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什么样的城市是最好的城市
48872900000015

第15章 武汉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战略前景

武汉2049:站在明天谋划今天

研读武汉市委书记阮成发《实现大武汉的全面复兴》和市长唐良智《全面复兴大武汉,阔步迈向2049》两篇文章,感怀颇深。总体看,武汉2049,展现出世界格局城市的大战略、大气魄、大情怀。大江大湖大开大合大城大美,从战略中枢国家中心城市迈向世界格局城市,“功成不必在我”,一张蓝图抓到底,真正对历史负责,对未来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这些话令人振奋。尤其是市委书记阮成发的这样一段话:“面对每年5000多亿的固定资产投入,面对全市近万个工地,面对一批决定城市功能的重大项目,每当夜深人静时,我常感惶惑疑惧,担心我们现在满怀激情、投入巨资做的事情,是否做错了,是否经得起历史检验,是否对得起我们的子孙。”这段话应该引发更多的市委书记、市长们去思考。

提升城市竞争力必须整合价值链

什么是竞争?竞争的核心是获取或争夺比较优势。

什么是力?力的核心是一种思维范式,本质是先进的发展理念。

什么是价值链?价值链是城市价值的全过程和关键节点的整合机制。也就是把城市价值的各个环节,包括经济实力、创新能力、成长活力、发展潜力、人文魅力整合并转化为竞争优势。如下图所示,武汉城市竞争力从战略层面讲,可以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做大做强制造,夯实经济实力。工业是城市经济实力的基础,特别是传统制造业是武汉的优势。在未来发展中,既要注重发展先进制造业,又要提升传统制造业,更要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不久的将来,武汉必将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制造业中心,并在全球制造体系中占一席之地。

(二)科技引领发展,增强创新能力。科技中心必然是创新中心、产业中心、经济中心。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引领武汉发展。前沿科学、创新资源在武汉聚集,创新成为推动大武汉全面复兴的强大动力。

(三)发挥大学优势,释放成长活力。武汉有78所大学,130万在校大学生,青春活力涌动。大学是知识的殿堂、人才的摇篮、文明的园地、思想的载体、创新的基地。大学与城市血脉相连,共生共荣,与大学同行,城市活力永续。

(四)守住生态底线,永续发展潜力。武汉是“百湖之市”,是一座“浮在水上的城市”。凸现武汉湖光山色,必须把武汉166个湖泊作为最重要的资源加以保护。绝不填湖,绝不环湖铁桶式开发,绝不能把湖岸线建成有钱人的私家花园。更重要的是,“山、水、林、田、湖”,是城市生命的有机体。武汉市域8494平方公里范围内,规划了约7000平方公里的生态涵养区,城市3261平方公里都市区内,划定了1566平方公里生态底线区。永续发展潜力,必须死守生态红线:一寸水面也不减少,一寸山体也不蚕食,一滴污水也不排放,一棵树木也不砍伐!

(五)塑造城市特色,彰显人文魅力。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文化汇聚力量,文化引领时尚。武汉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华知音文化之根、楚风汉韵之地、白云黄鹤之乡,三国文化、首义文化、商贸文化交相辉映。武汉提出建设读书之城、博物馆之城、艺术之城、设计创意之城、大学之城“文化五城”,既提升城市品质,更彰显城市魅力。

提升城市竞争力必须念好“软”字经

(一)着眼城市软功能,在构建公共服务体系上下功夫。一个城市要吸引、留住、利用高端资源要素,比如高端人才、高端资本、高端技术等,就必须具有与之相适应的、配套的城市功能。特别是公共服务功能,包括教育、医疗、交通、社会保障、社区服务在内的公共服务体系。武汉的城市竞争力强不强,关键看城市功能强不强,看是不是具备了宜居、宜业的城市功能。

(二)着眼文化软实力,在提高文化开放水平上下功夫。软实力就是影响力。软实力来源于六种资源:一是文化,二是意识形态、政治价值观和公信力,三是制度模式,四是对外政策,五是信息渠道,六是国民素质和形象。从文化看,只有那些具有高度包容性,并且为世界文化贡献出重要力量的文化才可以成为软实力的来源。文化软实力的核心是国际话语权,这种话语权就是平等参与国际事务和平等配置全球资源的资格,包括定价权、信息发布权、文化主导权、技术标准权、市场引领权和规则制定权。

提升武汉文化影响力,必须在提高文化开放水平上下功夫。特别是让文化与科技、金融、产业、社会、生态文明整合发展,让文化具有更大范围的包容性,让文化成为市场经济的推动者;另一方面,全面提升人的素质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道德水准、素质修养、文明程度,对武汉城市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三)着眼创新软环境,在优化政府制度环境上下功夫。创新是城市竞争力的源泉。看一个城市的创新水平,关键看企业家的生存环境、社会组织的成长环境、政府的公共服务环境。十八届三中全会讲,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关键是如何创造平等、公平、法治化的制度环境。

提升城市竞争力,必须继续在优化政府制度环境上下功夫。如何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关键是两个字:一是减,二是放。减就是减少干预、减轻赋税、减去审批;放就是放宽准入、放开竞争、放活政策。用法治化的方式治理政府,营造法治化的平等竞争环境,这就是最好的竞争力。

(2013年12月20日在地铁时代·大武汉城市竞争力高峰论坛上的主题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