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长征
4912800000132

第132章 红四方面军(二十二)

剑门关战役

红军突破嘉陵江天险后,田颂尧部队一败涂地。4月2日,蒋介石手令将田颂尧撤职查办,以记大过处分的副军长孙震暂代第29军军长,“待罪图功”。此时,刘湘判断,红四方面军不会完全放弃川陕根据地,目的仅在于扩大苏区到嘉陵江上游两岸地区,再相机向川西平原发展。于是,他令第六路军总指挥王赞绪指挥彭焕章等5个旅由南充侧击,防止红军向川中盆地发展。

红军第二梯队渡江后,总指挥部即以4个军的兵力分3路席卷沿江敌人。左翼红9军一部在红4军一部配合下,经阆中地区南下,于4月2日攻占南部县城,歼灭李炜如路3个团。右翼红31军击溃刘汉雄一部后,急向剑门关推进。中路红30军及红9军一部在马鞍山击溃敌29军第10旅一部,于3月31日攻占剑阁县城后,以红89师控制县城,88师向东北疾进,协同红31军攻击剑门关。

剑门山是四川四大名山之一,山势北高南低,绵延横亘东西数百里的七十二峰,嵯峨齿仞如倚天长剑横跨剑阁、昭化之间的隘口。剑门关,扼川陕孔道,两边峭壁突兀高耸,似利剑劈开悬在数丈深的绝壁中的一条小道,贯穿南北。剑门关以峥嵘崔嵬而称雄于天下。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赞曰:“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千百年来,兵家皆言:“打下剑门关,犹如得四川。”剑门关守敌为邓錫侯第28军宪兵司令刁文俊部3个团。其中陈麟团守剑门关东侧的沙坝河、红岩寺一线;王良团守关南汉阳铺、大小吊崖一带;杨绰云团和陈团之廖营,守关口至青树子一线;刁部还与广元王志远部遥相呼应。为鼓励守关,邓錫侯拨专款4万银元犒赏官兵。

根据敌情和地势,方面军总指挥部决定分三路攻击剑门关。第一路红91师速断关口东面的广、昭等援敌,经黑山观、风垭子强夺李家嘴,形成佯攻阵势,以牵制敌人火力;第二路红88师由南直插剑门关,协同红31军攻关;第三路红93师一部在骑兵配合下,从五里坡直冲关槽,攻击关口主峰。徐向前还应副总指挥王树声的请求,调总部迫击炮营配合攻关。各路攻关部队由王树声统一指挥。4月2日拂晓,红88、93师及91师1个团,分别进抵剑门关,从东、西、南三面包围了剑门关。红88师先头部队突破敌两道岗哨,冲上杨绰云团鱼池梁阵地,与敌发生激战,不久,杨敌败走,红军遂占童家山、棚子梁。与此同时,红91师也占领李家槽。红93师一部挑选了7人组成突击组,由当地农民带路,绕至金牛峡一带,突然袭击敌指挥所,夺得川军旗帜一面和机枪1挺。突击组随即化装成川军,直奔关口门楼,毙敌瞭望哨数名,连续占领三道门楼。守敌仓皇越过烽火台逃下志工寺。红军后续部队1个连赶到,会同突击组以轻重机枪封锁关口。杨绰云团被迫退守剑门山主峰阵地。至此,剑门关外围敌之据点被全部扫清。

11时许,红军对剑门关主峰守敌发起总攻。主攻任务由“夜摸常胜军”274团第2营担任。营长陈武和率该营在总部迫击炮营和红31军机炮火力掩护下,利用土坎石包与敌激战。但终因红军火力不强,路滑难行,突击营连续两次攻至主峰附近而失利。副总指挥王树声及时调整部署,仍由2营担任主攻,同时以红91师攻击敌东侧阵地,红88师攻击敌西侧阵地,红93师作正面掩护性攻击。第3次攻击开始。迫击炮营改用各连长亲自操炮,准确地摧毁了主峰敌人火力点。突击营充分利用地形地物,展开山地战斗队形,一鼓作气冲上大剑山主峰。杨绰云团2个营退下山去,逃入姜公祠。红军大部队跟进,与突击营围攻敌人,并展开激烈肉搏。杨绰云被逼跳崖毙命。残敌500余人逃向关外,被红军歼灭。战至下午4时,红军占领剑门关,歼敌近3个团约3000人。红军牺牲仅50余人。

红军占领剑门关后,沿江川军纷纷溃逃。红军乘胜追击。红30军和红31军各一部星夜攻占昭化城,歼守敌1个团。红31军主力进至羊模坝、三垒坝地区,阻击胡宗南部南下,并包围广元。红4军以一部兵力向梓潼发展,另一部协同红9军攻克阆中、南部,击溃田颂尧部1个旅,歼敌3个团。至此,嘉陵江战役第一阶段结束,歼敌7个多团,控制了北起广元,南至南部的嘉陵江西岸地区,敌人整个沿江防线被摧毁。第29军残部退走射洪、盐亭、三台地区。邓錫侯一部退至广元及其以北地区,另3个旅和军部所率部分机动兵力,布防于梓潼、魏城、江油、中坝地区。以上各敌沿涪江右岸分据要点设防,阻止红军渡过涪江。刘湘、邓錫侯、孙震一致判断:红四方面军可能放弃通、南、巴根据地,北出汉、沔,沿川陕公路南下川西平原。红军向涪江上游进军,不过是红军历来的“转山”行动。同时,刘湘令许绍宗纵队和第6路军约8万人指向剑阁、梓潼,主要掩护川西,同时向北送走红军,此时,胡宗南部仍在川陕甘交界的青川、碧口至南坪一线窥视川中动静,并阻止红军北上

江油之战

4月初,张国焘在剑阁县城节孝祠主持召开了西北军委会议。会议总结了陕南战役和嘉陵江战役的经验,特别肯定了剑门关战斗的胜利。会议着重讨论了部队今后的行动方向。与会者纷纷指出,只有与中央红军会师,胜利才有保障,应派出得力部队去迎接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经过激烈争论,张国焘最后决定:红四方面军全部向西北发展。由徐向前、李先念率一路红军向北主要打击胡宗南部,首先攻占平武、青川,再相机取天水,准备建立川陕甘根据地;以进入剑阁、苍溪、阆中、南部一线的红军继续向西挺进,尽快攻占梓潼、江油、中坝、北川,进入茂州。会议还批评了红军中的少数人在执行“坚壁清野”中任意乱烧群众房子的错误。张国焘在会上还提出了去茂州成立西北联邦政府的主张,宣布将川陕省苏维埃政府改为红四方面军总后勤部,对外名义不变,确定由余洪远专门负责方面军后勤工作。

4月8日,红四方面军总部根据剑阁会议精神和当面敌情,决定由王树声率红31军继续扼守羊模坝、三垒坝,并围困广元,阻击胡宗南部南下;红4军攻占梓潼,阻击绵阳方向可能来援之敌;李先念率红30军第89师出青川、平武,迟滞胡宗南部南下,保障红军右侧安全;徐向前率红9军主力和红30军第88师向江油城、中坝镇展开进攻。

4月4日,蒋介石急电射洪、三台、绵阳、梓潼、中坝、江油、平武等县、镇在涪江流域沿线构筑碉堡封锁线。8日,又严令各县长官死守城池,不得临阵退缩,若有弃城逃跑者,概以军法从事。刘湘也严饬邓錫侯部于绵阳以上,孙震部于绵阳以下至三台沿涪江右岸设防,全力阻止红军西进。

江油县位于成都平原西北边缘,十分富庶。县城武都,东临涪江,西、北两面紧靠大山峻岭,向南是一片南北走向的起伏丘陵地带,战略地位十分重要。4月8日,邓錫侯急调杨晒轩旅及8县联团司令蹇幼樵所率地方武装3个大队防守县城武都。距武都33里的中坝镇,离成都仅280里,扼川陕大道咽喉,为川西平原北面门户。中坝物产丰富,水陆交通方便,商业繁荣,素有“小成都”之称。同时,中坝也是军事重镇,历来为兵家所争。因此,邓錫侯急调特科司令游广居率孙礼旅和卢济青旅以中坝为据点,沿江修筑工事。邓錫侯则率重兵,坐镇绵阳指挥。

4月上旬,红四方面军兵至江油,为涪江所阻。涪江是嘉陵江的一大支流,江岸较为平坦,但时值桃花水汛期,江面宽阔,水深流急。敌人又以1个团控制了武都至彰明间的制高点烽火山。红9军先头部队73团号称“攻如猛虎”,从新兴、双河、青林口向敌突袭,一举击溃烽火山守敌,为西渡涪江扫清了道路。接着,73团以1个排拉着纤绳武装泅渡,至中流,纤绳被浪头打断,数十人被水卷走。接着,红军向老百姓借来几十只打谷用的木制拌桶,扎成十几只简易渡船,准备再次强渡。10日晨,红73团从武都以东阳亭乡东塔山下弁家漩渡江成功,歼守敌1个营。接着,红27师、25师各团也分别从弁家漩、乌梢滩、小河坝、苦竹林等地渡过涪江。11日拂晓,红9军击溃城郊守敌任建勋团,残敌向罗江方向逃走,红军占领了武都外围的观雾山、公子坪、陈塘观、塔子山等要点,对武都形成了合围,前锋直指中坝。红88师师长熊厚发、政委郑维山率部从南塔坡渡过涪江,进击中坝镇。守敌孙礼、卢济青两旅在红军强大攻势下,纷纷沿公路向青莲场方向退走,至通口河下游才收容整顿部队。8县联团亦闻风逃往安县一带。红军于11日占领中坝镇、彰明等地,直逼邓錫侯的老巢绵阳。绵阳附近各县岌岌可危,成都也因此受到极大威胁,不少富人变卖家产,准备逃往重庆、武汉、香港等地。

邓錫侯在蒋介石的严令下,计划率18个团在8架飞机的支援下,向中坝、江油增援杨晒轩。但邓錫侯的军事计划还未执行,即被徐向前所知。徐向前和指挥部驻在江油城南一座民房里,获悉邓錫侯来援,当机立断,决定采取围点打援战法,令红9军第27师继续围困武都,红9军第25师、红30军第88师、红4军第10师和11师各一部主动撤出中坝、彰明、梓潼等地,分别占领江油以南的塔子山、鲁家梁子一带有利地形,抢修工事,于公路两侧潜伏,待机歼敌援兵于运动中。

4月16日,邓錫侯率部抵达青莲渡,会合了游广居率领的2个旅,并探明中坝城内已无红军,仅在城外发现江油、中坝道上有少数红军警戒。当日午后,邓錫侯令孙礼旅向红军警戒阵地进攻。刚一接触,红军即向塔子山方向撤退。孙礼即率部在中坝城外占领掩护阵地。邓錫侯进驻中坝镇后,以刚收容的任建勋团担任城防守备;并部署翌日战斗:以游广居率2个旅为右翼,在中坝北侧的涪江右岸至横跨马路一线展开,进攻塔子山红军;以龚渭清旅和陶凯旅为左翼,在官渡溪一线展开,经白庙子、官渡溪向鲁家梁子红军阵地攻击;以李伯勋团和任建勋团为预备队;并电令杨晒轩随攻击部队的进展相机出击。

17日拂晓,邓錫侯部全线出击。先头部队进至红军岩嘴头附近预定作战区域时,邓錫侯即以小部队搜索前进,大部队随后跟进,企图与红军先进行局部战斗,抢夺有利地形,掩护主力向武都前进。徐向前则以小部红军沿公路两侧且战且走,诱敌深入,主力则一直隐蔽在待机区域。敌龚渭清指挥左翼2个旅进展较快,不久便攻至白庙子、官渡溪一线。邓錫侯见先头部队进展顺利,便令大部队以梯次密集队形向武都推进。

鲁家梁子东濒涪江,西临八家河,它与塔子山似一道城墙把江油与中坝拦腰斩断。许世友指挥的红4军部队就固守在这里。邓錫侯先以飞机大炮狂轰滥炸,接着令龚渭清指挥3个团的兵力向红军阵地发起集团冲锋。红军充分发杨火力近战,給敌以沉重打击。敌军在督战队逼使下不顾伤亡蜂拥而至,突破了红4军左翼34团与红30军第88师的接合部。许世友急令预备队红28团反击。骁勇善战的团长王近山率领部队冲入敌群肉搏,将敌人赶下了山。战至下午,红军伤亡不断增多,不少连队只剩下三四十人了,很多指战员仍然带伤坚持战斗。此时,敌游广居指挥右翼部队两个旅占领火风山,接着又仰攻红25师塔子山阵地。红军据险固守,給敌以大量杀伤。游广居部队攻至山腹后已饥饿疲惫不堪,士气已竭,无力再攻。红25师乘势以猛烈火力从正面杀伤敌人,又以大部兵力从两翼包抄敌军。敌旅长孙礼急投入预备队与红军反复冲杀。激战约1小时,孙礼旅伤亡过半,率先向中坝溃退。红25师乘势从三面席卷卢济青旅。卢济青旅分两路溃退,旅长卢济青率旅部和傅汝州团退回中坝,康伯铭团即向龚渭清旅后背靠拢。

邓錫侯右翼部队溃败,徐向前即令全线出击。红4军军长许世友抓住龚渭清、陶凯两旅军心动摇之机,以红11师1个团迂回敌侧后,断其退路,军主力则从两翼协同红88师迅猛反击。龚渭清是邓錫侯部队中有名的敢死队长,他赤膊上阵,率领配置清一色二十响快慢机驳壳枪的手枪营负隅顽抗。红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压向敌手枪营,顷刻间毙伤其大半。龚渭清和两个团长受重伤,在康伯铭团的掩护下,乘着夜色,沿官渡溪河谷逃往中坝。在红军大举反击时,武都守敌杨晒轩以为援兵来到,立即组织突围。该旅一部突出城外不到4里即被红27师全歼。杨晒轩即缩回武都城。邓錫侯在岩嘴头督战,见所部4个旅溃不成军,失去掌握,红军又呐喊着“活捉邓錫侯!”,漫山遍野杀来,使他心惊肉跳!邓錫侯急令预备队就地占领阵地,掩护溃退部队,自己则骑马随溃退部队逃向中坝。当夜,红军追至岩嘴头附近一个山头上,红88师和红25师发生误会,相互混战多时,致使邓錫侯乘机逃走。

邓錫侯决定放弃中坝。他令孙礼旅连夜退至通口河右岸占领阵地,收容各旅溃兵,控制香水场上下各渡口,警戒和监视当面红军;令任建勋团利用城垣掩护各部连夜渡过通口河,于拂晓前撤至青义场待命;电令武都杨晒轩继续固守江油城。部署完毕后,邓錫侯乘汽车向绵阳逃跑,沿途又遭红军突击队不断袭击,“活捉邓錫侯”的吼声不绝于耳。邓錫侯惊恐万状,催促司机加速驶过慢坡渡,令卫队砍断浮桥,阻击红军突击队,方得回到绵阳。

江油战役胜利结束,红军歼敌4个多团,俘敌3000余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和军需物资。4月18日,红军克中坝,19日又克彰明。4月12日,红30军第89师一部进入北川;红4军18日攻克梓潼后,一部乘胜向西,于4月22日攻克北川县城治城镇,随后又占领了以治城为中心的24个半乡,与平武、江油连成一片,打通了曹山沟以上地区的峡谷通道。红89师向西北挺进,相继攻占青川、平武。在历时24天的嘉陵江战役中红军先后攻克阆中、南部、剑阁、昭化、梓潼、青川、平武、彰明、北川九座县城,控制了东起嘉陵江,西迄北川,南达梓潼,北抵川甘边界纵横二三百里的广大地区,共歼敌12个团1万余人。嘉陵江战役打乱了蒋介石和刘湘的“川陕会剿”计划,威逼四川军阀统治中心成都,又有北出甘南之势,迫使蒋介石调兵陕、甘,刘湘主力13个旅西调绵阳,总计牵制和抗击了参加会剿的敌军兵力183个团,从而有力地配合了中央红军西入云南、北渡金沙江的行动。

撤离川陕根据地

嘉陵江战役结束后,徐向前打算集中兵力,执行原定建立川陕甘根据地的计划,向甘南进击胡宗南,可是又深感兵力不足。早在渡过嘉陵江后,红军主力就兵分两路,西北一路红军根据徐向前的命令,红31军一部向羊模坝、三垒坝地区推进,并围困广元;西路红30军第89师、红31军一部向青川、平武挺进,分割广元与江油之敌,相机夺取甘南重镇碧口,扩大川陕甘边区,保障红军右翼安全,为建立川陕甘根据地做准备。在这种情况下,徐向前多次打电报给后方的张国焘和陈昌浩,“提议把南边的部队向北集中,迂回碧口,抄胡宗南的后路,进取甘南。但张国焘死活不吭气,叫人干着急。部队只好就地发动群众,补充给养,待命行动。后来他说,那时他正注视中央红军的动向,对西出或北出,下不了决心。”(徐向前《历史的回顾》第404页。)4月11日,徐向前令红30军、31军各一部抢占川陕甘交界的“阴平古道”摩天岭,拟入甘南。红军与敌激战18天,歼敌1个营,自损数百人,终因兵力不足,给养和弹药困难,敌军又不断增援,不得不于4月29日撤离摩天岭阵地。4月11日,红31军一部在沙洲兵分两路占领甘南重镇碧口的门户羊台山。碧口守敌丁德隆旅纠合民团数百人,进攻羊台山红军。红274团和红9军一部及时增援羊台山,在付出伤亡700余人的代价后,打退了丁德隆的进攻。4月11日至29日,红30军第89师3个团与胡宗南部15个团、杨步飞第61师、王耀武中央补充旅、钟松第2补充旅在甘南通道悬马关之碧口一带血战。胡宗南亲自到碧口督战。红军与强敌血战18天,歼灭了敌人大量有生力量。但终因敌我力量悬殊数倍,枪弹粮草不济,后继兵力不够,难以打破强敌的堵截,徐向前遂放弃进攻碧口的计划,撤出阵地。由于张国焘在后方忙着大搬家,拖延40余日,致使进击甘南的战机丧失,红军未能达到建立川陕甘根据地的预期目的。

此间,红军在嘉陵江以西的广大地区内,发动群众,建立政权和群众武装,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打土豪、分田地斗争,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广大人民群众积极筹粮筹款,运送物资,踊跃参加红军,支援红军作战。4月,红军在绵阳、广元两市区扩红27000余人,部队发展到5个军11个师33个团8万余人。同时在江油、彰明两县筹集了900多万斤粮食,还有大量盐巴、海椒等副食品。

红四方面军反六路围攻后,川陕根据地出现的民穷财尽的严重困难局面,使张国焘对坚持川陕根据地的信心产生了动摇和怀疑,尤其是中央红军撤出中央苏区后被迫长征作战,更使他开始怀疑整个苏维埃运动。在川陕敌人重兵压迫下,张国焘认为,“苏维埃革命现在处于低潮时期,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上的不是苏维埃革命,而是抗日战争。”因此,他得出结论,强渡嘉陵江战役“这个军事计划的实施,为我们与一方面军在懋功地区会师提供了可能的条件,也是川北以通江为中心的苏区事实上归于结束的标志。”(姚金果、苏杭《张国焘传》第301—302页。)后来,他在《我的回忆》中表明当时的思想说:“我们都主张今后应配合中央红军的行动,力求向外发展,不必死守住川北苏区。川北是挤掉了汁水的柠檬,单凭这里要求发展是不易的。这种看法,有两个主要理由:一是我军的枪支弹药、素质愈来愈低,兵力人数虽在5万左右,但实际作战的枪支不到两万,其中多半是土制货,是从四川军阀作战中缴出来的次等货色,而且枪支在作战中损毁极易。因而,同志们多引以为忧,认为只有与蒋的嫡系部队作战,才能缴获较好的枪支弹药来补充自己。二是川北苏区经过战争的蹂躏,粮食及其他必需品均感不足,到了明年青黄不接的时候,可能发生饥荒,如果红军死守在这里,不仅不能为人民解决粮食问题,恐将与民争食。”接着,张国焘在剑阁,陈昌浩在旺苍坝地区加紧实行从东到西的“收摊子计划”。张国焘公然违背1932年8月14日中央发布的关于不许随便收编和改编地方武装的训令。1935年三四月间,他指示将根据地所有的游击队集中起来,编成4个独立师与升钟寺独立师一起成立了红34军,各师尚未完全集中时又在嘉陵江战役开始后不久,将红34军各师补充入其它各军。这样不适当地把地方武装全部带到嘉陵江以西,使根据地失去了赖以存在的军事力量。随后,他未向中央报告,就把根据地的妇女工作人员集中起来,编成2个独立团连同西北军委、省直属机关、政府警卫营、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供给部、兵工厂职工、医院、地方机关工作人员、少先队、儿童团、担架队、辎重队以及地方乡以上干部等近万人,由余洪远率领,同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主任傅钟一道,于1935年4月中旬从王爷庙的河湾里到对岸熊家坝之间架起的一座浮桥上络绎不绝地跨过嘉陵江,撤离了川陕根据地。撤离根据地时,红军秘密埋藏和沉没了兵工厂的许多机器和大批枪支。在撤退中,张国焘借口“坚壁清野”,强令部队将沿途房屋、粮食、资财焚烧毁坏,造成人民群众的巨大损失,严重地损害了党和红军的政治声誉。4月14日,敌唐式遵部占领旺苍坝,21日又占苍溪,接着占领了整个嘉陵江东岸地区,并封锁了嘉陵江。

在中坝,张国焘、陈昌浩等与徐向前、王树声等会合。此时,红四方面军加上川陕根据地撤出的党政机关人员和职工,总计不下10万人。接着张国焘在中坝马家沱王爷庙召开了高级干部会议。会议着重讨论了一、四方面军回合后的战略方针和行动计划。会上,张国焘讲了撤出川陕根据地是为了迎接中央红军北上,以及两军会合后,建立川西北根据地,****川、康、陕、甘等省的计划,并提出红四方面军下一步应首先占领北川、茂县、理县、松潘一带地区,背靠西康作立足点,在岷江地区建立川西北根据地。考虑到岷江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区,他认为应成立苏维埃西北联邦政府,以便于开展工作。与会者一致同意了他的意见。

红军在撤离根据地前,红四方面军总政委陈昌浩,****川陕省委书记、省游击总指挥周纯全、省苏维埃政府副主席余洪远等讨论组建“川北边区守留阵地游击队”。1935年2月间,驻旺苍坝的红31军政治部特务连、红31军92师227团3营第9连、红4军12师36团1营第2连,分别组成游击队第1、2、3大队,全军300余人,由原绥定道委书记刘子才、宣传部长赵明恩领导,刘子才任司令员。3月,陕南战役结束后,红军西渡嘉陵江前夕,又将红4军12师第36团特务连留在桃园,并派出20多名连级干部,发给500多支枪,并抽调广元军区指挥部赤卫队、英安、南江两县和陕南的部分县、区苏维埃干部到桃园工作,同时将“川北边区守留阵地游击队”扩编为独立师,师长刘子才。不久又将陕南红庙塘游击队编入独立师,全师共3营9连约1000人。独立师组建时,徐向前、陈昌浩、周纯全等到会讲了话,并决定由刘子才、赵明恩率独立师在旺苍、南江、南郑一带坚持斗争。1935年底,独立师发展到1200多人,游击区域扩大到纵横川北陕南500多平方公里。1936年春,独立师在陕南南郑遭敌人包围,突围战斗中部队损失很大。5月下旬,独立师在南郑、南江一带又遭敌人包围,突围后仅余40多人。6月,游击队在大河石窟召开会议,批判了刘子才在军事上的错误,并撤销了其领导职务,将独立师改为游击营,选举赵明恩为营长,下辖1个独立连和2个队(班)。到1936年底,部队发展到600余人,建立了以大小圆包、铁炉坝、回龙沟为中心的纵横约100平方公里的根据地,游击区域纵横约300平方公里。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军队违反民族统一战线协定,不断进攻游击队。这期间,党中央多次派人与游击队联系,介绍国内革命形势、红军及各省游击队改编情况,但游击队领导认为这有悖于当初川陕苏区首长“留守苏区”的指示精神,并要求持陈昌浩、张琴秋照片或亲笔信来联系。1939年夏,周恩来将在延安的赵明恩之妹赵明贞的照片和亲笔信连同所要求的其他人的照片及亲笔信,同时又吩咐赵明恩的同学、同在一个党支部工作过的魏传统,以中央组织部的名义写的一封长信,一并经蔡畅交给****汉中特委办理。由于种种原因,这批信件未能送到游击队。1940年1月,国民党第28军新9师师长杨晒轩令熟悉通南巴地形、人情的巴中人“巴山督剿主任”李子犹率4个团7000余人围攻游击队。游击队浴血奋战,最后弹尽粮绝,全部壮烈牺牲。4月,赵明恩被叛徒杨之芳杀害。6月,刘子才在南江县城英勇就义。(注:赵明恩(1910—1940),四川达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在红33军作宣传工作,后任绥定道委宣传部长。刘子才(1912—1940),又名刘涛,安徽六安人。1929年11月参加六霍起义,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随部队入川,不久,担任****赤北县委书记,1933年11月任****绥定道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