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灵魂的最高处:亚瑟·本森哲思随笔集
48787400000012

第12章 旅行的意义(2)

我曾经看到一条镶着深黄色的线出现在锡拉库附近的某个海角,我一直都在猜测如此壮丽的景色究竟是怎样形成的。为此,我询问了导游,导游说,那是因为以前有一座船在海边破裂搁浅了,装满橙子的船体则留在了海滩上,经过海浪无数次的冲刷后,船上的橙子在海边长成了海生植物依附在搁浅的船边,所以,人们才会从陆地上看到这条镶着深黄色的线。那些执拗、不近情理的人面对这样美丽的景色也许会不为所动,心里也不会留下什么深刻的痕迹。相反,那些怪异和调皮的人会在自己极度疲劳或不适时,将这些景色牢牢地记在心里。他们之所以会这样,我认为这些人是想通过这些美丽的景色,将自己从疲乏的枷锁中解救出来,摆脱来自身体的焦虑。

不过,有些人则仅仅是为了考古或统计历史数据的目的才出去旅行的。他们想如尤利西斯一般,研究人的行为举止、风俗民情、政府制度、组织国家会议的形式等这些问题,因此,风格独特的建筑或者历史上的某座雕像也许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我的一位朋友,为了研究一位大师的画作,让自己陷入了无尽的麻烦中。有时候,仅仅只是为了亲眼看见一些看上去实在惹人厌的涂抹,他会买下所有的画,然后对外声称已经鉴赏完这位大师的全部画作。我觉得,这种完全置事物本性而不顾,对任何细节都来者不拒的行为实在幼稚可笑,就和孩童时期那种收集油画的行为意义是一样的。也许,有时候我该称赞一下这位朋友的执着精神,可我认为为了达到喜爱的目的而遭罪受苦,实在是不理智的一种行为。

另外,还有一些旅行者将对景色的欣赏转化成了对人文历史景观的迷恋,这与迪安·史丹利的行为如出一辙。每当想起迪安·史丹利第一次看到雪白的阿尔卑斯山脉出现在地平线上的故事,我总会忍不住自己的笑意。那时史丹利还是个孩子,当他看到雪山后,便兴高采烈地蹦了起来,嘴里还嚷嚷道:“我的上天!我该怎么办?怎么办呢?”不过,史丹利在后来却一直不愿意进一步去观赏雪山的景观,而是整天待在一个农家宅院里,搜寻从围墙上突出来的废墟,似乎一心想要找到某些被遗忘的人文或历史传统。对于这种行为,我是无法理解的。

我不会轻易被别人的话语影响,不会因为有人说恩培多克斯在火山口纵身一跳,就非得去埃特纳火山看看;也不会因为听说在杰里科因为主人吹奏小号而导致一座城墙倒塌,而一定要去亲眼见证。一个历史景观唯一能让我产生兴趣的是,它们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将原来的历史场景重新进行构建,让我可以看到曾经历史上的主人公们所处的真实场景。锡拉库扎这座城市让我着迷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它的悠久的历史,而是由于它特有的美感。我坚信,将那场海战绘声绘色描绘出来的修昔底德并没有亲眼所见当时惨烈的战争,并且肯定有不少小道消息夹杂在他的叙述中。换一种角度说,当一个人领悟到某个消逝的历史场景将不能改变时,那么一种伟大的思想将有可能被激发,从而创作出千古流芳的名作。这种能力的存在,是世上其他任何事物都无法比拟的。

某一天我经过了吕达尔山的神圣之门,一股难以名状的崇敬之情从心里立刻生起,我用脱帽礼将这份敬意表达了出来。我的伙伴笑着问我怎么会有这样的行为?我回答:“为什么会没有呢?这是多么自然而虔诚的表现啊!这里曾经发生过的场景,甚至于最微小的细节我都能想象出来,就好像我在这里住过一样。那个记忆犹新的场景是这样的:我与诗人无数次神游到这里,在花园的月桂树下与内布斯加的林荫道间来回散着步,然后和他们一起坐在一个壁炉里闪烁着火苗的小客厅里,听着他们对自己诗句的点评,而旁边的友人则将他的言辞记录下来。”

在阿伯茨福德有一所房屋让我油然生敬,房屋内那仿封建制的装饰风格让我兴奋不已。房中有一个狭窄的楼梯,当年司各特就是从这里走到楼上的房间,独自完成了自己的工作。房间里还有一个用来放置衣服的玻璃箱,里面有叠好的衣服、变形的帽子以及难看的鞋子。这是一个伤心人住过的房间,他的心灵曾饱受伤痛和丧亲之痛;这也是一个勇敢者住过的房间,他以坚强的人生态度与充满厄运的人生顽强地斗争着。房子周围有一个农场,司各特和他的法警朋友有时会在这里散步,从这座山坡上远望,埃尔登山脉印入眼底。

特维德河水如玉带一般绵延地从草地与灌木丛中流过,这是在阿伯茨福德能看见的另一幅壮观景象。这里,我想起了曾经那位善良、坚强与崇高的人,他一直痴爱着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美好与欢乐的事物,这时,我不禁热泪盈眶。掉眼泪并不是一件令人羞愧的事情,我很乐意将这段经历分享给大家。

我一直都记得,当年我在奈德斯托伊看到了一位英国著名诗人的故居,简陋得不可思议。当时我还想过,当柯勒律治对生活还没有完全失望时,当他的如泉涌般的文采还没有完全埋没成一堆玄学的废墟时,只要他愿意,他完全能找到良药来拯救他痛苦的心灵。

我怀着崇敬之情走在阿尔福克斯的林荫小道上。紧接着,一幢坐落在峡谷中的房子出现在我眼前,峡谷周围被橡树环绕着,房子看上去就如一座美丽的鸟巢。我不禁又想起了柯勒律治与华兹华斯当年在这里一起散步的场景。那些少年不羁时的美好回忆,在这波澜不惊的生活中不断沉淀、升华,直到他们一起享受成名的荣誉,一起完成了著作——清新、温情的抒情诗。

不得不承认,相比起那些历史或政治传统的场景,我更加倾心于以上这些美好恬静的情景。因为这些情景对于我来说,带有一种与众不同的荣耀感,在这里我总是能产生一些观念或思想,还能使我产生一些美妙的遐想。年轻人的心在这些观念和思想的撞击下,能体会到一种史无前例的快乐。在我心中,这些情景中所蕴含的自由与优雅是任何历史或政治场景都无法比拟的。那些政治家曾经为了推敲法案住过的房间,或者为了调整关税而努力的场景,都无法让我有所感触。虽然我很乐意看到特权阶级垄断逐渐被日趋强大的民主力量所战胜,但是,在政策背后的阴谋、策略以及政客的相互排挤之下,这股民主力量也显得黯然无光起来。当然,这种民主力量的存在依旧具有很大的意义,我并没有否定它的高尚和重要性。不过,人类并不能把最终胜利的希望,完全寄托在那些委员会或是立法机构身上,这种想法是靠不住的。

那些能够提高人类道德水平、又高举简朴与真诚旗帜的先驱者们才是人类前进道路上的真正先锋。而军队和军需部门则分别处于这个队伍中的中后部和最后位置,就这样大家一同缓慢地向前行进着。毋庸置疑,我当然属于一般的平凡庸众,不过这并不影响我将自己的心绪传递到那片草木茂盛的小道和充满希冀的小山上。

我从不会因为别人与我的爱好不同,而与他们产生冲突。倘若有人想在旅途中寻找一个舒适的环境,还想亲手烹饪一些美食和品尝美酒,哪怕与一些陌生人进行有兴味的闲谈,请不要担心,勇敢地去做,恣意地享受旅途所带来的乐趣与快乐吧!倘若有人对经济状况、工资标准、生活现状等感兴趣,我也表示赞同;倘若有人想对史料、考古、露天庙宇的高度或墓冢的建造模式进行数据测量与收集,我也不会令他们败兴的。可是,我要明确表示的是,那些令人印象深刻、充满感觉的奇妙、美丽的历史场景,才是我所认同的旅行者身上的那种同源精神。所有烦闷和苦恼的因素在这种精神状态下,都将失去控制作用。

我曾经不顾皮肤的疼痛全身匍匐在地上,仅仅是为了观看都柏林博物馆里展出的出土文物。它们都是从布满沙砾的泥土地深处挖出来的石柜与石块,出土后也是一副毛糙的样子,上面覆盖着早已枯萎的草根;石柜里有一个做工粗劣的土瓮,倒扣在烧焦的余烬上。不过,眼前这奇异的景象并没有让我感到震撼,真正让我心灵感受到冲击的却是我通过它们而联想到的远古时期社会生活风貌。在那个蛮荒年代,他们也和我们一样,只能看着朋友或自己尊敬的领导人化成一团灰烬,感受由死亡带来的痛苦与哀伤。我的思绪在自己想象的场景中飘荡着,仿佛与远古时代交织在了一起,让我意气昂扬、激动不已。

尽管远古的人们过着生吞活剥的野蛮生活,思想未开化,对文明的认识也不完备,但他们同样也要面对着生死永相隔的恐惧,他们也能在刹那间明白,并坠入这一足以让人崩溃的深谷。死亡是一个残酷的神秘话题,因为无法解答,所以我对祭祀的发展很少关注,对于这些仪式与人类演变之间的关联,我也不甚了解。也许,通过哲学家的研究,我们可能会弄清楚一些问题。我现在想要关注的,并不是死亡这一深奥话题,而是通过那些历史文物展现在我眼前的远古人们的生活方式。

我经常幻想自己落入那些远古同胞们手中的场景,他们肯定会对我进行嘲讽与戏弄,甚至毫不犹豫地将我杀掉,然后像扔果核一样随意地把我扔掉。然而他们也是我的祖先,他们那种茹毛饮血的根性,是否也流淌在我的血管中呢?

我旅行的次数随着年纪的增长越来越少。实际上,对于是否可以再次跨越英吉利海峡,我并不在意。于我而言,旅行的意义没有对与错、明智与愚昧、暂时与长久之分,因为旅行的本质并不是非要怀着一种责任感,这是极为愚蠢的想法,从中获得乐趣才是旅行存在的真正意义。可是,我没有足够的理由证明自己的观点,只能借用约翰逊博士曾说过的一句话。他说:“聚集在多少不充分的理由,也无法让其充分。”这句话正好印证了以下这个例子:兔子再多,也不会成为一匹马。此外,还有一个有趣又荒诞的例子也印证了这个观点:历史上所有的君王都不会无缘无故地开出一张一百英镑的支票。不过,我认为自己不想再折腾下去,不想再继续漂泊,是我思想转变的最大原因。而另一个原因,则是我不能成功地用语言与他人沟通,然而旅行的乐趣却正好在于,通过与他人的交流打开眼界、获取学识。随着年龄的逐渐增加,我才发现,原来自己对于身边这片美丽土地的了解,实在少得可怜。因此,我才会对远方的美景不再向往,因为身边的景色已经足以让我应接不暇、恋恋不舍,这一切就像纽曼诗歌中描写的一般。

最后,我还有一个生硬的理由,旅行的本质也许只是精神上的一种分心,而我不想再给这种分心打扰。太过强烈的欲望,这是西半球的人们经常会犯的一个致命错误,这个错误足以埋没自己的思想。我认识的许多人,似乎都将生活目标体现在某种固定的生活方式上,他们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忘记自我,从而阻止自己对过去的怀念。

一般的英国人都不会太在意自己的工作,以及工作的意义,只要手里有活儿干,他就很满足了。典籍里无数的故事中有这么一个故事打动了我:耶稣指责玛莎整天都是在忙碌与烦忧中度过,甚至还批评她太过关心来客,但却赞扬她在闲暇时能够坐下来听他的布道。我并不是说,要把安静地深思当成一种责任,但我认为,人类很有必要在闲暇时思考一下自己的人生究竟为何物,对人类的生缘起止进行一下研究,体会当中的美好与价值。可是我们在现实当中,却总是在弘扬以下这种生活方式,那就是当自身需求已经满足时,依旧一意孤行地追求着财富梦想。

柏拉图曾在自己的一本对话集中提到过苏格拉底所引用的一句哲学家所说的话:如果一个人想在这个世界上好好地活着,那么他必须不断地将美德实践到生活中去。另一位哲学家也曾说过:人类应该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在生活中执行美德。我非常赞同这些观点,在我心中一直都怀揣着这样一个希望,如果我们能将自己的毕生精力都投入到古希腊书籍的编撰上,那将是多么荣耀的一件事情啊!倘若一个人因为忙碌的工作生活而忘记了自己所存在的意义,那么旅行对于他们来说,的确是一件打发时光的权宜之计,因为他们不会在忙碌之中去思考人生的意义,这样一来还省了不少烦恼。我虽然不敢说这种权宜之计是他们应受的惩罚,但我真的会为他们感到惋惜。在旅途中,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把思考当成一种修行,他们仍然不能放下手中的工作,沉醉其中难以自拔。假如有人质问思考究竟有何意义的话,我会这样反问他:“假如你一直做的都是一些毫无必要的事情,那又有何意义呢?”另外,和所有人一样,对于人生旅程的终点我同样会感到不知所措。可是我笃信,人类之所以来到这个世上,并不是用来荒废人生、碌碌无为的。就像《小孩儿》中的龙虾拼命呼喊的那样:“让我安静地思考一下!”我想这种精神活动对人类本身也是很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