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烹饪美食啤酒之河
48833900000005

第5章 中世纪欧洲的啤酒业(1)

1. 啤酒是如何传入欧洲的

古代啤酒何时以何种方式传入欧洲,现在还没有确切的证据可以证明。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有两种传入方式:一种是渐进式传入;另一种是突发式传入。

根据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研究的结果,啤酒渐进式传入的传播途径大体如下:

公元前4000年前,苏美尔人在中东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酿造啤酒;

公元前3000年前,啤酒酿造技术从苏美尔人居住的两河流域传播到了古埃及地区;

公元前2000年前,苏美尔人的王朝崩溃,巴比伦人成为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主宰,他们继承和发展了苏美尔人的啤酒酿制技术,进一步将啤酒技术大量传播到其他地区;

随着战争及贸易往来,罗马人、希腊人、犹太人都从古埃及、古巴比伦人那里学会了啤酒酿造技术,由埃及经北非、比利亚半岛进入欧洲西南部地区,进而扩散至欧洲内陆地区。

近年,考古学家在西班牙的索里亚省东南部,发现了公元前2400年前的古代啤酒证据。这一发现将欧洲古代啤酒前移了1000多年,号称“欧洲的第一杯啤酒”。西班牙东南部的长老墓穴中出土了当时举行葬礼的壁画,再现了当时为长老举行葬礼的场景。啤酒不仅作为葬礼的饮料,而且,装满啤酒的陶罐和其他陪葬品一起放入墓穴中。我们认为,渐进式传入的过程相当漫长,应该说经历了若干世纪逐渐累积的结果。

可以这么认为,西班牙发现的欧洲第一杯啤酒是渐进式传入的结果。那么,第二种情况就是突发式的事件导致的大规模传入。

公元前1世纪初叶,古罗马帝国和日耳曼人经常交战。为了了解日耳曼人的情况,古罗马的军事统帅恺撒秘密派人去日耳曼人居住地区观察他们的生活。以日耳曼人为主体的欧洲尚处于原始社会的游牧时代,他们中的大部分以畜牧、打猎为生,很少种粮食,更谈不上酿造啤酒。然而只过了几十年,大约是公元前48年,麦酒酿造技术传到了欧洲。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曾经在日耳曼人聚居的地方呆了4年,详细了解了他们的生活状况。公元98年写成的《日耳曼尼亚志》一书中提到:“他们的饮料是用大麦和其他谷类酿造的,发酵以后和啤酒颇为相似。 ”为什么啤酒在公元前48年前后突然大规模传入欧洲?请听一听下面的故事吧。

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帝国已经拓展到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时至今日,莱茵河畔的德国科隆市中心,还有一段精心保留的古罗马时期的鹅卵石街道。市政当局的告示牌告诫行人,穿高跟鞋在这段路上摔跤,当局不负赔偿责任。年代虽然久远,我们仍可对古罗马帝国的辉煌感同身受。

公元前48年,地中海南岸的古埃及托勒密王朝发生王位之争。古罗马帝国的统治者恺撒决定进行干预。恺撒招募了包括日耳曼人在内的大批雇佣兵,浩浩荡荡来到埃及的亚力山大城。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的国色天香令恺撒倾倒,并拜倒在艳后的石榴裙下。这位埃及艳后借助恺撒的力量打败了她的弟弟,终于登上了埃及女王的宝座。艳后的魅力使恺撒“乐不思蜀”,恺撒在埃及皇宫达半年之久。当时,埃及正盛行啤酒。当恺撒大军进驻时,恰逢当地的庙会,恺撒亲自参加,买了一罐啤酒一饮而尽,并用啤酒犒劳部下。罗马士兵欣喜若狂,逐步喜欢上这种饮料。后来,许多士兵经常饮用啤酒,并且学会了用大麦、小麦酿造啤酒的技术。当恺撒班师回朝,古埃及啤酒酿造技术随之大规模地传入欧洲。这就是突发式事件导致的结果,啤酒后来成为日耳曼人不可或缺的日常饮品。

权力、艳后、美酒成就了一段经典的旷世艳情,这一故事因美国电影大片《埃及艳后》而家喻户晓,以至经久不衰。恺撒大帝和艳后先后死于残酷无情的政治争斗,他们的结局令人扼腕叹惜。这些叱咤风云的政治人物早已灰飞烟灭,然而,他们对古代啤酒的传播所起的作用却是显而易见的。公元7世纪前后,中东地区的啤酒由于宗教原因而消失,欧洲人接过了古代啤酒的火炬。欧洲人,尤其是日耳曼民族,将啤酒推向极致并发扬光大,进而传播到全世界。啤酒之河又一次涉过险滩,浩浩荡荡向前奔流,永不停息!

2. 欧洲中世纪的啤酒业

2000年前的欧洲,大多处于原始社会的落后状态。大部分的欧洲人过着居无定所的游牧生活,食物匮乏,营养不良。啤酒的大规模传入,对当时的欧洲人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

公元5世纪至15世纪,历史学家称为欧洲的中世纪时期。这一时期的欧洲社会发展非常缓慢,历史学家们总是慨叹中世纪欧洲的沉闷和黑暗,只有啤酒可以让人见到一点点光明。据历史文献记载,在黑暗的欧洲中世纪,啤酒酿造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壮大。

啤酒业为什么在这一时期能够发展起来,可以说有两个重要原因:

其一是生产啤酒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公元5世纪前后,日耳曼民族逐步迁徙到土地肥美的南德地区定居,由游牧社会进入稳定的农耕社会。南德地区,地处阿尔卑斯山北麓,气候温和,雨水充沛,盛产大麦、啤酒花,为啤酒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其二是当时的欧洲普遍受到瘟疫和霍乱流行的困扰,水源严重污染,大多不适宜饮用,饮用水问题十分突出。啤酒因其安全的制造工艺过程,从而成为饮用水的替代品——号称“不死之水”、“生命之水”。啤酒随即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必需品,广受大众青睐。中世纪初期的欧洲啤酒业,基本上以家庭酿酒为主,担负这一职责的主要是家庭妇女 。 中世纪早期,一般德国妇女的主要工作就是制作面包、酿造啤酒。

炉灶旁边的小木桶是发酵用的,估计30升左右。可以肯定,其生产规模相当小,基本上只能供自己家庭人员饮用。这是早期农耕社会自给自足的封闭经济,还没有进入商品交换时代。

北欧以前的传统,是由女性酿造啤酒的,酿造啤酒的女性就是传说中的“女武神”。这种习俗也流传到了德国北部,年轻女人出嫁时都要带着不同的酿造器具到夫家。由于德国地处北欧,气候严寒,漫长的寒冬是最困难的季节,缺乏蔬菜水果,维生素不足,营养严重不良,很多人患败血病而死去。后来,聪明的日耳曼人发现啤酒不仅可以御寒,还和洋葱一样被当成药物,用来医治败血病。严寒地区不能种植葡萄,啤酒便成了德国的饮料之王。长期以来,德国人以自己的啤酒文化而自豪,这是有史可考的。10世纪前后,由于修道院大量生产啤酒,出现了许多规模较大的酿酒作坊,逐渐形成各种跟啤酒有关的地方性活动。直到现在,德国南部的慕尼黑还举行闻名世界的啤酒节。家庭啤酒酿造作坊的大量涌现,是继古埃及啤酒之后出现的又一次啤酒生产浪潮,它不仅保留了古代啤酒的火种,而且发展了啤酒的酿造技术。

随着家庭啤酒酿酒生产规模的扩大,家庭中的男主角也加入了啤酒酿造的工作 。糖化仍然是小锅小灶,但是发酵木桶明显加大,说明啤酒产量有所增加。这一时期的家庭酿酒,除了供自己一家饮用以外,还有一部分可以拿到市场上出售或交换其他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