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每天懂点好玩经济学
4900100000077

第77章 4最美的爱情只能以悲剧结尾吗

有位朋友打电话向老程诉苦,他说他对一个女孩特别好,人家却对他越来越淡。

老程说:“你们的爱情得了肥胖症,需要减减肥。”

“怎么减肥?”

“当然要少吃零食了。”

“还零食呢,为了她,我连饭都吃不起了。”

爱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每个人都对其充满了期待和向往。对每段爱情的开始,人们都会觉得“空前绝后”,而对于结束,都是“凄美悲惨”。的确,爱情中结局完满的只有极少数,有多少人“曾经沧海难为水”,不如人意,只好追忆。

但令人惊奇的是,那些被人推为经典并传颂千秋的爱情作品里,我们发现唯美爱情最终也都是以悲剧结尾。例如,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至情至爱,非要变成蝴蝶才能成双成对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泰坦尼克号》里,Jack只能把他对Rose的爱随同他自己的身体一起永远埋藏在大西洋冰冷的海底……

为什么相爱的人不能相守终生呢?我们不妨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解读一下。这里涉及一个经济学名词:吉芬商品。

英国统计学家罗伯特?吉芬最早发现,1845年爱尔兰发生灾荒,土豆价格上升,但是土豆需求量反而增加了。这一现象在当时被称为“吉芬难题”。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在其著名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详细讨论了这个问题,并在分析中提及罗伯特?吉芬的看法,从而使得“吉芬商品”这一名词流传下来。

吉芬商品指的是,价格上升引起需求量增加的物品。根据需求法则,消费者对商品或劳务的购买数量一般会随着价格的上升(下降),市场需求量将减少(增加)。吉芬商品所表现出来的特性显然有悖于一般商品的正常情形。

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像土豆这类低档的商品。当土豆价格上升时,消费者变穷了,收入效应使消费者想少买肉多买土豆。同时,由于土豆相对于肉变得更为昂贵,替代效应使消费者想购买更多的肉和更少的土豆。但是,在这种特殊情况下,收入效应明显超过了替代效应,结果消费者的反应是少买肉,多买土豆。

运用以上的分析,就可以解释“吉芬难题”了。在19世纪中叶的爱尔兰,购买土豆的消费支出在大多数贫困家庭的收入中占一个比较大的比例,于是土豆价格的上升导致贫困家庭实际收入水平大幅度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变得更穷的人们不得不大量地增加对劣等商品——土豆的购买,这样形成的收入效应是很大的,它超过了替代效应,造成了土豆的需求量随价格上升而增加的特殊情况。

要满足吉芬商品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下所述:

首先,它必须是一个不可替代的东西,也就是说它没有任何替代品,就如同对以土豆为主粮的贫困家庭来说,土豆的替代效应就非常弱。

其次,它必须占家庭收入的较大比例,这样收入效应就会非常强。收入效应分为两种,一种是正常的商品价格下降了,相对而言手里的钱就可以买到更多的这个商品,所以实际收入就相对增加了;反过来,这个正常的商品价格上升了,相对而言人们可以购买这个商品的实际收入就减少了。在现代这个物质产品极为丰富的社会里,这样的产品已经很少了。比如不吃土豆,可以吃米饭、馒头;不去网吧,可以去KTV。

说了这么多,吉芬商品到底跟爱情有什么关系呢?

这个世界上有什么东西可以同时满足极低的替代效应和极高的收入效应呢?那就是凄美的爱情。

在祝英台的心目中,梁山伯绝对是无可替代的,多少金银财宝都无法替代她对梁山伯的一片真情,所以在祝英台的心中,梁山伯的替代效应极弱。再看祝英台竟然愿意离开名望富豪的家族和梁山伯私奔,可见梁山伯占据了他无穷大的收入,显然收入效应极高。

梁山伯和祝英台的两个家族越是阻止他们,梁山伯和祝英台在一起的难度就越大,对于梁山伯来说,祝英台的价格就越高,梁山伯不但没有减弱对祝英台的爱意,反而激起了他更加强大的爱情力量,需求反而增加了。当他们两个家族对他们施加的阻力越来越大,大到无法逾越的时候,梁山伯只能以他的全部收入也就是他的生命来换取他所需要的最唯美的爱情,祝英台也一样,所以他们的结局就只能是悲剧,他们都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有没有办法使悲剧不再重演呢?有,那就是尽量不要去追求所谓的“完美的爱情”,完美的东西往往是要付出非常昂贵的代价的,甚至生命;再就是奉劝那些企图阻止一场真挚爱情延续的人们,如果你是出于善意,那么你要知道你的强力阻挠只会增加这对恋人相互间更高的价格,你的阻挠只会使他们付出更高的成本,甚至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