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要生存就必须有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否则就不能生存和发展下去,所以物质需要是人们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需要。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人们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它东西。”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生理需要视为最基本的需要。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在他提出的双因素理论中,把工作条件、薪水等视为保健因素,如果这些因素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就会造成职工的不满,使人不安于工作。所以要重视人们的物质需要,并不断满足人们这方面的需要。
教师是社会人,和其他社会成员一样需要生存和发展,这些都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这是客观存在。因此,物质激励是重要的。但是,单纯的物质激励也难以取得好的效果。物质需要的激发力量是有限的,当他们没有得到满足时,便会使人在心理上产生紧张情绪,于是,人便会采取某种行为以满足需要,消除紧张。一旦得到满足后,这种需要就不再具有激发动机的力量。精神需要往往不容易满足,像尊重和成就需要永远也不会完全满足,一旦得到了满足,它对激发人的动机,支配人的行为,则有持久的作用。所以,被精神需要所激励,就会有使不完的劲,就会产生强大而持久的推动力量。另外,当一个人的精神需要和物质需要都能满足时,他往往追求精神需要,因为精神需要更有价值,只有当精神需要得到满足时,才具有更深刻的幸福和满足感。因此,教育管理者不仅要设法增加人们的工资、福利待遇、奖金,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还要特别注意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要尊重人,相信人,理解人,给他们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帮助他们获得成就。
西方行为科学者们站在个体行为研究的立场上对精神激励给予了极高评价。马期格把归属感、自尊与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看成高层次的精神需要。麦克里兰的“成就需要理论”认为,对成就需要强的人来说,并不需要组织给他提供更多的物质报酬,只需给他提供能使他取得工作成就的环境即可,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精神激励也就够了。赫兹伯格把工作富有成就感、工作成绩得到认可、工作本身具有挑战性、在职业上能得到发展成长等视为激励因素,他认为这些因素的满足能激发职工的积极性。
教师作为知识分子中的一个群体,有着丰富的精神需要:
强烈的求知欲。教师是精神文明和先进思想的传播者,这使得教师对人类科学文化知识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广泛的渴求。尤其是当今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知识不断更新,更加强了教师们这方面的需求,教师们迫切需要学习与进修。
强烈的尊重需要。教师为人师表的职业,使得教师有强烈的自尊感,他们有获得社会、学生、家长等尊重的强烈愿望,并有着深刻的情感体验。而且是否受到了尊重,关系到他们对教育事业的态度。强烈的成就欲。教师作为社会上高文化层的群体,他们具有比其他社会群体更强烈的自我实现的心理,他们渴望把自己的知识才能充分发挥出来,渴望能施展自己的才华,渴望自身的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同。市场经济的发展所培植起来的人们的创新意识更强化了他们实现人生更高价值的心态。他们希望自己事业成功,希望自己有所作为。他们把自己能否取得成就看得异常重要。
教师的精神需要是非常迫切的,是较高层次的需要,它比物质需要复杂。精神的力量不仅能使人产生较强烈的动机,而且它还可以控制、调节物质需要。在强烈的精神需求状态下,即便是某些物质需要一时满足不了,广大教师也能对工作保持稳定而高涨的情绪和积极性。所以精神激励是不可缺少的激励手段,学校管理者必须根据教师的精神需要的特点,采取恰当的精神激励措施。
(1)千方百计为教师们创造学习环境,提供进修机会,满足广大教师好学求知的欲望。学校要在尽可能的条件下,为教师及时提供各种科技和学术信息,添置比较丰富的图书、报刊资料。
(2)学校领导要诚心诚意地尊重和依靠教师,对教师应多鼓励、多指导、多关心。领导要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教师,有事情多多商量。另外,学校应让教师参与管理。据西方管理学家的试验表明,职工完全不参与管理,只是被动地接受管理,工作效率要降低39.6%。职工参与管理,工作效率可提高16%。这种工作效率的反差,可以说明参与的激励作用。让教师参与管理,使他们感到被尊重,教师的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自然会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参与还能形成领导与教师之间相互关心、支持、谅解、配合的心理气氛,使上下级之间关系更为融洽。在这种良好的环境中工作,对教师来说本身就是一种激励。
(3)要为教师提供发挥其才能的机会,创造自我价值实现的条件。要为他们创造较为宽松的环境,使他们有时间、有精力去从事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要形成团结和谐的氛围和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他们能心情舒畅地从事教学、科研。在学校这个空间里创造一个适合他们发挥聪明才智、有利于做出成就的良好的心理空间,并为他们出成就进行物质投入。
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两者有本质的区别,而另一方面又是互相联系的统一体。精神激励不可能脱离物质激励而独立存在,它必然以一定的物质支持为基础,否则精神激励便会变成子虚乌有的空谈。在物质需求得到相对满足以后,必须运用精神激励,只停留在物质需求满足的程度上难以激起人们更大、更持久的积极性,只有两者结合才能激发起人们更大、更持久、更有效的力量。只有将物质与精神激励有机、综合、同步地实施时,才能取得最大、最持久的激励效果。
5.学校计算机管理方法
计算机是指利用电子技术进行大量高速自动运算的设备,具有存贮容量大、自动化程度高、运算速度快的特点。计算机具有多项功能,如:运算——对输入的数据进行快速准确地运算;处理——对信息进行加工以确定数据之间的关系,给人的科学决策提供参考资料;存储——对信息资料、计算程序具有记忆、存储功能。由于学校管理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数据、文字等信息资料,如果仅靠人力去收集、处理和存储,必然给管理者带来巨大的时间负担,因此,为了提高管理效能,必须应用计算机技术。
学校信息和学校管理信息
(1)学校信息。
信息是系统内部建立联系的特殊形式,是系统确定程度的标记,它反映了物质运动和变化程度,是物质的基本属性之一。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依赖于学校信息,学校信息是指学校收集。加工整理后,能用于学校教育、教学、科研和经营管理的各种知识。图形、公式、法则、数据、资料等有效情报的总称。教育活动是对人类几千年来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传递的过程,由此可知,教育的功能是通过信息传递实现的。
学校信息的内容纷繁复杂,包括教育法规、教育方针、政策及指示等指令性与指导性信息,劳务市场和人才市场的情报信息、人事需求信息、财务管理信息、设备物资以及教学技术信息、学校环境信息、学校经营管理信息、教育教学研究信息、后勤服务信息,等等,这些不同类型的信息,汇成了学校生命体的“血液”,使学校系统保持勃勃生机,同时它们也是学校决策的前提,是管理的关键因素。学校管理者必须树立强烈的信息意识,高度重视学校信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
(2)学校管理信息。
学校管理信息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是由输入、处理、输出、反馈等四要素构成的,其主要功能如下所述。
收集信息。及时、全面、准确地获取学校管理的内外信息。外部信息包括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新的教育理念和观念、社会对学校的评价与要求、家长对学校的期望,等等,内部信息包括学校师生员工的素质状况、学校的设备配置、各类规章制度的建立、资金的流动、校办企业的相关资料、学生的学习、各项教育活动的时间安排,等等。
整理信息。学校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良美不齐的各类信息,有的是对学校决策具有参考价值的情报,有的则是混淆视听的虚假信息,而且纷繁复杂。为了提取的方便,为了提高管理效能,就有必要对学校管理信息进行有目的地加工处理,去伪存真,科学地分类用咧,并通过计算机进行自动化处理,从而减轻学校管理人员个人时间、精力、能力上的巨大负担。
传输信息。收集、处理信息的目的是为了利用信息来解决问题,因而学校管理人员必须开辟并维护信息传输渠道,保证其畅通无阻。否则,投人大量的时间、人力和资金所收集、处理的信息将被束之高阁,毫无价值。学校管理人员应创设多种多样的传输渠道,如意见箱、热线电话、电报、传真,而以计算机信息网络为中心的传输系统,不仅能及时获取、处理信息,而且能迅速地传递信息,因而是最经济有效的传输渠道,有远见的学校决策者应致力于校园网的开发和建设。
储存信息。真实的信息是一种无价之宝,具有重复使用的价值,学校管理人员必须对信息做好储存和保真工作,要求在储存过程中做到:全面即不遗漏任何有价值的情报资料,真实即对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有序即对信息进行分类排列,以方便提取。
学校管理中的计算机运用
(1)计算机与学校教育。
将计算机技术引进学校教育领域始于20世纪50年代,它是由美国的IBM公司率先研究的。IBM公司于1958年设计了第一个计算机教学系统,利用计算机连接一台电传打印机向小学生教授二进制算术,并能根据学生的要求产生习题。1961年,该公司研制了心理学、统计学和德语阅读等内容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有多种形式,如利用计算机讲课、辅导、答疑。批改作业、编制考试题等。计算机当“老师”不仅知识面广、态度和蔼、不厌其烦,而且能重复过程,放大微观状态,因材施教。现在,计算机辅助教育的潮流已经波及全球,并渗透到了各级、各类的学校教育、教学、教研、教育管理等活动之中。
(2)学校管理中的计算机技术。
学校管理过程中的信息纷繁复杂,包括学生信息、学校财物信息、教职工信息,这些信息若由人力来收集、处理和传输,管理成本是相当高的。只有建设和完善计算机行政管理系统,并合理地利用它收集汇总、整理、分类、处理、存储信息,才能将管理者从烦琐的事务操作中解放出来,考虑其他的重大问题,从而提高管理效能。
计算机辅助下的学校管理具有新的特点。
一是学校管理活动的客观性、科学性增强。由于计算机技术的介人,学校管理过程中的许多环节或过程,都不需要管理人员去亲力亲为,而从管理系统中解放出来,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观察。规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管理系统的活动,减少了由个人情感、爱好、观念、偏见而带来的主观随意性,增强学校管理实践的客观性、科学性。
二是学校管理系统的自我更新,再生功能增强。学校管理系统是通过维护教育系统的正常运行、促进教育系统的不断发展,来实现其价值的。前者较容易做到,如设计结构合理的组织机构,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组织纪律,便可以建立和维护系统的正常秩序。而后者仅靠管理系统自身是有一定难度的,如果引入计算机技术,则可以提高管理系统的创新和再生能力,进而促进教育不断改革和发展。逐步完善的计算机行政管理系统,将随时或定时检测教育系统内的各要素、各过程的活动状况,并以最快的速度发出调控指令,及时监控学校教育系统的发展。在传统的教育技术环境下,很难及时发现学校教育系统的问题,也很难及时地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转,因为调控指令在层层下传的过程中,可能造成延误或失真。
三是学校管理系统与环境系统的联系增强。学校管理者通过计算机技术将学校进行整合,使其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通过互联网与外部环境紧密相连。学校管理者在决策时,能够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综合利用环境系统的有利条件,从学校的整体利益出发,提出符合环境要求和本校特点的战略思想,客观、科学地规划学校的发展方向。
(3)计算机技术对学校管理的影响。
促使新的管理观念的确立。学校计算机行政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完善,将加强学校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联系;同时,学校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子系统,通过互联网与社会其他子系统频繁地交换信息和能量,使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不断加强。因此作为学校管理者首先必须树立系统的思想观念,立足局部、放眼整体。其次,计算机技术引人学校管理过程后,硬性的规章制度对人的调控和直接的协调活动将逐步减少,人的主体性更加突出,这就要求管理者必须确立人本管理观念。第三,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社会全方位、各层次的变化剧烈,影响学校管理的因素较多,各因素的变化速度加快,学校管理者要树立动态的、创新的思想观念,重视信息的收集、处理、传输和反馈工作,游刃有余地应对瞬息万变的内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