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每天懂点好玩经济学
4900100000110

第110章 7为什么最后一次交易中大多数人会道德松懈

清人的《笑笑录》中记载了这样一则笑话:

有一个人去理发铺剃头,剃头匠给他剃得很草率。剃完后,这人付给剃头匠双倍的钱,什么也没说就走了。

一个多月后的一天,这人又来理发铺剃头,剃头匠还想着他上次多付了钱,觉得此人阔绰大方,为讨其欢心,多赚他的钱,便竭力为他剃,事事周到细致,多用了一倍的工夫。

剃完后,这人便起身付钱,反而少给了许多钱。剃头匠不愿意,说:“上次我为您剃头,剃得很草率,您尚且给了我很多钱;今天我格外用心,为何反而少付钱呢?”

这人不慌不忙地解释道:“今天的剃头钱,上次我已经付给你了,今天给你的钱,正是上次的剃头费。”说着大笑而去。

这个故事说明,当发生有限次博弈时,只要临近博弈的终点,博弈双方就会采取不合作的策略。因为理发的人必定不会再到这个理发铺来剃头,因此他才采取了不合作的策略。

在现实的世界中,所有真实的博弈只会反复进行有限次,正如剃头匠不知道客人下一次是否还会光顾一样,没有人知道博弈的具体次数。既然不存在一个确定的结束时间,那么这种相互的博弈一定会持续下去,博弈双方往往会采取合作的方式,实现阶段性的成功。因此,从博弈的角度出发,只要双方仍然存在继续合作的机会,背叛将会受到抑制。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能发现这样的情况:在公共汽车上,两个陌生人会为一个座位而争吵,可如果他们相互认识,就会相互谦让。这是因为人与人之间是一种“不定次数的重复博弈”。在较长的视野内,人与人交往关系的重复所造成的“低头不见抬头见”,使得自私的主体之间走向合作。事实上,重复博弈更逼真地反映了日常人际关系。在重复博弈中,合作的长期性能够纠正人们短期行为的冲动,为了以后长期利益计,必须维持好周围人的人际关系。

重复博弈同样可以用来解释很多商业行为。在车站和旅游景点这些人群流动性比较大的地方,不但商品和服务质量差,而且假货横行。因为商家和顾客没有下一次的博弈机会,旅客因为质优价廉而在此光临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而大多数人的选择是“一锤子买卖”,不赚白不赚!一次性买卖往往发生在双方以后不再有买卖机会的时候,特点是尽量谋取暴利并且带有欺骗性。而以“熟客”、“回头客”为主要顾客群的厂商,他们一般会通过薄利多销的行为使得双方能继续合作下去。

实际上,我们也可以借用博弈论来解释夫妻之间的一些行为。夫妻之间的博弈不是一次博弈,而是多次博弈。正是由于夫妻之间博弈的重复性,所以在博弈过程中只要双方还有理智,谁也不敢动真格地整治对方,最多只是吓唬吓唬而已。

因为他们都明白,仅为一时出口气而给对方造成的伤害,到头来还得要自己来承担。正因为这样,夫妻之间都知道:“别看你现在这么凶,其实你并不敢真的把我怎么样。”所以有许多家庭,只要一方挑起事端,另一方就会积极应战,夫妻之间的博弈就时断时续。

所谓“争争吵吵,相伴到老”,其实就是对这种博弈情形的形象写照。因为对于夫妻而言,博弈的目的不是为了在分手时能得到更多的“好处”,而是希望能更好地维持合作的稳定性,从而缔结连理,白首偕老。

一般而言,在经历多次博弈之后,会达到一个均衡点——纳什均衡。在纳什均衡点上,每个参与者的策略是最好的,此时没有人愿意先改变或主动改变自己的策略。也就是说,此时如果他改变策略,他的收益将会降低,每一个理性的参与者都不会有单独改变策略的冲动。因此,在经历了多次的重复博弈后,博弈的双方都不希望这种最优状态发生改变,这种相对稳定的结构就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博弈的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