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决定高考志愿成败的50个细节
49160000000025

第25章 合并院校中的“强”与“弱”

细节实例

“我当年是以小城状元的身份考进这所大学的。这所大学名气很大,既是‘211工程’,又是‘985工程’,而且身处经济发达的大都市。可是进去之后我才明白,我学的食品专业属于农学院,而农学院原来只是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农业高校,几年前,并入这所国立大学后身价陡增,老师的待遇翻了好几番。可是,对于学生来说,‘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连上课的地方也没变,仍然在郊区。不论是校园环境,还是学生管理,都与我想象中的名牌大学差距很大,读大学快一年了,校本部是什么模样还没见过。据师哥师姐们说,人家校本部的老师和学生打心眼里看不起农学院,认为我们是‘攀龙附凤’,好多活动根本就不通知我们,就跟后娘养的似的。”

实例分析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管理体制比较松散,一是条块分割、多头办学。教育部、中央其他部委、地方省级政府、一些科研单位和大的工矿企业均在管理、举办高校;二是办学规模均偏小,形不成规模效益;三是学校的专业设置偏窄,学科单一,行业性强,综合性差。这种情况使高校的学科建设难以形成优势,资源配置难以实现优化,人才培养难以实现突破。

1998年,中央政府机构改革,许多冗余机关被撤销,如化工部、煤炭部、机械部、石油部、冶金部、纺织部、轻工部……国务院以此为契机,启动了高校管理体制改革。高校合并由此拉开了大幕。

在高校合并大潮中,有的是强强联合,有的是强弱联合,也有的是弱弱联合,但是不论怎么联合,它都不会像一杯水倒入另一杯水一样,完全融为一体,而是需要有一个长期的磨合过程,而且大部分学校合并后,仍是分散办学,有的学生直到大学毕业,也没见过校长长得是什么模样,更遑论亲身感受校本部的学习氛围了。

吕老师提醒

1.慎报强弱合并的综合院校

许多号称“综合性大学”的院校是几个院校合并而来,如果是“强强合并”倒也无可厚非,问题是,有好多“弱校”甚至是中专学校并入了“强校”,于是,这些学校摇身一变也成了重点大学、“211工程”大学甚至“985工程”大学。

这种情况即使是北京大学也未能幸免。2000年北京医科大学并入北大后,由于考生摸不清底细,使北大当年在各省招生时,出现了罕见的“小年”现象。为了维护北大的声誉,从次年开始,北大采取了医学院招生单独划线的措施,连招生学校代码也与北大不一样,医学院的提档线比北大分数线要低好大一截。有些专业在北京市招生时,甚至归在二批本科的计划里。

2.部分合并高校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