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向毛泽东学写作:中国离不开毛泽东
48921200000060

第60章 雄文佳作:妙手妙笔妙文章(1)

毛泽东的一生写下了数不胜数的名篇佳作,为人类思想与智慧宝库贡献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中国人民为拥有毛泽东这位享誉世界的语言艺术大师而感到骄傲和自豪。毛泽东以妙手妙笔写下的雄文佳作,令高山仰止,令世人崇拜,是永远屹立在中国人民心中的一座不朽丰碑。

毛泽东的机要秘书叶子龙回忆说:“在毛泽东的工作日程上,看书、写文章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他的文章有一种独特的、令读者着迷的风格。无论是在保安、延安、西柏坡,还是在中南海,他写了大量的文章,是毛泽东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财富。”

“他很勤奋,写文章时经常是废寝忘食,有时为了写一篇文章几天几夜不出房间。他很能写,在他的作品中,几千字、上万字的文章不在少数,而且都是一挥而就,然后再反复修改。他写得很快,在战争年代,他一天写几个、十几个电报和文件的情况太普通了。他写得很好,他的文章对读者有很强的‘磁力’。”

叶子龙在毛泽东身边工作27年,十分了解毛泽东,尤其是他亲眼目睹了毛泽东大量文章的起草过程。因此,他的会议应当是客观、真实、准确、可信的。是啊,毛泽东的确“很能写”,“写得很快”,“写得很好”。此外,他特别重视对文章的反复斟酌与修改,往往一篇文章要修改多遍。毛泽东对自己的文章高度负责的态度以及他认真修改的做法,可以从他浩如烟海的文稿手迹中看得清清楚楚。他的文章“磁力”强劲,不知让多少人如痴如醉,为之倾倒。

本章选取毛泽东的几篇作品,从整篇文章的角度进行赏析,旨在介绍毛泽东的写作艺术。当然,毛泽东的文章体裁多,精品多,笔者研究不够深入,体会也是初步的,以下所述权当一管之见。何况品读名篇佳作,历来是见仁见智之事,人人均可品出一番独特的味道来。

一、中国社会的解剖图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赏析

翻开《毛泽东选集》第一卷,首篇就是毛泽东早期的政治论文《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以下简称《分析》)。这是展示毛泽东写作天赋的代表作之一,值得仔细赏读。

《分析》的主题具有鲜明、深刻之美。

主题是文章的灵魂,必须鲜明、深刻。毛泽东政治论文的主题向来以博大精深,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社会发展而着称,是顺应历史发展要求的产物。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正处于幼年时期。这时,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只顾同国民党合作,忘记了农民;以张国焘为代表的“左”倾机会主义,热衷于搞工人运动,同样忘记了农民。他们都感到革命力量的不足,却不知道革命的同盟军在哪里。

在中国共产党面临巨大困惑之时,毛泽东的内心极不平静:中国革命到底为了谁?谁是革命的领导力量?谁是革命的同盟军?靠什么力量才能点燃中国大地上的革命烈火,去熔化和摧毁旧世界?他在独立而认真地思考着。

正当幼年的中国共产党,忽略农民的革命力量,只注意搞城市斗争,走了不少弯路。惨痛的教训震撼着毛泽东,也促使他深入思考着中国革命的许多重大问题。生于农村并对农民有着深入了解的毛泽东,渐渐地将自己的注意力转向中国农村的劳苦大众。他终于领悟到,广袤的农村是孕育革命胜利的土壤,亿万农民才是分布在中国大地上的干柴烈火。《分析》一文,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了。

《分析》的主题思想深刻而鲜明,那就是:分清敌友是关系到中国革命成败的首要问题,要取得革命胜利必须依靠农民的力量。这个主题,对于尚在幼年时期并遇到巨大困惑的中国共产党来说,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也让党内的机会主义者清醒了许多。不仅如此,这个主题思想,为毛泽东开创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那么,在纷繁复杂的斗争形势下,到底怎样分清敌友呢?

毛泽东教给共产党人一把锋利而灵验的解剖刀,就是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剖析中国社会各阶级所处的经济地位,考察他们对于革命所持的政治态度。可贵的是,毛泽东不仅提出了科学可行的方法,而且展示了他采用此法分析中国社会各阶级的过程和结果,为我们勾勒了一幅中国社会的解剖图。文章的重要价值正在于此。

《分析》的结构具有严谨和谐之美。

考察该文的逻辑结构,可知它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纵向展开,表述形式则依据“总-分-总”的顺序对应推进,整体上呈现出层次清楚、首尾呼应、过渡自然、浑然一体的鲜明特点。

文章第一段承担着提出问题、概括领起的功能。只见毛泽东以设问的方式,劈头就问: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这个开头,用语新颖,起句就问,一问再问,富于变化,冲击力强。虽说只有两问,却犹如掀起两道巨澜,不仅振聋发聩、撞击人心,而且提出了全篇的中心问题,指出了分清敌友对于中国革命的重大意义。

为了说明“首要问题”的重要性,毛泽东深怀感慨地指出: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革命党是群众的向导,在革命中未有革命党领错了路而革命不失败的。我们的革命要有不领错路和一定成功的把握,不可不注意团结我们真正的朋友,以攻击我们真正的敌人。

这是对历史规律的揭示,是斗争经验的结晶,可谓高屋建瓴,深入浅出。

那么,究竟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为什么说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呢?读者势必非常乐意阅读下文。试想,如果开头平铺直叙、坐而论道:“我们要分清敌人和朋友,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虽然意思不坏,但是缺少吸引力,很可能赶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分析》的主体部分是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状况的展开分析。

毛泽东巧妙地运用过渡艺术,引出了主体内容。他说:我们要分辨真正的敌友,不可不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及其对于革命的态度,作一个大概的分析。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这两句话,把前面提出的问题和要展开的具体分析,巧妙连接起来,使文章行云流水般过渡到第二部分——分论,开始分析问题。

一句“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情况是怎样的呢?”提示读者随着文章内容的转换,去阅读和思考新的问题。倘若没有这个过渡,前后层次之间不仅由于缺乏必要的联系而造成文意中断,而且还会显得过于生硬唐突,文章结构的严谨和谐之美自然受到一定影响。

分论是全篇的主体,毛泽东采用了详细分述的方法,展示了分析过程。

毛泽东擅长在纷繁复杂的情况下,理出事物的头绪。

只见他俨然一位技艺娴熟的外科医生,握紧手术刀“喀嚓、喀嚓”,手起刀落,从中国社会肌体中剥离出“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中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半无产阶级”、“无产阶级”、“游民无产者”,然后开始具体的解剖分析。

他向人们展示了各阶级的主要成分、阐明了他们所处的不同地位以及对革命的不同态度,指出他们有的与中国革命格格不入,始终站在帝国主义一边,是极端的反革命派;有的对于革命具有矛盾的态度,有时赞成革命,有时又怀疑革命;有的害怕革命,但是决不反对革命;有的极易接受革命宣传,是革命的可靠同盟军;有的是新生产力的代表,是中国革命最进步的阶级,是革命运动的领导力量。

经过精辟恰切的解剖分析,毛泽东让人们看清了:应该由哪个阶级领导中国革命?应该团结谁?依靠谁?应该争取谁?打击谁?中国革命的阶级阵线立刻泾渭分明了。这就为中国共产党制定正确的革命路线、政策和策略提供了重要依据,为争取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分析》的最后一段是对全文的归纳总结。从文章的思维逻辑上说,是解决问题的部分。为了让人们在纷繁复杂的阶级关系中始终保持头脑清醒,分清敌友,毛泽东作了“总结发言”:综上所述,可知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切反动知识界,是我们的敌人。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那动摇不定的中产阶级,其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其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但我们要时常提防他们,不要让他们扰乱了我们的阵线。

应当说,这是在分析了各阶级的经济状况及其对革命的不同态度之后,得出的符合事物本来面貌和文章逻辑规律的必然结果,可谓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它与开头相互呼应、顾盼有情,不仅保障了文脉畅通,而且把文章的写作目的和结论推到读者面前,主题也得到进一步强化。

综观《分析》的整体结构,真正达到了前人倡导的“起要美丽,中要浩荡,结要响亮”的境界。开头新颖别致,引人注目;主体饱满富博,气势沉雄;结尾斩钉截铁,不容置疑!通篇逻辑严密、结构完整、和谐有致、浑然一体。

《分析》不仅结构严谨和谐,而且实现了入情入理的分析和生动形象的表达的完美统一,这是撰写政治论文的难能可贵之处。

比如,毛泽东把中产阶级的两重性,即他们对革命的矛盾态度,进行了深入透彻的分析:他们在受外资打击、军阀压迫感觉痛苦时,需要革命,赞成反帝国主义反军阀的革命运动;但是当着革命在国内有本国无产阶级的勇猛参加,在国外有国际无产阶级的积极援助,对于其欲达到大资产阶级地位的阶级的发展感觉到威胁时,他们又怀疑革命。其政治主张为实现民族资产阶级一阶级统治的国家。

接着,毛泽东引用了戴季陶的追随者们发表在北京《晨报》上的言论,来为中产阶级画像:“举起你们的左手打倒帝国主义,举起你们的右手打倒共产党。”这些生动形象的语言,使得中产阶级左右摇摆、矛盾惶遽的心态跃然纸上、惟妙惟肖。

随后,毛泽东把中产阶级在革命斗争考验面前的两种表现,作出准确的说明:他们要实现民族资产阶级统治的国家的企图是完全行不通的,“因为现在世界上的局面,是革命和反革命两大势力作最后斗争的局面。这两大势力树起了两面大旗:一面是红色的革命大旗,第三国际高举着,号召全世界一切被压迫阶级集合于其旗帜之下;一面是白色的反革命的大旗,国际联盟高举着,号召全世界一切反革命分子集合于其旗帜之下。那些中产阶级,必定很快地分化,或者向左跑入革命派,或者向右跑入反革命派,没有他们‘独立’的余地。”

毛泽东对中产阶级的分析着墨并不多,却都是对实际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的提炼和集中,是很典型的概括。所以寥寥数笔,就画出了中产阶级的两面性特点,比起单纯下个定义要生动和鲜明得多!中国民主革命的大量事实,完全证实了毛泽东的科学分析和准确判断。

毛泽东对小资产阶级的解剖分析同样入骨三分。他把小资产阶级这个整体,按其经济地位的差异分成三个部分。他的描述生动传神。

第一部分是有余钱剩米的,他们用体力或脑力劳动所得,除自给外,年年有剩余。

“这种人发财观念极重,对赵公元帅礼拜最勤,虽不妄想发大财,却总想爬上中产阶级地位。他们看见那些受人尊敬的小财东,往往垂着一尺长的涎水。这种人胆子小,他们怕官,也有点怕革命……对于革命取怀疑态度”。“这一部分人在小资产阶级中占少数,是小资产阶级的右翼。”你瞧,毛泽东把小资产阶级右翼对待革命的态度活脱脱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接着,毛泽东分析了小资产阶级的第二部分:他们在经济上大体可以自给,“他们也想发财,但是赵公元帅总不让他们发财,而且因为近年以来帝国主义、军阀、封建地主、买办大资产阶级的压迫和剥削,他们感觉现在的世界已经不是从前的世界。”他们“必须增加劳动时间,每天起早散晚,对于职业加倍注意,方能维持生活。他们有点骂人了,骂洋人叫‘洋鬼子’,骂军阀叫‘抢钱司令’,骂土豪劣绅叫‘为富不仁’”。对于反帝反军阀的革命运动,他们“仅怀疑其未必成功(理由是:洋人和军阀的来头那么大),不肯贸然参加,取了中立态度,但是绝不反对革命。这一部分人数甚多,大概占小资产阶级的一半。”毛泽东把小资产阶级的中间阶层痛恨洋人和军阀,却既不参加也不反对革命的中立态度,描述得很贴切。

毛泽东对小资产阶级第三部分的描述更加鲜活有趣:他们原先是所谓殷实人家,渐渐变得仅仅可以保住,渐渐变得生活下降了。“他们每逢年终结账一次,就吃惊一次,说:‘咳,又亏了!’这种人因为他们过去过着好日子,后来逐年下降,负债渐多,渐次过着凄凉的日子,‘瞻念前途,不寒而栗’。这种人在精神上感觉的痛苦很大,因为他们有一个从前和现在相反的比较。这种人在革命运动中颇要紧,是一个数量不小的群众,是小资产阶级的左翼。”

由于这三种人生活境遇不同,毛泽东为他们对待革命的态度下了这样的结论:“在平时各不相同;但到战时,即到革命潮流高涨、可以看得见胜利的曙光时,不但小资产阶级的左派参加革命,中派亦可参加革命,即右派分子受了无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左派的革命大潮所裹胁,也只得附和着革命。”这个结论恰当准确,符合实际。《分析》的修辞艺术也是令人称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