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每天懂点好玩经济学
4900100000017

第17章 5一对石蛙相亲和一万对石蛙相亲的区别

在我国南岳衡山广济寺的一个丘田上,曾出现过群蛙聚会的奇观。参加聚会的是一种石蛙,颜色灰黄或呈褐色,成蛙有碗口大小,憨态可掬。在每年3月惊蛰时节,便有成千上万只石蛙来到这里的丘田上聚会。

为何群蛙会如此聚会呢?据人们发现,这是刚从冬眠中苏醒过来的石蛙到这里来幽会。成千上万只石蛙一对对叠堆而起,形成一个近1米高的“蛙塔”。如果你想把成双成对的石蛙分开,可没那么容易。当你抓住上面的雄蛙,下面的雌蛙一定不松“手”,两个一同被提起来,表明“誓死不分离”的决心。石蛙聚会可持续几天到十几天,然后一夜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动物相亲本属常见,但奇就奇在成千上万的石蛙同时聚会,就会引起很多人的研究兴趣。可见,规模大小会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事情的性质,一件几乎可以忽视的小事,因规模的增大变得引人注意。

在经济学中,这种因规模产生性质的变化比比皆是,例如规模经济。规模经济又称规模效应,指随着生产能力的扩大,单位成本下降的趋势,即长期费用曲线呈下降趋势。例如,当一只石蛙去寻找“另一半”时,要挨个挑,挨个选,必然消耗很多时间和精力,但上万只石蛙同时相亲,一晚上搞定,时间、精力必然可以节省很多,效率还奇高。

将规模效应用在生产领域,当厂商的产量扩大一倍,而所增加的成本却低于一倍,这个厂商的生产就存在规模经济。反之,与规模经济对应的是规模不经济。一般来说,随着产量的增加,厂商的生产规模逐渐扩大,最终厂商扩大规模,使得生产处于规模经济阶段。

产生规模经济的原因主要有四点:

第一,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厂商可以使用更加先进的生产技术。因为很多设备只有在较大的生产规模下才能得到使用。

第二,规模扩大有利于专业分工。

第三,随着规模扩大,厂商可以更为充分地开发和利用各种生产要素,包括一些副产品。

第四,随着规模扩大,厂商生产要素的购买和产品的销售方面就拥有更多的优势,随着产量的增加,这些优势逐渐显示出来。

在现实中,采取多大规模才能实现成本的最小化,取决于企业生产与市场的特点。从生产的角度来看,一个行业所使用的设备越大、越专业化、技术越复杂,规模就越大越好。从市场的角度看,产品标准化程度越高,需求越稳定,规模就可以越大。例如,在钢铁、化工、汽车等重型制造业中,这些企业的规模往往相当巨大,小企业难以在这些行业生存。

但是,规模经济并不意味规模越大越好,对于特定的生产技术,当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后,生产就会出现规模不经济,造成规模不经济的原因主要是管理的低效率。由于规模过大,信息传递费用增加,信号失真,滋生官僚主义,使得规模扩大带来了成本增加,出现规模不经济。

要实现规模经济,就必须使单位成本有效降低。

第一种情况是,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成本一直在下降。这种行业的生产技术特点是在开始时需要大量投资,以后产量增加时,每单位产品增加的成本并不多,最初的投资分摊在越来越多的产品上,从而平均成本越来越少。

第二种情况是,无论产量如何变动,平均成本基本不变。这种行业一般在经济中都是一些无足轻重的行业,它的市场需求量不大,产量也不高,所用的生产要素并非经济中较为紧缺的要素,不与其他行业争夺生产要素。即使产量增加,要素价格不会上升,成本也不会增加,而且初始的投资也不大,例如钢笔等小物品。

更多的是第三种情况,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成本先下降。当产量增加到一定数量时,平均成本达到最低。如果产量再增加,平均成本就增加了。也就是说,平均成本先随产量增加而递减,后随产量增加而增加。达到平均成本最低时的产量就是适度规模的产量。

有很多企业,成本降不下来,效率上不去,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没有实现适度规模。实现适度规模的原则适用于所有行业,不过各个行业实现的方式并不一样。像钢铁、家电、汽车这些行业,生产之间的联系强,因此适合集中生产,即工厂的规模要大,而且集中在同一地区,才能发挥规模经济的优势。另外一些行业如零售商业,采取了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集中进货,统一的物流配送,统一的管理制度,保证了成本最低。

相反,如果一个行业使用的设备并不是大型的,技术与生产工艺也不复杂,技术创新所需的资金和承担的风险并不大。从市场的角度看,产品标准化程度低,需求多变,规模就可以小一些。所以,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说,究竟是规模大一点好还是规模小一点好,得依据现实情况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