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提高学校规范化管理的质量
49122500000016

第16章 学校规范化管理措施(15)

14.教师的培养与提高

教师培养与提高所依据的原则

(1)服从和服务于教育任务。

(2)坚持政治提高与业务进修统一。

(3)坚持当前需要与长远需要相结合,正确处理系统学习文化知识、专业理论与学习教材教法的关系。

(4)坚持在职为主、业余为主、自学为主的原则。

(5)统一规划,区别对待。应坚持从实际出发,对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要求。

教师培养与提高的途径和方法

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和在职教师培训的规律,分类指导,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培训,使不同职务、不同层次的教师都得到提高。其主要途径和方法有:

(1)脱产进修。

根据需要与可能,有计划的选送教师参加教师进修院校脱产学习。

(2)在职进修。

①组织教师系统自学,由教师根据自己的水平和需要,定目标、定内容、定时间、定进度,教研组督促检查。

②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建立起类似工厂中的师徒关系。对新教师,指定有经验的老教师传、帮、带,这不仅是提高年轻教师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而且有助于老教师的进一步提高。

③抓好教学研究活动。通过教研组组织专题讨论,组织教学观摩和经验交流,组织教师相互听课,可收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效果。

④组织教师参加电大或其他函授学习。国家已用电视卫星专门开设教育频道,学校要做好具体的组织工作,给教师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

此外,还可通过组织系列讲座、专题报告、学术讨论和校际协作等活动,促进教师的提高。

15.学生的常规管理

常规管理概述

学生的常规管理,即通过各种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管理。它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明确常规的指导思想,形成常规的规范和条理,建立执行常规的组织结构,常规管理的物质保障等四大要素组成。

学生常规管理的内容和形式

学生的常规管理,包括学生一日生活运转过程的行为规范要求,和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教育过程中的行为规范。在一日行为规范方面,包括宿舍规则、进校规则、课前规则、课堂常规、课间规则、饭厅规则、离校规则、返校规则、家庭规则等。

在各类教育中的行为规范方面,包括升降国旗的规则、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公共场所规则、三好学生条例、先进班集体条例、课堂学习制度(预习、听讲、作业、复习、小结等)奖惩条例、集会规则、劳动规则、图书阅览规则、实验操作规则、军训规则、社会实践规则等。

学生常规管理的实施

常规管理的目的,是要让学生遵守良好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因此,在学生常规管理中,应抓好实际训练工作,经常性检查工作,遵守常规的评比工作,树立先进典型的教育工作。使学生常规管理落到实处。

16.学生组织的管理

班级中的学生管理

(1)班级管理的概念。

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班级的管理,即班集体中学生之间的相互管理。

(2)班级管理的目标。

确立班级管理的正确目标,是实现学生班级管理的基本条件。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这里所说的学习,是广泛意义上的学习。从学习的内容讲,包含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的学习。从学习形式讲,它包括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学校要通过学生各个方面和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促使学生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发展,这是班级管理的总目标。

班级管理的总目标应分解为长期目标和近期目标;全班的各类目标还应分解为每个同学的具体目标,形成班级管理的目标体系。

(3)班级管理的领导者。

班主任是班级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学校领导者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的得力助手。

班主任在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中起着导师的作用;并负有协调本班各科任教师工作和沟通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之间的联系的作用。

(4)班级干部。

班级干部是班集体的组织核心,它是班集体是否形成的重要标志。他们要组织全班同学形成团结友爱的班集体。因此,班干部应该是同学中的先进分子。同时,学生干部也是受教育者,应该使更多的学生通过当干部,努力为同学服务,提高组织和管理能力。因此,在班级管理中,要建立干部轮换制度,制定选举办法,规定一定任期。

有两种做法是应该避免的。一种是学生干部“常任制”作法,即让一部分学生长期当干部,甚至从入学到毕业多少年不变。另一种是随意地、频繁地、无计划地更换学生干部。

(5)班集体舆论。

班集体舆论,是指在学生班集体交往中,对各种是非、褒贬问题的大多数人的评论。

班集体舆论,包括正确舆论和错误舆论两种。班级管理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树立正确舆论,控制错误信息的传播,抵制和消除产生和发展错误舆论的基础。

班级管理的质量,表现在许多方面,而任何一种质量,都要以舆论的形式反映其真实性。是否形成正确舆论,是衡量班级管理质量最主要的标志。

学校共青团组织的管理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共青团组织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全体学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教育目的,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共青团组织开展工作时,一方面要服从党组织的领导,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要防止非政治的倾向;另一方面则要针对学生的特点,按照教育规律和组织原则,独立自主的开展工作,要防止成人化的倾向。

共青团组织要主动接受学校行政的指导,班团支部要接受班主任的指导。学校行政和班主任有指导团组织开展活动的职责。学校行政和班主任在指导团的工作时,可向他们提出意见和建议,但要尊重团组织的独立性,切忌包办和干涉他们的正常工作。

17.学生后进生的管理

后进生分为学习后进、品行后进和学习、品行都后进三类学生。

学习后进生往往表现出记忆力较差,思维操作缺乏条理性,思考问题比较迟钝,他们的“思路”在学习中常常断线,教育管理者面对这类学生,切忌伤害他们的自信心和荣誉感,不要让他们觉得自己低人一等。要注意采取一些特殊措施,帮助他们学会思考、学会学习、促使他们在智力上得到提高。对这类学生,切不可态度粗暴,方法简单,也不能持“迁就”的态度,随便降低教育要求。

品行后进生是指那些在道德品质方面存在缺陷、问题的学生。他们或是道德认识水准低,道德观念模糊;或是道德情感薄弱,缺乏同情心,是非、善恶、爱憎不分,性情粗暴;或是道德意志薄弱,缺乏自制力;或是不守纪律,不讲礼貌,不爱学习,形成了坏习惯;或是以上诸方面兼而有之。学习、品行都后进的学生,其表现更加复杂。教育管理者面对这两类学生,首先要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主动亲近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并注意发挥学生集体的力量来影响和感化他们;其次,要重视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其学业成绩,使他们能体验和享受到学习的欢乐;另外,教育管理者要注意仔细观察,认知捕捉这类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闪光点,积极创造矛盾转化的条件,促使他们向好的方面转化。

18.学校总务工作管理的任务

学校总务工作管理的主要任务是:

(1)健全学校总务工作的组织管理系统,加强总务工作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总务工作及其管理职能,不断提高总务工作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2)加强对学校经费、财产、设备、校舍等的管理,充分发挥它们的经济效益及效能。开源节流,勤俭办校,努力改善办学条件,逐步实现教育、教学设备达到国家和地方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标准要求,并尽可能地逐步实现教育手段现代化。

(3)关心师生员工的生活,努力改善他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做好集体福利和体育卫生保健的保障工作。

(4)建立、健全安全保卫制度和安全保卫岗位责任制度,做好安全保卫工作,维护师生员工的安全及保护好学校财产。

(5)整建学校环境,净化、绿化、美化校园,为学校教育、教学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依照国家及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对校园环境进行管理。

19.学校总务工作队伍的建设

总务工作队伍的组织建设

总务处是学校开展总务工作的职能部门。一般城镇学校都设有与教导处并列的总务处。总务处由总务主任具体领导。规模较小的学校设有事务老师,在校长领导下,经管全校的总务工作。

总务处,因学校规模大小不同,工作人员数量各异。一般情况下,总务处职员有会计、出纳、采购及保管人员、伙食管理员等,工人则有传达、水电工、木工、勤杂工、炊事员等。农村学校一般的职工人员为数甚少且往往一人身兼数项工作。虽然学校规模不同,总务工作人员数量各异,但基本可分为理财、管物、采购、维修,及保卫传达各类职能工作者。学校总务工作管理应因校制宜,对本校总务工作人员的工作给予明确的分工,确定每个人的岗位。

总务工作队伍的思想建设

建设一支热爱教育事业,有一定文化素养,有专业知识技能,全心全意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的总务工作人员队伍,是做好总务工作的根本保证。

(1)要教育和培养学校总务工作人员树立热爱本职工作,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的思想。解决总务工作人员中不安心本职工作,认为总务工作低人一等的思想问题。

(2)对总务工作人员进行勤俭办学和财经政策、法规的教育。在理财、管物中,要做到按照政策、法令、规章、制度、开支范围和标准办事。要勤俭为本,做好总务工作。

(3)对总务工作人员要进行全局观念的教育。

每个总务工作人员都应有全局观念,具备甘当配角、甘当勤务员的精神。做到正确认识总务工作在全校工作中的位置,提高做好总务工作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学校工作中整体的配角;正确认识总务工作要为教育教学服务的方向,克服总务工作和教育、教学对立,供、求对立的错误思想和作风;甘当勤务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廉洁奉公、秉公办事。立足本职,胸怀全局,正确处理好全局与局部的关系,日常工作和中心工作的关系,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正确认识学校是教育机构,全校教职工都有教育青少年学生的责任。

总务工作队伍专业技术素质的提高

学校总务工作有很多都是摸得着、看得见的工作,事务性强。但是,这不等于它没有专业性、技术性。管财、管物、管事都需要有一定的专门业务知识。所以,学校总务工作管理中,要重视总务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的培养和提高,除了通过自学和工作实践,使他们逐步熟悉和掌握本职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应给他们提供外出学习进修的机会和条件。

20.学校财务工作管理

学校的财务管理,就是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工作。它既是学校总务工作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财政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学校财务管理具有政策性强和涉及面广的特点。

学校经费的来源和用途

学校经费即教育投资,是国家用于发展教育事业和开发人才的财政预算支出,是办好学校的物质保证。

按照资金来源渠道的不同,学校经费分为预算内资金和预算外资金。预算内资金是国家拨给学校开展工作的资金,或称教育事业费。预算外资金是在国家政策规定范围内,不通过财政集中和分配,放在国家预算外,由学校自收自支,单独核算的资金,如勤工俭学、校办工厂(农场)等方面的收入,学生交纳的费用等,这是教育经费的重要补充。

按资金用途不同,学校经费又可以分为基本建设费和教育事业经费两大类。主要包括:学校校舍的新建、扩建和维修费用;公办教职员工的工资福利费用;学校教育设备(包括教学仪器、图书资料等)的装备和购置费用;教育、教学、科研和办公费用;民办教师的补助费;学生的助学金等。

我国的普通教育,主要是国家办学和集体办学。在城市,除了国家办的学校外,还有企业单位所办的学校;在农村,除了中央和地方要逐年增加教育经费外,还要坚持通过多种渠道解决学校经费问题。

学校财务的计划管理

学校财务的计划管理不仅是学校财务管理的一般程序,而且是科学管理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学校财务计划管理基本环节有四个。

(1)编制预算。

国家机关、团体和事业单位对于未来一定时期内的收入和支出的计划就是预算。预算的编制要实事求是,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照顾一般。既要保证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又要考虑到经费的可能,把需要与可能结合起来。既要坚持量力而行,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力求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情,同时要防止积压经费。

预算的编制,由总务主任负责,会计人员具体拟定。预算初稿编成后,送校长审阅,由校长提交校务会议或行政会议讨论,校长签署核定后作为学校正式预算,呈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学校年度预算内的经费,是保证日常教学和师生生活所必须的经常开支费。基建维修和设备费等临时性质的重大用款,应作专题预算,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