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国大参考(2013-2014)
48867900000030

第30章 智库报告(12)

而日本实现“东山再起”,打出的第一张牌就是经济牌。2010年8月,中国经济总量历史性地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按照中国经济的加速和日本经济的减速,一正一负,很快中国经济总量能达到它的两倍甚至更多。

日本再度崛起,不可能绕开中国。广义上的“安倍经济学”,就是日本的“日中经济战争学”,在日本与中国围绕领土争端全面升级的背后,事实上,中日在经济战线上的“战争”已经悄然打响这场“战争”的第一阶段,是中日相互的“经济制裁”,结局是中日贸易、投资和旅游的下降,日本潜移默化中降低了对中国的经济依赖;第二阶段是日本推动量化宽松和日元贬值,抢夺中国海外订单,利用人民币升值和未来可能的金融波动,打击中国经济;第三阶段是通过“金元外交”分化中国盟友,经济利益是一部分,更在于抢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服务其政治、安全需要。

经济是日本的七寸。打经济战才是真的下死手。安倍之所以主打经济牌,也是顾忌于此,因为日本人深知经济乃是日本强大的源泉,当然也是日本的死穴,是日本不能承受之重。中日经济战,中国能不能打,经济学界专家有不少理论推演。很多人主张,中国对日斗争的最好方式是对日进行经济战,这能打击日本的根本,使其万劫不复地陷入衰落的深渊。

有观点认为,中日经济战一旦爆发,中国制约日本的三大撒手锏:

一是金融战。中国持有大量日本国债。据日本财务省、日本中央银行公布的国际收支统计显示,中国持有的日本国债(包括短期国债)额正急速扩大,截至2011年底持有额达史上最高的18万亿日元,较上年增长71%。中国的持有额自2009年起急速增长,2010年超越美英成为日本国债的最大持有国。如果抛售日本国债将对日本构成严重打击。

二是贸易战。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发表的统计表明,中日贸易额占日本贸易总额的比例为20.6%。而2011年日本对华贸易赤字高达219亿美元,与2010年相比增长了5.9倍。日本经济对中国经济的依存度很高。

如果中国减少买日本货,日本虽然也可以减少买中国货,而造成两败俱伤,但日本会伤得比较大,约十倍。

三是资源战。长期以来,日本是中国最稳定、最大的稀土出口市场。

虽然日本为了摆脱稀土进口严重依赖中国,准备在更多国家开发稀土,实现稀土的多渠道供应。但日本对中国的依赖度仍为90%以上。而一直以来,应用于电动汽车等的永久磁石用镝元素等“重稀土”是中国的“特产”。

可以确定的是,至少中国有能力通过贸易制裁给予日本较大损害,因为中日双边贸易在两国各自贸易总额中所占份额已有明显差异,日本对中日贸易依存度成倍高于中国对中日贸易依存度。按中国海关统计数据计算,2011年,自日本进口已占当年日本出口总额的23.7%,对日出口则占当年日本进口总额的17.4%。这样一种不对称的依存度,且中国对日出口少于自日本进口,决定了中国有能力让日本在两败俱伤的经贸战中付出更大代价。

广义“安倍经济学”有多个版本,包括亚洲版、非洲版、欧洲版,以“金元外交”开路,推行所谓“价值观外交”“自由与繁荣之弧”“对华包围圈”“战略外交”“菱形安保圈”等,无论冠以什么名称但万变不离其宗——制约中国。

“安倍经济学”之亚洲版

安倍开始第二任期以来,除了在经济方面推出所谓“安倍经济学”,在外交和安保方面同样动作不断,而且显然都经过深谋远虑。安倍晋三频频访问亚洲、美洲、中东、欧洲多国,推动与拥有共同价值观国家的战略外交,尤其是中国周边国家。安倍外交的本质是将中国作为最重要课题,推进“中国制约外交”。中日邦交正常化40年以来,日本历代政权都沿袭了“对华协调外交”路线,进入第41年却转变为“中国制约外交”。

2012年12月底当选日本首相的安倍,首访地确定为东南亚,日本媒体的报道基调几乎异口同声——全是“日本联合东南亚牵制中国”,甚至有外务省官员毫不忌讳地说,“安倍首相出访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加强与东盟关系牵制中国”。

2013年1月16日,安倍与越南总理阮晋勇举行会谈,安倍打的是“经济牌”。安倍宣称,越南是日本优先提供官方发展援助的合作伙伴之一,目前两国面临着共同的地区挑战,需要在经济发展方面互相支持。他表示将向越南提供5亿美元的官方发展援助,用于越南三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并承诺支持越南完成至2020年成为现代化工业国的目标。

日本媒体对安倍首访注解得很明确。日本媒体上的“战略词汇”呈泛滥之势:“价值观外交”“自由与繁荣之弧”“对华包围圈”“战略外交”“菱形安保圈”等,无论冠以什么名称但万变不离其宗——制约中国。《日本经济新闻》认为,从中可以看出其攻势外交战略的关键词是其自身经济政策“安倍经济学”与“牵制中国”。一名日本外务省官员对媒体称:安倍首相的出国访问全都按照一定思想,展开了战略性的外交。这些访问均具有牵制中国和确保海上运输线等安保上的意义,并兼备获取资源和帮助日本企业开拓市场等经济层面上的重要性。

日本《产经新闻》在显要位置刊登的一张图片,标题为“日美与中国的角力”,更是一语道破天机,图中将东盟10国划分成了“亲华”“中立”和“亲日美”三组。在“亲华”组中,列出的是柬埔寨、老挝和马来西亚;在“亲日美”组中,列出的是菲律宾和新加坡;而在“中立”组,列出的是缅甸、越南、泰国、印尼和文莱。

安倍此次出访越南、泰国、印尼,正是“中立”组和“亲日美”组国家。日本媒体给出的理由很简单,东南亚国家中,越南和菲律宾等国与中国在西沙和南沙群岛主权问题上发生争执,而日本与中国也在钓鱼岛问题上陷入对峙。因此,日本与这些东南亚国家存在共同的利害关系,强化与东南亚国家安保合作,联手应对海上紧张局势,对于对抗崛起的中国非常有效。

但安倍的如意算盘打起来并没有想象得容易。不管是越南,还是泰国与印尼,兴趣显然更集中在跟日本的经济、科技合作上,它们欢迎日本的技术与投资,但却不愿意在中日之间公开选择站队。

不仅是越南、泰国、印尼,而且还有缅甸、印度。从安倍内阁近期的举动来看,日本已经展开了对中国周边国家印度、缅甸等国的拉拢举措。

包括拉拢非洲日本意在编制一张对华更大的关系网。在中日就岛屿争端进行博弈的大背景下,日本首相安倍晋三通过外交手段牵制中国的外交路线逐渐清晰。

“安倍经济学”之非洲版

继对亚洲展开的“金元外交”之后,安倍内阁又马不停蹄地展开了对非洲的外交攻势。

2013年5月30日,安倍以与坦桑尼亚总统基奎特的会晤拉开“非洲外交”的序幕。6月1日,第5届非洲开发会议将在日本横滨市开幕,期间安倍会见来自非洲40个国家的首脑和要员。日本政府大开钱袋,展开“拉拢外交”。安倍表示,将向非洲提供总计约3万亿日元的援助资金,支援非洲发展。

日本政府如此慷慨,目的自然不是支持非洲发展和发展非日关系那么简单。综合西方媒体报道,日本目的有二:一是为了争夺资源。法新社报道称,日本希望借助这个5年一次的会议发展同非洲的关系,并从越来越强硬的中国手中夺取资源和市场份额。二是为了牵制中国。美国《环球邮报》指出,安倍预计将宣布一系列支持措施,目的显然是赢得非洲人心,在援助和投资数量方面与中国角逐。

安倍此次如此高调地表示要发展与非洲的友好关系,背后折射的现实则是,日本在非洲的竞争力已经远落后于中国。日本与非洲的联系也已长久,但其在非洲的存在感却显得相对较低。日本首相上次访问非洲是在2007年5月安倍首次上台时,而对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的访问则要追溯到2006年4月小泉纯一郎执政期间,空白期长达7年。日本与非洲的经贸关系远不及中国与非洲那般密切。相关经济数据显示,中国与非洲的贸易量比日本多5倍,直接投资多8倍。如此巨大的差距,日本只能望洋兴叹。日本《产经新闻》发出呼吁,“以殊死态度挽回对中国的滞后”。这一呼吁背后凸显了日本的无奈。《产经新闻》指出,近年来,随着非洲与中国及欧美国家交流的进一步加强,日本在这一地区的形势越来越不容乐观。尤其是在与中国对非投资上相比,日本的出口总额及总投资总额均大幅落后。日本政府高官也不得不承认,中国对非投资及援助金额已达到了惊人的程度。

分析人士指出,中非友好关系是中国与非洲长期努力的结果。中国长期以来重视与非洲国家的友谊,并积极发展与非洲国家的经贸交往,注重互利共赢。日本企图靠一时的“好处”拉拢实难与中国正面竞争。

日本大张旗鼓地要和非洲搞好关系,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其与亚洲邻国间的尴尬外交局面。由于对待领土争端问题和历史问题的错误态度,日本与中国、韩国都闹僵,日本在东亚陷入“孤立”,日本或迫于此舍近求远,以图求存在感。

日本舆论则更多地将安倍拉拢非洲的目的解读为提升日本在非洲的影响力,以抗衡中国。安倍拉拢非洲的举动属于其“包围中国”策略的一环。

“安倍经济学”之欧洲版

2013年6月15日,安倍起程前往欧洲访问。16日,安倍与波兰、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4国首脑举行会谈,并发表了联合声明。日本与该四国进行首脑会谈尚属首次。日本《产经新闻》报道认为,安倍此举意在从欧洲“封锁”中国。日本试图加强同这些国家的合作,巩固欧洲阵营。

19日,安倍作为日本首相首次访问爱尔兰。据日本共同社报道,安倍晋三与爱尔兰总理肯尼会谈中,安倍提出欧盟解除对华武器禁运问题,向爱尔兰方面谋求继续对华实施禁运。鉴于中方正在积极推动包括爱尔兰在内的欧盟各国早日解除禁令,日本政府希望能借此扳回一城。报道称,安倍向爱尔兰具体阐明解除禁运有可能对地区和平安全产生的深远影响,并强调维持对华武器禁运的必要性。

欧盟对华武器禁运始于1989年并持续至今。过去10年来,中国一直在寻求推动欧盟解除这一禁令,欧盟方面的立场也已经有所松动,包括法国、德国、英国和意大利在内的欧盟主要对华技术出口国都曾表达过解除对华武器禁运的意愿。2003年以后,欧盟最初的15个成员国政府相继表示愿意推动对华军售解禁,但随着法德英等国政府纷纷换届、美国方面施加的压力以及欧盟成员国的增加,至2005年形势发生逆转,欧盟突然宣布将无限期搁置解禁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