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冰鉴全鉴(第2版)
49107100000027

第27章 情态第四(9)

“你们有哪些野味呢?啊,鹌鹑!给我来鹌鹑吧——哦,不!这里有野鸡啊。如果方便,还是要点野鸡。”

当服务员走了以后,他没有说什么,却表现得十分焦躁不安。随后,野鸡上来了,他嘀嘀咕咕道:“我想我还是都要了吧。来一只鹌鹑。对,两种都来点儿。”

但是,当两个盘子放在他的面前的时候,他极其不高兴地把它们推到一边,大声喊道:“全部拿走!我一点野味也不想吃了。”

当晚餐结束后,他离开了餐厅。一种几乎没有异议的看法在餐桌上形成了。

“不行,先生们,”一位领导人说,“这个人是这样犹豫不决,他连自己吃什么都不能立即做决定,缺少当纽约州州长必备的素质。我们需要的是这样的人,他作为州长,以后可能是总统,他可以有别的什么缺点,但是千万不能在做决定时因为不必要的犹豫和耽搁而遭弹劾。”

【原典】

三者不必定人终身。反此以求,可以交天下士。

根据情态交朋友

【译释】

前述三种情态虽不能定下一个人的终身命运,而若能避开以上三种人而求之,就可以遍结天下朋友了。

中国古代对人的性格、气质等都有所研究,但没有形成完整统一的体系,多散见于各种著述之中。俗语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是不是一成不变呢?不是。曾国藩体情察意,明确认识到性情气质不是固定永恒的,都是会有所变化的。更深一步说,作者已经明确认识到一个人的性格性情、人格情操、言谈举止,跟他的命运好坏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不会决定人的终身命运。验之社会现实生活,可以发现,一个奸邪的小人却能身居高官显位,而一个正人君子却功名难求;贤相良将常常过早身首异处,巨奸大恶往往能够得享永年。“善有恶报”,“恶有善报”,屡见不鲜,不算什么怪事,因为社会生活太复杂了,没有固定不变的公式。

“反此以求,可以交天下士。”古人讲求学以致用。三种“时态”分析已毕,又该如何呢?知道这个道理,那么在生活中可以去发现那些为人真诚,不饰虚伪,勇敢果决,敢作敢为,主见沉浮,立场坚定之士,与他们交朋友、共谋大事,可以成功。反之,则不可与其交往,以趋吉避凶。这实际上是衡量、检验选择人的标准,以此来评判所遇之人,自然可以确定哪些能成为亲密战友,哪些能同甘共苦,哪些人只能敬而远之,以此结交天下之士,可保无误。

曾国藩一生能够左右逢源或绝处逢生,与他知人识人,能在身边网罗一批有真才实学的朋友有很大的关系。

在与曾国藩长期交往的朋友中,有一个人特别值得注意,他就是刘蓉。

刘蓉系湘乡人,字孟容,号霞轩,少年自负,三十多岁了还未中秀才。县令朱孙诏惊叹其才,私下让他的父亲督促他就试,赴县试,举为首名,始补生员。道光十四年(1834),曾国藩初次相识刘蓉,相语大悦。随即与郭嵩焘、刘蓉三人拜帖称兄道弟,以后曾国藩又多次拜访他,十分友善。

道光十九年(1839),刘蓉闲居在家,曾国藩从京会试归里时,曾专程到乐善里去看望他,勉励他攻读史书,勤奋写作。几年后,曾国藩在京收到他的一封信,见其学业大进,激动不已,他在道光二十三年(1843)六月初三的日记中写道:“临日接霞轩书,恳恳千余言,识见博大而平实,其文气深稳,多养道之言。一别四年,其所造遽已臻此,对之惭愧无地,再不努力,他日何面目见故人也!”道光三十年(1850),刘蓉养晦深山,将其室取名“养晦堂”,曾国藩得书后,欣然为他作《养晦堂记》:“吾友刘君孟容,湛默而严恭,好道而寡欲。自其壮岁,则已泊然而外富贵矣。既而察物观变,又能外乎名誉。于是名其所居曰‘养晦堂’,而以书抵国藩为之记。”曾国藩对刘蓉性格的刻画,足见两人交谊笃厚。此外,曾国藩还作《怀刘蓉》诗,诗中云:“日日怀刘子(谓刘蓉),时时忆郭生(嵩焘)”;“我思意何属,四海一刘蓉”;“他日余能访,千山捉卧龙”。

咸丰元年(1851),刘蓉参加乡试,得榜首,曾国藩知道后很高兴,在家信中说:“霞轩得县首,亦见其犹能拔取真士。”咸丰二年(1852)五月二十八日,刘蓉之母谭氏弃世;八月,曾国藩亦以其母于六月二十日去世回籍奔丧。当两人相遇于湘乡县城时,悲感交集,相对而泣。

曾国藩到京城做官后,也没有忘记这位同乡,诗文往来不断,并誉之为“卧龙”。曾国藩在《寄怀刘孟容》一诗中表达了他对刘蓉深切的眷念之情:

清晨采黄菊,薄暮不盈春。

宁知弟昆好,忍此四年别。

四年亦云已,万事安可说?

昔者初结交,与世固殊辙。

垂头对灯火,一心相媚悦。

炯然急难情,荧荧光不灭。

涟滨一挥手,南北音尘绝。

君卧湘水湄,辟人苦局阙。

怀念之余,他们之间更多的是书信往返,相互讨论学问之道。道光二十三年(1843),曾国藩在《致刘蓉》一书中,初步阐发了他对文以载道、文道并重的基本主张。他在这封信中说,我今天论述学术的见解,主要是受了你的启发。道光二十五年(1845),曾国藩又在《答刘蓉》的书信中进一步阐发了程朱理学之义,批驳了王阳明的致良知说。在这封信中,曾国藩首先说明在两年之内收到刘蓉三封来信,一直未作回复的原因是由于性本悚怠,对学问研究不深,怕见笑于好友。进而他又指出:“伏承信道力学,又能明辨王氏之非,甚盛甚盛。”其意是说,在你的启发之下,我才“了略陈大凡,吾子取证而裁焉”。毫无疑问,曾国藩学业的长进,离不开好友刘蓉的启发帮助,两人之间的关系在共同志趣下愈益深化。曾国藩对刘蓉的敬重之情在诗文中也常能反映出来:“夜夜梦魂何处绕?大湖南北两刘生。”

当曾国藩奉命办团练坚辞不出之时,刘蓉还专门写了书信一封,劝曾国藩不能仅“托文采庇身”,应以“救世治乱”为己任。

刘蓉与曾国藩有同乡挚友之谊,故敢于抛开情面,肝胆共见。针对国家和平时期与多事之秋的形势不同,刘蓉批评曾国藩应从远略、大局着眼,不能只看自己声望日起,就沾沾自喜,或者以文自娱,不忧天下;更不能上章言事,不管采纳与否,而且塞其责。他先以韩愈、黄庭坚的文学成就作比,再举欧阳修、苏轼的多采华章为例,指出这些虽可彰名千古,但时代不同,时势不同,有志者不仅如此,而应有陆贽、范仲淹那样的志量,才能成就千古传诵的事业。文中针对妇人之德与君相之德的重大区别,规诫曾国藩不能拘泥于妇人之仁,而当行“仁”于天下。文末举项羽功高而不赏,终失韩信等事例,劝他赏功以维系天下豪杰之心。所有这些都对曾国藩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常言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同样志趣的人,因为他们价值观相近,所以才能走到一起来,即“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性情耿直的人就和投机取巧的人合不来,喜欢酒色财气的人也绝对不会跟自律甚严的人成为好友。因此人们常说观察一个人的交友情况,大概就可以知道这个人的品性和素养了。

林肯也曾说过一句话:“从某种意义上说,你选择了什么样的朋友,便选择了什么样的人生。”

一般来说,有益处的交友有三种情况,有害处的交友也有三种情况。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诚信的人交友,同见识广博的人交友,这是有益的三友。同惯于走邪道的人交友,同善于阿谀奉承的人交友,同惯于花言巧语的人交友,这是有害的三友。

《礼记》上说:“与君子交朋友,就像进入了芝兰花圃,时间长久了,就闻不到它的芳香,就是与它同化了,与小人交朋友,就像进入了鲍鱼铺子,时间长久了,就闻不到它的臭气,也是与它同化了。”所以交正人君子为朋友,就可以说是一生的幸福;交邪恶小人为朋友,就可以说是一生的祸害。因此,交朋友不得不慎重地审度与选择。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谯周说:“交友的方法,最要紧的是清楚明白,沾染上了红色就变为赤色,沾染上了蓝色就变成了青色。”又说:“交朋友得到了门道,就是千里同好,稳固得像胶漆一样;交朋友不入门道,就会同室操戈,形同水火。”

交朋友贵在以道相合,以义相聚,以信相守,以心相应;贵在互相敬重、互相信赖、互相体谅、互相爱护、互相帮助。而最要禁忌的是,以权势、利害相交。正如《史记》中所说:“以权势、利害相交合的朋友,权势倾倒,利害已尽,必然疏远。”

以势力相交的朋友,势力倾倒就会绝交;以利益相交的朋友,利益没有就会疏散;以富贵、功名相交的朋友,富贵、功名的利害相同就会结合,富贵、功名的利害相背就会离开。唯有以道义相交,性情相交,肝胆相交,真诚相交,才会深切长久,才不至于被富贵、贫贱、患难、利害所分离。

看来,进什么样的圈子,交什么样的朋友,确实是个大问题。

三国时蜀主刘备就是一个十分善于选择朋友的人。如果当初没有他在桃园与关羽、张飞结为兄弟,又在隆中三顾茅庐选择卧龙诸葛亮,就很难三分天下,建立蜀汉帝业。

一个人选择什么样的朋友,对自己的思想、品德、情操、学识都有很大的影响。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近贤则聪,近愚则聩。”古人很重视对朋友的选择。孔子曰:“君子慎取友也。”品德高尚的人,历来受人推崇,也是人们愿意结交的对象。而品德低劣的人,却常常被人所鄙视,当然也不排除“臭味相投”的“酒肉朋友”。

实际上,每个人不管自觉或不自觉,他们交朋友总是有所选择,有自己的标准的。明朝学者苏竣把朋友分为“畏友、密友、昵友、贼友”四类,如此划分便可明白;畏友、密友可以知心、交心,互相帮助并患难与共,是值得深交的:那些互相吹捧、酒肉不分的昵友,口是心非,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有利则来,无利则去,还有可能乘人之危损人利己的贼友,那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结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