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心灵滋养书——青少年心理健康调适辅导
49187400000010

第10章 寄给青春期的心灵包裹(4)

如果自己与异性同学的交往受到老师和父母的误解怎么办?这里,首先要理解父母,其次要设法消除这种误会。要知道父母产生误解的根源在于他们对自己子女的一种爱,而且,这是一种负责的、严肃的爱。他们是过来人,根据自己的经验,知道青少年感情丰富,幼稚单纯,因此担心孩子与异性同学在交往中缺乏理智,陷入情感的旋涡,发展为“早恋”而不能自拔,影响学习和进步,甚至为此而断送了前程。因此,对父母的这份爱,应该给予理解。退一步说,即使父母的误解使自己受了委屈,但这起码可以提醒你时刻掌握同异性交往的适宜度,免得走入误区,这又有什么不好呢?所以,千万不能以误会对误会,以顶撞和唱反调去对待父母的一片关爱。

常言说,树欲静而风不止。男女之间的正常交往也可能招致一些误解和非议,你大可不必为此而烦恼。走自己的路,让人家去说吧!身正还怕影子斜?只要能树立起正确的交往观,不超越同学之间交往的正常范围,就应该积极主动、大大方方、不卑不亢。

理智处事,不要盲目地讲哥们义气

不知从何年何月起,在一些青少年中流行着一种讲哥们儿义气的风俗。这种不顾原则、不分对错,只要是哥们儿的事就可以两肋插刀的行径,不知毁了多少青少年的前程。

刚参加完中考的李骁强,本该和同龄人一样,可以有一个快乐自由的假期,然而现在,李骁强却被刑事拘留了,这是任何一个认识他的人都没有想到的,包括李骁强本人。他哪里想得到,因为讲哥们儿义气,为好朋友两肋插刀而给自己带来了一生无法弥补的伤害。

李骁强在初中时有3个朋友,因为他们都长得很帅,被称为“校园里的F4”。他们4人平时形影不离,又因为他们功课也都较好,所以不仅老师喜欢他们,许多小女生更是把他们当做偶像。但4人中长得最高大的姚西远却早已情窦初开,和一位叫露露的初二女生坠入了早恋的情网。

露露是个很可爱的女生,长着一双活泼的大眼睛,姚西远和露露成为一对校园小情侣的事情,许多同学都知道,老师也知道,还劝两人要以学业为重,但姚西远认为,这是自己的事,不用别人管。

前一阵,因为要中考,姚西远有点疏远了露露,现在总算考完了,而且自我感觉很好,于是他迫不及待地打电话给露露,想约她出来见见面。没想到几次电话打过去,露露总推说没空,还说自己明年也要中考了,得抓紧时间补课。不久,姚西远偶尔从其他同学那里听到了令他非常恼火和伤心的议论,说露露和另外一所高中的一个男生好上了,经常单独一起去歌厅,一起看电影,甚至一起去参加夏令营……

姚西远按捺不住,径自跑去问露露,没想到露露轻轻松松给了他一句话:“我又没当真,你干吗像真的一样!”

这句话对姚西远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他不明白自己纯真的感情为什么得不到相应的回报。当他证实了女朋友露露真的移情别恋后,第一个反应就是要报复,他要为自己付出的真情讨一个公道!

中考结束后,姚西远闷在家里想了两天,觉得实在难以承受这样的打击,于是把自己遭受的感情创伤告诉了几个铁哥们儿。大家听了,不是劝说正处于情感失控状态的姚西远,反而你一句我一句,纷纷替他出起了馊主意。李骁强更是觉得“士可杀不可辱”,说:“现在的小姑娘太不讲理,太可恶了!你把她叫出来,我们来和她谈谈,实在不行的话,要给她个教训,好让她记住咱哥们儿不是好欺负的!”

姚西远垂头丧气地说:“她现在根本不肯接我的电话,怎么还会理我?我没有办法接近她!”

一阵沉默之后,李骁强说:“你不是说她特喜欢看电影吗?骗她说有最新的《哈利·波特Ⅲ》,这种势利的小姑娘请她免费看最新的片子,会不来?你就把她骗到我家来好了,反正我家白天没有人……”

姚西远见好朋友这样仗义,心里好受了些,顿了一下后,他对李骁强说:“好,明天我要借你这块宝地演一场戏!你可要好好配合我啊!”

第二天,姚西远早早来到李骁强家,一进门,就把一包东西塞到李骁强手里,神秘地对他说:“快放好,到时候会派上用场的。”

李骁强掂了掂手里的小包,疑惑地问:“什么东西啊,不会是凶器吧?”说着,顺手把这小包放到玄关处一个小抽屉里。此时,李骁强还不知道,这小包里确实是一把刀,是姚西远昨晚在超市买的,他想用这把小刀来吓唬露露,逼她与自己和好。

姚西远走了,李骁强知道他去路口等待露露了,他心里莫名地兴奋起来,觉得作为一名真正的男子汉,就该在朋友有难时挺身而出。但他又为自己即将要扮演的角色坐立不安。“叮咚……”门铃响了,李骁强从沙发上一跃而起,打开门一看,果然是姚西远和露露。

“有什么好看的碟片,快放上,看完我还有事呢。”露露一进门就嚷嚷着。

其实,李骁强的父母为了让他安心读书,家里根本没有什么碟片,他只得坦白地对露露说:“把你请来,是为了你和姚西远的事……”

露露一听,杏眼瞪圆:“什么?要我跟他好?”随即,她手指着姚西远说,“你算什么呀?想和我好的人多的是,你有什么比别人强的?”

“可我们的感情……”

“什么感情呀!”还没有等姚西远说完,露露就大笑起来,“真像个土包子,没有一点开放意识,一点儿跟不上潮流,太落后了。你觉得我们有感情吗?”

姚西远被露露激怒了,他猛地跑到玄关处,拉开抽屉,拿出小包,气呼呼地对露露说:“你无情,不要怪我无义!”说着就从小包里抽出一把锋利的牛角刀,顶在露露的胳膊上。露露吓坏了,不由得惊叫起来。

李骁强怕露露的叫声惊动邻居,赶忙上前捂住露露的嘴。此时,姚西远见露露反抗,更加激起他心底的怒火,他把刀狠狠地插入了露露的手臂……

事情发生后,两人赶紧叫了辆出租车,把露露抱上车,让司机急送医院。

当天夜里,李骁强就被警方从家里带走了。他的父母瞪着迷惑的眼睛,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可悲的是,李骁强也不清楚等着自己的将是什么,他还天真地对父母说:“入学通知书来了,马上告诉我,我要知道是不是我想进的学校。”

进了少教所,李骁强才明白,盲目的哥们儿义气真是害人不浅,同龄人的学校生活已经与他无缘了!

绝不与非法帮派同流合污

当前,在有的学校里,极少数的坏孩子组织了违法犯罪的团伙——帮会,在学校和社会上进行偷盗、抢劫、强奸等犯罪活动。所有有理想、有志气的青少年都应该远离这些犯罪组织。

豆蔻年华的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与未来,但是,也有一些含苞待放的“花朵”过早地凋零,谢落在充满浓厚封建色彩的团伙组织帮会面前。

青少年违法犯罪帮会,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影响社会治安的一股危险势力,他们依仗人多势众,小则偷鸡摸狗,大则抢劫、强奸、盗窃,严重影响他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

花季青少年缘何投入帮会的阴影?心理学研究证实,青少年好奇心强,可塑性大,善于模仿。这些帮会的名称、组织形式、行为规范无一不是模仿相关的文艺作品或影视录像的,甚至连犯罪手段都如出一辙。曾有8名高中生沦为车匪路霸,当检察官问及犯罪原因时,案犯们痛心疾首地说:“是武打、暴力影视、书刊把我们推进了犯罪的深渊。”

封建的“哥们儿”义气,强烈的虚荣心作怪,使正处于“心理断乳期”的青少年学生,其交往心理处于“自尊”与“从众”的两极,他们认为只有“哥们儿”才是唯一可以信赖的,并鼓吹“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将大打出手看成是“有本事”。

某中专学校王强去食堂吃饭,与另一同学杨兵发生口角,当晚王的同班同学李志强就纠集了十余人携带凶器找到了杨兵,将其殴打致伤。以前一直看不起李志强的王强感到了帮会的“温暖”和“讲义气”,还为他洗刷了耻辱。不久他便投入了帮会的怀抱。

帮会成员所需的生活方式促进其犯罪,而犯罪行为的结果又能满足他们的生活方式,两者相辅相成,从而使他们在罪恶的泥坑中愈陷愈深,尤为严重的是一些女孩子也加入了帮会,甚至夜不归宿。帮会中经常为女会员的归属发生争执,在女青少年犯罪中,“性罪错”占相当大比例。某少管所1200名违法犯罪青少年中,“性罪错”者有692人,占57.7%;在女队的57人中,则有50人,占87.7%。

据一位从教32年的老教师反映,加入帮会的基本上都是班级里最难教育的学生,他们中的大多数是为了逃避学习、寻求精神寄托才入会的。他们在学校、班级里以自己的小团伙为中心,我行我素,置学校规章制度于不顾,视读书为迂腐,在同学中造成极坏的影响。帮会大多以同学、朋友关系组成,而且年龄较小。有调查统计表明,帮会以13~20岁的青少年为主,他们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生活方式乃至生活兴趣,爱好方面也有极大的相似性,因而他们愿意结合在一起。

克服青春期社交恐惧症

社交恐惧症多发生在那些自尊心很强、性格内向、遇事犹豫、缺乏主见的青少年身上。克服它最重要的是增强自信心,自信自己也有优势,不是完全比别人差。只要是正当的社交行为,不要怕闲言杂语,只管大胆前行。

初三女孩王晓瑶,今年15岁,一见人就感到心里发慌、面红耳赤、口干舌燥、语无伦次,甚至手脚冰凉、身上冒虚汗、面部肌肉忍不住的抽搐。起初她只有在学校里才这样,后来发展到见到亲戚朋友都有这样的症状出现。上课不敢看黑板,更不敢看老师,渐渐地连到教室上自习都觉得很恐慌,尤其不敢与人对视,否则就会惊恐万状。现在只能整天戴着墨镜出门,要不然根本无法到学校里或到街上去。晓瑶痛苦得无法自拔,天天喊着要休学,恨不得躲在家里再也不出门。原来,晓瑶从小就性格内向,处世谨小慎微,一直是老师的好学生,父母的乖女儿。她自尊心特别强,听不得老师的批评和指责,她学习很用功,各门功课的成绩都不错,尤其是外语成绩十分突出。晓瑶上初中一年级时,她们班的外语老师是从师范大学刚刚毕业分来的一名男大学生。这位外语老师讲课非常生动,晓瑶每节课都听得很认真,也愿意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而外语老师也喜欢晓瑶,每节课都提问她好几次,并让她做外语课代表,慢慢地班上几个女生开始议论说晓瑶和外语老师好上了,她听到议论后,一上外语课就表现得很不自然,于是同学们更加怀疑了。有一天下午,几个女生嬉皮笑脸地问她:“晓瑶,我们知道你爱上他了,别藏在心里了,快从实招来吧,要不要我们给你传个话呀?”当时晓瑶羞愧难当,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后来班主任还找她谈过话,说现在重要的是学习,她是完全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的,如果有别的心思的话,她的前途就毁了。父母也曾声色俱厉地警告她:“我们含辛茹苦地把你养大,就是为了让你能够考上名牌大学,为家里争光,可千万不要干对不住父母的事啊!”渐渐地晓瑶就特别怕见人,觉得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她暗恋外语老师,并且愈演愈烈,就有了前边说的那些症状。

晓瑶表现出的这些症状在心理学上叫“社交恐惧症”,它通常发病于青少年时期,男女都有可能患病,往往表现为和别人交往时,神经处于一种非常紧张的状态,并出现一系列的恐惧反应,而且这种反应会泛化,以至于严重拒绝与任何人发生社交关系,给日常生活造成很大的障碍。这一病症的特点是:他们所害怕的事情大多是正常人不怕或稍微有些害怕的事情;他们的恐惧程度远远超过正常人的反应,会出现一系列身体上的症状,并伴随强烈的焦虑反应,而且恐惧持续时间较长;在主观上他们也希望克服自己的恐惧感,但是表现为行动退缩,总是千方百计地逃避恐惧源。他们的这种恐惧已经严重危及正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社交恐惧症的特点是强迫性的恐惧情绪,总是想象出恐惧对象来吓唬自己。

造成社交恐惧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有这种现象的人大多具有虚荣、敏感、固执、犹豫不决及完美主义的人格特征,而这些个性的形成又与早期教育和成长经历有密切的关系;其次,还与社会家庭因素有关。青少年在成长环境里,接受的思想一直是要讲究面子,在家里要“家丑不可外扬”,在学校里要给老师、同学留个好印象。因为他们一直接受的是这种忠告,因此一旦自己的缺点、过错或隐私在公众面前暴露就觉得是非常丢人的事。同时父母、老师等也不注意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常常当众予以斥责和侮辱,这就更加重了孩子们的心理压力,在心理的发育过程中造成性格上的缺陷;父母和老师也不教给孩子该怎样和其他人进行交往,只是关注他们的身体或学习成绩,致使他们缺乏和同龄人交往的机会和技巧,在交往中遇到挫折或受到伤害时就会产生对社交的恐惧感、无助感、退缩感和焦虑等。再次,“间接经验”,如看到或听到别人在某种交往情境中遭受挫折、陷入窘境,或受到难堪的讥笑、拒绝,自己在遇到类似情境时也会感到痛苦、羞耻和害怕。通过上网,看电影、电视、小说、报刊,听广播,他们也会不自觉地依据间接经验,预测自己会在特定社交场合中遭受令人难堪的对待,于是紧张不安,焦虑恐惧。

对社交恐惧症的治疗可采取以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