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16日,李克强主持召开经济形势座谈会,听取专家和企业负责人的看法和建议。这也是继2013年7月9日在广西主持召开部分省区经济形势座谈会以来,李克强一周内主持召开的第二次经济形势座谈会。在7月16日的座谈会上,来自研究机构、高校的专家对当前国内经济运行及世界经济形势谈了看法,来自机械、家电、节能、金融等行业的企业负责人反映了生产经营状况、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大家认为,当前中国经济总体平稳,转型升级有新的进展,但也面临一些难题和风险。李克强说,从国内外实践看,经济运行出现一定波动,有客观必然性。宏观调控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避免经济大起大落,使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中国经济已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必须更加注重依靠转型升级。在这种情况下,使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不仅要继续用好已有的行之有效的办法,还要适应新形势,创新思路运用新举措,统筹考虑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形成科学的宏观政策框架,给市场以稳定预期,为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2013年1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14年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中国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都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挑战和机遇并存。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点没有变,具有不少新的有力支撑和难得机遇。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做出总体部署,将进一步激发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同时,要清醒认识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抓住发展机遇,搞好统筹兼顾,牢牢把握经济工作主动权。会议提出,要用改革的精神、思路、办法改善宏观调控,科学把握宏观调控政策框架,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要抓好对中央改革总体部署的落实,积极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着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中国经济“三期叠加”:换挡期、阵痛期、消化期
“拐点”“换挡”“经济增长阶段转换”……近两年,关于中国经济的新的表述和判断层出不穷。特别是进入“十二五”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以来,中国经济正面临着近年来少有的错综复杂局面,前所未有的呈现出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阶段性特征。准确把握这种阶段性特征,避免对经济形势出现误判,宏观调控才能有的放矢、准确到位。
目前,各级各部门“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正在进行之中,以此为基础,2014年将是“十三五”规划制定的全面启动之年。在这两个规划相交的历史节点上,2013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会进行了全面推进改革的战略部署,以此为标志,一个全面改革的新周期已经开启。
冲破迷局:准确把握当前中国经济“三期叠加”的阶段性特征
中国经济正面临着近年来少有的错综复杂的局面。这从经济运行中的一些重要指标关系出现的新变化可见一斑。
从传统的统计数据和分析方法来看,当前经济运行的有些指标是相互不匹配、不同步的。比如经济增速虽逐步放缓,但城镇新增就业总体平稳;工业用电量增速较低、铁路货运量略有下滑,但工业增速仍然相对较高;财政收入增幅回落大于经济增幅回落。再比如,货币信贷增速相对较高,社会融资规模增长也比较快,但经济增速却逐步回落。这些数据的不匹配看似不好理解,但综合各方面因素来看,这正是由于中国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所决定的。
那么,什么是当前中国经济的阶段性特征?有分析认为,中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叠加的阶段,加上世界经济还处于深度调整之中,使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更趋复杂。准确把握这种阶段性特征,避免对经济形势出现误判,宏观调控才能有的放矢、准确到位。
增长速度换挡期:能容忍降速,但不能过度失速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年均近10%的持续高增长,把中国经济推上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位置。随着国民经济总量等基数增大,支撑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自然资源以及制度安排和经济政策等要素正在发生变化,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开始逐渐下降。继2007年经济增速达到11.9%的相对高点后,2008年至2012年中国经济增速分别为9.6%、9.2%、10.3%、9.3%、7.8%,再到2013年增长7.7%。由此,中国经济从10%以上的超高速增长模式转型为中速增长模式,开始进入增长速度换挡期。
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入推进、经济增速放缓,一些人士惊呼中国经济“遇到了大麻烦”,诺贝尔奖获得者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撰文直言,中国经济“撞上了长城”。毫无疑问,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在放缓,但仍然会保持一个较长期的中速增长。事实上,中国“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年均经济增速预期目标为7%,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全年经济增速预期目标为7.5%,中国经济已经主动放弃了高速增长的模式,贯穿和体现了一种中速增长的思维,这既符合经济发展的宏观规律,也符合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的内在逻辑。而在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仍显不足、国内结构调整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七上八下”的经济增速对世界经济的复苏仍然是好消息,仍然是正能量。
现在的问题是,中国经济进入增速换挡期,社会预期的信心支撑就变得尤为重要。前不久,国务院有关宏观调控要使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经济增长率、就业水平等不滑出“下限”等讲话表明,中国政府不会坐视短期经济大幅下滑。从目前看,中国经济仍具有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潜力和条件,除了政府钱袋子仍相对充足、CPI企稳、PPI同比跌幅收窄外,利好长远发展的政策组合拳也正密集出台,制度改革的红利将持续释放。在这个背景下,2013年7月的工业、投资、出口和PPI数据都出现了止跌的态势。因此,包括发改委人士、投行学者乃至海外媒体的各界声音显示,中国经济有望在三季度触底企稳,四季度回升,而2013年的最终数据也证实了这一分析,充分体现了中国经济的抗跌能力。
2013年9月10日,李克强在大连同出席第七届夏季达沃斯论坛的中外企业家代表举行对话交流时,回应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前景的担忧。他表示,受国际国内多种因素影响,中国经济出现了放缓的情况,特别是2013年一季度和二季度,下行压力较大。但是,我们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在稳定宏观经济政策的同时,把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统筹起来。可以说,最近一段时间,尤其是8月主要经济指标包括一些先行指标,像PMI、PPI、工业增加值、用电量、货运量等,都出现了回升向好的势头。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时候,有一种选择是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增加赤字,放松货币,这可能会起到短期效果,但是对长期未必有利。我们的选择是另外一种,就是保持定力,沉着应对,综合施策,精准发力。
特别是突出释放改革的红利,激发市场的活力,着力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使它们和稳增长有机地结合起来。应该说这些举措目前已经见到成效。未来我们在经济发展中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风险与挑战,但是,我们有克服困难的勇气,解决问题的智慧,更有13亿人民的勤劳。
我们有能力,也有信心克服前进道路上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和挑战,实现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
如果说,我们当前用的是“站稳脚跟”的力量,我们的思想和精力、眼光更是朝着前方,向着未来5年、10年乃至更长时间。中国要实现长期持续健康发展有三个基本的条件:第一,中国是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远未完成,内需尚有巨大的潜力,将会持续地释放,发展由东向西循序推进,中国有着巨大的回旋余地。第二,中国在发展中的确还存在着不少体制机制上的障碍,改革依然是我们未来发展最大的红利。潜力在一定意义上是由差距形成的,也可以说,差距就是潜力。
我们通过释放改革红利会激发市场巨大的活力和长期发展的内生动力。
第三,中国的经济结构还存在着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经济结构优化是我们的重大课题,也是发展的潜力所在。通过优化结构,我们可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从而有利于增加人民的收入,刺激消费,为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提供巨大的需求与动力。李克强特别强调,正因为有这样的信心,所以我们面对严峻的挑战,权衡利弊,沉着冷静地采取既利当前更利长远的措施。
结构调整阵痛期:要扶持一批,也要淘汰一批
中国经济降速换挡,是主动调控、重塑中国经济的“必要成本”。
正如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所说,中国经济增速回落主要是因为进入结构转型阶段后潜在生产率下降的客观反映,受到国际环境仍然复杂严峻的影响,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主动调控的结果。2013年8月8日,阿根廷国际战略研究所所长豪尔赫·卡斯特罗在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表示,中国当前经济增速放缓,并非周期性因素所致,而是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必然现象。长期来看,这种放慢增速、提高质量的政策有利于中国经济长期健康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给中国带来了重大机遇,并最终将转化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形成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2013年以来,国家已出台了一系列调结构的政策措施。如“营改增”试点全面推开,财税体制改革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促进信息消费、扶持光伏产业、促进环保产业发展等,并初见成效。
当然,经济结构调整必然面临阵痛。在传统产业日渐衰落、落后企业不断淘汰的同时,新兴产业和创新企业的发育充满艰辛。特别是为了化解过剩产能,优化产业结构,一些行业难免受到较大冲击,有些企业甚至会退出市场,这些不得不付出的代价就是结构调整中的“阵痛”。
对于处在转型升级关键时期的中国经济来说,结构调整是大势所趋,必须痛下决心。2013年8月14日,工信部部长苗圩在接受《经济日报》专访时提出,在稳增长方面,将积极地鼓励、促进信息消费,更多地用消费来拉动整个经济的增长,国务院马上要出台一个新的方案来鼓励信息消费。第二天,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推出了一系列含金量很高的扶持政策。在调结构方面,正在制定关于调整过剩产能的实施意见,下半年将陆续公布后两批淘汰落后产能名单。下一步,将加大企业兼并重组的力度,加大自主创新支持调整结构的力度。
结构调整是一场攻坚战和持久战,会引发种种“阵痛”,但调整也是机遇,早调早受益。调整得越及时,就越能为经济转型发展赢得时间。
产能过剩是个老问题,但放到当前“三期相叠加”的大背景下观察,又有一些新表现。这一轮产能过剩既有结构性特点也有全面性特点,既有传统产业也有新兴产业,既有落后产能也有先进产能,同时部分行业产能由相对性、阶段性过剩转向绝对性、长期性过剩。因此,着力化解产能过剩,是当前经济工作中一项极为迫切的任务。目前,调整中的机遇正在变成现实,一些地方和企业主动调整的意识明显增强。例如,广东省近两年加快“双转移”步伐,加快结构调整,形成了新型显示、软件、新材料和新一代通信等几个年产值超千亿元的新的经济增长极。而作为经济体量第二的江苏省,2013年8月7日省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提出,下一阶段将坚持把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正抓紧制订实施具体方案,对产能过剩行业“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而福建省财政支持的重点也放在了结构调整上,鼓励新兴产业企业通过发行股票等方式进行融资,推动优势企业实施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
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要清理地方债务,更要防范新的金融风险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及时采取拉动内需和产业振兴等一揽子刺激政策,4万亿投资推动了经济增长迅速企稳回升,也对世界经济起到了“压舱石”的作用。从2008年年底到整个2009年和2011年年初,刺激政策产生了明显的效果。但从2011年二季度开始,一直到现在,是刺激政策成本的消化期。英国《金融时报》刊发题为《中国仍难消化“四万亿”效应》的文章称,尽管中国可能不会面临“雷曼”时刻那样的戏剧性局面,但它还是需要花数年时间来解决2008年4万亿元人民币刺激计划导致的过度放贷和过度投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