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看得开,放得下:本焕长老最后的开示
48788600000029

第29章 担得起生活,看得破生死(1)

来时无迹去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

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是梦中。

——唐·鸟窠

担不起生活时,即被生活狠狠地压在脚底;看不破世事,即被烦恼困在疲惫中;放不下欲望时,即被失望、急切逼入死角。如此三者皆是浪费生命的光阴,不如内心强大起来,直面惨淡;心胸宽大起来,笑看得失、生死;放下奢望,珍惜触手可及的幸福。

有惜心,得福报

有人问本焕长老:“结众生缘做什么?”

本焕长老答:“培福。”

那人又问:“怎样培福?”

本焕长老只给了两个字:“惜心。”

秉持一颗惜心,他勤俭节约,生活非常简朴,每餐都会用勺子将碗底刮几遍,生怕漏掉一粒粮食。在他眼里,浪费一粒粮食都是有罪的。他总说:“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才能得到福报。”

千百年来,佛学、禅宗大德都是非常注重在生活中身体力行,他们时时处处都十分注重自身对福气的珍惜,衣食住行上节俭,甚至达到了粗劣的境地;衣服缝缝补补,穿了三年再三年,时时还不忘布施。即便是一滴水,也珍惜异常,唯恐有剩余,造成浪费。

一米一饭、一茶一粥、一汤一水,都来之不易。在我们吃每顿饭的时候,都应该想到每一粒米、每一顿饭都是大自然阳光雨露的馈赠,都是别人劳动的成果。因此,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去珍惜。世间万物的存在都有其存在的理由,也都是值得去珍惜的,哪怕只是一片小小的菜叶,也是值得我们去好好珍惜的。

雪峰、岩头、钦山三位禅师沿河流徒步,边走边商量到哪儿去化缘、讲法,突然看到河中有一片碧绿新鲜的菜叶,缓缓从上游漂来。三个人议论开了。

钦山:“你们看!河中有菜叶漂流,可见上游有人居住,我们向上游走,就会有人家了。”

岩头:“这么好的一片菜叶,竟让它流走,实在可惜!”

雪峰:“如此不惜福的村民,不值得教化,我们还是到别的村庄去吧!”

三人谈得正热闹,一个人匆匆从上游跑来,问:“师父!你们看到水中的一片菜叶了吗?我刚刚洗菜时,不小心把它洗掉了,我一定要找到它,不然实在太可惜了。”

雪峰等三人听后,哈哈大笑,不约而同地说:“我们就到他家去讲法吧!”

一片菜叶不值多少钱,但我们若对万事万物都以金钱的多少来衡量,那么,我们便永远都不会懂得珍惜。在佛的眼里,今天的一切都是来之不易的,都是经过无数的因缘际会才有的结果,哪怕只是一片小小的菜叶,也是自然界灵气的一种凝结,我们应该加倍珍惜。只有一个真正懂得珍惜的人才会获得真正的幸福。

人世间,唯有惜福的人才有福。一花一木,一饭一菜,一点一滴,都要珍惜,这种珍惜不是因为物质上的价值,而是因为心灵上的价值。

在西方净土,乌达雅纳王妃夏马伐蒂向阿难陀供养五百件衣服,阿难陀欣然接受了。乌达雅纳王听说后,怀疑阿难陀可能是出于贪心接受了衣服,于是他决定去一探虚实,他见到阿难陀,便说:“尊敬的阿难陀,你为什么一下子接受五百件衣服呢?”

阿难陀回答说:“大王,有许多比丘都穿着破衣服,我准备把这些衣服分给他们。”

“那么,破旧的衣服做什么用呢?”

“破旧的衣服做床单用。”

“旧床单呢?”

“做枕头套。”

“旧枕头套呢?”

“做床垫。”

“旧床垫呢?”

“做擦脚布。”

“旧擦脚布呢?”

“做抹布。”

“旧抹布呢?”

“把旧袜布撕碎了混在泥土中,盖房子时抹在墙上。”

阿难陀对一块布尚且如此珍惜,可见他对其他的事物及他人更是倍加地珍惜。从物质、金钱的角度评判,旧的衣服、床单、枕套,等等东西,不值几个钱,丢了也罢。可是从心灵的角度看,扔弃还有可用之处、再利用空间的东西,即是一种残忍,一种不惜。

“惜”从“心”,这颗心不仅是珍惜心,同时也是知足心,感恩心。欲壑难填,惜福让我们懂得勤俭节约,更加珍惜自己当下拥有的,少一些攀比,就不会放纵自己的欲望,就能学会知足常乐,让心灵保持一种从容而优裕的境界。

用感恩的心去感受富足,包容一切、感激一切,不忘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幸福既来之不易,又是十分短暂的。明白了这个道理,人就会格外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珍惜食用,怀一颗珍惜心,不浪费,不过早地将还能用的东西丢掷一旁;珍惜幸福,怀着一份知足心庆幸此生和他(她)相遇,然后用心和他(她)一起经营一段感情,不异心,不抛弃;珍惜职位,怀感恩心不辜负上司的一念信任,在自己的岗位上出色表现……有福分固然重要,但不知爱惜,最后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因此要时时牢记以惜心守护福缘,求小小福报。

做好眼前事,佛就在心头

佛在哪里?有一个有名的诗偈可以作为回答:“佛在心中莫浪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只向灵山塔下修。”“浪求”就是乱求。佛、道都在每一个人的心中,个个心中有佛,照后世禅宗所讲:“心即是佛,佛即是心。”

当下很多人都认为佛教是迷信,本焕长老却说:“这话是错误的。”随即他引用一位居士的话来反驳这一观点:“佛教不是迷信,佛教是智信,智慧的智。”

痛之所在,必有离苦之道,人有贪求不尽的心魔,这个世界也有无处不在的佛。用心去感受佛法,佛就在心中。

有个人为法明禅师做了四十年侍者,法明禅师看他一直任劳任怨,忠心耿耿,所以想要对他有所报答,帮助他早日开悟。

有一天,法明禅师像往常一样喊道:“侍者!”

侍者听到法明禅师叫他,以为禅师有什么事要他帮助,于是立刻回答道:“禅师,要我做什么事?”

禅师听到他这样的回答感到很失望,说道:“没什么事要你做的!”

过了一会儿,禅师又喊道:“侍者!”

侍者又是和第一次一样的回答。

这样反复几次以后,禅师喊道:“佛祖!佛祖!”

侍者听到禅师这样喊,感到非常不解,于是问道:“禅师,您在叫谁呀?”

禅师看他愚笨,万般无奈地开示他道:“我叫的就是你呀!”

侍者仍然不明白地说道:“我不是佛祖,而是您的侍者呀!”

禅师看他如此不可教化,便说道:“不是我不想点化你,实在是你太辜负我了呀!”

侍者回答道:“不管到什么时候,我永远都不会辜负您,我永远是您最忠实的侍者,任何时候都不会改变!”

禅师道:“事实上你已经辜负我了,我的良苦用心你完全不明白。你为什么只承认自己是侍者,而不承认自己是佛祖呢?其实,佛祖与众生并没有区别,众生之所以为众生,就是因为众生不承认自己是佛祖。实在是太遗憾了!”

禅师可谓用心良苦,然而侍者愚钝,枉费了他一番苦心。侍者的悲哀在于他始终不相信自己也可能是佛祖,所以一生碌碌。

在智者眼中,佛本来就是凡人修的,每个人都是佛在尘世撒下的一粒种子。

有一位读书人到处拜佛求仙,访到宜兰一座山上,在崖上题了一首诗:“三十三天天重天,白云里面有神仙。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怕凡人心不坚。”

佛法其实只在心中,很多人祈求看书看成佛,实为缘木求鱼。佛就是自我,自我就是佛。成佛和做人一样,它需要智慧、积极的行动,以及胆量和魄力。

慧忠禅师在深山里苦修四十年,与世人隔绝,没有任何烦恼与欲念,终于见到了清明的境界。

一天,有个僧人问他:“怎样可以成佛?”

慧忠微笑说:“放下,忘掉。”

“怎样才能物我两忘?”

“超越一切,无欲无求。”

“佛是什么?”

慧忠扬眉大笑:“佛就是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想一念,你就是佛。”

心中有佛,那么自身就是佛。但心中是否有佛,却需通过言行来判断。本焕长老在教育弟子时,即秉持这种理念,严格要求他们的、一言一行。

每天凌晨,长老起床时,印顺法师也要起床,但印顺法师每晚都要整理总结长老一天的生活,通常要到晚上十二点才睡,所以凌晨很难醒来。这时长老便会拿一根棍杖去他房间,“啪啪啪”地打完就走。白天印顺法师坐在长老身边诵经,稍稍犯困,长老连看都不看,便拿起棍杖打到印顺脸上。

印顺刚出家的那几年,除了每天处理日常事务,还要完成长老布置的功课:每天早上三百拜,晚上三百拜,一天十遍《普贤行愿品》,一千遍《大悲咒》,每个月背一部经书。

有一次,长老拿一本十万七千字的经书《法华经》让他背,印顺说这本书太厚,背不了。长老就问他:“你是不是答应我每个月背一部经书啊?”印顺说:“是的,答应了,但是这部经字太多了,太长了。”长老说:“你把僧衣脱了,回家算了,不要穿这个衣服来骗人骗己!”

本焕长老的“严厉”令印顺法师记忆尤深,难以忘怀。这种“严厉”是为了让印顺领悟:每一个人都拥有佛性,只看能否给自己一个肯定。人是可以变化的,一切就看自己怎么看待。如果认定自己只是这样,也许一辈子只是停留彷徨。倘若能从言行举止开始改变自己,做好眼前的事,那么佛就在心头。

善于忙碌,工作也是修行场

陈独秀写过一篇名为《人生的真义》的文章,其中有一段话这样写道:“执行意志,满足欲望(自食色以至道德的名誉),是个人生存的根本理由;个人生存的时候当努力造成幸福,享受幸福,并且留在社会上让后来的个人也能享受,递相授受以至无穷。”

古人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之所以说其为大欲,是因为一个人无论身处何种地位、哪个国度,离开这四者人生即不完整。由此可知,在这些基本的人生需求上寻找满足和幸福,也无可厚非,但本焕长老认为人生的善不在有所享受上,而在有所忙碌中。

一个即将去世的父亲,把儿女们召集到床前,告诉他们自己在葡萄架下埋了黄金,留给孩子们做遗产。听了父亲的生前嘱托,他的儿女们便经常在葡萄架下挖掘,希望可以找到黄金。

葡萄架下真的埋有黄金吗?没有。但儿女们常去翻松泥土,令葡萄架下的土壤变得异常肥美,更加利于葡萄树的生长,结出了更多甜美的葡萄,而这些葡萄为儿女们带来了更多的钱财。

其实慈父口中的“黄金”是儿女们勤劳致富的行动。由此佛陀常常开示众生,说:工作是生活的大部分,忙碌亦是自我修行。观世音菩萨忙着寻声救苦,地藏王菩萨忙着地狱度生,他们因为忙于做自己的事业,而赢得弟子们的顶礼赞叹。因此佛说,忙是善举,忙是功德。

大自然中滚石不生苔,流水不腐。人生中忙能发挥生命的力量,使我们身心灵活起来。由此看来,如果一个人能借着忙将自己动员起来,才能一鼓作气,做些事情出来,忙就是一帖人生康乐的最佳营养剂。

有人说,生活中有两类人:一类是躺着过日子,一类是站着干工作。躺着过日子的人,感到身体舒服,可宝贵的生命在舒服之中失去了光泽,做人的精神在舒服之中消磨了锐气;站着干工作的人,付出代价,而生命在付出中换来了辉煌,精神在付出中换来了不朽。虽然躺着享清福的人不受劳累,但他的生命会在不活动中渐渐失去活动的能力,到那时,即便他想忙碌一下活动手脚,也已无能为力了。在本焕长老眼中,这种躺着过日子的人会无聊得使自己不像活着。

对于人们来说,工作不仅具有经济上的意义,还有心理上的意义。人们有时会放下一切出去旅行,但不会放下一切只顾旅行。如果问人们:“中了500万大奖,你会做什么?”可能有大部分人会说辞职。如果追问他们辞职后想做什么,大部分人的回答又会通通回到做自己喜欢的事上。

有的想出国旅行,休息一阵子;有的想游学充电,回味一下学生生活,但做完这些事情后,他们还是想要有一份工作。可见,工作的目的并不单纯为了挣钱,否则众多富豪,早就可以收山养老了。

现代人工作忙碌,理应倍感充实,但职场中的人往往感觉不到生活的重心在哪里,内心常常觉得空虚无聊,多样化的娱乐便成了暂时的麻醉剂,麻醉时间一过,空虚感又会袭来。从这一点来说,善于忙碌,首先要找到能让自己甘心忙碌的工作。

工作是为了体现自己的价值,而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无疑是最开心地体现自身价值的方式,没有勉强、没有逼迫,在无拘无束的快乐心情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哲人曾说:“工作如果是快乐的,那么人生就是乐园;工作如果是强制的,那么人生就是地狱。”能从工作中找到乐趣,也是善于忙碌的一种。

那么应该怎样在工作中培植快乐呢?简单说来就是不把工作当饭碗,像菩萨、佛陀勤苦度众一般,抱着度己、修行的心工作。忙碌工作中,紧张匆忙的是身体,不是心灵。快速变换步履的身体里应该安放一颗淡定、有序的心,能够排除外界干扰,按照自己最初的计划,推进工作。倘若内心被外界的紧张所干扰,一有问题就着急慌乱,不能保持沉着,自然就会被繁多的事务牵着走。相反,在脚不沾地的匆忙中,能做到心态上的游刃有余,忙中有秩序,有秩序地忙,自然不会纷乱。

孝道不能等,父母恩必须报

1948年3月,已在上海普济寺修行半年的本焕长老突然接到家人来信,说母亲病重,让他早日回家见上母亲一面。本焕长老匆忙辞别寺中师父、师兄,赶回离开二十多年的家乡——湖北新洲。因为他当时已是佛家中人,所以即便回到家乡,也没有落脚家中,而是借宿在报恩寺结夏安居,每天徒步往返30华里,白天在家照顾母亲,为母亲端汤送药,夜晚回到报恩寺,为母亲诵经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