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得益于人才的培养。早在尼赫鲁时代,印度就提出了大规模培养适用于现代社会发展的工程师战略。为实现这一目标,印度政府分别在喀拉普尔、孟买、马德拉斯、德里、班加罗尔等地建立了6所理工学院,每年从报考的20万工科大学毕业生中选录2000人,将他们培养成计算机专业工程硕士。现在,这些学院已成为印度工程师特别是IT软件人才培养的摇篮。再者印度在语言方面有天然的优势,据统计,印度合格的工程师数量居世界第三位,工科学生的质量在世界排名前十位。
最后得益于软件公司本身艰苦创业、锲而不舍的精神。他们努力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按国际标准生产。目前印度有170家软件公司获得了ISO9000质量标准认证,是世界上获得质量认证软件企业最多的国家。全世界通过软件行业质量标准最高级别CMM5的公司有32家,印度就占17家。与此同时,印度现有65%的软件公司掌握和采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工具,如第四代语言、图形用户界面等。
印度的软件业也有自己的软肋。印度软件业的总产值中只有10%左右的产品拥有自主版权;软件产品90%出口,且绝大多数出口美国;电脑硬件生产落后,个人电脑持有量低;社会和政治大环境不稳定等等,这些都是印度软件业能否持续发展的不确定因素。
3.不寻常的亮点:印度钻石业
印度是世界上最早发现钻石的国家,在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长河里,印度一直是世界上唯一出产钻石的地方,历史上许多着名钻石如光明之山、奥尔洛夫和大莫卧儿都来自印度。直到1725年人们在巴西发现钻石富矿,印度遂从钻石出产国的名单上消失。
20世纪70年代以前,比利时的安特卫普是“世界钻石之都”,它是钻石切割、加工、设计和销售的中心。1970年以后,印度人来到安特卫普,他们另辟蹊径,专门采购最便宜的细碎裸钻运回印度加工。在印度的钻石加工作坊里,这些被废弃的裸钻有了闪亮的机会,同时造就了印度特色的钻石加工业。现在印度已经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钻石切割和打磨生产中心。
从业人数多达100万,占全球钻石从业人员的90%。印度金融中心孟买和西部古吉拉特邦港口城市苏拉特是印度钻石业两大基地。苏拉特是全球钻石切割和加工中心,世界上92%的钻石在这里切割和加工。当地从事钻石行业的劳动人口达到80万。印度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钻石王国。印度切割、打磨的钻石主要出口市场为美国、香港、比利时、阿联酋、日本、以色列和泰国。
第三节冰火两重天:印度教育、科技与军事
独立之初,印度就敏锐地意识到未来是知识经济时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印度的高等教育培养出大批懂英语的知识精英,这些精英在科技和军事领域都取得了许多杰出的成就。但精致就意味着量小,在许多方面,印度还处于落后状态,需要用“买”的方式来缩小与西方的差距。
1.头重脚轻的印度教育
印度独立后,教育一直是政府优先考虑的部门。印度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法案保障和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将“普及教育”和“消灭文盲”列为政府需要长期解决的问题,将高等教育视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和通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印度在教育领域已经达到世界领先地位,尤其是高等教育培养了大量知识性人才,印度因此被誉为“世界办公室”。
印度教育分为三个阶段: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初等教育学制为八年。这一阶段的教育是完全免费的,其所需经费由各邦政府和各地方机构负责,中央只给予少量拨款。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印度识字率有很大提升。
但是印度的初等教育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政府对初等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印度政府在教育资金的分配上过于偏向高等教育,导致了头重脚轻的教育局面。
与落后的初等教育相比,印度的高等教育可谓是一枝独秀,在世界独领风骚。其中工学、医学、农学、教育学与法学等学科属于世界顶尖水平。
印度高等教育有一“高”、一“低”两个特点。一“高”是政府投入高,统计表明,印度独立后,高等教育经费的增长率一直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长率。目前全印度共有综合性大学200多所,私立大学和函授大学7000所,每年考入大学的有100多万人。印度所有公立高校基本上靠政府投资,其依赖程度占院校所需经费比例从78%-92%不等,连只提供文凭和证书课程的无学位学院也如此。
一“低”,即收取学费低。研究生课程一学期的学费是120卢比(约合人民币24元)。按研究生两学年(即四个学期)正常毕业计算,仅需交纳学校480卢比(约合人民币96元)的学费。除学费外,所用教材由学生到学校图书馆借阅复印即可。住校生的食宿费用也很低,一个学年吃住需要1000卢比(约合人民币200元)就够了。
此外,大学还向来自贫困地区的学生提供助学金保障,每月2000卢比(约合人民币400元)。种姓制度在印度还未完全消除,政府为了保持社会各阶层素质提高的均衡发展,在大学录取时也考虑到低种姓人群子女入学问题,印度宪法规定为“表列种姓”和“表列部落”按其人口比例保留上大学和进政府机构的名额。
印度大学分为中央直属大学和邦立大学两种,中央政府和邦政府根据宪法制定有关政策,以管理高等学校,制定教育规划,审定专业教学大纲。
中央和邦的一些下属部门也管理部分专业学校。中央直属大学校长由总统、副总统、总理或高级大法官兼任,而邦立大学校长由各邦邦长担任,足见印度高层对高等教育的重视。当然,大学真正意义上的决策者是副校长,校长只有在颁发毕业证书的时候才会出现。
在高等教育管理方面,印度的教育体制同其政治体制一样是分权的。
中央对大学的控制十分有限,主要通过大学拨款委员会来实施管理。大学拨款委员会的主要权力是协调和决定大学的教学、考试、研究标准和新大学的建立,对于大学的内部事务,政府无权干涉。因此,印度大学具有高度的自治权。大学在课程设置、教学计划、专业设置、招生计划、颁发学位证书等方面享有自主权,这种自主权十分有利于大学的自我发展、学术自由和创新。
印度大学注重英语教学和应用。印度的英语优势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英国的长期殖民统治,但获得独立的印度并没有废除或弱化英语在印度的地位,而是大力提倡英语的教学和应用。由于印度的高等教育大力推行英语授课和科研,为其高等教育实行对外开放提供了便利的语言优势。
2.实用科技一脉相承
印度人民聪明智慧,早在远古时代就根据宗教、生产的需要,发展出了发达的天文学和数学。
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古印度文献经典《梨俱吠陀》就有关于天文学的知识。5世纪时,古印度最着名的天文学家阿耶波多认为地球是球体,并且是围绕地轴自转的;月食是地球的阴影落在月球上形成的;太阳年的长度是365.3586805天,极其接近现在的公历。
天文学的发达促进了古印度数学的发展。《准绳经》是印度古代数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品,它记载了耆那教派数学出现之前古印度几何学的成就,那时印度人已经知道了勾股定理,并使用圆周率π为3.09。公元6世纪,印度人发明了“零”这个数字,并与其他9个数字一起发明了十进位制。
这一计数方法后来经阿拉伯人改进并传到了世界各国,这就是现在我们每天都要用到的阿拉伯数字。古印度人很早就会用负数表示欠债和反方向运动。他们还接受了无理数的概念,在实际计算的时候,把适用于有理数的计算方法和步骤运用到无理数中去。另外,他们还解出了一次方程和二次方程。
古印度在医学上的成就也很高。在古老的吠陀医学文献中就已经提到了许多疾病,如腹泻、发烧、脓肿等,并附有治疗方法。现存的《妙闻本集》谈到了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方面的诸多问题。公元1世纪,《者罗迦集》被誉为古印度的医学百科全书,书中提到了精神病、黄疸病等病症,并且记载了黄疸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在工程和冶炼领域,古印度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早在孔雀王朝时期,印度人民就知道如何建造灌溉水渠和人工水库。公元前2700年,印度半岛就出现了青铜器。公元前11世纪,印度半岛北部开始广泛使用铁器,并且纯度很高,至今在印度德里附近的麦哈洛境内,还有一根铸造于5世纪的巨大铁柱耸立着,尽管时光已经过去了1500年,依旧没有生锈的迹象,堪称世界金属冶炼史上的奇迹。
印度近代沦为英国的殖民地,经济落后,科学基础薄弱。印度独立后,为了实现“强国梦”,历届政府制定了支持科学技术事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建立了完备的科学技术管理体制,尤其重要的是,印度政府大力发展高等教育,造就了大批高素质的科学技术人才,并且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科研、生活环境。现在,印度科技人员总数达到350多万,在世界上排名第三,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20世纪90年代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印度选择了同中国完全不同的发展方向,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特别突出软件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利用印度丰富的智力资源使印度的发展走上知识经济型的轨道。
21世纪,印度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在第三世界国家名列前茅,原子能研究与应用,空间技术,电脑软件,分子生物,太阳能等高科技领域和前沿科学方面的成就尤为突出。印度每年出版的科技着作位居世界第八位。
印度学者在国际权威科学刊物上发表的论文相当于其他亚洲发展中国家发表论文的总和。
印度非常重视技术产业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印度的软件业和相关服务业异军突起。在印度400多家一流软件大公司中,已有250家获得ISO9000认证。1000家全球性的大公司中有260多家向印度购买软件。2010年,印度软件和服务出口将达到750亿美元,占印度总出口额的35%,印度已经成为举世公认的软件超级大国。
印度也是生物领域的世界专家。在农业生物技术发展方面,已经培育出具有抗病和抗虫害基因的作物,建立起有特殊药用和芳香价值的植物基因库,并掌握了繁育优质高产乳牛的技术,从而促成了印度的“白色革命”,使印度成为世界第一乳制品大国。印度的制药业始于20世纪90年代,印度抓住那些已经过了专利保护期或即将过期的专利药的仿制和创新策略,为其快速崛起积累了原始资金,并赢得了绝佳的机遇。仿制药做大后,印度药企则开始考虑投资开发创新药,完成了由仿制到创新的过程。现在,印度的制药行业已经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3.“买”来的军事强国
1947年印度独立后,将国家战略目标定为主宰南亚,争取在印度洋拥有更大的控制权和支配权,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扮演重要角色,尽快争取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在世界上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围绕这一目标印度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奉行“地区性威慑”军事战略:巩固在南亚的既得利益,争取在印度洋拥有更大的控制权,排挤大国插手南亚和印度洋事务。
根据这种战略,印度平时把45%左右的陆、空兵力部署在西部边境,突出“进攻态势”的特点;把25%左右的兵力部署在北部边境,保护其“既得利益”;把30%左右的兵力部署在纵深地区,作为战略预备队和内部治安力量。海军在沿海部署东、西两支舰队,活跃于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重点放在西部,对付与其利益相冲突的国家并保护自己的海上经济利益和石油通道。空军重点部署在西部和首都附近。
印度独立后,其国防领导体系经过多次变革,逐步形成了以以文治军、三级决策、三军分立为基本特色的现行体制。总统为三军统帅。政府从权利结构、决策程序和军事预算等方面对军队实施控制。国防部是国防行政机关,全部由文官组成,控制三军司令部。国防部长是最高军事行政长官,直接向总理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