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每天懂点好玩经济学
4900100000007

第7章 1懂得供给与需求,鹦鹉也能成为经济学家

第二篇 每天懂点好玩微观经济学

一般来说,供需平衡时,市场价格就是正常价格。当供大于求时,市场价格低于正常价格;当供不应求时,市场价格高于正常价格。“洛阳纸贵”正说明了供不应求,纸的市场价格才会成倍增长。

“没有竞争对手的生活是一种幸福”,但某种程度上,对消费者来说,没有竞争对手的商家是一个恶魔。在经济领域如果没有竞争,就没有琳琅满目的商品;没有竞争,就没有绚丽多彩的生活。

事实上,敌对和竞争的双方,如果既竞争又合作,往往会带来更大的利益。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任何个体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当与对手狭路相逢,倘若一味拼死PK,搞得两败俱伤,还不如尽释前嫌通力合作,获得最佳效益,这是从商的一种大智慧。

1懂得供给与需求,鹦鹉也能成为经济学家

有一个经典的笑话:你只要教会鹦鹉说“供给”与“需求”,那么这个世界就会多一位经济学家。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曾说过,学习经济学是再简单不过的事了,你只需要掌握两件事,一个叫供给,一个叫需求。什么叫供给和需求?供给指的是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这种供给是指有效供给,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生产者有出售的愿望和供应的能力。需求指的是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的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需求不是自然和主观的愿望,而是有效的需要,它包括两个条件:消费者有欲望的购买和有能力的购买。

关于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人们普遍认为需求决定供给,如人们有穿皮鞋的需求,市场上才会出现皮鞋的生产与销售。不过,供给学派强调经济的供给方面,认为需求会自动适应供给。

西晋太康年间出了位有名的文学家——左思。在左思小时候,他父亲就一直看不起他,常对人说后悔生了这个儿子。等到左思成年,他父亲还对朋友们说:“左思虽然成年了,可是他掌握的知识和道理,还不如我小时呢。”

左思不甘心受到这种鄙视,开始发愤学习。经过长期准备,他写出了一部《三都赋》,当时人们都认为其水平超过了汉朝班固写的《两都赋》和张衡写的《两京赋》。一时间,在京城洛阳广为流传,人们竞相传抄,一下子使纸昂贵了几倍。原来每刀千文的纸一下子涨到两千文、三千文,后来竟倾销一空,不少人只好到外地买纸,抄写这篇千古名赋。

“洛阳纸贵”的故事,用经济学的道理来讲,就是纸的需求越来越大,而供给却跟不上,导致纸的价格不断上涨。

一般来说,供需平衡时,市场价格就是正常价格。当供大于求时,市场价格低于正常价格;当供不应求时,市场价格高于正常价格。“洛阳纸贵”正说明了供不应求,纸的市场价格才会成倍增长。

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中的《藤野先生》一文中有这样的句子:“大概是物以稀为贵吧。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

供需不平衡导致这些商品的尊贵,因此,白菜在浙江能卖出好价钱,芦荟在北京也能卖出好价钱。

在一般情况下,需求与价格的关系成反比,即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小;价格下降,需求量上升。例如,如果每勺冰激凌的价格上涨了2毛钱,你将会少买冰激凌,你会购买冷冻酸奶。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这种关系对经济中大部分物品都是适用的,而且,实际上这种关系如此普遍,以至于经济学家称之为需求规律: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一种物品价格上涨,该物品需求量减少。

另外,价格的变化与市场环境的变化也息息相关。例如,当“非典”袭击中国的时候,全国食醋、消毒液、药用口罩的价格都上涨了,一些日用品也成了普通消费者的抢购对象,这主要是因为突如其来的“非典”病毒造成了消费者对这些物品需求的剧增。在欧洲,每年夏天当新英格兰地区天气变暖时,加勒比地区饭店房间的价格就会直线下降。当中东爆发战争时,美国的汽油价格上涨,而二手凯迪拉克轿车的价格下降。这些都表现出供给与需求对市场的作用,而所有的这一切都是通过价格来反映的。

但在少数情况下会出现相反的情形,即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大;价格越低,需求量反而越小。这种商品通常是社会上具有象征地位的炫耀性商品,比如钻石、古董等,它们常常会因为价格的提高需求量反而增加。可见,供需与价值的反比关系也不是任何情况下都成立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物种来区分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