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菜根谭(第六卷)
48916500000033

第33章 诚心和气,意气交流

“原文”家庭有个真佛,日用有种真道,人能诚心和气、愉色婉言,使父母兄弟间形骸两种、意气交流,胜于调息观心万倍矣。

“释义”家庭最好要有一种真诚的信仰,生活应该遵守正确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保持真诚、纯真的心性。言谈举止愉快温婉可以使父母兄弟之间和睦相处,比静坐省察自我身心要强上万倍。

居家之计,唇亡齿寒

人与人的关系,有时就像唇与齿的关系一样,只要损害一方,另一方也将衰亡。这就是“唇亡齿寒”的道理。

春秋时,晋国重臣智伯瑶联合魏、韩两大家族,率军将赵军围困在晋阳。为迫使赵军投降,他决晋水堤岸水淹晋阳。城内军民困于水淹,在树上悬锅支灶,生活、作战都十分困难。

赵襄子急得团团转,却一筹莫展,忙找众人商量对策,家臣张孟谈讲道:“事态发展到燃眉之急,非收拾不可;国家存亡,危在旦夕。现在唯一的办法是破坏三家的联合。臣去魏、韩伺机策反,合力图晋。”

张孟谈出城见韩、魏两个诸侯。见面后,他并没有直接劝说两个诸侯放弃攻赵,而是给他们讲了一个故事:“你们听到过‘唇亡齿寒’的道理吗?嘴唇在牙齿的外面,牙齿在嘴唇的里面,两者互相依存而发挥作用。如果嘴唇没有了,牙齿固然还在,可是得不到嘴唇保护,消亡也是迟早的事。现在晋国智伯瑶率领两位伐赵,如果赵国真的被智伯瑶攻取,他的领土欲望更会膨胀,魏、韩两家也必然遭殃。如今天两君不图良策,大祸很快殃及魏、韩。”

两个诸侯听听颇有道理,又怕事情不好办,便说道:“智伯瑶暴戾而寡情少义,万一我们的计划被泄漏出去,把事情弄糟糕了怎么办?”

张孟谈说:“这件事同意或不同意出于两位君主之口,到我为止,其他的人和智伯瑶怎么会知道?何况,这件事情关系重大,关系三家的利害得失和日后存亡,生死成败捆在一起谁不愿促成和参与此事?”

至此,魏、韩君主决定倒戈反晋,赵国危机顺利解除。

家和万事兴

中国文化以“和”作为重要的价值取向,如“贵和谐,尚中道”。“和”在待人接物中体现为“和气”;在治家中体现为“和睦”。正所谓“家和万事兴”,没有和谐,就不能和衷共济,即使家庭再兴旺也终归会走向败落。

曾国藩就非常重视“和”,他曾经说过“家和则百福生”。曾国藩全家兄弟姊妹共九人,作为长子,曾国藩非常关心诸弟,经常问候、勉励或劝诫兄弟。在勉励弟弟重视孝悌的家书中,他这样写道:“今人都将学字看错了,若细读《贤贤易色》一章,则觉大学问即在家庭日用之间。于孝悌两字上尽一分便是一分学,尽十分便是十分学。今人读书兼为科名起见,于孝悌伦纪之大,反似与书不相关。殊不知书上所载的,作文时所代圣贤说的,无非要明白这个道理。如果事事做得,即笔下说不出何妨!若事事不能做,并有亏于伦纪之大,即文章说得好,亦只算个名教中之罪人。贤弟性情真挚,而短于诗文,何不日日在孝悌两字上用功?务使祖父母、父母、叔父母无一时不安乐,无一时不顺适;下而兄弟妻子兼蔼然有恩,秩然有序,此真大学问也。”

曾国藩认为,亲人之间应当和气、坦诚、忍让,在相互关怀帮助、相互砥砺的基础上,大家才可以不断走向完善,相互协调,家业兴旺。他常常说:“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因此,无论是在京做官,还是戎马倥偬,百忙之中,曾国藩总不忘记写信教导诸弟踏踏实实做人,督促他们读书学习,要重视孝友耕读,绵延世泽。曾国藩对四个弟弟爱护备至,他一生花在四个弟弟身上的工夫心血,并不比用在自己的两个儿子身上的少。无论学问、人品、军事、性情、养生、治家等,事无巨细,皆有所涉及。可谓为诸弟殚精竭虑,瞻前顾后,唯恐诸弟有失,有负先人。弟弟们也对他非常尊敬,对他的教导也铭记于心,兄弟间关爱互助。

曾国藩在孝顺父母方面也做出了很好的表率,尽管他自己不能回家亲自照顾父母,但经常写信问候,经常给家中寄去银两,以资接济。曾国藩说:“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孝敬父母,不仅仅要停留在饮食供奉上,还要对父母和颜悦色,承顺父母的旨意。

曾国藩孝敬父母,对自己的几个兄弟们照顾有加,这些都给他的子女起到了垂范的作用。曾国藩教子“爱之以其道”。亲人之间坦诚相待,相互帮助,“和气致祥,自有可昌盛之理”。

一次,滕文公问孟子:“滕国是个小国,而且夹在齐楚两大国之间,为了国家的存活,我们应该依附哪个国家好呢?”孟子答道:“这个问题,您让我如何回答呢?如果您一定要我给答案,那么,我只能告诉你‘挖深护城河,加固城墙,和你的百姓共同来保卫国家。’”也就是说,如果百姓宁死不肯离开你,那你就不用依附任何一个国家。这就是“和”的力量。自古就有“家和万事兴”、“和为贵”、“和气生财”等齐家古训,如果能和气治家,家业必然兴旺;如果是治国,那么这个国家必将繁荣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