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梁漱溟人生智慧书
4898500000013

第13章 6 成己:雕琢蕙质兰心

第二章6 成己:雕琢蕙质兰心

创造……还有一种是外面不大容易看得出来的,在一个人生命上的创造。比如一个人的明白通达或一个人的德性,其创造不表现在外面事物,而在生命本身。这一面的创造,我们也可以用古人的话来名之为“成己”。

——《人生的意义》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是于谦的《石灰吟》,也是他所追求的人生境界的象征。经过千锤百炼、烈火焚烧,经过这般艰苦卓绝的磨砺,只是为了留下一份清白在人间,至于人生旅途上其他的坎坷都可以不计较。这份清白就是他对自己人生的承诺。看似没有作出什么丰功伟绩,但这也是一种创造。

这里所表达的就是梁漱溟先生所说的“在自己生命上的创造”。要知道,一个人在人生旅途上的创造不只是那些外在的可见的功业,同时也是对自己品性等各方面的雕琢与完善。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此之谓不朽”,其实最高的境界就是立德,也就是完善自己。一个人的一生,即是从诞生,然后成长、衰老,最后身死魂灭的人生旅程。其实,也是不断充实和丰富自己心灵的过程。人生路上的风雨洗礼,都可以化作雕刻自己的匕首,剔除身上的污泥。而且,对自己的雕琢,不会随着年华的衰老而迟钝,相反,到了最后,有了之前经验的积累,能够更加从容而自信。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一直在不断地修炼自己,他从“不立”到“立”,从“惑”到“不惑”…… 直至最后达到了“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有个风华正茂的青年,享受着生命的美景,常常看不起饱经风霜的老人,认为他们已经垂垂老矣,已经不可能再有所作为。

一天,他和一位老人一同散步,看见路边有朵盛开的花,就走到花面前对老人说:“看这朵花多么美丽啊!我们青年人就像它一样,洋溢着生命的活力。你们老年人怎么能够相提并论呢?”

老人听了,就从兜里取出一个核桃,放在手上回答说:“孩子,你这个比喻不错,如果你是鲜花,那么我就是这干皱的果实。但是人们也都知道:鲜花喜欢让生命显露在炫目的花瓣上,而果实却爱把生命凝结在深藏的种子里!”

年轻人不服气地说:“要是没有鲜花,哪来的果实呢?”

老人哈哈大笑:“是啊,所有的果实,都曾经是鲜花;然而,并不是所有的鲜花都能够成为果实!”

自然界中,花开花谢,不是每一朵花都能够结出果实的;历史之中,人来人往,能够称得上“圣人”的又有几个?如果不去雕琢,即使是璞玉,也会混迹在山石之中,不会发出自己独特的光芒。

有一个青年,出身于贫寒农家,种过庄稼,做过木匠,干过泥瓦工,收过破烂,卖过煤球,曾经感情受挫,官司缠身。他独自闯荡,居无定所,四处漂泊,总遭受别人鄙夷的眼光,但他与众不同的是,他热爱文学,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歌。曾经有知情者疑惑,这样优美的文字居然出自于一个痛苦挣扎在生活边缘的人笔下。对此,他解释道:“我是在农村长大的,农村人家家都储粪。小时候,每当碰到别人往地里运粪时,我总觉得很奇怪,这么臭、这么脏的东西,怎么就能使庄稼长得更壮实呢?后来,经历了这么多事,我发现自己并没有学坏,也没有堕落,甚至连麻木也没有,就完全明白了粪和庄稼的关系。粪便是脏臭的,如果你把它一直储在粪池里,它就会一直脏臭下去,但是一旦它遇到土地,情况就不一样了,它和深厚的土地结合,就成了一种有益的肥料。对于一个人也是这样,如果把苦难只视为苦难,那它真的就是苦难。但是,如果你让它与你未来世界里最广阔的那片土地去结合,它就会变成一种宝贵的营养,让你在苦难中如凤凰涅槃,体会到特别的甘甜和美好。”

每个人都无法选择出身于怎样的环境,但是对自己的人生起决定作用的还是自己。就像这个青年一样,他也懂得生活的艰辛,但自己同样能够往好的方向走去,努力提升而不是自甘堕落。别人看到的或许是他身处污秽,但是他懂得自己是涅槃的凤凰。

梁漱溟先生说:“其(一个人的)创造不表现在外面事物,而在生命本身。”一个人俯仰天地之间,不仅要面对其他的人和事,更应该在面对自己时能够做到无愧于心。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就是希望能够拥有一种充天溢地、通透世事、包罗万象的胸怀和正直的品质。这样的人,才更为完美,才是在成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