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成功人生必知的68个管理技巧(教你成功丛书)
49032700000031

第31章 敢于改变思路谋求新天地

没有创新,肯定会毫无作战能力。创新即突破常规,创造机遇,找到新招。因此,要敢于改变思路谋求新天地。

创新意识,犹如一层窗户纸,不捅破不明白,而捅破这层窗户纸是十分容易的,一旦捅破,一切都明明白白了。

其一,我们将要面对的未来世界,不是一个故步自封的世界。而是一个充满竞争的世界;而这种竞争,主要是创造力和创造性的竞争。其二,真正创造性活动的指向,基本出发点不应当是要妨碍别人干什么,而是应当促进人类社会活动(也包括自己所创事业)的进展。“布里丹的驴子”的故事很能说明问题。

有一头驴子,它肚子很饿,而在它面前两个不同方向上等距离地有两堆同样大小、同样种类的料草。驴子犯了愁,由于两堆料草和它的距离相等、料草又是同样的数量和质量,所以它无所适从,不知应该到哪堆料草去才是最短距离,才最省力气,于是在犹豫愁苦中饿死在原地了。这则寓言其寓意是深刻的,除了故事创造者们的批驳布里丹环境决定意识的观点外,它还揭示人们:许多时候,只要有点创造意识,就会焕发创造行动,就会有活力;而呆板凝滞是足以扼杀创造性的。

前几年,有个人卖一块铜,喊价28万美元,好奇的记者一打听,方知此人是个艺术家。不过,对于一块只值9美元的铜来说,他的价格是个天价。他被请进电视台,讲述了他的道理:一块铜价值9美元,如果制成门柄,价值就增值为21美元,如果制成工艺品,价值就变成300美元,如果制成纪念碑,价值就应该值28万美元。他的创意打动了华尔街一位金融家,结果那块铜最终制成了一尊优美的胸像——也就是一位成功人士的纪念碑,最终价值为30万美元。从9美元到30万美元之间的差距就是创造力,或者说创造力的价格。

奥列佛·温特·怀斯曾说:“人的智慧如果滋生为一个新点子时它就永远超越了它原来的样子,不会恢复本来面目。”

创造力本身不是奇迹,人人都具备它,但它产生的成果却应该被冠以奇迹的美称。至于创造力的含义,我们这样来理解它:

(1)创造力:对你来说,只要是新的点子的产生,都应归于创造力,也就是说创造力就是创新的能力。

这一点需要强调的是,只要对你来讲是新点子就行了,因为别人在你之前完全可能已经有过你的想法了。

另外,创造力的含义还得包括以下三点:

(2)创造发明:也就是将创意实际运用。

(3)有创造力的想法:这是与身俱来的天赋。只不过有很多人需要通过学习、训练、指导、开发和应用而已。总的来说这是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一项优秀技能。

(4)有创造力的人:他们的特点是能够克服各种对创造力的妨碍,特别是自己无意中对自己的束缚,并充分地应用创造能力改造生活和各种层面。

须牢记一条真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应用创造力,同时在应用中增强这种可爱的能力。

也许有人认为,高智商就意味着高超的创造力。但这是一种错觉,至少不完全对。

已故的肖尔米克斯博士是世界经济理论界的泰斗,在他获得经济学界某个最高级别的大奖后,回到故乡,并拜访了当年就读的中学。他自己也很惊讶当时成绩的一般,再看智商时,智商分数不过90,也普通得无奇可言。他愉快地解释:“创造了不起的经济理论其实不算奇迹,只有战胜自己的智商才真正了不起。”

这表明智商不等于创造力的道理,并为众多苦于智商不高的人们提高创造力指出了增强信心的依据。

令人惊奇的是,几乎所有时代的心理学家们都发现成人欠缺创造力,这个现象令很多成人担心和焦虑,从而认定创造力可能是某种天赋,并非人普遍具有的本能之一。这一点,从研究资料中显示出来,心理学家们针对45岁的年龄层进行创造力测验,结果只有5%的人被认定为有创造力。接着又对20至45岁之间的成人进行创造力测验,结果竟然也只有5%的人合格。这个结果令心理学家们万分沮丧,几乎要判定创造力是特殊人物才具有的能力。

但是,接下来的测验却令人鼓舞,因为在17岁年龄段的结果达到了10%以上。更惊讶的结果是,5岁儿童中,具有创造力的人竟然高达90%。它表明,人们的创造力是生来就有的。只是随着年岁的增长遭到了抑制而已。有理由认为,就是在抑制状态下,人的创造力并没有彻底丧失,而是处于隐蔽状态,未曾发挥而已。

人的创造力是没有极限的,惟一的限制来自你所接受的知识系统、道德系统和价值系统。这些系统常常妨碍人们的创造力。由于这些系统的纷繁复杂,很多人在其中受到空前束缚,甚至认为自己没有创意。殊不知,任何一种系统都是人创造的,所以,你有权利持怀疑态度。

通常情况下,人的障碍在于,没有真实面对自己的问题,而根据各种系统的成见来判断自己能做或不能做。他们被先人之见害得很苦。其实,有很多你深信不疑的事情,可能是垃圾,它阻挡你的创造力。每当你察觉被某种信念所限制时,不妨删除它,用一个能够保留和有助益的信念来取代。

作为公司老板应善于把有碍于创造力的“绊脚石”克服掉,找到适合于自己的制胜之路。

一个公司不懂得创新,等于自己把自己推向绝路。道理很简单,你不变,别人变,等于你越来越落后;你落后了,还有出路吗?

公司的生存发展绝不能靠的“一意孤行”、墨守成规、一成不变,公司只有通过公司老板坚持不懈的创新,才能使公司有应力、有市场、有生命力,公司才能获得成功。同时,公司老板自己也能获得应有的回报和创新魅力。

多半的部属,往往会忽略所在单位的工作规则。

因此,公司老板经常质问部属:“目前公司有哪些条文规定?请你加以说明。”

公司老板以为:若不这样,部属在精神上根本不会关心到这个问题,更甭提以这些规则为基准,来从事他的工作。若真是这样,那么这种公司老板只是在做表面工作,忽略了工作真正的内涵。另一个问题则是关于规则本身。规则的制订,目的在使一些暧昧不明的事项,经过明确判断,定出一些共同的标准。因此,它是具有时间性的,同时,也是为适应时代、环境而订出来的,因而绝非是千古不变的定律。当时代递嬗、环境变迁时,必然也会跟着失去合理性或时间性,因此,如何使规定切合实际的需要,这是公司老板工作最重要的一环。

这里有一则故事,大意是说:“有一个不擅指挥、无能的连长,获得了一项最高荣誉,原因来自一个规定:‘凡连队中有任何官兵,在军事演习时,获得最高成绩,则连长可获最高荣誉。’”这项规定在当初制订时,可能基于某种因素,但在今日实施起来,则显然过于迂腐,因此才会产生无能长官接受褒奖的情形。

在你的周围,有类似这种滑稽的规则吗?例如:以发生意外事故记录的多寡,来表彰员工。像这种规定,同时运用在危险性少和危险性高又忙碌的工作场所,未免过于笼统。表扬无事故记录的员工,固然很好,但却要仔细考虑各种不同的情况,再拟订其适当规则。假使墨守成规、不加改善,则表面上看起来妥善完备的规定,实行起来往往会引起料想不到的纠纷。规则是人制订的,但往往规则一订,却回过头来把人套住。也就是说,当初制订时,是大家绞尽脑汁想出来的,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就与实际需要脱节,而产生种种缺陷。若要加以修正,则须花费相当的时间和精力,因此,人们只好继续墨守成规,成为规则下的牺牲品。

总之,一个公司老板必须时时注意自己所订的规则,是否有不合情理或不切实际需要之处。一旦发现有这种情形,就应当拿出魄力,不畏艰难,确实地加以创新,这一点是千万不可忽略的。创新越多,你的公司就越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