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每天懂点好玩经济学
4900100000052

第52章 2你会成为那个最大的笨蛋吗

一位石油大亨到天堂去参加会议,一进会议室,发现已经座无虚席,没有地方落座。圣彼得说:“实在抱歉,没有你的位子了。”这个石油商说,不要紧,我有办法。他对天堂的大门大喊一声:“地狱里发现石油了!”这一喊不要紧,天堂里的石油大亨们纷纷向地狱跑去,很快,天堂里就只剩下他自己了。圣彼得吃惊地看着这一切,说:“现在你可以进去了。”此时,这位大亨心想,大家都跑了过去,莫非地狱里真的发现石油了?于是,他也急匆匆地向地狱跑去。

这是关于“羊群效应”的一则幽默。羊群是一种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在一起也是盲目地左冲右撞,然而,一旦有一只头羊动起来,其他的羊也会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顾前面可能有狼或者不远处有更好的草。领头羊到哪里去“吃草”,其他的羊也去哪里“淘金”。“羊群效应”比喻人都有一种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很容易导致盲从,而盲从往往会陷入骗局或遭到失败。

羊群效应一般出现在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中,影响从众的最重要因素是持某种意见的人数多少,而不是这个意见本身。人多本身就有说服力,很少有人会在众口一词的情况下还坚持自己的不同意见。“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出头的椽子先烂”这些教条紧紧束缚了我们的行动。股市中也有类似行为,指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存在学习与模仿现象,从而导致他们在某段时期内买卖相同的股票。

20世纪末期,网络经济一路飙升,“.com”公司遍地开花,投资家们都在跑马圈地卖概念,IT业的CEO们在比赛烧钱,烧多少,股票就能涨多少,于是,越来越多的人义无反顾地往前冲。

2001年,泡沫破灭,浮华尽散,大家这才发现在狂热的市场气氛下,获利的只是领头羊,其余跟风的都成了牺牲者。

传媒经常充当羊群效应的煽动者,一条传闻经过报道就会成为公认的事实,一个观点借助电视就能变成民意。游行示威、大选造势、镇压异己等政治权术无不是在借助羊群效应。

当然,任何存在的东西总有其合理性,羊群效应并不见得就一无是处,这是自然界的优选法则。在信息不对称和预期不确定条件下,跟着“领头羊”跑确实风险比较小。羊群效应也可以产生示范学习和聚集协同的作用,可以帮助弱势群体更快地成长。当然,更重要的是,身为弱者,要收集信息并敏锐地判断,减少盲从行为,更多地运用自己的理性。

凯恩斯早在他的“股市更大笨蛋”理论中就指出:“从事股票投资好比参加选美竞赛,谁的选择结果与全体评选者平均爱好最接近,谁就能得奖。因此,每个参加者都不选他自己认为最美者,而是运用智力,推测一般人认为最美者——哪怕你认为她丑得不堪入目。”

这个“更大笨蛋理论”实际上是说,你之所以完全不管某个东西的真实价值,即使它一文不值,你也愿意花高价买下,是因为你预期有更多的人喜欢它,并有一个更大的笨蛋会花更高的价格从你那儿把它买走。因此,这种投机行为的关键处有两点:判断大众的喜好度、判断有无比自己更大的笨蛋。只要两者兼具,就是赢多赢少的问题——如果再也找不到愿出更高价格把它从你那儿买走的更大笨蛋,那你就是那个最大的笨蛋。

这实际上就是一种羊群行为。羊群行为是出于归属感、安全感和信息成本的考虑,如小投资者会采取追随大众和追随领导者的方针,直接模仿大众和领导者的交易决策。虽然这种行为含有不得已的意味,但我们认为,股市的羊群行为经常是以个体的理性为开端,通过其放大效应和传染效应,跟风者们渐渐表现出非理性的倾向,进而达到整体的非理性。

当股市炒作过度时,也就达到了“非理性繁荣”的鼎盛期。这就如同一片肥沃的草原上只有几只羊,它们能吃得很饱,但是某天吸引来了一大群羊,这时候草原就要被啃食成荒漠了。同时,羊群越来越吃不饱了,有一些倒下了,有一些迁徙了。但是如果是只聪明的羊,它就不应该跟着大部队,而应该留在这里,这样,等草长出来了,它就会变成肥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