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慢腾腾,煲一碗尘世的汤
49064700000014

第14章 保持微笑,让心之海域畅通无阻(3)

新文化运动刚刚兴起的时候,其基本的主张就是废除古文,力推白话文。虽然林琴南的白话文十分流畅,但是却竭力反对新文化运动,成了反对胡适的“大佬”。在与新思潮的论战中,他不仅致信蔡元培明确表示反对新文化,而且还通过小说、杂感、评论等辱骂胡适等人。在其中的两篇短篇小说中,《荆生》和《妖梦》极尽挖苦和讽刺之能事,将胡适等人描绘得十分粗鄙和刻薄。

林琴南把学问用在了笔墨调侃,甚至文字骂战中,这让很多人都看不下去。《新青年》的陈独秀、钱玄同、刘半农等人更是义愤填膺,打算化名写文章反击林琴南,但胡适极力反对这样做。胡适认为:“化名写这种游戏文章,不是正人君子所为。”由于胡适的态度坚决,《新青年》终究没有用假名同当年已经68岁的林琴南“刀来枪往”。

面对胡适的大度,林琴南也觉得自己的行为可能有些过分了,于是亲笔写信给报馆,公开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对于林琴南的长处和贡献,当时作为文化领袖的胡适常常给予十分中肯的评价。在林琴南的一生中,对外国文学引入中国有相当大的贡献。此外,林琴南还能诗善画,是一个罕见的全才。

1924年,林琴南去世,胡适在《晨报》发文纪念。文章说:“我们晚一辈的少年人只认得守旧的林琴南,而不知道当日的维新党林琴南;只听得林琴南老年反对白话文学,而不知道林琴南壮年时曾做很通俗的白话诗,这算不得公平的舆论。”

胡适要给林琴南一个“公平的舆论”,特意抄录了林琴南所写的五首白话诗,和自己的纪念文章一同发表,着力证明“当日确有一班新人物,苦口婆心地做改革的运动。林琴南老先生便是这班新人物里的一个”。

1928年春,胡适在上海读到了一篇小说,题目是《燃犀》。小说的主要目的是隐射攻击已经死去的林琴南,写作手法效法当年林琴南骂胡适一样。胡适读后当即给这家报社写信,要求转达和告诫那个作者:“我们可以不赞成林先生的思想,但不能污蔑他的人格!”

胡适的宽容让他获得了尊重,这种尊重不仅来源于朋友,更源于对手。胡适先生的人格为他赢得了很高的赞誉,也让他成为了当时文化界人缘最好的人之一。

自古以来,“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真正的友谊是可以经受住考验的,朋友之间不会计较得失,会彼此付出。当然,有些时候,哪怕是对手,只要拥有了宽容之心,也会成为朋友。

蔺相如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大臣。他在两次出使中,以聪明机智的应对保全赵国颜面,受到赵惠文王的器重,拜他为上卿。

赵国大将廉颇对蔺相如被封为上卿一直心怀不满,他认为自己作为赵国的大将,一直出生入死,攻城略地,扩大疆土,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呀!怎么蔺相如凭着耍耍嘴皮子就身居高位了呢?对此,廉颇气愤不已,他下定决心,一定要给蔺相如点颜色看看。

廉颇的这种想法被蔺相如的门客知道,迅速通报了蔺相如,但蔺相如只是微微一笑,说:“我知道了。”从那天开始,蔺相如为了不使廉颇在临朝时位列自己之下,所以总称病不上朝。

一天,蔺相如带着门客坐车出门,远远看见廉颇的车马迎面而来。蔺相如立即下令退到小巷里去,让廉颇的车马先过去。这件事引起了蔺相如门客的不满,大家纷纷说:“难道您怕他吗?不上朝已经让着他了,现在又让马车!”

蔺相如对门客们解释说:“面对强大的秦王,我都一点不畏惧,敢当庭呵斥,羞辱他的群臣,我还会怕廉颇吗?秦国之所以现在不敢来侵犯我们赵国,就是因为有我和廉颇将军。如果我们两人不和,这正中了秦人的圈套,秦国就会趁机来侵犯赵国,因此,我还不如忍让点儿呢!”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他为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感到惭愧不已,于是赤裸着上身,背着荆条,到蔺相如的家里去请罪。蔺相如见到廉颇,连忙扶起他,说:“你我同为赵国的大臣,将军能体谅我,我已经万分感激了,怎么还来给我赔礼呢。我只希望我们两个人能尽力保住赵国的土地,让百姓安居乐业。”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负荆请罪”的故事。

从那以后,廉颇与蔺相如一文一武结为刎颈之交。

在实际的生活中,与他人产生不愉快的情形是无法避免的。如果在这个时候不能采取忍让和宽容,双方的矛盾就会不断激化。以德报怨从来不是示弱,而是一种难得的品格。在自己受到伤害的时候,选择以德报怨,用笑容来消解仇恨,这样的人朋友自然就多。

如果在生活中出现了让人愤怒的人,首先要做的就是保持冷静,然后微笑。如果是朋友,自然而然应该包容朋友的过失和错误,如果不是朋友,肯用笑容来化解仇恨的话,对方也会感受到你的真诚,很可能就能够“化敌为友”了。

8.嘴角上扬,感受微笑的力量

微笑对于一切痛苦都有着超然的力量,甚至能改变人的一生。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每个人都有痛苦的时候,此时你都在想什么呢?整天愁着一张脸,甚至天天悲痛万分、以泪洗面?可这样有什么用呢?

那么,人如何走出痛苦呢?不妨静下心来,给自己一个阳光灿烂的微笑,用你的微笑去面对痛苦。微笑有着神奇的力量,一旦你学会了阳光灿烂的微笑,你就会发现,痛苦顿时变淡了许多,快乐就在身边。

美国有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微笑对于一切痛苦都有着超然的力量,甚至能改变人的一生。”

的确,以开朗的微笑面对痛苦,绝对比绝望而不积极地去解除痛苦有成就感,而且比绝望更令人自信。你会惊喜地发现,痛苦如同冰山一样被消融掉了,快乐变为了生活中永恒的格调,生活充满了无限的美好。

“人,不能陷在痛苦的泥潭里不能自拔,遇到可能改变的现实,我们要往最好处努力,遇到不可能改变的现实,不管让人多么痛苦不堪,我们都要勇敢地面对。用微笑把痛苦埋葬,才能看到希望的阳光。”

这段话摘自颇有影响力的作家伊丽莎白·唐莉《用微笑把痛苦埋葬》一书。伊丽莎白·唐莉曾经是一个生活在痛苦中的女人,不过后来她用微笑将痛苦埋葬,用希望代替了绝望,走过了艰难岁月,让快乐成为生活中永恒的格调。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她的故事吧。

“二战”期间,在庆祝盟军于北非获胜的那一天,家住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南的伊丽莎白·唐莉女士收到了国防部的一份电报:她的儿子在战场上牺牲了。这是她唯一的儿子,也是她唯一的亲人,那是她生命的全部啊。

伊丽莎白·唐莉无法接受这个突如其来的严酷事实,她的精神到了崩溃边缘。她痛不欲生、心生绝望,觉得人生再也没有什么意义,于是她决定放弃工作,远离家乡,然后找一个无人的地方默默地了此余生。

在清理行装的时候,伊丽莎白·唐莉忽然发现了一封几年前的信,那是儿子在到达前线后写给她的。信上写道:“请妈妈放心,我永远不会忘记您对我的教导,无论在哪里,也无论遇到什么样的灾难,我都会勇敢地面对生活,像真正的男子汉那样,能够用微笑承受一切不幸和痛苦。我永远以您为榜样,永远记着您的微笑。”

顿时,伊丽莎白·唐莉热泪盈眶,她把这封信读了一遍又一遍,似乎看到儿子就在自己的身边,用那双炽热的眼睛望着她,关切地问:“亲爱的妈妈,您为什么不按照您教导我的那样去做呢?”

“是啊,我应该像儿子所说的那样,用微笑埋葬痛苦,继续顽强地生活下去。我没有起死回生的魔力改变现实,但我有能力继续生活下去。”伊丽莎白·唐莉一再对自己这样说,并打消了背井离乡的念头。后来,她打起精神开始写作,著成了《用微笑把痛苦埋葬》这本书,一举成就了她作为一名出色作家的荣誉。

尽管遭遇了巨大的痛苦,但伊丽莎白·唐莉没有盲目地沉溺于痛苦,她静下心来,练习微笑,最终重新拾起欢笑,勇敢地投入新生活的怀抱。她的坚强与勇敢、她的豁达和乐观,深深打动了每一个人。

痛苦是我们人生路途中不能避免的一部分,就像天总会下雨一样。然而,大多数人的苦难比起伊丽莎白·唐莉来所遇到的算是小痛。看到她都能用充满阳光的微笑去面对,我们还有什么理由痛苦呢?

现在,请你对镜自视,镜子里面的那个“他”是不是皱着眉头、一脸苦相,嘴巴紧紧收缩,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像是被人偷走了全部家财一样?你瞧,“他”是不是一副痛苦不堪的形象?微笑吧,让痛苦滚开,离你远点!

微笑是一种境界,达到这个境界依靠的是磨炼;微笑是一种心态,要获得这种心态得益于修养。不过,微笑也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动作,几乎可以说不费吹灰之力,只需将嘴角稍稍向上一扬,一种向日葵般的阳光便折射出来。

不论你目前遇到了多么严重的困境,甚至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打击,不必整天愁眉苦脸、悲痛万分。静下心来,用心微笑,你会发现痛苦感逐渐削减,内心多了几分快乐,生活也因此变得轻松了。

微笑,是一种一笑而过的气魄和勇气,是一种难得的镇静与豁达,如此,其性也平,其情也安,从而便少了痛苦,多了快乐。这就是微笑的力量。不管现实让人多么痛苦不堪,静下心来上扬嘴角,让快乐成为生活的主格调吧。

9.繁华三千,看淡即是云烟

许多走进山谷的人之所以走不出来,正是他们停住双脚,蹲在山谷烦恼哭泣的缘故。

人生一世,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的,也许会遇到困难,也许会遭遇挫折,或者会体验各种变故,这时候,有些人很容易会心烦意乱、萎靡消沉,或者痛苦不堪、悲观失望,甚至失去面对生活的勇气。

诚然,这些表现并不为奇,甚至可以说是很正常,但是,如果形成习惯,人就会陷入消极被动的恶性循环而难以自拔。卡耐基大师就曾指出:“最容易被人忽略的是,山谷的最低点正是山的起点,许多走进山谷的人之所以走不出来,正是他们停住双脚,蹲在山谷烦恼哭泣的缘故。”

你希望自己一辈子生活在绝望中吗?你甘愿自己一生平庸无为吗?如果你的答案是否定的,那么现在就让自己的心静下来,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态,学着用积极的心态看待生命中的不幸,你会发现内心获得了全新的感受,不利于自己的局面将一点点打开。

人在生活中,要学会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所谓积极的心态,就是面对问题、困难、挫折、挑战和责任,从正面去想、从积极的一面去想、从可能成功的一面去想,面对失败、挫折、误解、意外时不会自甘堕落、无所作为,而是阳光般地把生活中的一切当作一种享受的过程。

心态有时会决定人的命运,积极的心态就是转运的阳光。因为,它会让你看到生活的另一面正阳光灿烂,从而激发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让事情向有利于你的方向发展。

面对生活,既可以从悲观的方面看,也可以从乐观的方面看。不同的是,用悲观的态度对待人生,举目只是“黄梅时节家家雨”,低眉即听“风过芭蕉雨滴残”;用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则可看到“青草池边处处花”,“百鸟枝头唱春山”。

在经济萧条、企业的寒冬时期,美国企业家理查·狄维士曾告诫我们:“人们需要保持着内心积极的力量,自始至终永不放弃。特别是在人生中不如意、不顺心、不快乐的阶段,更是需要拥有充足的心灵资源来支撑度过。”现在我们把狄维士的智慧运用在当下,也未尝不可。

面临人生过程中的逆境时,我们不必绝望、自甘堕落、无所作为,而是要静下心来,及时地调整情绪,改变自己的心态。只要我们以乐观、向上、愉悦的积极态度面对人生,就会发现,生活里原来到处都可以充满阳光,进而走出困境,面向未来。

疾病、愁苦和不幸是蒙桑太太对自己生活的概括,她是一个活在绝望中的女人。她一生结过两次婚,第一任丈夫抛弃了她,和一个已婚妇人私奔;第二任丈夫在他们婚后不久就去世了,无儿无女。

蒙桑太太生命中戏剧化的转折点,发生在镇上的一条大街上。在一个很冷的日子,她走在大街上,突然滑倒了,她的脊椎受到了伤害,使她不停地痉挛,而且昏了过去。医生认为蒙桑太太活不多久了,也绝对无法再行走了。

躺在病床上,蒙桑太太利用读书来打发时间,以及麻痹自己。其间,她读到这样一个句子:“忧愁、顾虑和悲观的情绪,可以使人得病;积极、愉快和坚强的意志和乐观的情绪,可以战胜疾病,更可以使人强壮和长寿。”

这几句话使蒙桑太太意识到自己一直不幸福且生活陷入绝望的问题所在。于是,她开始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学着用快乐的、有益的、向上的、光明的心态看待生活,结果她不仅站了起来,还健康地活了下来。

“这种力量,”蒙桑太太说,“就像引发牛顿灵感的那个苹果一样,使我发现自己怎样好了起来,开始行走、变得健康。我可以很有信心地说:一切的原因就在你的思想,而一切的影响力都是心理现象。”

积极的心态就是转运的阳光,当身处人生的低谷时,我们要学会静下心调整好心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做一个乐观的人,快乐享受生活,如此,生活的阴影将被远远抛在身后,我们随时随地都能面向着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