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一级上将胡链
4894400000120

第120章 包围12兵团

双堆集消灭黄维兵团

(一)

中央军委对于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的作战目标早就定为消灭黄百韬兵团,切断徐蚌线。对于第二阶段的作战目标则有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在9月25日发布的淮海战役作战方针中规定,第二阶段是华野消灭海州、新浦、连云港一线守军并占领上述地区。到了11月11日,根据战役发展又决定第二阶段是诱歼东援黄百韬兵团的邱、李兵团。但邱、李兵团队形密集,又非常注意保持与徐州的联系,解放军迂回部队多次楔入都未能割裂邱、李同徐州之间的联系,使得这一企图无法实现。于是,中央军委和淮海战役总前委决定根据黄百韬兵团被歼灭后,邱、李兵团和黄维兵团的情况再作决策。此时,淮海战场上,北线黄百韬兵团固守待援,华野主攻集团伤亡大,进展小,要解决战斗还需时日;从徐州出动的邱、李兵团,采用密集队形稳扎稳打,始终保持与徐州的联系。南线黄维兵团不顾中野的阻击,日夜兼程已到达蒙城地区;蚌埠的李延年、刘汝明两兵团正积极向北攻击前进,这三个兵团总兵力达二十五个师,威胁较大。刘伯承、陈毅、邓小平于11月14日提出黄维兵团远道而来非常疲惫,又远离后方,兵力也只有十二个师,中野可以集中优势兵力歼灭之。淮海战役总前委经慎重研究,认为华野在消灭黄百韬兵团后,刀锋已显钝挫,如不进行休整接着打战斗力强于黄百韬的邱、李兵团,很难达到预期目的。而中野要阻击南线黄维、李延年、刘汝明三个兵团的两路推进,困难较大。这样北线攻邱、李不能速决;南线阻援又无把握,就会陷入被动。遂于11月19日决定华野力争尽快歼灭黄百韬,然后主力集结于徐州东南,一边监视邱、李兵团一边休整。而以尚未使用的三个或五个纵队协同中野攻击黄维或李延年,这样的部署较为稳妥。11月23日,由蚌埠北上的李延年、刘汝明兵团惧怕被歼,按兵不动。而黄维兵团则不顾兵疲粮缺,一路急进,已成孤军深入之势。总前委审时度势,立即致电中央军委提出以中野全部及华野一部围歼黄维兵团,以华野主力阻击徐州和蚌埠的增援。中央军委复电同意,并指示总前委在情况紧急时,一切由刘、陈、邓临机决断处置,不必事事请示以免延误战机。当黄百韬兵团被消灭后,刘峙打算放弃徐州,向西撤退。杜聿明则认为徐州主力战守进退,事关大局,必须由蒋介石亲自决定。11月23日,蒋介石召集顾祝同、何应钦等讨论徐州战局,与会者都主张退守淮河。但要退守淮河,一要解决徐州主力如何撤退,二要解决徐蚌交通如何打通,讨论了一天仍没结论。11月24日,会议继续讨论,国防部作战厅提出徐州主力、黄维、李延年三方协同,夹击宿县,打通徐蚌交通的方案。杜聿明虽然同意这一方案,但认为兵力不足,必须再增加五个军,否则不但无法打通徐蚌线,还会使黄维兵团有陷入重围的危险。蒋介石表示增加五个军无法办到,最多增加三个军,要杜聿明先部署攻击。杜聿明在飞返徐州时,飞临正向宿县推进的黄维上空,与黄维通话,指示他按照随后下达的命令行动。返回徐州后,即命令孙元良兵团将徐州防务移交李弥兵团,然后与邱清泉兵团一起向宿县攻击前进。

(二)

为实现第二阶段打黄维的部署,总前委决定以中野第4、9纵队和豫皖苏独立旅,在南坪集地区与黄维兵团保持接触,并将其诱过浍河,利用浍河隔断黄维兵团。中野第1、2、3、6、11纵队则秘密集结于浍河以南,当黄维兵团半渡浍河之际,从东西两翼实施向心突击,将其包围分割。华野第7纵队和特种兵纵队一部,也归中野指挥,参加对黄维的作战。以华野第2、6、10、11、13纵队,位于宿县、西寺坡地区,阻击李延年、刘汝明两兵团的增援。以华野第1、3、4、8、9、12、鲁中南、两广纵队,位于夹沟、符离集地区,阻击徐州之敌的增援。11月22日,刘伯承、陈毅、邓小平将中野司令部移到临渔集以东的小李家村,并同粟裕的华野司令部沟通了电话联系。11月23日,黄维为改变孤军深入的不利态势,急于渡过浍河与李延年、刘汝明兵团靠拢,在飞机、坦克支援下,分三路向南坪集猛攻。中野4纵顽强防守,鏖战了整整一天,天黑后才按计划放弃南坪集,退到徐家桥、朱口、伍家湖一线。这时,中野1纵、2纵、3纵、6纵、11纵、陕南12旅已分别到达郭家集、白沙集、孙町集、曹市集、胡沟集,形成袋状阵地,只等黄维兵团渡浍河时,就发起向心攻击,将其分割于浍河两岸。而南坪集解放军的后撤,使黄维错误判断解放军已无力继续阻击,下令立即北渡浍河。到11月24日中午,其先头部队已到达忠义集、东平集、杨庄一线,逐渐进入解放军的袋状阵地。但他随即发现两翼有解放军主力集结,知道不妙,遂命令已渡过浍河的部队迅速撤回。当日晚,该兵团又撤回南坪集地区。黄维召集各军、师长商讨下一步行动,黄维第12兵团中最有战斗力的,也就是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一的第18军军长杨伯涛认为继续向宿县前进势必落入解放军重围,他建议乘东南方还没有发现解放军主力,立即改变计划向东南转进,赶到固镇与李延年兵团会合。南坪集距固镇仅八十里,只需急行军一天就可到达。只要到达固镇就可立于不败之地,退可往蚌埠,进可与李延年兵团合兵一处,同样可以执行攻占宿县的预定计划。应该说这一建议在当时是最正确的,但黄维不敢不请示就改变计划,怕承担责任而迟迟不能定下决心。直到24日后半夜才下达转向固镇的命令。而且这一命令中规定以14军、85军掩护10军、18军脱离战斗,其实这一命令与迅速转移的目的完全背道而驰,因为第10军和18军是第12兵团四个军中战斗力最强的两个军,根本不用两个战斗力差的军来掩护,而14军、85军原本只要简单的原地转向就可迅速转移,现在要掩护其他军还得重新部署,这样一来浪费了最宝贵的时间,可以说是黄维在指挥上最大的失误。而当各军准备完毕却迟迟没得到开始行动的命令,原来黄维兵团部的一个传达命令的机要参谋失踪,让黄维足足等了半天。杨伯涛认为现在最重要的是赶紧行动,离开危险之地,被这样根本算不得什么的小事耽误时间,是极大的失策。黄维在决策上的迟缓,主要是他没有临机决断的勇气和魄力,害怕自行其事而受责。从这一点上讲,黄维是缺乏大将之风的,呆板地执行命令,不敢根据战局变化进行必要改变,在这样决定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葬送了他的部队和决战的胜利。11月25日十六时,黄维兵团开始向固镇转移,但才走了没几小时,太阳落山天色暗了下来。由于黄维兵团机械化程度较高,编有大量汽车和坦克,而这一地区又没有像样的公路,车辆在夜间难以行动,只得在双堆集宿营。就在黄维兵团脱离战斗向固镇转移时,解放军立即乘机对双堆集发起向心攻击,黄维兵团刚准备宿营,防御部署尚未形成,就遭到四面猛攻,被打了个猝不及防,至11月26日晨五时,黄维的第12兵团四个军和一个快速纵队被合围在以双堆集为中心东西不足十公里,南北不到五公里的狭小地域。

(三)

11月26日,黄维兵团虽然被围,但毕竟是精锐之师,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一边迅速构筑防御工事,一边与南京联络,顾祝同指示全力向东攻击,击破当面之敌,与李延年兵团会师。根据这一指示,黄维决定于次日集中四个主力师,乘解放军立足未稳,包围圈尚未严密,齐头并进向东南突围。85军110师师长廖运周报告该师侦察人员已发现当面解放军的薄弱环节,可以乘隙取得突破。同时建议将齐头并进改为梯次行动,由110师为先锋,首先突击,其他三个师随后跟进。黄维采纳了这一建议。实际上,这是廖运周的瞒天过海之计。廖运周,黄埔军校四期毕业。1927年3月加入共产党,参加过北伐和南昌起义。大革命失败后,接受****的秘密指示,长期在国民党军队中隐蔽。他先在冯玉祥的抗日同盟军中任团长,后来抗日同盟军失败部队被蒋介石收编,改编为110师。他就在该师中历任团长、旅长、直到升任师长。****北方局、晋冀鲁豫分局、华东局、中原局乃至中央军委,都在不同时期向他布置任务,并多次选派干部进入110师,帮助开展工作。1947年夏,华东局批准成立110师地下党组织,基本把该师置于地下党的控制之下。当时邓小平指示积极准备,耐心等待,要到最有利的时机起最大作用。到1948年7月,邓小平又指示要做好起义的一切准备。当廖运周的110师在85军建制里随黄维兵团被合围在双堆集后,特别是在掌握了黄维的突围计划后,他立即派人设法与当面的解放军中野6纵联系,请求乘突围之际举行起义。刘伯承、邓小平批准了他的请求,规定了起义部队的行进道路和联络信号,并指示6纵做好接应起义和阻击黄维突围的准备。廖运周得到刘、邓批准后,考虑到突围时四个师齐头并进,110师被夹在中间不利于起义,为确保起义成功,这才向黄维提出了110师为先锋首先攻击的建议。11月27日六时,廖运周率110师的两个团(另一个团被85军留作预备队)顺利通过解放军的阵地,向指定地点开进。当110师通过后,6纵立即封闭了通道。黄维以为110师突围成功,命令后续三个师沿110师的路线跟进,不料随即遭到解放军预伏火力的迎头痛击,尽管有飞机、坦克的支援,仍未能突围出去。为妥善安置110师的起义官兵,中野对该师的起义保密三天,更使黄维对110师的突围大惑不解。当得知110师的起义后,第12兵团士气大挫,军心动摇。刘峙在回忆录中认为廖运周的叛变,是黄维兵团失败的关键。总前委为加快战斗进程,瓦解黄维兵团的斗志,请求中央军委以新华社广播,敦促黄维投降,并指出所有官兵只要放下武器,下至士兵,上至高级将领,一律保证生命财产安全。12月21日,******,朱德联名致电廖运周和110师起义官兵,高度评价他们的起义。

廖运周率部起义后,中野不失时机向黄维兵团猛攻,刘、邓一度估计可在两三天里解决战斗,然而实际情况并不乐观,黄维依靠优势火力,顽强防御。而中野由于前一时期,先是千里跃进大别山,一路上为行动迅速,将重武器几乎尽数丢弃;再是为巩固根据地,又抽调了一些部队充实到地方部队。这就导致人员、火力都大为不足。特别是炮兵严重不足,当时中野全军仅有75mm野炮两门,山炮四十二门,炮弹约两百发;迫击炮两百零七门,炮弹约两百五十发,每门炮平均只有一发炮弹。凭借如此少量的炮火根本无法压制住敌军火力,因而攻击难以奏效,无法达到迅速歼灭的目的。而黄维认为,如果就地防御,势必被困死,不如乘解放军包围圈尚未巩固之时,继续组织突围。因此在被围的最初几天,黄维每天以一到三个团不等的兵力,在飞机、坦克、大炮的支援下,不断向东南突围。可每次都已失败告终。11月25日,刘伯承、陈毅、邓小平令部队加紧压缩敌人。最初两天,由于部队对敌人的防御能力估计不足,在作战上只是猛烈突击,造成较大伤亡。刘伯承、陈毅、邓小平根据这种情况,组织各部队进行火线总结,并及时传达了******的指示:“在战术方面,必须不是依靠急袭,而是依靠充分的侦察和技术装备(近迫作业、步炮协同等),去取得成功”。各级指挥员很快克服了急躁轻敌的情绪,认真总结经验,研究对付敌人的办法。对于弹药不足的问题,刘伯承立即命令后勤司令部组织前送。并指示:“此战本拟乘黄维立足未稳之时机开始攻击,但因我弹药未能及时大量前送(此点或可认为此战拖延时间之重大原因之一,后勤在现代规模战争中的重要性,诚不可忽视),故只好延迟。”设在商丘的交通司令部,马上调集了大量汽车和民工支前的大车、手推车,将弹药和粮食源源不断地运往淮海前线,保障了作战的继续进行。

连日来,中原野战军指挥部作战室里热闹非凡。刘伯承、陈毅、邓小平围着地图和沙盘,时而沉思,时而交谈。他们鉴于敌人成密集队形防守,逐村顽抗,很难割裂,曾考虑再使用“围三阙一”的战法,故意放开一个缺口,让敌军突进预设的袋形阵地,一在运动中予以歼击。但联系到敌军这两天的战术,往往采取进占一村,巩固一村,逐步滚进的办法,想尽量扩占地盘,伺机突围。如果让敌人突出包围圈,在广阔的平原地形上不但无扭住的把握,而且敌人多占一村,可利用解放军原有工事组织防御,更可获得较多的民间粮食。他们在权衡了整个战场的形势后认为,徐州杜聿明集团所辖的邱清泉、李弥、孙元良3个兵团以及蚌埠方向的李延年、刘汝明两个兵团,已被华东野战军牢牢盯住,无法前来增援黄维兵团。歼灭黄维兵团只是时间问题。因此,他们一变“围师必阙”的常规,决心采取“围师不阙”的办法,“紧缩敌人于狭小范围以困饿之”。对装备强而粮弹难乎为继的黄维兵团,这种办法非常见效。11月26日,刘伯承、陈毅、邓小平向****中央军委报告:“截至现在止,我已将敌压缩在东西不到20里,南北10里左右的七个小村中,敌人始终企图向东南突围。今日在大量飞机、坦克掩护下,多次攻我阵地均未得逞。其粮食已极困难,且无宿营地,但仍逐村顽抗,我们采取稳扎稳打、逐步压缩,利用炮击,最后歼灭的战术。华野二、六两纵刻在湖沟集南北阻援,亦无问题。全歼该敌,已大致肯定。”国民党军第十二兵团工兵营的一个军官11月28日的日记这样写道:“我们被困已3日了,‘住’、‘吃’、‘拉屎’都成了问题。遍地挤满了人,插足都没地方,那还能拉屎?早饭吃了红薯后,经大段巡视,才找到一处略有隆起的地方蹲下了。另一战友告诉我:那是埋的死人,昨天炮弹炸死的。我赶忙变换阵地。”国民党军的狼狈之状,于此可见一斑。被围困的黄维兵团,损耗巨大,弹药缺乏,粮食断绝。蒋介石派飞机空投,但包围圈日益缩小,很多物资都落入解放军手中。敌军所得甚少,杯水车薪,无济于事,黄维兵团已经陷入绝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