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红流纪事:柳条湖枪声“九一八”事变始末
48902900000010

第10章 各方的反应(1)

(一)谁向东北军下达了不抵抗命令

1946年8月24日的《东北日报》报道说,几天前,曾任张学良机要秘书的郭维城发表广播演说称:“九一八”事变发生时,张学良将军在北平,一夜之间,十几次致电南京蒋介石请示,而蒋介石若无其事地十几次复电不准抵抗,把枪架起来,把仓库锁起来,一律点交日军。这些电文一直到现在还保存着,蒋介石是无法抵赖的。

然而,1990年,张学良接受日本某电视台记者采访时又是另一番说法。他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我认为这是日本利用军事行动向我们挑衅,所以我下了不抵抗命令。我希望这个事件能和平解决。我对“九一八”事变判断错了。我自己不想扩大事件,采取了不抵抗政策。当时,没想到日本人会大规模地进攻,所以判断,不可乘日本军部的挑衅而扩大事件。到现在,有很多学者认为中央政府下达过不抵抗指示。中央不负责任。所以,我不能把“九一八”事变不抵抗的责任推卸给中央政府。

著名华人历史学者唐德刚曾应张学良邀请,为其录制口述历史。其中有一段张学良回答唐德刚询问“九一八”事变不抵抗问题的谈话,对不抵抗命令作了如下一段记载:我要郑重地声明,就是关于不抵抗的事情,“九一八”事变不抵抗,不但书里这样说,现在很多人都在说,这是中央的命令,来替我洗刷。不是这样的。那个不抵抗的命令是我下的。说不抵抗是中央的命令,不是的,绝对不是的。张学良强调,不抵抗命令是他下达的。他下达所谓不抵抗命令,是指军队不要跟日本军队冲突,日军来挑衅,离开他,躲开他。张学良还解释说,当时他为什么要下达不抵抗令,那是因为过去对于日本的挑衅,一直“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我当时也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东北那么大的事情,我没把日本人的情形看明白……我就没想到日本敢那么样来,我对这件事情事前未料到,情报也不够,我作为一个封疆大吏,我要负这个责任。”

那么,不抵抗的命令到底是谁下达的呢?还在“九一八”事变发生前夕,张学良曾电告东北政务委员会说:“此时如与日本开战,我方必败。败则日方将对我要求割地偿款,东北将万劫不复,亟宜力避冲突,以公理为周旋。”而且,蒋介石也曾告诉张学良,要效法印度甘地对英国采取不合作的办法对付日本,遇事要退让,军事上要避免冲突,外交上要争取拖延。1931年7月,万宝山事件发生时,蒋介石正在江西指挥对红军的“围剿”,他在抚州电告南京政府:“发生全国的排日运动,恐被共产党利用,呈‘共匪’之跋扈,同时对于中日纷争,更有导入一层伤乱之虞。故官民须协力抑制排日运动,宜隐忍自重,以待机会。”8月16日,蒋介石致电张学良:“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吾兄万勿逞一时之愤,置国家民族于不顾,希转饬遵照执行。”于是,9月6日,张学良秘密电告东北边防军参谋长荣臻及东北3省政务委员会“:现在日方外交渐趋吃紧,应付一切,丞宣力求稳健。对于日人,无论其如何寻事,我方务当万分要忍,不可与之反抗,致酿事端,即希迅速密令各属切实遵照为要。”

由此看来,蒋介石只是叮嘱张学良不要抵抗,而向东北直接下达不抵抗命令的是张学良。而张学良这样做,显然是在执行蒋介石的命令。

9月11日,蒋介石同张学良在石家庄会晤,他对张学良说:“最近获得可靠情报,日军在东北马上要动手,我们的力量不足,不能打。我考虑到只有请国际联盟主持正义,和平解决。”蒋介石直言不讳地说:“我这次同你会面,最主要的是要严令东北全军,凡遭日军进攻,一律不抵抗。”

张学良遵照蒋介石的指令,向东北军各部队军官发出不抵抗的命令和训示,以致事变发生时,东北军没有进行抵抗,有的部队甚至只给士兵发枪,不发子弹。结果,日军很快就占领了北大营,并攻占了沈阳和长春。“九一八”事变发生的当天晚上,张学良同于凤至,还有赵四小姐在前门外中和剧院观看梅兰芳的京剧《宇宙锋》。19日凌晨1时,张学良指示东北军政要员,应“听命于中央,听候军事、外交均系全国整个的问题,我们只应连报中央,听候指示”。他告诫军政要员们,这次日军寻衅,我们避免冲突,不予抵抗,“如此证明我军对他们的进攻,都未予还击,更无由我方炸坏柳条沟路轨之理。总期这次的事件,勿使事态扩大,以免兵连祸结,波及全国”。他甚至说:“如我不服从中央命令,只逞一时之愤,因东北问题而祸及全国,余之罪过,当更为严重。”9月19日下午,张学良在一封电报中说:“昨日接到沈电,惊悉中日冲突事件,惟东北既无抵抗之力量,亦无开战之理由,已经由沈,严饬其绝对不抵抗,尽任日军所为。”后来,张学良承认,当日军进攻的消息传来时,“余立时又下令收缴军械,不得作报复行动,故当日军开枪并用炮袭击北大营与其他各处时,中国军队并无组织之报复行为”。

张学良得知“九一八”事变的消息后连续向南京发出十几次电报进行请示,得到的回答却是:绝对不抵抗,“缴械则任其缴械,入占营房即听其侵入”。9月18日,蒋介石乘坐“永绥”号军舰,离开南京开往江西,准备再次对江西境内的红军发动“围剿”。19日凌晨,南京中央党部接到张学良有关“九一八”事变的电报。此时,蒋介石正在军舰上睡大觉,对此事一无所知。当天上午,国民党中常委召开临时会议,决定以中央执行委员会的名义通知各省市和海外党部:日军侵入东北,全党须团结一致,并急电蒋介石回南京主持一切。“永绥”号军舰于当天到达湖口,蒋介石接到上海的急电,才得知东北“九一八”事变的消息。他立即改变原定计划,决定到南昌后乘飞机返回南京。19日晚8时许,蒋介石在南昌向张发出事变后的第一封电报:“中刻抵南昌,接沪电知日兵昨夜进攻沈阳。据东京消息,日以我军有拆毁铁路之计划,其借口如此,请向外宣传时,对此应力避之。近情盼时刻电告。”

9月19日下午,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召开紧急会议,商讨“九一八”事变的处置办法。经过一番讨论,会议作出3项决定:1.外交部对日提出抗议,向国联提出申诉,并通知美国;2.催促蒋介石立即返回南京主持大计;3.劝广州非常会议,撤销国府,约集同来南京共赴国难。

关于这段事实,1977年台湾出版的《抗日战争简史》记载:“蒋主席至湖口,闻讯立即折回南京。21日,在陵园召集党政首长续商对策。决定设立特种外交委员会,以为对日本外交之决策机关。同时发表告全国军民书。沉着镇静,信任国联之公理处断。希望全国军队,避免对日冲突。”

蒋介石回到南京后,于9月21日主持召开党政军首脑会议,商量对策。会议决定:1.加设特种外交委员会,作为对日决策机关;2.抽调部队北上助防;3.推举蔡元培、张继、陈铭枢专程赶往广东,磋商统一团结御侮办法;4.国民政府和国民党中央党部分别发出“告全国军民书”,要求“国人镇侮忍耐,努力团结,准备自卫,并信赖国联公理处断”。

两天之后,蒋介石在南京国民党党员大会上发表演说,继续推行他的“公理”解决。他宣称:此刻必须上下一致,先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辱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决。同一天,南京国民政府发出“告全国军民书”,声称要“以待公理之解决”,要求全国军队“避免冲突”。

(二)东京的反应

日军参谋本部接到花谷正的几封电报后立刻紧张起来。9月19日上午,陆军大臣南次郎、参谋总长金谷范三和陆军省召集军部首脑会议,商讨局势发展的动态与处置办法。参加会议的有杉山元、小矶国昭、二宫重治、梅津美治郎、今村、桥本虎、永田铁山。与会者认为,关东军的行动是完全合理的,应以此次事变为解决“满蒙”问题的理由,不仅要确保日本在“满洲”的权益,而且还要对整个东北实行军事占领。

会议决定向东北派出第十师团。相反,日本外务省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9月18日晚10时30分左右,沈阳总领事馆听见北郊响起枪炮声。此时,森岛领事已经听说中国军队不打算抵抗的消息。于是,他立即去见板垣,要求关东军守备队停止军事行动,以求和平解决事端。可是,板垣回答说:“军方自有主张”,请领事馆不要干涉军队的指挥,拒绝了森岛的建议。森岛再次强调自己的观点,要求关东军停止军事行动,以防事态扩大。这时,从菊文旅馆回来的花谷正恼羞成怒指责说:“你是在干涉军方统帅权。”他甚至拔出刀来威胁说:“谁干涉就杀掉谁!”

森岛一脸无奈地返回领事馆向林久治郎作了汇报。林久治郎亲自给板垣打电话,要他立即停火。板垣根本听不进这些话,反而通知领事馆:“军队要按既定计划行事。”于是,林久治郎向外相币原连发3封电报。第一封电报说:因中国方面迭次要求和平议决,我即以电报告知板垣,中日两国并未开战,中国又采取不抵抗,应立即停止攻击,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板垣回答说,此事涉及皇军威势,军方决定给予彻底解决,我的提议被军方拒绝。第二封电报大意是:从满铁全线军队同时出动这一点观察,此事系军方积极策划,我已托满铁总裁请本庄繁加以制止,希望政府设法制止军队的行动。第三封电报称:军方独断与不法行动,已使我失去了阻挡的能力。

9月19日上午,币原在内阁会议上通报了外务省所了解的情况,大致有以下几点:1.抚顺独立守备第二大队第二中队长川上精一早有关于关东军“九一八”发难的秘密公告;2.中国军队并未抵抗;3.花谷正出刀威胁森岛领事,不愿停战;4.林久治郎总领事要求关东军停火无效;5.满铁理事木村锐市、抚顺煤矿伍长卓崇雄、关东厅长官冢本清治、警保局长中谷政一报告:种种情况证明关东军并非出自自卫。

币原宣读上述电报内容之后,会场出现了不利于军方的气氛。会议暂时采取了“不扩大事态“的处理方针,具体内容为:事变不得扩大;禁止拓务省关东厅和满铁公司参与事变;总领事馆就近监报关东军的行动;分遣辽阳多门师团、天野旅团及守备队岛本大队长将所属部队集中于沈阳附近;长春旅团担任警戒,以自卫为限。

当天,日本参谋本部召开部长级会议,金谷在会上说:“事到如今,已万不得已,但必须马上处理这一事件,恢复原状。”但是,作战部部长今村提出相反的意见,他说:箭已脱弦,如果中途停止下来,恢复原状,会对军队士气产生很大影响,事关重大。应当排除万难,保持国家和军队的威信,为达到伟大目的而努力。最后,金谷同意了今村的意见,并于下午6时电告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第一,9月18日晚之后关东军司令官的决心和措施是适时之策,提高了帝国军队的威望;第二,鉴于事件发生后中国的态度,并且有内阁关于事件处理不得超越必要限度的决定,所以,今后关东军的行动,必须按照这一精神妥善处理。

与此同时,陆军大臣南次郎也电告关东军,歪曲事实,袒护关东军的行为:关于此次日华冲突事件,帝国政府认为是由中国士兵破坏满铁线路所引起的,其过错本应归咎于彼。但我们的方针是努力不扩大事态,希望按照此方针行动。事变发生后,日本参谋本部作战课草拟了《满洲时局善后方案》,坚决反对恢复原状,主张以维持现状为原则,并以此鼓动内阁和外务省,强迫中国解决中村事件和柳条沟事件。同时,这个方案还强调,为方便运兵起见,应该迅速修建吉林至会宁、长春至大连的铁路。

对于日本内阁“不扩大事态”的指示,关东军很不满意。9月19日下午5时40分后,一个多小时之内,本庄繁连发两封电报,要求迅速占领整个东北。第一封电报称:我军以主力扫荡奉天附近的敌人,用部分兵力迅速解决营口、凤凰城的敌人武装,现正向长春附近的中国军队发起进攻,将全力以赴完成南满铁路的守备任务。现已查明,我军伤亡约80名。事态已经发展到这种程度,现在是绝好时机,我军应该担负起维持整个“满洲”治安的任务。为此,我们要求增援3个师团,所需经费由“满洲”承担。第二封电报说:如果我军现在退缩不前,将来任何时候都不可能解决“满蒙”问题。而且,这次事件完全是“暴戾”的中国官兵炸毁铁路和袭击我守备队所致,以前奉天附近演戏事件和中村事件均为轻侮日本军队威信的结果。希望现在以最大决心,全部陆军勇猛前进。在这封电报里,本庄繁再次请求增援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