕像。他们还建造了举世闻名的阿努拉德普勒大佛塔,其周边几千米范围内还有大大小小相仿的多处佛塔。

大约在1世纪初,佛教经斯里兰卡传入缅甸。到6世纪时,佛教开始在缅甸盛行。1058年,缅甸人以上座部佛教巴利文为基础,创立了缅甸文字。13世纪以后,缅甸人开始大规模建筑寺院佛塔,其中以仰光大金塔最为有名,里面收藏了8根佛祖头发。经过历代王朝的不停修建,大金塔越发富丽堂皇、雄伟壮观,成为今天赫赫有名的佛教圣地之一。

佛教最早传入泰国要追溯到公元以前。11世纪中叶,缅甸的蒲干王朝占领了今泰国北部和中部,并将上座部佛教传入泰国。经过近1000年的发展,上座部佛教成为泰国的佛教,并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僧王制度”,即由国王来任命佛教僧团的首领,全国的僧务由佛教僧团首领掌管。又由于历史上的黎太王曾落发为僧,从此开创了泰国国王必须出家的先河。佛教至今是泰国的国教,它对泰国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的影响很大。

佛教在公元5世纪至6世纪传入柬埔寨。9世纪初,吴哥王朝统一柬埔寨,并将大乘佛教列为国教,吴哥王朝成为东南亚的佛教中心。公元12世纪,吴哥王朝国王苏耶跋摩二世花了35年时间建造了吴哥窟,作为国都和国寺,吴哥窟融合了佛教和印度教寺庙的特点,是高棉古典建筑艺术的高峰。

第三节耆那教:严格的苦行主义者

在印度,耆那教徒的绝对数量并不多,但它是哲学色彩最浓厚、文化底蕴最丰富、对社会积极影响最大的一个教派。耆那教徒是最严格的素食主义者,这源于他们对平等的终极追求。不杀生衍生出非暴力思想,这成为甘地政治思想的主要来源。

1.大雄的启示

耆那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同佛教一样以反对婆罗门教起家。其最早的经典是《十二安伽》。“耆那”一词意为“胜利者”或“完成修行的人”,指那些战胜情欲从而得道的人。因信仰者都自称“耆那”,故他们所信仰的宗教也被称为“耆那教”。耆那教是印度比较有特点的宗教,信仰的人数虽然只有约400万,对印度的传统文化却影响很大。

相传耆那教的创始人是耆那教的第24祖筏陀摩那,其弟子们尊称他为摩诃毗罗,即伟大的英雄,简称“大雄”。他是贝拿勒斯(今瓦拉纳西)一个小国的王子,属刹帝利种姓。大雄婚后生有一女,但他并不感到幸福,他父亲死后,在他大约30岁时便立志出家苦行,寻找解脱不幸的宗教途径。他每年除四个月的雨季时需要居住在一个地方外,其余时间都是到各地漫游。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他苦行修炼长达12年之久。当他苦修到第13个年头时,终于在吠耶婆达东北建皮耶村的一棵沙罗树下觉悟成道,时年42岁。大雄成道后先后组织教团,宣传教义,进行宗教改革活动,长达30多年。他于公元前527年死于巴瓦,终年72岁。

耆那教否定当时婆罗门教主张的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宣传种姓平等,反对种姓制度和神灵崇拜。耆那教因此得到了掌握军政大权的刹帝利种姓的支持,很快在恒河流域得到广泛传播。公元前3世纪,由于摩揭陀地区12年连续发生灾荒,于是耆那教开始由北南移,转移到南印度德干高原和西印度地区。

公元1世纪,耆那教分裂成两派:

天衣派和白衣派。天衣派也叫裸体派,这一派较为保守极端,他们认为一切私有财产都应该抛弃,甚至包括衣物。

他们主张以天为衣,以地为床。因此改教的得道者都裸体行走,手持葫芦做的水壶,以一束孔雀羽毛来清扫坐处,低级信仰者则用一块很小的布遮盖下体。该派还歧视妇女,禁止妇女进入寺院和庙宇,这一派主要活动在南印度的卡纳塔克邦以及北方邦。白衣派主张男女一样能获得拯救,各种姓一律平等,否认裸体的必要性,主张僧侣穿白袍,允许出家人占有一定的生活必需品,允许男女结婚生育等。

这一派主要活动区域是印度的拉贾斯坦邦、古吉拉特邦等地。

从公元8-12世纪,耆那教在印度部分地区由于受到当地统治者的重视与支持而得到发展,修建了不少耆那教寺庙,使非暴力思想广泛传播。

到12世纪后,随着当时阿富汗军事力量的入侵和伊斯兰教的传入,耆那教徒大批被杀,不少寺庙被焚,致使耆那教遭到很大破坏。经过近代几个世纪的改革,耆那教明确地反对偶像崇拜和烦琐的祭祀活动,提倡平等、人道主义、博爱等思想,这些对耆那教的巩固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对印度传统文化如素食文化有很大的影响。

2.非暴力思想的雏形

耆那教作为一种宗教哲学体系,与佛教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也有自己特有的见解和学说。

耆那教认为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颗粒,性质不同的原子可以结合成复合体,不同的原子以不同的方式结合,从而构成形形色色的物质。因而,世界是由原子构成的,不是神创造的。

耆那教认为宇宙的一切事物是由灵魂和非灵魂构成的。灵魂有两种,一种受物质束缚,一种不受物质束缚,即已经解脱的灵魂。非灵魂也有两种,定性的物质和不定性的物质。不定性的物质包括时间和空间,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场所。

耆那教认为“业”是一种特殊的、细微的、肉眼看不见的物质,被称为“细身”。这种细身像尘埃一样附在人的灵魂上。灵魂受此束缚,在生死轮回中遭受种种苦难。因此人的最高目标就是摆脱“业”的束缚,使灵魂得到解脱。为此,必须进行各种苦行,做到“五戒”,修“三宝”。

所谓“五戒”就是不杀生、不欺诓、不偷盗、不奸淫和不蓄私产,“三宝”则是正智(正确的认识)、正信(正确的信念)和正行(正确的行为)。

对于不杀生,耆那教的创始人大雄曾经作过简单却又意义深刻的阐述:所有的生命就像我一样,我想活着,其他灵魂和生命也是一样。每个生命都是贪生畏死的。所以要想远离痛苦,必须尽自己所能不伤害任何圣灵。

耆那教徒将不杀生的理念贯穿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一位虔诚的耆那教徒不会杀死一只苍蝇,也不会在黑暗中吃东西。甚至会有富裕的耆那教徒在出门时,专门雇佣一个人在前面扫路,以免在无意中踩死昆虫。甚至对人人厌恶的蟑螂,耆那教徒也只会将其赶走,而不会杀死它。

在饮食上,耆那教徒是严格的素食主义者。严格到地底下长的东西也不吃。在他们看来,将萝卜、红薯之类的东西挖出来,不仅会伤及地里的小生物,还因为把根挖出来,植物就会死。这份仁爱之心真让人敬佩之至。

在选择职业方面,耆那教徒坚决不会从事两种行业,即务农和当兵。因为务农会伤及泥土中的生命,当兵则违背耆那教尊重所有生命的准则。出于尊重宗教传统的原因,印度的耆那教徒是不用服兵役的。

那么耆那教徒靠什么生存呢?原来他们的生财之道就是经商和从事脑力劳动。耆那教教徒的识字率在印度是最高的,达到94.1%,远远高于印度的平均水平64.8%。耆那教徒尽管人很少,只占印度总人口的0.4%,但掌握着印度的经济命脉。印度着名的瓦尔昌得、达尔米亚和贾恩三大财团家族都是耆那教徒。

耆那教虽然不讲究信神,却重视崇拜24祖,因此,在印度有关24祖的寺庙有4万多个。耆那信徒除了在庙宇中崇拜这些祖先外,在家中也进行许多崇拜仪式,诸如念诵耆那,给偶像沐浴和献花,诵唱耆那的赞美诗,教徒进行沉思和守戒等。每年每月都有例行斋期和节日活动,如大雄诞生纪念日、赎罪节等。耆那教与印度教很接近,因此,在印度信耆那教的人,也可以被算作印度教的第三种姓,他们与印度教徒可以彼此通婚。

第四节最年轻的宗教:锡克教

与印度的其他宗教相比,年轻的锡克教显得另类、率真。包着大头巾的锡克人是天生的军人,他们喝酒吃肉,纪律严明,疾恶如仇。锡克人异常勤快,鄙视好逸恶劳的乞丐。

锡克教是印度的第四大宗教,“锡克(Sikh)”一词源于梵语“Siksati”,本意为“学习”。锡克教产生于15世纪后期,由鼻祖那纳克在旁遮普创建。它原属印度教的一支,后来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宗教。锡克教的经典是《阿迪·格兰特》。其宗教圣地是阿姆利则金庙。锡克教徒被称为锡克人,现在锡克人约计1630万,占印度总人口的1.9%,其中大部分生活在旁遮普邦,其余散居在德里地区、哈里亚纳邦和孟买等地。

1.神的面前人人平等

锡克教原本是印度教的一支,在融合了伊斯兰教苏菲派的教义后,锡克教发展和完善了自己的宗教,逐渐自成一体。

锡克教是一神论者,信奉上帝“真名”,认为“真名”是唯一的,是全知全能的,是宇宙万物的缔造者,是公正而仁慈的。上师被称为“古鲁”,是“真名”在人世间的代理人,他不受生死轮回所控制,又能彰显上帝本性。所以锡克教教徒相信从第一代到第十代的上师全部具有相同的上师精神,他们的教训就是上帝“真名”的启示。鼻祖那纳克就是锡克教的首位“古鲁”,锡克教徒经常把他的名字挂在嘴边,相传这样可以使灵魂洁净,消除恶念,感到幸福。

锡克教主张在神的面前人人平等,认为神不问人的出身,只在乎他做些什么。锡克教徒倡导男女平等,一夫一妻制。锡克教徒人人都是兄弟姐妹,从第十代上师起,男教徒的名字后面都加上“辛格”,意为“狮子”,女教徒的名字都加上“考尔”,意为“公主”。

锡克教徒十分团结,如果有教友落魄必会伸手援助。即使买东西也会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原则去锡克人开的商店。锡克教还反对祭祀制度与偶像崇拜,主张简化礼仪,积极入世,尊重劳动。

2.刚性十足的锡克人

在印度,你可以一眼看出锡克教徒,因为锡克教徒的着装和服饰十分有特色,以至在许多国家的影视作品中,头裹长巾,留着大胡子的锡克教徒的打扮成为人们心目中典型的“印度人”扮相。

锡克教第十代上师要求成年的锡克教男子必须做5件事,即留长发,加发梳,戴钢手镯,佩短剑,穿短衣裤。这就是锡克人着名的“五K”。这“五K”在锡克教中有着特殊含义。蓄长发、长须是古代圣贤的习惯,表示睿智、博学和大胆、勇猛,因此终生不得理去毛发。加发梳是为了保持头发的整洁,也可以促进心灵修炼。所蓄长发一般用布层层围起,绕成一个“大磨盘”的头包,有些人的头布长达13米。

戴钢手镯是为了培养永恒、无限的锡克教精神,象征着锡克教兄弟永远团结。佩短剑表示追求自由和平等的坚强信念,剑也体现了锡克教徒尚武的精神。穿短裤是为了区别于印度教徒穿的长衫。

此外,锡克教徒还要坚持“五戒”,即不偷盗、不奸淫、不抽烟、不吸毒、不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