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孝道(青少版)
48789900000002

第2章 孝的经典(2)

《百家姓》,是记载着我国大部分姓氏的一本书,但并不包括中国所有的姓氏。这本书采用四言体例,句句押韵,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但读来顺口,同样易学好记。

虽然三部启蒙读物中《千字文》排名最后,但它是出现年代最早的一本书,距今有大约一千五百年的历史,编者是梁朝的一位官员周兴嗣,也是“三、百、千”中唯一知道确切成书时间和作者的一本书。

《礼记》中的孝——人格形成的路径

此孝子之志也,人情之实也,礼义之经也,非从天降也,非从地出也,人情而已矣。

——《礼记》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仪礼》的文章选集,它的作者不止一人,写作时间也有先有后,其中多数篇章可能是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学生们的作品,其中还兼收先秦的其他典籍。《礼记》主要记载和论述先秦时期的礼制、礼仪,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做人的准则。这部九万字左右的著作内容广博,涉及政治、法律、道德、哲学、日常生活、历法等诸多方面,是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的精华。

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经”的解说是“传”或“记”,《礼记》也因此得名,即对“礼”的解释。《礼记》与《仪礼》、《周礼》合称“三礼”。宋代的理学家选中《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把它们合称为“四书”,作为儒学的基础读物;《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为五经,四书五经就是这样来的。

前面我们说过,《礼记》是一部儒学杂编,从这部书里可以看到儒家对人生的一系列的见解和态度。“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谓大同”。著名的“大同世界”的构想就出自《礼记·礼运》中这一段描述。

《礼记》中也有不少篇章是讲修身做人的,像《大学》、《中庸》、《儒行》等篇就是研究儒家人生哲学的重要资料;《学记》专讲教育理论,《乐记》讲音乐理论;《曲礼》、《少仪》、《内则》等篇则记录了许多生活上的细小仪节,从中可以了解古代贵族家庭成员间彼此相处的关系。

记述丧祭内容的篇章占《礼记》很大的比重。这类文字虽琐碎、难懂,却是学者们了解先秦文化的重要资料。《礼记》中还有不少专篇是探讨各种礼仪制度的深意的,例如《昏义》一开始就解释了为什么要重视婚礼,之所以要在家长主持下完成一套隆重礼节,是因为婚礼将密切两个家族的关系。结婚是家族中的一件庄重的事,不仅仅涉及两个人的幸福。先秦时“昏礼不贺”,是因为结婚后的传宗接代意味着新陈代谢,虽然新的生命即将孕育诞生,但也意味着祖辈的生命将会终结,身为后辈,不能无所感伤。

孔子生活在一个非常讲究“礼”的时代,人的一言一行都要符合“礼”,坐的朝向、与人说话的态度、看望生病的朋友时应该站的方位都有明确的礼制规定,而孝是“礼”的重要内容,更是规定得细致入微。但正是在这样一个时代,人们受到各种各样的道德约束和舆论压力,还是有许多人不懂得孝的真实含义。

于是,孔子就把赡养双亲与犬马相比,人养犬马以供消遣和使唤,说明了只做到“养”不是孝,更重要的是有一份孝敬的心意。正如《弟子规》中所说: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礼记》是一本专门记礼的书,却同样有着丰富的孝道思想,阐述了礼与孝的关系。

首先,从其产生来看,礼与孝均是中国伦理史上出现较早的观念,而且,二者均是与祭祀活动相互依凭、相伴而生的。

一方面,礼体现孝,教人以孝,另一方面,祭礼、丧礼等又是从孝之自然亲情中产生出来的,祭礼、丧礼所表现出来的孝道意义,亦皆出自人的自然亲情。

其次,二者在强调“敬”这一点上,其精神实质是完全相同的。孝的第一要义是子对亲之爱,子对亲之爱必须包含并体现出敬,不表现为敬的爱就不是处于下位的儿子对父亲的爱了。也就是说,亲与尊之间是紧密相连的,爱亲须以父子上下尊卑有序为前提。

《礼记》中认为教育目的在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步骤,这些思想一直流传到今天。

《礼记》中的孝道思想涵盖面也非常广,既论述了孝之起源、地位与作用,孝与忠、礼、政、教的关系等宏观理论问题,又有关于孝道本身总体与个别义项和孝行的微观具体论述。

《礼记》或早于或与《孝经》为同时代之作品,内容上《孝经》相似于《礼记》之处较多,但作为一篇专门论孝的文篇,《孝经》在系统性上、易于传播推广方面要优于《礼记》。两者同列十三经。

《孝经》不足两千字,历代统治者的大力推广、玄宗御注等使得普通百姓都有机会接触到它,而《礼记》只能影响有一定儒学文化修养的读书人。《礼记》中孝行部分则融于《二十四孝》、《弟子规》、《女儿经》等诸多童蒙与家训之书而得以流传,长期影响青少年的成长。因此我们不可低估《礼记》对人格形成的影响力。

玄宗御注:“注”指的是对经书做注解,将古代用字中难懂的地方说明一下。后来,由于时代变迁,“注”也变得难懂,或者是含义深邃难解,于是就有了“疏”,即对“注”的解释。唐代皇帝玄宗李隆基亲自为《孝经》作注,并命元行冲作疏,颁行天下。

《二十四孝》中的孝——动人的亲情经典

孝顺能生孝顺子,孝顺子弟必明贤。

——《百孝经》

《二十四孝》是青少年必读的蒙学读本,它主要讲述二十四个孝子行孝的故事,它以故事的形式把尽孝表现得淋漓尽致并且感人肺腑,进而将孝道精神发扬光大。

《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诗选》,作者是元代的郭居敬,也有人说是其弟郭守正,第三种说法是郭居业。和《孝经》、《女孝经》在思想上进行教化的方式不同,《二十四孝》是从历代孝子中选择二十四位行孝的故事集而成。

二十四孝子的记述版本不尽相同,根据历史文献和近代发现的墓葬内装饰图,可以判断有十四位孝子是公认的孝子,他们分别是虞舜、曾参、闵损、仲由郯子、陆绩、王祥、郭巨、杨香、老莱子、蔡顺、姜诗、丁兰、孟宗。

由于明清的印本大都给故事配以图画,故这一时期的印本又称《二十四孝图》。《二十四孝》的故事大都取材于西汉经学家刘向编辑的《孝子传》,也有一些故事取材于《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书籍。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通行版本的二十四孝故事,在以后的文章中将详细叙述这些故事,它们分别是:

1.孝感动天——队队春耕象,纷纷耘草禽。嗣尧登宝位,孝感动天心。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舜每每死里逃生,事后毫不记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便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后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对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2.戏彩娱亲——戏舞学娇痴,春风动彩衣。双亲开口笑,喜色满庭闹。

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七十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一次为双亲送水,假装摔倒,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3.鹿乳奉亲——亲老思鹿乳,身挂褐毛衣。若不高声语,山中带箭归。

郯子,春秋时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治疗,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一次取乳时,猎人误以为他是麋鹿,想射杀他,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情况告知猎人,这才免除被误杀的危险。

4.百里负米——负米供旨甘,宁辞百里遥。身荣亲已殁,犹念旧劬(qú)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负米,哪里能够再做到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啊!”

5.啮指痛心——母指才方啮,儿心痛不禁。负薪归未晚,骨肉至情深。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6.芦衣顺母——闵氏有贤郎,何曾怨晚娘?尊前贤母在,三子免风霜。

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闵生母早死,父亲后来又娶了一个妻子,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闵,冬天,让两个弟弟穿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战,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从被打破的衣缝里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父亲返回家,要休掉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待他如同亲子。

7.亲尝汤药——仁孝临天下,巍巍冠百王。莫庭事贤母,汤药必亲尝。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年)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二十四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8.拾葚异器——黑葚奉萱闱,啼饥泪满衣。赤眉知孝顺,牛米赠君归。

蔡顺,汉代汝南(今属河南)人,少年丧父,事母甚孝。当时正值王莽之乱,又遇饥荒,柴米昂贵,蔡顺只得靠拾桑葚母子充饥。一天,其偶遇赤眉军,赤眉军士兵问道:“为什么把红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开装在两个篓子里?”蔡顺回答说:“黑色的桑葚供老母亲食用,红色的桑葚留给自己吃。” 赤眉军怜悯他的孝心,送给他二斗白米,牛蹄一个,以示敬意。

9.埋儿奉母——郭巨思供给,埋儿愿母存。黄金天所赐,光彩照寒门。

郭巨,东汉隆虑(今河南安阳林州)人,一说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分别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会影响对母亲的供养,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二人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10.卖身葬父——葬父贷孔兄,仙姬陌上逢。织缣偿债主,孝感动苍穹。

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今山东高青县北)人,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今属湖北)。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言毕凌空而去。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

11.刻木事亲——刻木为父母,形容在日时。寄言诸子侄,各要孝亲闱。

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今河南沁阳一带)人,幼年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视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面见,从不懈怠。久之,其妻对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针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兰回家见木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遂将妻子休弃。

12.涌泉跃鲤——舍侧甘泉出,一朝双鲤鱼。子能事其母,妇更孝于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