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红流纪事:和平解放北平平津战役
48864500000017

第17章 “希望傅将军早下决心”

12月23日,傅作义致电毛泽东:“(1)今后治华建国之道,应交由贵方任之,以达成共同政治目的。(2)为求人民迅即得救,拟即通电全国,停止战斗,促成全面和平统一。(3)余绝不保持军队,亦无任何政治企图。(4)在过渡阶段,为避免破坏事件及糜烂地方,通电发出后,国军即停止任何攻击行动,暂维现状。贵方军队亦请稍向后撤,恢复交通,安定秩序。细节问题请指派人员在平商谈解决。在此转圜时期,盼勿以缴械方式责余为难。过此阶段之后,军队如何处理,均由先生决定。望能顾及事实,妥善处理。余相信先生之政治主张及政治风度,谅能大有助于全国之底定。”

崔载之收到上述电报后,得知傅部在张家口告急,回电力劝傅不要发此通电,应考虑中共的条件,随后又回北平报告19日谈判情况。

此时,新保安、张家口的傅部相继被歼;25日,中共中央正式宣布蒋介石等43人为头等战犯,傅作义也列其中。傅作义在军事和政治双重打击下,十分悲观。在此期间,蒋介石对傅秘密同中共谈判已有所觉察,多次派军政要员到北平活动,还派次子蒋纬国携亲笔信到平,要傅固守平津,在不得已时南去,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利用傅部主力在新保安、张家口被歼的有利时机,1949年1月1日,毛泽东就与傅作义谈判问题电示林彪,指出:“新保安、张家口之敌被歼以后,傅作义及其在北平直系部属之地位已经起了变化,只有在此时,才能真正谈得上我们和傅作义拉拢并使傅部为我所用。因此,你们应认真进行傅作义的工作。”你们应通过北平市党委将下列各点直接告诉傅作义:(甲)“目前不要发通电。此电一发,他即没有合法地位了,他本人和他的部属都可能受到蒋系的压迫,甚至被解决。”(乙)“傅氏反共甚久,我方不能不将他和刘峙、白崇禧、阎锡山、胡宗南等一同列为战犯,我们这样一宣布,傅在蒋介石及蒋系军队面前的地位立即加强了,傅可借此做文章,表示只有坚决打下去,除此以外再无出路;但在实际上,则和我们谈好,里应外合,和平地解放北平,或经过不很激烈的战斗解放北平。傅氏立此一大功劳,我们就有理由赦免其战犯罪,并保存其部属。”(丙)“傅致毛主席电,毛主席已经收到。毛主席认为傅氏在该电中所取态度不实际,应照上述甲、乙两项办法进行方合实际,方能为我方所接受。”(丁)“我们希望傅氏派一个有地位的能负责的代表偕同崔先生及张东荪先生一道秘密出城谈判。”(戊)“傅氏此次不去南京是对的,今后亦不应去南京,否则有被蒋介石扣留的危险。”傅听了6条意见后,如释负重,但仍未下决心完全接受中共的条件。l月5日,解放军平津前线首长发表《告华北蒋军官兵书》,再次表明解放军和平解决平津问题的诚意,号召蒋军将领向郑洞国学习,希望蒋军各部派人谈判。然而,北平的和平运动受到国民党特务分子的破坏。原北平市长何思源因致力和平活动,发起成立华北人民和平促进会,其住宅遭特务安置的两颗定时炸弹爆炸,“一家六口,一死五伤”,次女被炸死,何本人也负伤。但他还是以和平使者的身份,出城与解放军接洽,表示要促进北平和平解决。北平的群众团体也纷纷派社会名流、教授、学者为代表出城,请求解放军停止军事行动,呼吁双方局部休战,和平解决。日趋高涨的北平市民要求和平解决的呼声,促使傅作义尽早下决心接受中共的和谈条件。

l月7日,傅作义派出华北“剿总”少将处长周北峰偕民主同盟北平负责人、燕京大学教授张东荪,到达八里庄,与中共进行第二次谈判。

9日,林彪、聂荣臻同周北峰、张东荪正式会谈。周北峰提出:平、津、塘和绥远一起解决;平、津等地允许其他党派和报刊存在;政府中要有进步人士参加;军队不用投降方式解决,可调到城外用整编的方式解决。此外,还提出:“新保安、张家口作战中被俘人员要一律释放,宽大处理,不作战俘看待。对军队的行政文职人员和工勤人员,要妥善安排工作,给予生活出路。对傅部所属军政人员过去的罪行。不予追究,一切由傅负责。”

林彪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向对方提出:(1)“平津塘绥均应解决,但塘绥人民困难尚小,平津人民困难甚大,两军对峙,军民粮食均有极大困难,故应迅速解决平津问题。”(2)“为避免平津遭受破坏起见,人民解放军方面可照傅方代表提议,傅方军队调出平津两城,遵照人民解放军命令开赴指定地点,用整编方式根据人民解放军的制度改编为人民解放军,并由双方代表于三日内规定具体办法,于一月十二日下午一点开始实施。平津两处办理完毕后,即可照此办法解决塘绥问题。”

(3)“政府中有进步人士。平津报纸不只中共一家,是中共民主纲领中原来就有的,故不成为问题。”聂荣臻着重讲了当前形势和傅的出路问题,指出:傅作义将军除了按此办法解决平津的国民党军还有可能为人民做件好事外,别无出路。希望傅将军早下决心。

此次会谈,双方整理出《会谈纪要》,由周北峰带回北平,限傅于14日午夜前答复。但傅作义心事重重,唉声叹气,对《会谈纪要》采取敷衍的态度。他以谈的问题不够具体为借口,不肯明确表态,实际上是拖延时间,拒绝《会谈纪要》。几天后,傅作义要周北峰转告林、罗、聂,“限于14日午夜答复,时间太仓促,不日你将偕邓宝珊将军再去”。

针对傅作义的上述态度,1月11日,毛泽东指示林彪、聂荣臻,强调:傅作义及其左右在接到我们意见后,企图叫我们迁就他们所设的范围(迫我就范),而拒绝我们迫傅就范的方针,明明不能指挥中央军,要说能指挥。此外,并提出什么报纸及政府用人等事,好像他们是代表人民说话,向我们要求民主权利。你们应将你们向周、张宣布的三条电告北平党,叫北平党督促傅方实行。并严正地向傅左右(刘厚同等)说明,傅方既不愿意执行我方所提意见,如果又不执行他自己所提的离城改编,那就是他反复无常,势将丧失信用。同时,请你们考虑,是否可以叫北平党将离城改编一点,在社会上及民主人士中适当地散播出去,使人们感觉我方做得仁至义尽。上述电报发出不久,毛泽东再电林彪、聂荣臻,表示:“同意命令傅方代表限天津敌先头部队至迟须于十三号十二时以前开出,否则我军将于十四号开始进攻,并向傅方代表指出,我方怀疑傅方借谈判拖延时间,故天津方面必须依照指定时间开出城外,并不得对于公私财产、军用物品及公文案卷有任何破坏损毁,否则必须全体缴械,并惩办其负责人。军队出城,只能携带随身枪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