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8月15日《中国教育报》报道,有关课题且在甘肃、河北、江苏等省开展的调查结果表明,留守儿童在农村儿童中所占比例相当高,留守儿童占农村适龄就学儿童数的47.7%。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普查时我国农村6-14周岁学龄儿童数量为14135万人,依据这个47.7%的比例,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的规模应达到7000万人左右。但《中国教育报》这篇报道同时又指出,“按最保守的估计,农村留守儿童也不会少于1000万”。这些数据之间差异非常大。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段成荣教授等以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长表抽样数据为依据。采取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从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长表数据中抽取数据,通过计算留守儿童在全体儿童中所占比例为8.05%,2000年人口普查得到14岁及以下儿童总量为28452.76万人,依此推算,全国留守儿童数量在2290.5万人。在全部留守儿童中,农村留守儿童所占比例高达86.5%,可推算出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近2000万人。
对农村留守儿童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现象;由于政策,现实生活环境等因素,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出现了重叠现象。即从初中开始,为了在政策范围内上高中,有相当一部分流动儿童从城市公立学校或民工子弟校转学回老家,从而转化为留守儿童。这样就使农村儿童生活在流动——留守变动中。也即是说,事实上的农村留守儿童人数更多。
(二)失学严重,学习效果不理想
从入学来看。小学阶段农村留守儿童的入学情况较好,留守儿童的入学率可达99%左右。但在初中阶段,留守儿童在校率就大幅度下降,14周岁留守儿童的在校率仅为88%。留守儿童在家乡由爷爷、奶奶等照顾,这些老人大多文化不高,许多甚至还是文盲,在学习上无法帮助孩子,也很少主动去了解学校情况,与孩子们的交流很难在理解的层面沟通。许多留守儿童就是在这样的精神环境中逐渐产生厌学情绪。初中农村留守儿童有不少人学习成绩有所下降,经常性考试失败而导致厌学、逃学,甚至是辍学。据重庆市农调队调查显示,留守儿童是农村辍学儿童中的重要群体,在调查7670名13-16岁适龄儿童中,辍学率为3.3%,其中32.6%为留守儿童,高出小学适龄儿童辍学率1.9%。这与我国正大力推行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发展目标严重不相符。
从学习状况来看。据民革妇委会在万州区分水镇分水中心小学调查显示,大部分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平平,学习习惯较差,少数孩子有厌学、迟到、逃学行为,存在学习障碍。另据四面山洪洞村和李市下湾村两个样点的《基数统计表》分析,在双亲外出144名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好的有13人,仅占留守儿童的9%;较好的有40人,占27.7%;一般的达到73人,占50.7%;差的却有18人,占12.6%。其中学习成绩差的比例高出父母在家的孩子近5%。在辍学的12人中,其中因学习成绩差而厌学的就有4人,再加上单亲监护家庭中的留守儿童。在一些学校中,留守儿童成了“双差生”的代名词。
父母外出务工引起家庭结构变动,改变了传统的子女抚养方式。虽然饮食起居有了保障,不完全的家庭环境容易导致孩子的自律性不高。首先,孩子难以形成正确的学习观,这使得他们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内在发展动力不足,生活目标设定较低,没有成就感,因而缺乏学习的激情和信心。其次,留守儿童的学习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大部分留守儿童的成绩一般,只有少数自控能力较好的留守儿童能够刻苦、认真学习、成绩优异,但成绩好的留守儿童比例偏低,成绩差的比例偏高。在留守小学生中,父母外出打工前后由“好”与“一般”变“差”的为数不少,且呈不断增多的趋势。在留守中学生中,由“好”变“差”也不少。但在留守儿童中,学习成绩由“差”变“好”却很少。学校教育没有了家庭教育的有力支撑,留守儿童自觉性将减弱,这势必回影响到孩子的学习成绩。再次,父母的态度影响留守儿童对待学习的态度与学习行为。进城打工虽然没有改变农民的身份,但改变了职业和生活方式,从而价值观也发生相应的变化。比如,在对待教育与金钱的态度等方式一化取向等方面,使孩子对待学习和知识的态度出现很大问题。
(三)由于父母关爱缺席,引发心理、品行、安全等系列问题
缺少父母的关爱,加之监管不力,留守学生的心理本身就存在偏差,从而由此引发系列问题。
1.安全隐患
这种安全问题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受到他人的非法侵害或人身伤害;二是自己行为失控,走上违法犯罪甚至自杀轻生之路,危及自己的人身和生命。
如某校的一女生,抚养在伯父家时被人强奸。同时另一小学生父母外出打工,托付给爷爷奶奶照管,其爷爷、奶奶在当地被视为弱智人,根本无监护能力,结果这个孩子偷开别人的摩托车,撞死在电杆上。殷店镇某村一个孩子托养在亲戚家,因缺少照顾,一天突然死在路边,不知原由。曾都区发生过三起打工家庭留守儿童自杀的情况。但是,这些案例并非普遍发生的情况,如在英山县调查时,就没有发现因为父母外出打工,子女在家出现人身安全和身边健康方面的事故。
2.品行问题
调查发现,父母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在行为方面也会出现问题,尤其是初中阶段的男生这个问题表现更为突出。留守儿童行为上的问题主要有:放任自流、不服管教、违约学校纪律,例如晚上偷偷外出上网,通宵不归,甚至看不良录像、同学之间拉帮结派、赌博等。
有的孩子自控力较差,学习行为和日常行为较父母在家时均出现较明显变化。因失去父母监管,少数少年甚至走上违法犯罪之路。如曾都区某镇的小明因无人管教,伤害他人,被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并赔偿他人损失近三万元。一些留守的“二无一未”(无学上、无工打、未成年)青少年品行问题就更多,在一些地区“二无一未”青少年犯罪案件占到全部案件的40%以上。
因为父母不在身边,监护人反映对比较调皮的孩子的监管面临各种困难。如孩子的爷爷奶奶一般年纪偏大,和监护对象之间存在巨大的“代沟”,其他类型的监护人在管教孩子上也会遇到困难,对别人的孩子在管教上“只能有所为,有所不为”,对孩子的不妥当行为“有的不好管,有的管不住”。学校的班主任教师也反映,在对一些“留守儿童”管理上困难重重。
一些家长在外务工,被迫将孩子留在家里,对子女心生愧疚,于是通过给孩子寄钱来补偿自己对孩子的照顾不周,而这些孩子在花钱方面又缺乏有效的指导和监督,容易误入岐途。
农村青少年的品行问题是和现阶段农村基础教育面临的普遍性问题是密切相关的,尽管可能与学生父母外出打工而监管不够有关,但是一些父母在家的孩子也存在诸多问题。一些村镇干部认为近几年来学校“校风不正”,学校和教师管理无方。但学校和教师认为现在学校和教师不能惩罚学生、不能留级,学校已经没有了有效的管理教育学生的手段。
3.心理问题
师资力量薄弱、班级过大,留守儿童在学校很难得到学习以外的关怀。同时,许多外出打工的家长之所以不愿意将子女寄宿在学校,是因为他们嫌学校的寄宿条件太差。相当一部分农村学生宿住在学校附近的亲戚家中。在这些学生中,绝大部分是留守儿童;留守儿童住校的不足一半。寄住家的亲戚一般不会像对自己的子女那样管束、教导留守儿童。他们认为管得太严,小孩子不理解;而这些孩子自己也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从而诱发心理问题。
不少的被调查对象都认为外出务工者的子女在父母外出后表现出一些心理上的问题,年龄越小的孩子表现越是突出,尤其是小学生表现明显,还有女生比男生更突出。比较突出的心理问题主要有情绪问题、交往问题和自卑心理等。
被调查教师总体上认为父母外出打工儿童在一般印象、学习、品行、情绪等方面比父母在家儿童的问题严重许多。60%以上的教师认为父母外出打工的孩子绝大多数情绪上存在较多困扰、他们比父母在家的孩子更难教育、绝大部分孩子很可怜;70%以上的教师认为父母外出打工以后,孩子的成绩差了、品德差了;65.9%的教师认为父母打工的孩子心理上的问题较大而且难于解决。
在人际关系方面,差异显著,事后比较表明:父母都在家的儿童的人际关系显著地好于单亲或双亲都外出打工的儿童;在自信心方面,差异也较为,事后比较表明:父母双亲都在家的孩子的自信显著高于单亲及双亲外出打工的孩子,而单亲外出打工的孩子的自信显著高于双亲外出打工的孩子。
一些平时就调皮好动的学生因为父母外出,行为大胆放肆,对于教师和监护人的管教常常产生逆反心理。相当一部分孩子在父母外出后有失落感,很长一段时间里不爱说话、不爱和别人交往,性格上变得自卑。这种心态在父母外出的女生身上有相当的代表性。
某些极端案例来看,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非常严重;学校校长和教师一般认为留守儿童有比较多的心理问题,对他们许多方面的评价都较差;从学生自我报告结果来看,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主要是在人际关系和自信心方面显著地不如父母都在家的儿童。
此外,大批未成年人父母外出务工还可能会给其子女的成长带来其他方面的影响。一种影响是导致农村新的读书无用论抬头,一些孩子(甚至孩子的父母)认为,不用读多少书一样也能在城市里赚钱,甚至比农村的“知识分子”们赚钱还要多,好像孩子读不读书并不重要,这种观念的影响呈现上升趋势,甚至一些有希望考上更高一级学校的孩子也因此而放弃继续升学的打算,其实,这是目光短浅的表现,如果让这种观念普遍被孩子们接受,那是极其不利于我国教育发展的。
(四)课程目标与内容,远离农村实际
当前我国教育方针规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为现代化服务在前,具有优先性。“现代化”最初表现为西方的话语方式和话语权力,“现代化”意味着“西方化”甚至是“美国化”。在现代化概念摆脱西方模式被普遍化以后,“现代化”也就意味着“城市化”。工业化开始的历史便是农村教育“失语”的历史。到现代化阶段,城市教育更是把教育发展的话语权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手中,农村教育反而成教育现代化的障碍了,农村教育走向与城市教育的同质化和同构化道路。农村基础教育紧跟城市走,紧盯城市教育的方向,不断地走向它自身的反面,越来越远离农村儿童的现实生活,越来越不像“农村”教育。
长期以来,城乡差别使得农村地区的儿童向往城市生活。考大学,跳农门,是改变农村儿童生活状况,获得高质量生活的主要出路。所以在教育中就表现为农村儿童对高质量教育的渴望,也即升学对升学的渴望,能够考上大学就成农民对教育的最主要需求。研究表明,农村孩子上学的动力从大到小排列是升学、就业(进城、回乡)、谋生(首选是效益高的产业)。根据调查显示:45%学生选择读书的目的主要是为升学找个好工作;有近半数教师认为学校办学目标是让更多的学生顺利升学。在农村,由于农村劳动人口过剩,初中毕业生如果在农村成为一个农民,既无做作业农业方面技能,也无进城打工技术。因此只能不完全就业或待业,而传统的农村职业学校一成不变的专业设置和教学方法已经很难适应新时期需求,无法满足农村儿童未来就业与致富的需要。所以农村学生不得不去挤那些虽已加宽的但仍然是通往象牙塔尖的独木桥了,除了升学,实际上也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选择是惟一的,只能指望升学。
选择的惟一性不可避免地会使受教育者的选择行为,乃至教育者的教育行为具有被动性和功利性特征,以至于传统农村基础教育存在大量的矛盾冲突;教育在农村实施,但又漠视农村社会、农村生产、农民生活,唯教育、课本、纸笔为上;教育的对象是鲜活的生命个体,但又无视受教育者丰富的思想情感,盲目地追求冷冰冰的分数;教育的理想是为城市和非农产业输送优秀人才,接受升学取向的教育。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促进人的发展和提升人的生命质量,但教育的过程实际上却是一个淘汰性的甄别过程。大量的学习成绩处于中游的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使他们失去了努力的方向,在学习上显得非常被动。这部分儿童在很大程度为提高教师的学科分值和学校综合名次而学习,他们的学习生活是空虚而迷茫的。另一类是少量属于后进生的留守儿童,由于学习基础薄弱或存在某些学习性障碍,使他们在学习上无所用心,在课堂上萎靡不振,常常成为受遗弃的角色。客观地说,这部分留守儿童在很大程度上是为提高班级巩固率和学校的“普九”达标率而服务,他们的学习生活是绝望而痛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