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诸葛亮遗书
49018500000012

第12章 落凤坡一役,“凤雏”殒落:共侍一君,相处有术(2)

我知道张鲁手下有一谋士杨松,张鲁对其言听计从。那杨松实乃小人,极贪财物。于是我先差孙乾携带金银珠宝,从小路径直去汉中厚贿杨松,使杨松引孙乾入见张鲁,递上刘备亲笔书信:“吾与刘璋争西川,是与汝报仇,不可听信离间之语,事定之后,保汝为汉中王。”张鲁见信颇喜,又兼杨松从旁促成,张鲁便命马超罢兵。

我料马超事未成功,必不肯就此作罢。果然,张鲁数派使者,马超总是推辞不归。杨松趁机说马超蓄意谋反,张鲁昏庸,不懂得“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之语,听信杨松之言,派张卫把守关隘,以防马超有变;又如杨松所说,派人提出苛刻条件:“汝既想成功,就给一个月期限,便要做到三件事:一要取得西川;二要刘璋首级;三要退荆州之兵。三件事做成有赏,做不成可献头来。”马超无奈,只好作罢,但回到关前,张卫却已听信杨松流言,说马超怀有异心,不放入关。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此时马超正处进退两难之际,正是我得其最佳良机,只需差一说客对其晓以利害,即可大功告成。

真是天助我也!此间赵云有书荐西川一人来降,此人姓李,名恢,字德昂。原佐刘璋,与马超有一面之交,因不被重用,故弃刘璋来投。我知李恢是个辩士,此番前去定会成功。

经李恢游说,马超深知自己前不能杀刘璋,退荆州之兵;后不能制杨松,见张鲁之面,已进退无路,如果再像当年讨曹时在渭桥兵败,也就无面目见天下之人。况且刘备实乃明主,又与他的先父共受衣带召,同时讨贼,现只有投他,才是正理。

几番周折,我才使马超归于刘备帐下,而马超也未辜负我之期望,立战功无数,后被封为“五虎大将”之一。“计收马超”,我有以下两点心得: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得贤则昌,失贤则亡,自古至今,未有不然者也。”得到贤人,才能繁荣发达,失掉贤人就会走向衰亡。

得到贤明和杰出的人才,国家就安定而有秩序;抛弃了贤明和杰出的人才,国家就会混乱。贤才对于国家来说,就像利器对于高明的工匠,绳墨对于灵巧的木匠一样必不可少。

基于人才的重要性,我曾以此为题,写一文送于刘备:

历史上的楚汉相争中,陈平是一个从楚来的逃犯,刘邦与之谈话,见他很有才智心头大喜,便赏识其人,任为都尉,兼参乘,典护军,这虽非大官,但却是重要的官职,参乘是亲信侍卫,与刘邦同车出入,非心腹之人是不能胜任的,尽管诸将知道了都为之哗然,但并不能动摇刘邦对陈平的信任,反而更厚待陈平。

刘邦对陈平如此器重,足见他确是知人善任。而后来的事实证明,陈平确实是一个奇才。刘邦之所以能战胜项羽,处于危机能够转危为安,以及刘氏政权不被吕氏所夺,陈平出奇计起了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除了陈平外,刘邦还物色了韩信、英布、张良等奇人猛将为己所用。

项羽是秦末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他深谙兵法,力可拔山举鼎,他“破釜沉舟”,于巨鹿与秦主力决战,九战九胜,大破秦军,诸侯颤栗;楚汉相争,他屡战屡胜。他总结其一生的战绩时说:“吾起兵至今八岁,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

可是,这位盖世英雄却最后自刎于乌江,其故安在?说到底还是识人用人的问题。项羽自恃勇冠三军,对韩信、陈平、英布等一干谋臣武将视而不见,致使后者纷纷离楚归汉。人才在身边不知不用,最后把自己弄成孤家寡人。

因此,在这场霸王之争中,谁胜谁败,早成定局。

今吾主胸有大志,欲统天下,应以此为戒,时刻谨记人才的重要性。

在重视人才这一点上,我甚至有点佩服我的老对手曹操,曹操崇尚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中述态”,并说:“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表现了其对人才的渴求。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正如《易经》所云:“飞龙在天,利见大人。”这“大人”就是人才,是每一个欲成大事者必须努力求得的。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如果大小事务都交于领导者一个人去做的话,领导纵有三头六臂也无可奈何,因此,做领导的必然要把一部分任务和责任交于下属去完成、承担,这就牵涉到一个信任的问题。

有的领导把任务交给下属后,依然喜欢事无巨细地干涉和盘问,弄得下属处于一种非常为难的境地,左也不是,右也不是。

而有的领导则在提出办事的原则之后,对具体作法毫不过问,而是完全地交与下属去完成。

对比这两种不同的方法,很显然,第二种要高明得多,它可以促进上级与下级之间一种和谐信任的关系,也充分发挥了下属的积极性,能够更好地检验一个人的思维和办事能力。

相反,那些不信任下属的人,无异于是在下属的腿上拴一根绳子,看他们走偏了一点,就把绳子收得紧紧的,把他们拉回来,长久这样,下属们自然不敢再走路,从而也就把他们的创造性、主动性给抹杀了。你想,领导者对下属这点信任都不给,下属又怎能信任这个领导呢?信任的力量是无穷的,作为领导,应充分相信和信任下属的能力,否则,纵然累死也难有大的发展。

因此,做为领导,只应决定事情的大概,其他的细节和过程部分都应交给你手下的人去办理,并且,你的部下在事情的细节方面说不定比你了解得还要多。

但是,领导者在用人上就一定要进行考察,你把任务交给了下属,并不是说你就把你的责任也推卸得一干二净,因此,用好一个得力的下属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在半途你忽然发现下属的方向或方法完全错了再来修补的话,不仅会影响到你的威望,而且会对团队造成损失。因此,领导者在把任务交给下属去办理后,也要进行适当的调查和沟通工作,通过下属向领导汇报、领导亲自考察等形式来了解工作的进展。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并非不考察人而用人,而是考察人之后把任务大胆地交给可信之人。

用人要有“你办事、我放心”的气魄,在把任务交给下属去办理时,要使他们感觉到“这件事交给你去办准没错”。他们不仅会在工作上全力以赴争取办好,同时,也会自然地对领导产生一种亲近感和信任感。

“计收马超”一事中,张鲁虽知将任务分给下属去承担,但他不能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用了马超,又怀疑马超,这是他用人的失误,也正是我得马超的关键所在。

计取汉中:变乱之时,应能处变不惊

我军与曹操争夺汉中之时,曹操实力甚至强于我军,但终因他不能做到“处变不惊”,才中我“疑兵之计”,被魏延一箭射掉两颗门牙,狼狈而逃,拱手让出汉中。由此看来,说“处变不惊”是成大事必备的素质,实不为过。

《易经》“师”卦有云:“在师中吉,承天宠也。”军中主帅英明正确,就像有天神救助一般。多年征战沙场,让我深深地明白:战场形势复杂多变,对敌作战时,使用计谋,是每个优秀将帅必须具备的本领,而双方将帅都是有经验的老手,只用一计,往往易被对方识破。而一计套一计,计计连环,作用就会大得多。

蜀兵挺进汉中之时,曹操率大军前来抵御,敌我两军在汉水两岸隔河相对。经过反复研究并察看了地势,我心中有了对敌良策。我吩咐赵云挑选五百军士,携带战鼓号角,埋伏在汉水上游的丘陵地带。只要听到我军营中炮响,便擂鼓助威,但是不许出战。

次日,曹军前来挑战,我只坚守不出,曹军骂得口干舌燥,只好悻悻而归。入夜,我见曹军灯火熄灭,立刻命人放响号炮,赵云听后,也命军士鼓角齐鸣。呐喊震天,山谷应声。

曹军以为我军夜去劫寨,急忙起床应战,却未发现一个蜀兵。刚刚睡下,鼓声又起,曹军又是一阵慌乱仍未发现一个人影。一连三夜,夜夜如此,搞得曹军精疲力尽,而我军每晚却酣睡极甜。可怜曹操夜不能寐,心中甚是胆怯,便拨寨退后三十里。

我知曹操谙熟兵法,但实不知我之妙计。而且曹操平生为人多疑,虽能用兵,但多疑必败,我恰恰要用疑兵之计取胜于他。

我请刘备渡汉水在岸边扎营。第二日,曹操领兵向刘备挑战。徐晃出战,刘备按我之计,命刘封出迎。刘封敌不过徐晃,战不数合,拨马便跑。刘备领军往水边逃去,兵器马匹散落一地。曹兵追赶过来,争相拎取,不战自乱。曹操见势不妙,慌忙下令鸣金收兵。我煞费苦心设计此局,哪容得曹操如此轻松而回。号旗高举,刘备领兵杀回,黄忠、赵云从两翼杀出。曹军大溃而逃,曹操逃到南郑,哪料我已算计在先,让张飞、魏延抢先占了南郑。曹操无奈,只得丢盔弃甲、抱头鼠窜,逃往阳平关。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我急令张飞、魏延截断曹兵粮道,又叫黄忠、赵云去放火烧山。可怜曹操粮道被截、山野被烧,后勤已无保障,遂领兵出阳平关。我早料到曹操“困兽犹斗”定会希望全力以一战之功杀退我军。我仍让刘封出战,战了几个回合便败走,曹操追了一阵,多疑之心便起,怕中埋伏,退回阳平关,谁想这时我军返身杀回,东门放火,西门呐喊,南门放火,北门擂鼓。曹操惊恐,弃关而走,到斜谷界口驻扎。我军杀将过去,曹操勉强出战,被魏延一箭射掉两颗门牙,仓惶率军逃弃许都,自此,整个汉中落入我军之手。

汉中一战,我几番用计都十分精妙。

先是布置疑兵,“瞒天过海”,夜间擂鼓疲惫敌人,迫使曹操退后三十里。

继而,过河背水结营,引诱曹操前来进攻,然后设伏兵击之。

曹操退守阳平关后,我又“釜底抽薪”,放火烧山,截断粮道。

此后又“打草惊蛇”,在阳平关四座城门放火呐喊,使曹操心惊肉跳,放弃阳平关和斜谷界口,直至退出汉中。

领兵作战,英雄本色,当然勇要先。但勇而无谋,非可取也。想那吕布,可谓十足英雄,可豪勇不少,智谋不足,因而他成不了大事,最后只落得身首异处之结局。再由汉中一战曹操兵败,可知:

变乱之时,应能处变不惊

汉中一战,曹操兵败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他不能做到处变不惊。

我先布置疑兵,“瞒天过海”,夜夜鼓角齐鸣,直搅得曹军方寸大乱,退后三十里。后我又“打草惊蛇”,在阳平关四座城门放火呐喊,使得多疑的曹操心惊肉跳,弃关径直退出汉中。

可笑曹操戎马一生,在我看来还不如其中郎将张辽。

一次,张辽按曹操的命令,屯兵在长化。临出发前,军中有人谋反。这天夜里,突然四处惊呼“着火了,着火了”,张辽一下从梦中惊醒,不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一下子骚乱起来。张辽处变不惊,对左右部将说:“传令下去,这不是造反,只有少数人制造混乱,想以此扰乱军心,趁乱行事罢了。”张辽亲率数人,在营中端立不动,不久谋反者尽数被抓斩首示众,于是叛乱平息。

对于处变不惊,古人认为:“志不慑者,得于预备;胆易夺者,惊于猝至。勇者能搏猛兽,遇蜂蛰而却走;怒者能破和璧闻釜破而失色。”

临变有制,通达变化,这是大智之人才能为之的事情。很多人不知随机应变,不知如何面对眼前的变故,所以要受到变故的打击。临变不慌,机智对变,才是真正的能忍变乱。

至于如何做到“处变不惊”我则总结了以下五点:

一是善于根据不同情况作出不同的应变,不拘泥于成规,而是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灵活变通地运用自己的智慧去解决问题。

二是要跳出思维方法的固定模式,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全方位地看问题,不为突发的事变所震慑。

三是要临变不惊,临乱不慌,处理变乱要有恒心,有决心,有勇气,不能手软心慈。

四是应该多注意总结、分析,在变乱发生之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不至于事到临头,还不知如何应付,这样就会使自己处于被动的局面。

五是面对变乱要积极地寻求处理变乱的方法,而不能慌不择路,毫无原则可循。

我军与曹操争夺汉中之时,曹操实力强于我军,但终因他不能做到“处变不惊”,才中我“疑兵之计”,狼狈而逃,拱手让出汉中。由此看来,说“处变不惊”是成大事必备的素质实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