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不过是向死而生:哲学大师人生省思录
48797200000014

第14章 距离的守望——论人性(3)

日本电影《松子的遭嫌弃的一生》中的松子就是一个善良的人,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会对松子的遭遇寄予无限的同情,悲叹世界之大竟没有善良之人的容身之地。然而换个角度来看,松子的故事也是一个善良造就罪恶的故事。正是她的善良导致了她一生的不幸,助长了身边的罪恶。松子是一个不会说“不”的人,一个放弃自我的人。所有压在自己身上的不公平她都默默承受下来。小时候,爸爸偏爱妹妹无视松子的存在,松子却想尽办法让爸爸开心;当了老师,为了保护班上一个偷了钱的男孩,她把罪名揽在自己头上,最终被学校开除;在跟作家在一起的日子,她拼命赚钱来养活作家的灵感,甚至最后作家卧轨自杀,松子也觉得是自己的罪过。她成全每一个跟她在一起的男人,不在乎他们是平凡的理发师还是杀人越货的小混混。她要的幸福是如此的简单——只要有一个人愿意跟她在一起,对于男人的辱骂和必须每天承受的担惊受怕,她从不要求改变,她甚至有些病态地从中感到幸福。而当男人弃她而去的时候,她也只是默默祝福。

松子的善良最终将自己推向无底的深渊。她或许不明白为什么善良没有让自己幸福地活着,她或许永远不会知道正是她的善良招致了所有的痛苦,也正是她的善良助长了朝向自己的罪恶。她不会给身边任何人忠告,永远对罪恶网开一面,她包容一切罪恶和不公,而最终结局只能是自己跟身边的人一同毁灭。

松子不是一个善良的人,她只是一个被罪恶利用的弱者。

生活中有很多像松子这样的人,他们笑着面对荒谬,无声地认同堕落。他们和和气气,和颜悦色,可是他们最终是有害的,对自己也对别人。如果我们真的要找善良的人,那他们更可能是那些曾经忍心伤害你的人,曾经冒着失去你的危险阻止过你的人,而不可能是那些认为你是完美的人。

人性能达的境界

只要我们能够守住自己身上的神性,就可以说与上帝同在。

如果守不住,我们就会沉沦于世界,随波逐流。

世界也将永无宁日,永远没有得救的希望。

该拒绝时却一味给予,不是仁慈是伤害

有的母亲因为担心孩子营养不足,恨不能把大量食物硬塞进孩子嘴里;有的母亲担心孩子的安危坚持开车接送孩子,不惜为此牺牲大量时间;有的父亲花大量金钱,为孩子购买满屋子的玩具或衣服;有的父母对孩子的一切要求,都是有求必应……

这些当然是爱孩子的方式,但真正的爱,不是单纯的给予,还包括适当的拒绝、适时的赞美、得体的批评、必要的争论、恰当的鼓励、温柔的安慰、有效的敦促等等。

真正意义上的爱的滋养,远比一般意义的抚养复杂得多。如果说学会给予是一种成长,那么学会拒绝就是一种成熟。

人们总是鼓励给予,有形的或是无形的,每一个妈妈都鼓励自己的孩子跟其他小朋友分享自己的玩具,每个人都懂得在朋友难过的时候送上自己的关切和安慰;给予是一种潜移默化而来的能力,是我们最不需要花时间考虑的问题,我们往往脱口而出的是:“行,好,没问题。”

想来觉得奇怪,既然我们如此清楚什么时候该给予,那我们肯定明白什么时候该拒绝,因为拒绝恰恰是给予的反面。但事实让人大跌眼镜,爽快地答应每个人都很轻松,哪怕一点头就意味着要跋山涉水,费尽周折,但是简单的拒绝却往往羞羞答答,缺少底气。生活中不乏这样的场景,哪怕被拒绝的要求是很无关紧要的事情,人们也总是不厌其烦地为自己辩护,寻找正当理由。似乎拒绝就意味着对别人的否定。

这实际上是一直以来误导我们的错误观念在作怪。这种观念认为,给予是积极的肯定的,是对人好,而所有的拒绝都是消极的否定的,是对人的排斥。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正是这种以偏概全的观念让我们忍受不必要的自责。

有时候,给予可以是一种伤害,拒绝也可以是一种仁慈。

奥德修斯的妻子佩涅洛佩以其贞洁温良的品行得到了荷马的热情歌颂。她在家跟众多求婚者周旋的困难程度丝毫不逊色奥德修斯在海上的九死一生。然而,奥德修斯的努力有其不得已的原因,因为他的苦难早有奥林匹斯山上的大神的事先安排,而佩涅洛佩如此身心疲惫在很大程度上是她自己的不会拒绝招来的厄运。

对于每一个求婚者,佩涅洛佩都不明确拒绝,而是任凭他们在自己家中寻衅滋事。是不忍心伤害他们对自己的爱慕,还是真的打算一旦得知丈夫的死讯就马上嫁给他们其中的一位,其中的原因我们不得而知,我们看到的就是佩涅洛佩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在织布机上给自己的丈夫织裹尸布,以此来掩人耳目——她许诺织完之后就答应求婚人的请求,但是白天织好的部分在晚上就会被佩涅洛佩偷偷剪断。这样暗无天日的生活一直维持了十年,当奥德修斯从海上回到家中,残忍的射死了所有的求婚人。难道这就是佩涅洛佩想要看到的结果吗?如果佩涅洛佩从一开始就拒绝那些求婚人的无礼请求,我想结局要好得多。她至少不用每天自欺欺人地在织布机上悲伤地忙碌,也不必用自家的财产养一群贪婪的食客。看看她的不拒绝给她带来了什么的痛苦,又给那些求婚人带来怎样的厄运。一个痛痛快快的拒绝无论看上去有多么无情冷酷,都会比这样的结果仁慈和明智。

我们宁愿给予,哪怕给予意味着伤害,我们却不愿拒绝,即使拒绝能给予更多。

关于给予,每个人都无师自通,但是关于拒绝,我们要学的还太多。

报复是对别人的打击,对自己的摧残

圣人言,以德报怨,这是一种理想状态,或许也只有圣人能做到。

更多的时候,人们奉行的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有冤报冤,有仇报仇。一个人逆来顺受,畏首畏尾,毕竟不是英雄好汉所为,你尽管在角落里自顾自怜,自怨自艾,舔舐身上累累的伤口,人们最多只会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江湖上的快意恩仇,尔虞我诈才是生存的王道,对于打击你的人,最正当的防卫就是报复。这样才不窝囊,才有尊严。

常常听到人们理直气壮地喊:我要报复!气势如虹,惊天动地,仿佛要从事的是一项功在当今,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这个时候旁边的人必定添油加醋,摩拳擦掌,表示愿意为其两肋插刀,赴汤蹈火。这种人,要么是太无聊,要么是太卑鄙。

报复终归不是多么光鲜亮丽的事情,稍稍冷静下来,我们就会知道自己刚才的决定是多么愚蠢。

报复是一剂毒药,毒害他人,同时也强势侵入了自己的五脏六腑。被报复的火焰点燃,焚毁的只能是自己。

厄勒克特拉念念不忘当初母亲是怎样残忍地用斧头杀死了父亲阿伽门农。她幼小的心灵早早就埋下了仇恨的种子,处心积虑,等待时机,要让这个狠毒的女人为自己的暴行付出代价。当弟弟俄瑞斯忒斯长成翩翩少年,回到家乡,厄勒克特拉终于如愿以偿地展开了自己的报复计划。然而当看到母亲倒在血泊之中,报复的快感却并没有如期而至。

厄勒克特拉本该像所有其他女孩子一样有一个单纯美丽的童年,无忧无虑地成长,自由自在地嬉戏,任性地在母亲怀里撒娇,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然后嫁给一个贵族,为他生儿育女,也成为一个妻子,一个母亲。然而仇恨占据了她所有的视线,她再看不到生活里的阳光,她固执地作茧自缚,活在无边的阴暗中。报复的念头剥夺了她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所有普通的快乐。更加具有悲剧意味的是,在完成报复之后,厄勒克特拉并没有得到她期盼已久的解脱,相反,她犯下了新的罪行,陷入了深深的忏悔之中。

报复是对自己的自暴自弃。自动放弃原本安逸的生活,却把所有的注意力完全放在一个最不值得你关注的人身上,让这个人肆无忌惮地掌控你的生命,吞噬你的快乐。这么愚蠢的事情有什么值得为之乐此不疲呢?我们到底是在报复他人,还是报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