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心有多静,世界就有多静
48788000000021

第21章 笑对人生,失意坦然——越静心越成熟(3)

每个人都有独一无二的、别人无法替代的天赋。失意时静下心想一想:你的天赋是什么?施展你所擅长的本领,你就有可能成为某个领域的佼佼者,找回自信并获得成就。

6.有缺憾的人生也有鲜花和掌声

如果你的决策能够达到75%的正确率,那就达到了预期的最高标准了。

生而为人,我们总是希望把任何一件事情都做得完美无瑕,会因怀疑自己做得不够好而愧疚与担心,担心关心我们的人会因此对我们感到失望;不允许自己犯错误,惴惴不安,一旦犯了错,又会不断地责怪自己……结果,时常感到失望和沮丧,精神和肉体都经受着极大的折磨。

明明自小成绩优异,四五岁时,当同龄的孩子还在玩泥巴的时候,他就和大人们神侃时事、闲聊明清,被称为“神童”。或许是自小建立起来的骄傲感,他做事憧憬完美,一道数学题算三遍确认无误了才放心;明明的英语历来是优势科目,但是往往也得不了满分,而只能得到95分左右,所以他拼命想考100分……

一直被追求完美的心态所禁锢着,明明尽管在学习上出现的错误很少,但是他的学习效率却是很低的,成绩并没有多么优秀。终于有一天,他渐渐感到力不从心,压抑、焦虑的情绪把他压得喘不过气。

事情刚开始进行就担心干得不够漂亮,辗转反侧、惴惴不安,这就妨碍了我们全力以赴去行动,而一旦遭到不如意又会异常灰心、焦灼不安。长此以往,这种心态让自己越来越失落、越来越缺乏自信。

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也没有十全十美的事,何必这样呢?静下心,把心放宽些,换一种心态,或许就是另一片天地。你会发现,当你不追求出类拔萃,只是希望表现良好时,结果会出乎意料得好。

美国前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是一个杰出的领袖,当有记者向他请教秘诀时,他曾坦然地向公众承认道:“如果我的决策能够达到75%的正确率,那就达到了预期的最高标准了,我就很满意。”

事事追求完美是一件痛苦的事,它就像是毒害我们心灵的药饵,让我们在痛苦和纠结中浪费掉时间和精力。就像罗斯福这样,与其用100%的完美折磨自己,不如静下心来好好看看自己75%的实际能力。

我们可以接近完美,但不可能达到完美。这种观念,在我们头脑中必须牢固确立。允许自己犯一些错误,设立的目标实际一点儿,你会发现,自己更有信心,而且更有能力和创造力,如此也就很少感到失意。

世界顶尖高尔夫球手博比·琼斯是唯一一个赢得高尔夫“年度大满贯”(包括美国公开赛、美国业余赛、英国公开赛及英国业余赛)的人,他被称为美国高尔夫史上最优秀的业余选手。

在博比·琼斯高尔夫球员生涯的早期,他总是力求每一次挥杆完美无缺。当他做不到时,他就会打断球杆、破口大骂,甚至愤慨地离开球场,他这种脾气使得很多球员不愿意和他一起打球,而他的球技也没有得到多少提高。

直到后来,博比·琼斯渐渐了解,一旦打坏了一杆,这一杆就算完了,但是你必须尽力去打好下一杆。静下心来,调适心态后,他才真正开始赢球。对此,他这样解释说:“要对每一杆有合理的期望,而不是寄望非常完美的挥杆成就,你会发现自己的表现率良好、稳定,如此也就更容易取胜。”

不完美是人生的一部分,没有人不犯错误。这是一个事实,我们越早接受这一事实,就能越早地向新目标迈进。所以,失意时我们必须静下心来,放弃完美,不苛求完美,踏踏实实地尽己所能,就可以问心无愧了。

换一句话说,不正是因为有了不完美,人们才有了追求和奋斗,不是吗?倘若一个人苛求件件事情都那么完美,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极其可怜的。因为他再也无法体会有所追求、有所希望的幸福感受了。

2010~2011全国女排联赛决赛,广东恒大女排和天津女排的决赛场上,女排老将冯坤所率领的恒大女排在2∶0领先的大好局势下,从第三局开始逐渐被天津队抑制,连输三局,最终2∶3与冠军擦肩而过。

“打到最后一分,我觉得我们还是有赢的可能。”说这话时,坚强的老队长有些哽咽。对于冯坤来说,拿到过奥运会冠军、世界杯冠军,她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够在中国最高水平的联赛中再拿一枚金牌。但这个梦想看来又要推迟了。

在随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原本打算退役的冯坤有些黯然:“今天大家发挥也很好了,也有机会赢,只是没拿下来。”正是因为这一次不完美的比赛结果,反倒刺激了冯坤下赛季继续征战的愿望,她说,“我希望下次能够打好。”

没有获得全国女排联赛冠军,老将冯坤的排球生涯似乎有些不完美,但正是因为这种不完美,激发了她继续奋斗的动力、锻炼了她坚韧的毅力,而这必将又会给她带去人生的转机,生出更多人生的感动和叹喟。

由此可见,事情不完美不是失意,它是另一个方向上的成就,是另一种意义的收获。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中,总是会或多或少地留下一些不完美。我们无须为此失意,只需看到自己的努力、体会背后的动力。

总之,任何事情不会完美无缺,我们可以追求卓越,但不必事事都有好的表现。如此,你会发现自己有机会去发觉自己真正的价值,有机会去了解真正的自我,循序渐进地去摘取成功的桂冠。

【静心小智慧】

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也没有十全十美的事。失意时静下心,把心放宽些,不必苛求事事完美,你会发现,当你不追求出类拔萃,而只是希望表现良好时,结果会出乎意料得好。

7.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不被理解是每个时代的天才所共有的命运,就像蝴蝶蛹总是被虫蚁嘲笑一样。但是没有必要为此而悲伤失望,更无须反驳辩解,因为时间会证明一切,当这段寂寞孤独的时光走过,拂去尘埃的金子总会发出耀眼的光芒。

惠特曼被喻为美国最伟大的田园诗人,他的第一本诗集《草叶集》在世界各地都有译本,畅销不衰。但在最初时却没一个出版商愿意发行这本书。

1854年,惠特曼从事新闻记者工作,并兼职在印刷厂上班。当《草叶集》完成时,他询问了许多的出版商,但他们都表示毫无兴趣。他只好请求印刷界的朋友帮助,好不容易才出版了薄薄的一本小书。

没有人对这本好不容易出版的《草叶集》感兴趣,赠送出去的数量远远大于销售的数量,惠特曼甚至有些夸张地说:“一本也没有卖出去。”还有一位文学编年史家把这本书的销售状况描述为美国文学史上最大的失败,可想而知其凄惨的情形。

不单是销售失败,一些文学评论家对《草叶集》的负面评论也很多。但是,这些挫折与打击都没有击倒惠特曼,他仍坚守着热爱自由、赞美大自然的本性。他的这些不妥协的作品慢慢成为文学精英人士谈论的话题,也使得初版时赠阅出去的《草叶集》不断流传。

1860年,波士顿一家出版社写信给惠特曼,希望出版他的诗集,因此,增加了许多新作的《草叶集》出版了。这次的销售情况比以前好多了,几年后,各种不同版本的《草叶集》被不断地出版发行,销售也越来越好,人们逐渐理解了惠特曼在诗中所要表达的情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惠特曼的诗。

由此我们明白,要永远对自己抱有信心,并且不因别人的曲解和非难而改变自己的初衷,坚持自己的梦想,并努力把它变成现实。要始终信任自己、接纳自己,如此,最终别人也一定会接纳你、欣赏你。是金子,无论它被藏到泥土里有多久,迟早会被发现,并最终闪闪发光的。

当然,失意时,不仅要对自己抱有信心,还要耐得住寂寞。

父亲给他取名凌解放,谐音“临解放”,寓意期盼全国能够早日解放。果然,没几年全国就迎来了期盼已久的解放。全国是解放了,可是凌解放的父亲和老师们可伤透了脑筋。凌解放贪玩不爱学习,成绩太差,从小学到中学不断留级,一直到他21岁大龄的时候才勉强高中毕业。

高中毕业后,凌解放参军入伍,成为一名支援国家建设的工程兵,驻守在山西。那个时候,他的工作就是头上戴着矿工帽,脚上穿着长筒水靴,腰里再系一根绳子,每天下到数百米深的井下去挖煤。凌解放每天在矿井里摸爬滚打,抬头不见天日,只能和老鼠做伴,他忽然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悲凉。

他不甘心就这样稀里糊涂过一辈子,每天浑浑噩噩,于是在每次收工后,他就一头扎进了团部图书馆学习文化。刚开始不知道怎么学,他就一本一本地仔细阅读,就连晦涩难懂的大词典《辞海》都从头到尾啃了一遍。其实,关于自己将来想做什么、要做什么,他自己也不明白,他只是明白如果自己现在不努力学习,将来一定会后悔。只要自己肯下功夫、努力学习,就一定可以为自己找到一条成功的道路,改变自己的一生,否则这辈子难有出头之日。

就是靠着这样的毅力,他独自一人度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硬是坚持了下来。看的书多了之后,他发现自己十分喜欢与古文有关的文献和书籍,于是他就想方设法为自己找一些这方面的书籍阅读。

有一次,他无意间发现在部队驻地附近有很多古老的破庙残碑,上面有很多文字。于是,他就利用休息时间把篆刻在碑文上的古文全部抄写下来,然后带回去潜心钻研。要知道,这些碑文上篆刻的文字既无标点符号也没有注释,而且在书本上没有任何记载,要想理解其含义必须全凭他自己下苦功夫细琢磨才行。就这样,利用仅有的几本词典,他硬是将所有石碑上篆刻的古文全部都吃透了,在不知不觉中打下了扎实的古文学基础,即使像《古文观止》一类的深奥的古文献,他读起来也已经十分轻松。等他从部队里退伍时,他已经将团部图书馆的书全部读完了,这种学习为他日后的文学事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转业到地方后,他没有懈怠,依然坚持在部队时的刻苦好学,特别是对古文献的阅读面开始不断扩展。由于他对《红楼梦》有很深的研究,而且见解独到,古文学功底深厚,因此被吸收为全国红学会会员。1982年,他曾受邀参加了一次“红学”研讨会,加强交流。在研讨会上,各地的红学专家们从《红楼梦》谈到作者曹雪芹,又谈到曹雪芹的祖父曹寅,进而再聊到康熙皇帝的生平事迹。这时有很多红学专家感叹,在国内还没有一本专门详细介绍康熙皇帝生平的文学作品,实在是太遗憾了。这时,凌解放的脑海中突然间冒出“既然还没有人写,那我就写一本吧”的念头。

因为有着在部队自学时所打下的扎实的古文功底,所以在阅读关于康熙皇帝第一手史学资料时,他几乎没费吹灰之力。经过几年的研究和不间断地努力写作,在1986年,凌解放以“二月河”的笔名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康熙大帝》。从此,他心中的创作热情被彻底激发,就如同是迎春解冻的二月河,将他的人生谱写成一条激情澎湃、奔流不息的河流。

在人生的低谷中,默默地为自己存储力量,在深渊中的潜龙必定是孤独寂寞的,只有这样才能渐渐地壮大自己。低谷中的寂寞是一种坚持、一种信念、一种暗藏的蓬勃向上的潜力。

【静心小智慧】

人在失意之时,一定要静下心来,等着别人的接纳和认可。因为是金子,无论它被藏到泥土里有多久,迟早都会被发现,并最终闪闪发光。

8.接受失败,终见花开

一次成功,往往要经历无数次的失败。只有坦然接受失败,才能看见花开。

失败是成功之母。如果你觉得这是老生常谈的话就大错特错了。单单细数那些获得巨大成功的伟人,哪一个不是先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大发明家爱迪生在试验了近上千次的材质后才发明了电灯,从而照亮了人类的文明之路;居里夫人——这位科学界的奇葩也是在经历过无数次的失败后才成功提取出了镭……

伟人尚且如此,更不用说我们头脑平庸的凡人了。这不是要打击我们的自信心,而是要让自己学会从容接纳失败。失败并不可怕,没有失败过的人生反而会让人觉得枯燥乏味。如果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就一直一帆风顺,那样的人生该是多么悲哀。

如果把人生当作一首乐章的话,失败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音符。有了失败的或跳跃或沉闷的音符,人生的乐章才有了节奏,才完整,才动听。

某家连锁饼店,如今生意如火如荼,已经在北京遍布分店,下一个目标就是要将它发展成全国连锁店。老板约瑟已经开始着手向周边城市扩散、增加店面数量了。

人人都以为约瑟是个幸运儿,于烘焙业刚刚在中国起步的时候抓住了商机,这才成就了今天的事业。可很少有人知道,他刚开始时就不止一次地摔过跟头,这么多年,遭遇了多少次挫折和失败,才摸爬滚打着发展起来的。

刚开始在北京开办第一家饼店时,这家饼店生意十分惨淡,因为那时的老百姓还都不认同这种外国的糕点,而喜欢北京传统特产。约瑟心高气傲,决心要“教育”消费者接受西方的饮食习惯,引进高端的烘焙西点,希望在北京能够刮起西式烘焙风。

然而,老百姓们却不领情,试想,在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普普通通的百姓家庭,谁会花十几块钱去买一块小甜点啊,约瑟毁在了自己对于市场的盲目乐观上,一投产就遭受了打击。

约瑟这时才开始往回收了收拳脚,他总结自己的失败原因,开始耐心细致地培养自己的忠实客户群体。两年以后,饼店在北京立足,并开始陆续成立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