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一级上将胡链
4894400000140

第140章 胡琏在金门

国民党津津乐道的30场重大胜利:1945年10—12月,绥远战役,国民军指挥官傅作义

1946年2月,沙岭战役,国民军指挥官杜聿明、廖耀湘

1946年4月,一打四平战役,国民军指挥官孙立人、郑洞国

1946年4—5月,本溪战役国民军,指挥官杜聿明、廖耀湘

1946年7月,泗县战役,国民军指挥官白崇禧、朱乃瑞

1946年7月—9月,大同集宁战役,国民军指挥官傅作义

1946年9月—10月,张家口战役,国民军指挥官傅作义

1946年9月,巨野张凤集战役,国民军指挥官胡琏

1946年9月,淮阴战役,国民军指挥官张灵甫

1946年12月,第二次涟水保卫战,国民军指挥官张灵甫

1947年5月,安阳战役,国民军指挥官白崇禧、王仲廉

1947年6月,三打四平战役国民军指挥官杜聿明、陈明仁

1947年7月,南麻战役,国民军指挥官胡琏

1947年7月,临朐战役,国民军指挥官李弥

1947年7—8月,榆林战役,国民军指挥邓宝珊、胡宗南、马鸿逵

1947年9月,丁长里战役,国民军指挥官邱清泉

1947年9月,土山集战役,国民军指挥官胡琏

1947年12月,确山战役,国民军指挥官白崇禧、李铁军

1947年12月,柳林血战,国民军指挥官白崇禧、张轸、徐祖贻

1948年1月,安徽太湖县李杜店战役,国民军指挥官黄百韬

1948年1月,包信集战役,国民军指挥官胡琏

1948年1月,王家店战役,国民军指挥官胡琏

1948年3—4月,冀中穿心战,国民军指挥官傅作义

1948年4—6月,盐南围攻战,国民军指挥官黄百韬

1948年6月底,帝丘店战役,国民军指挥官黄百韬

1948年7月,通许战役国民军指挥官黄百韬

1949年5月,月浦战役,国民军指挥官汤恩伯

1949年8月,青树坪战役,国民军指挥官白崇禧、张淦

1949年10月,金门岛战役,国民军指挥官胡琏

1952年10月,南日岛战役,国民军指挥官胡琏。大家看到了30场重大胜利中胡琏一人打了七场,比较多得还有:白崇禧五场,傅作义四场,黄百韬四场,杜聿明三场,等可见胡琏真不是一般的牛呀。。1954年6月,胡琏奉凋回台北任第一野战军团司令。1957年由于台海局势再度紧张胡琏又奉调去金门,再次出任金门防卫司令,1957年7月升任二级陆军上将。9月任金门防卫司令部司令兼金门战地政务委员会主任。金门“大捷”之后,命大、命硬、命好的胡琏戴上了“金门王”的桂冠。蒋“总统”两度委以重任,要他到金门担当戍边大任。前后共八载,胡琏在金门不辞辛苦持之以恒地干一件事:深挖洞、广积粮、多贮弹。胡琏在回忆录中写道:

每当笔者伫立在太武山顶环顾四野,便觉杀气腾腾,上冲云霄。“料敌从宽”,古有明训,而且一定要计算到敌必来攻。金门孤悬海上,并没有盘弓弯马的余地,一场大战,必然是硬碰硬的重量级拳击赛。因此便想到了一句江湖术语:“能打不如能挨!”小说《隋唐演义》中裴元庆挨不了李元霸的三大铁锤,怎能当得上隋唐第三条好汉的头衔?“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早已是高峰的垂训,年来我军对此已有不少成就,但在方法上应再商讨。“马其诺”、“齐格飞”型的钢筋水泥堆积,终究是软化在希特勒、艾森豪威尔的重磅炸弹之下。在我们的地区内,石山嶙峋,黄土深厚,穿山甲的故事,土行孙的神话,触发了我们更多的灵感,于是尽最大的可能,把有关设施,向地下作广深的掘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夜以继日,便是七百三十多个工,成千累万的人力加上机械,其效率是惊人的,“有恒为成功之本”,很快就达成了预期的作为。

胡琏每日开山凿洞不止,终于构筑了完整的环岛防御体系。“金门王”胡琏伫立在北太武之巅,俯视全岛,喜上眉梢:环岛纵深防御体系由前沿基本阵地、中间阵地、核心阵地组成。水际滩头设有绵密的障碍物,如轨道砦、铁丝网、围墙、阻绝壕、地雷场,水下设三列雷阵。前沿阵地筑建地堡群,防御支撑点,反空降高堡等。纵深地域高地上,筑有大型坑道,配置大口径火炮阵地。各式高射兵器,组成了高、中、低立体三层对空防御火力。以平射、侧射、反射火力构成了三面三层火墙。基本上达到了“岛屿要塞化”、“驻地战场化”、“战场堡垒化”及“一人一坑”、“一车一坑”、“一炮一坑”的要求。金门防卫部的核心阵地是由巨大、广阔的“中央坑道”构成。它的南、北、东三面贯通,汽车可以进出,内有31条支坑道,126条屯置弹药、物资粮食的副坑道,总长7000米以上。其中的“擎天厅”,平时可容三千人开会欣赏歌舞表演,战时搬走座椅,即成可容纳三百张病床的地下医院……山颠之上的胡琏慨叹道:“金门的存在,对毛共政权称霸逞雄,真乃一大讽刺!”

胡琏想来大家都知道了:抗日名将,因此之故,我对胡将军一向颇为敬重。不料最近才知道,胡将军并不仅以战功留名青史,更感人的,还是他驻守金门时的爱民善政。

下文引用的材料,来自于《析世鉴》转载台湾于2004年出版之《金门戒严时期的民防组训与动员访谈录》。该文记录了金门民众介绍的胡将军在金门的一系列政绩,读来相当可信。出书时,台湾已经民主化,百姓享受了充分的言论自由,被采访者毫无忌讳,对胡琏到金门前汤恩伯的烂军队骚扰百姓啧有烦言,对胡琏走后接任的刘玉章的铁腕统治也有如实披露,坦率直言刘“处理匪谍案件非常严苛,有匪谍嫌疑者立刻枪毙,那时负责保防安全的部门非常多,彼此争功,那时候非常的黑暗,只要被认定思想有问题,立刻会被关起来,有许多人蒙受不白之冤,有人因而倾家荡产,造成许多冤狱”。由此可见,百姓对“金门人的恩主公”、“我们的司令官”胡琏将军的歌颂,绝非出于恐惧的谀辞。

据该文说,胡琏兵团原本驻防在潮州汕头一带,适逢解放军解放”舟山群岛,胡部奉命乘船驰援。船队经过金门海域时,适逢厦门沦陷,乃奉命转向增援金门,恰好赶上叶飞部“解放”金门之役。胡部会同驻守的青年军,全歼登陆解放军一万余人,自此保住了金门岛,使得该岛万千生黎幸免共祸。

大捷后,胡将军担任金门防卫部司令。此前到金门驻防的部队番号甚多,多是大陆逃来的败军,士气与军纪都一塌糊涂,强住民居,强吃强拿,百姓不堪其扰。胡将军带来的部队军纪本来就比较严格,他上任后更是大力整顿军纪,开展类似我党我军的“拥军爱民”活动。那可不是我党出于收买民心策略考虑的花架子,而是实实在在地发自胡将军纯真的爱民之心。

被采访者介绍,当时金门县实施军管,司令官是防区最高军政首长,部队驻地的最高指挥官即是该村指挥官。营部的驻区由营长任村落指挥官,连部驻地则由连长任村落指挥。金防部每月召开一次军政联席会,民防队副中队长以上人员参加,军方由团长级以上干部参加。会议由胡琏司令官亲自主持,有时由柯将军以副司令官身分主持。会中宣布上级的政令和防区的重要规定,检讨军民关系。各守备区也常开会,副村长、营长、连长都参加,军民感情非常融洽。如有军民纠纷,副村长当面向师长报告,师长即当面解决。一般军人都要吃一点小亏,盖胡琏将军相信,百姓绝不敢对军人怎么样,更不敢欺侮军人,因此军民若有纠纷,一般只会曲在军方,他告诫部队:“我们现在是军人,以前是老百姓,退伍之后还是老百姓,我们为什么不爱民呢?”他还时常派遣干部到民间查访军方有无扰民行为。因为胡司令官爱民,所以百姓都称呼他为“我们的司令官”。

当时金门没有公交车,更没有私车,交通非常不便,全岛唯一一部轿车,便是胡将军的座驾。胡将军乃下令军车搭载民众。凡是军车,只要车上还有空位,百姓招手即停,予以搭载。最大的受益族群是每天往返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莘莘学子。后来他甚至指派军车作为交通车。

胡将军本人也身体力行这规定。他有次乘车出外,见到位老太太在路上走,当即命令司机停车,亲自下车询问老太太意欲何往,请老太太上车,特地送老太太到目的地去。到地方后,老太太说:“谢谢你,王八蛋。”胡将军毫不生气,说:“别客气。”他当即悟出,大概阿兵哥当着百姓彼此互用或甚至对百姓使用过此爱称,致使那老太太以为该语是军用敬语,于是他回来后便对官兵训话,禁止他们在老百姓面前使用此词。

当时岛上交通极为不便,百姓娶亲接新娘仍然只能用古老的花轿,既费钱又耗时。见此光景,胡将军便向百姓宣布,谁家结婚可以借用他的座车作礼车。于是岛上人家办喜事时,便纷纷向胡将军借用座车,他从不拒绝。主动提出把座车借给百姓办喜事的地方最高军政长官,在人类历史上大概也就只有胡将军一人,与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延安时把海外侨胞捐赠给八路军的救护车占为私车同为千古佳话。

被采访者还说,胡将军很信任金门的百姓,外出很少带侍从官,常独自坐车四处巡视。有位被采访者一次挑着刚拔的花生回家。胡将军行车经过,特别下车来问收成如何,在路边和那人闲聊了一阵子才驱车离去。胡琏的亲民作风,给这位被采访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些都是小事,最难得的是他改善岛上民生的具有远见卓识的创举。

金门岛本是穷山恶水,水源极度缺乏,该岛土地多为旱地,无法种水稻,农民只能种地瓜(芦按,“地瓜”一词南北所指不同,金门的“地瓜”恐非红薯而是豆薯)和花生,以此为主食,遇年岁不好,生活更陷于困境。胡将军于是鼓励百姓改种高粱,并规定百姓用一斤高梁可从部队那儿换取一斤糙米。百姓为了吃米,自然踊跃种高粱,高梁杆还能用为燃料。当时金门粮食和燃料都非常缺乏,百姓只能割杂草晒干后,用为燃料,甚至挖掘草根,造成水土流失。胡将军鼓励百姓种植高梁,除了解决百姓吃粮和部份燃料问题外,还保护了岛上的生态环境。

高粱换来后怎么处理?胡将军早有完整计划。他采纳了某位民间人士的建议,开办了一家酒厂,利用宝月泉的水来制酒。因宝月泉的水质特别优秀,制成的高梁酒特别好,很快就成了名牌产品。酒厂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到后来连本地生产的高梁都不够用。据说目前金门本地出产的高梁,还不足酒厂一个月的原料,必须购买泰国和大陆的高梁。金门酒厂每年为金门赚进大量外汇,是金门最大的自筹财源。

古宁头战后,某年地瓜丰收,农民晒成地瓜干仍然吃不完,很多家庭便用地瓜干烧火煮饭,胡琏将军得知后,认为军民一体,理应与民吃一样的食物,便下令部队用大米换百姓的地瓜。当时金门人很少人吃得起白米,因此百姓都非常高兴。但部队因此每周必须吃一天地瓜,当时部队施工任务很重,营养不足,不得不动用战备米。这本来是违反军法的,但据被采访的一位代理排长说,“大家也都体会到司令官的爱民措施,不可能眞的就此依法究办”。

那时金门猪很少,胡将军为了改善民众的生计,增加农民收入,特别鼓励农民养猪。为此特地从台湾把猪仔运来(可不是华侨猪仔)。因为台湾海峡风浪极大,大量猪仔在半道即晕船昏死,损失很大,他竟然动用飞机运载,有一段时间还不准人员搭乘飞机,只用来载运猪仔。猪仔运到后,他又向农户发放无息贷款,鼓励他们积极养猪。一位受采访者说:胡将军“时常走访农村,遇到贫困的农户,就会给他一笔钱,要他去买小猪来养,他怕农民随便拿去乱花,尤其怕拿去赌博,他还特别叮咛:「我要来看猪喔!钱贷给你,你以后要还喔!」其实后来那些钱也都没有收回来”。自农户开始养猪后,市场猪肉增多,农民收入增加,同时也解决了军队的肉食供应问题。

受采访者一致认为,胡将军最大的德政,还是在金门大规模造林。早期金门树木极少,民众都砍杂草晒干当燃料煮饭,甚至连根部也刨除,地表光秃秃的一片,以致长年风沙弥漫,沙石飞舞。连农作物生长也因风沙之害,不易生长存活,产量很低,整个自然环境极差。胡琏司令官为了绿化金门,不断尝试种树的方法。最初因为土地贫瘠,树苗一批批运来,一批批枯死。经过无数次失败才找到了解决办法,亦即从台湾将树苗连花盆一道运来,先挖一个大洞,放上有机肥,再把盆打破,直接植入坑中。那时每一村都有植树计划,规定了指标,到期验收,存活率不及格者要被处分。更重要的是,胡将军动用兵力,以军令驱策官兵大规模种树。大量造林改变了金门的生态环境,现在金门处处绿树成荫,变成了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受访民众认为,虽然历任司令官对绿化环境都有功劳,但胡琏实应居首功,他为金门人建立了百世功业。

胡将军还致力于土质改良,以昔果山为例,该地区的土质是黏性很高的红土,因为黏性高,所以并不适于种植农作物,每年农民辛辛苦苦的耕耘,但收成并不是很好,百姓生活非常困苦,为了改进土壤的土质,胡司令官下令搬运沙土渗合来减少红土的黏性,增加作物的产量,增加农民的收益。

胡将军更非常注重教育,命令部队主动协助学校教学。一位受采访者回忆,当时他们学校没有老师,处于停课状态。营部主动派了二名军事干部来担任老师。胡将军兴建的中正堂完工后,在该地建起了金门中学。中正堂至今仍为金门高级中学的精神堡垒和精神象征。当时胡琏为了阻挡季风的侵扰,妨碍学生求学的思绪,每天清晨亲率市区的公务人员和中学全校师生到山前扛石,一人一块,运回石头筑成数千立方米的防风石墙。

胡将军还致力于兴建岛内基础设施,动用兵力,以“土法炼钢”方式开筑中央公路(现称伯玉路)。他第二次出任金门防卫司令部司令官时,更将路面铺成水泥路面。后来这条公路在八二三炮战时发挥极大效用,使八吋巨炮得以快速进入预定阵地。现在这条公路更成为金门交通的大动脉。他还下令兴建了金门运动场(现在是金门高中的运动场)。

因为这些德政,胡将军深获金门百姓爱戴,人民都亲切地称他为“我们的司令官”、“恩主公”。他死前选定金门为他的海葬之处,下葬时,灵车驶向水头码头,沿途民众自动摆设香案路祭,将军从此长眠在爱戴他的百姓身边。金门人民至今感念他的恩泽,目前正积极募款,筹划兴建胡琏庙。

一位受访者说,他到台湾去,听到一些民众在大骂蒋氏父子,便追问其原因,他们告诉他二二八事件蒋介石如何如何。他便为国民党辩护,说:“如果没有蒋介石的力守台澎金马,会有今天台湾地区的自由吗?不是早已沦入解放军的掌握了吗?”“如果没有蒋经国总统在经济方面的十大建设,会有今天台湾的富裕生活吗?”“我告诉你们,我们金门被胡琏的部队拆了很多的房子,现在我们金门人还称他为‘恩主公’呢!”那些人问何故,他便向他们讲述了上面说的那些事,并解释当初部队拆民房也是万不得已,盖当时怕解放军来攻,岛上又无建筑材料,只好拆了逃走居民的住房去建工事。

这些受访民众的话表明,百姓还是知道好歹,能顾全大局的。胡将军就算打仗跟刘峙一般无能,只要有过这些爱民德政,那也就足以流芳千古了。他真正的勋业,还是建在人民心中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