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当代北京石油化工史话
48898100000027

第27章 丰富多彩的吃穿用物品(1)

人们的印象中,石油只是为汽车、拖拉机、飞机、动力机械提供能源和润滑剂的原料,其实,它也是人们吃穿住行离不开的原料。北京品种众多的塑料行业,丰富多彩的服装纺织行业,以及药品、化妆品的制作,建筑材料的生产等,都离不开石油化学原料。燕山石化公司提供和生产的各种石油产品、原油、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以及数千种石化产品,满足着北京市民衣食住行的需求。

一、糠菜半年粮的困境一去不复返

在历史上,北京曾长期处于糠菜半年粮的处境。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市按照党中央“把衣食住行安排好”的指示,在努力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积极探索通过发展石油化工的途径,更好地解决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问题,打破了50年代初美国国务卿艾奇逊“中国历代政府都没有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共产党也将因解决不了这个问题而垮台”的预言。

(一)北京化学肥料的生产与供应

植物生长除从空气、土壤中摄取碳、氢、氧等营养外,还需要补充大量氮、磷、钾等化学肥料。北京化学肥料从无到有,从液体化肥、颗粒化肥到高效化肥,经历了一条漫长发展之路。粮食产量也因化肥供应数量、质量和品种的提高、改善,而不断翻番。人们的温饱不仅得到了彻底解决,食品和副食品的花样也不断出新,现在北京人的餐桌不仅是美味佳肴,还广泛追求绿色、健康食品。

新中国成立前,北京丰台、朝阳、石景山等地的粮食亩产平均只有128斤。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有了自己的土地,开始发展生产,扩大粮棉种植,粮食开始实现自给有余。但因缺乏科学种田技术和肥料,以及自然灾害等影响,粮食供不应求,北京市民不得不靠定量供应维持生活。

北京的化学肥料和农药生产起步于1958年。当时,化工部根据中国富产煤炭的国情,组织各方面力量,在侯德榜同志的指导下,发明了以煤炭为原料生产碳酸氢铵的新工艺技术,从此揭开了化肥工业崭新的一页。北京市第二地方工业局在北京东郊垡头建设年产仅有5万吨的硫酸铵厂,根本满足不了京郊农民的需要。北京市人民政府为了进一步扩大化肥生产,增加自给量,便积极发挥各区县小化肥厂的作用,以碳酸氢铵技术生产合成氨,还和中央有关部门积极筹建大型化肥厂。到1966年,北京市化肥生产逐渐形成规模。北京化肥实验厂的年产量由1962年投产时的2万吨,增加到6万吨以上,主要品种为碳酸氢铵和氨水,产量超过了国家分配给北京市的化肥指标。北京焦化厂、红旗化肥厂的化肥生产陆续投产后,全市耕地平均每亩施用化肥量上升到15.5公斤。氨水经过实验推广,价格便宜,农民争先恐后购买。1972年,全市供应量由1966年的1.1万吨,迅速增加到7.4万吨。为了便于储存、运输,还由国家出资,先后在北京化工实验厂、首钢化肥厂、焦化厂、东风化工厂建起了容量为200吨-500吨的储存罐,还帮助各生产队建起了10吨-20吨的储存罐,生产队可直接到工厂购运氨水。1976年,全市氨水生产量达到25万吨,北京市化工实验厂的碳酸氢铵产量也从1971年的11万吨,增长到16万吨,约占全市供应总量的1/3。1973年后,北京市部分郊区县开始建设小氮肥厂。1976年,密云、昌平、顺义、大兴、通县均建了化肥厂,年生产氮肥7.6万吨。

当时,北京市还不能生产高效化肥尿素。在低效化肥不能满足供应又缺乏高效化肥的情况下,社会上出现了走后门、拉关系套购化肥的风气,公社、供销社、生产队都组织专门人员到各地“采购”化肥。

1972年,经周恩来总理提议扩大引进的以石油为原料的26套化纤、化肥生产项目中,有13套化肥项目是解决人们吃饭问题的,其中包括北京化工二厂的氧氯化法氯乙烯生产。1976年以后,北京市碳酸氢铵和氨水生产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到1979年,有北京化工实验厂、北京市农药一厂、北京市农药二厂、红旗化肥厂、北京炼焦化学厂硫铵车间、首钢化肥厂、东风化工厂和4个郊区县办的小化肥厂生产化肥。为了满足农民使用化肥的强烈要求,北京增加了碳酸氢铵产量,当年达到55778吨,同时各县办的化肥厂碳酸氢铵产量也达到了34438吨,基本满足了农村的需求。到1980年,县办小化肥厂由1974年的4个增加到8个,碳酸氢铵年产量达到了22万吨,其中化工实验厂的碳酸氢铵产量超过20万吨,首钢、焦化厂、东风化工厂氨水产量也达到高峰。加上从外埠调进的硫酸铵、硝酸铵,基本转变了北京市氮肥供应不足情况。1984年,北京市化肥销售量达到了22.6万吨,北京市郊区各县基本使用上了固体化肥,平均每亩施肥量达到了78公斤。到1989年,北京市化肥供应量达到了43万标准吨,高含量的尿素和磷酸二铵已占到化肥供应量的60%以上,品种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

(二)高效化肥——尿素

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北京的化肥品种是单一的氮肥,农药以有机磷类杀虫剂为主。北京化工实验厂以焦炭为原料生产的合成氨除用于生产化肥外,还可以用于有机合成以制造各种氨基化合物,是医药、染料等产品的中间体,原设计生产能力只有1万吨。后经改革、扩建,到1998年合成氨生产能力突破13万吨,各县化肥厂以煤炭为原料生产的合成氨也都用于生产碳酸氢铵类肥料。生产品种也从单一到多种,从液体到固体,从硫酸铵、碳酸氢铵到高效的尿素。

尿素不仅是高效化肥,还是制药和染料生产的重要原料。1964年,北京化工实验厂采取半循环法生产,产量只有几千吨。1981年后,改用全循环法生产,年生产能力也只有6000吨。1989年10月,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引进意大利年产13.2万吨尿素的全套生产装置,北京化工实验厂的化肥生产全部改为生产尿素,1992年投产。1995年,实产尿素33716吨(折纯,下同);1998年,实产68889吨。与此同时,通县化肥厂也于1992年扩建改产尿素,当年生产尿素16396吨,1995年生产20296吨。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社会上采取各种形式兴办的化工厂迅速增多,运用各种方式和多种化工原料生产化肥。

到2004年末,北京地区各类生产化肥的工厂共23家,有工人近2300人。除原来的北京化工实验厂、首钢化肥厂、东风化工厂外,又陆续增加了北京长城高效有机肥料有限公司、北京大宝双绿色肥料开发有限公司、北京谷田生物肥有限公司、北京佳联复合肥厂、北京金绿洲生物工程公司、北京金山生态动力素制造有限公司、北京巨源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凯茵园林绿化有限责任公司有机肥料生产分公司、北京雷力农用化学有限公司、北京市北三鑫复合肥厂、北京市腐殖酸实验厂、北京市黄土岗化工厂有机颗粒肥分厂、北京市兴平化肥厂、北京市兴顺生化复合肥厂、北京市永乐店磷肥厂、北京稳得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雪黎佳运化工有限公司、大兴磷肥厂和中国神农集团北京农丰收公司等20余家。

二、从捉襟见肘到多彩霓裳

北京在改革开放以前,市民不仅吃饭要定量,穿戴用布也要凭票购买。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燕山石化公司产品的增加,北京市民捉襟见肘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据资料显示,现实生活中,每人一生穿戴用去290千克石油,吃饭用去551千克石油,住房用去3790千克石油,出行用去3838千克石油,另外,玩耍也要用掉4210千克石油。

(一)丰富多彩的服装原料来自石油产品

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朝阳区东八里庄一带被北京市人民政府确定为纺织工业区,新型现代化的大型纺织厂陆续在这里建成投产,不仅有京棉一、二、三大型纺织厂,还有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化纤机械厂、北京印染厂也在此地大放异彩。后来,又有纺织供销公司、纺织机械总厂、纺织科学研究所、纺织职工大学等30余家纺织系统单位在此陆续落户。加上住宅、商场、学校、娱乐健身场所,这里形成了闻名全国的“北京纺织城”,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曾多次到这里视察、参观。那时,纺织用品主要以棉麻毛蚕织品为主。

随着我国粮食紧缺,国家为了发展粮食生产限制棉花种植量,以棉为原材料的纺织品越来越紧缺,人们穿衣缺乏基本保障。毛、麻、丝纺织品短缺,价格昂贵,普通居民买不起,化纤类服装成为人们的追求对象。北京市场从50年代末期始见化纤布料出售,随着北京石化总厂投产,更多的的确良和人造棉进入了普通百姓家,也渐渐地告别了那个补丁摞补丁的年代。而随着化纤面料的不断开发,的确良衬衫、“的卡”中山装、“的卡”裤子成了年轻人经典的着装标准。到了20世纪80年代,各种涤纶和各种印花、提花、烂花的确良层出不穷,人们的穿着也随之千变万化,城市的色彩变得五彩缤纷、千姿百态,不再是当年蓝、灰、白的单一色调,五颜六色的化纤服装完全可以和毛麻丝制品媲美。1983年,国务院发布通告,废除了使用30年的布票。如今,人们对穿着越来越讲究,强调舒适,更多的人纷纷改穿全棉,不过,当年的的确良还遗留在很多人美好的记忆里。的确良和人造棉都是合成纤维纺织物,具有强度高、弹性好、耐热、表面光滑、耐磨、耐光、耐腐蚀等特性。的确良是英文dacron的音译,通常被称作“涤纶”,当它在香港市场上出现时,人们用广东话把它译为“的确良”,这一家喻户晓的名称,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北京比较流行。

(二)的确良和人造棉的故事

的确良曾风靡一时。有人为了得到一件的确良衣服,就顶着天空的星星,到商店门前排队等候。但由于商品紧俏,货源严重不足,往往是排了几个小时也买不到,有人便编出了一段“内有的确良”的故事:

有一位青年排了几次队买的确良都没有买到。一天,他听说某大商场又要卖“的确良”,便起了个大早,排了两个多小时的队。可是轮到他的时候,只剩下了2尺多的确良布头,售货员问他要不要,他犹豫了一下,心想,排了半天队,不买怪冤的,还是买了吧。他把这块2尺多的确良买回家后,反复比画也不成材,最后只好做一条短裤,穿在长裤里面,别人看不到,怎么办?他写了一个“内有的确良”的牌子,挂在外裤上。有一次他在大街上上厕所时,把“内有的确良”的牌子挂在厕所大门上,招来好多人闹出了一场笑话……可见,当时“的确良”是多么走俏。

20世纪60年代末,北京市场出现了人造棉,70年代最为盛行。有一位老先生说过这样一个故事:

60年代初,他从农村考进了大学。他娘亲手将生产队分给他家的3斤棉花纺成线、织成布,给他做了一身粗布衣服穿上。他进城入校后,看到有不少城里考来的同学穿着人造棉制作的裤子、裙子和上衣,给人一种飘逸和潇洒的感觉。而他那身中式粗布裤褂,显得土里土气,他总以为有很多同学在他背后指指点点。第二学期,他就跟家里要钱把衣服“现代化”了。后来,他在城里安家立业,每年用短暂时间回农村看望父母。20世纪末,她母亲离世之前交给他一包整整齐齐的东西,他以为是老人留给他的纪念物。回京打开看时,没想到是母亲当年用千针万线给他缝制的那套粗布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