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幸福在8小时之外
49197400000004

第4章 下班后,找回你的黄金时间

下班之后的时间是属于你自己的黄金时间,是非常宝贵的。要想让这些宝贵的时间发挥有效的作用,就应该在时间管理上下一番工夫。这就需要我们推掉不必要的社交、做事分清轻重缓急、学会科学统筹、做事不能太苛求完美等。当你做到了这些,也就等于拥有了越来越多的时间,能够做更多有益的事。

让时间管理伴随你的生活

如果较起真来的话,我们就会发现,“时间”和“管理”根本就是两个自相矛盾的概念。毕竟,时间的流逝并不受人的意识所控制。在这个世界上,时间是最公平的东西,它不可能因为对你有好感而慢走一秒,更不会因为对你有厌恶之情而变得对你非常吝啬和刻薄。每一个人,无论自己的能力大小如何,都不可能左右时间。因此,无论是时光如梭也好,还是度日如年也罢,只不过是人的感觉而已。当然,不同的人会对时间有不同的感觉,主要取决于不同的人在相同的时间内做了什么。为了不让自己有虚度光阴的罪恶感和时间太快的感觉,我们就应该制订一个合理的方法,来有效合理地利用自己的时间。这种有效合理的方法,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时间管理。

时间管理就是指用技巧、技术和工具来帮助人们完成工作,实现目标。有效地对时间进行管理,就能够让你更加有效地运用时间。有了一个科学的管理方法,就能够让你明白什么事情应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什么事情用什么样的方法能够做得更好。尽管时间不是你能够掌控的,但是完全可以通过有效的方式让你由被动转化为主动。

那么,该如何有效地管理你的时间呢?我们就来介绍几个管理时间的方法。

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没有价值观的人是非常可怕的。如果你的价值观不明确或者不正确,你就根本不知道什么事情最重要,什么事情不重要。做起事来,就没有先后顺序,很可能就会陷入凌乱的状态之中。须知,时间管理不是管理时间,而是如何去分配时间。如果你没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那么你就永远不能正确地去分配时间。

2.树立正确的目标

没有目标的人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没有目标的人也不可能有效地分配时间和管理时间。因此,时间管理的目的也就是让你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实现你想要达到的目标。因此,你在进行时间管理的时候,就必须把近期的四到十个目标写出来,然后再找出最重要的目标,并依次进行排列。排列完毕之后,再制订一些详细的计划,然后按计划来行事。

3.改变不正确的想法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通过对时间行为学的长期研究,发现了这样两种对待时间的态度:“这件工作必须完成,但它实在讨厌,所以我能拖便尽量拖”和“这不是件令人愉快的工作,但它必须完成,所以我得马上动手,好让自己能早些摆脱它”。两种不同的态度自然就会导致两种不同的结果。如果你采取第一种态度,无疑就会浪费掉大量的时间。因此,要想合理地利用时间,就应该改变不正确的想法,然后再用实际行动来改变它。

4.给自己留出一定的“不被干扰”的时间

无论你的工作有多忙,你每天至少要给自己留上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不被干扰”时间。如果你能够保证在一个小时之内完全不受外界因素或者人为因素的干扰,把自己放在一个完全属于个人的空间里去思考或者工作的话,这一个小时的成效往往能比得上你在单位一天的工作量。如果这个“不被干扰”的时间达到两个小时的话,你的工作效率要比三天的工作效率还要高。

5.严格规定完成任务的期限

巴金森在其所著的《巴金森法则》中说道:“你有多少时间完成工作,工作就会自动变成需要那么多时间。”由此可见工作任务对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如果你有一天的时间去做某项工作,你就可能花上一天的时间来做它,如果你只有一个小时的时间去做某项工作,你就会充分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因素在一个小时之内完成这项工作。

6.做好时间日志

你每天花了多少时间做了哪些事情,应该把它详细地记录下来。比如,你起床花了多长时间,洗漱、换衣、吃早点花了多长时间,坐车花了多长时间,会见客户花了多长时间等。当你把这些事情都一一记录下来之后,你就能够清晰地发现有哪些时间被自己无意之间浪费了,然后就会加以注意,主动地进行改正。其实,做时间日志和记账是一个道理,当你找到浪费时间的根源,就会想办法去改变了。

7.树立时间大于金钱的意识

在一切向钱看的社会里,有很多人把钱看得比时间重要。比如,在出差的时候,有些人为了省十几块钱的路费就宁可选择慢车而不坐快车。这样一来,钱倒是省下了,可是时间却浪费了,算起来就有些得不偿失。因此,在时间和金钱面前,你应该选择时间而不是金钱。另外,你还应该花上一些金钱向成功人士学习必要的经验和知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靠近成功人士,争取从他们的身上得到你需要的东西。这样一来,你就能够节省很多的时间。比如说,你和一个奋斗了四十年的成功者在一起,你就能够从他身上学到四十年的工作经验。如果你能和十个这样的人交往,你就得到了四百年的工作经验。

8.学会列清单

你应该养成列清单的习惯,把自己要做的每一件事都写在纸上,这样一来,你就能够随时清楚自己需要做什么事情,不至于丢三落四。无论你的记忆力有多好都应该如此。毕竟,脑子远不如纸笔的作用大。再者,当你看到长长的清单,就会产生紧迫感,就会主动地去完成应该完成的任务。

9.一次做好同样的事情

如果你正在写东西,就应该在这一段时间之内把所有需要写完的东西写完。如果你正在思考,就应该在这一段时间之内只做思考的事。当你在重复做同一件事情的时候,你就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从而避免了时间的浪费。

不要让别人浪费你的时间

在上班的时候,为了工作上的事,我们需要和同事、领导打交道。等下了班之后,还要为了一些生活上的事情和朋友打交道。有时候,别人是来向你寻求帮助,有时候也只是为了和你聊天。无论别人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都要占用你一定的时间。和别人进行交往是应该做的,但是在交往的过程中最好不要让别人浪费了你的时间。毕竟,我们下班之后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要想不让别人浪费自己的时间,就应该学会拒绝别人。当然,拒绝别人如果用一些比较生硬、粗暴的形式,就难免会给对方带来不快,也会给自己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因此,在拒绝别人的时候,我们就应该选择合适的方式。具体说来,有如下几种方式。

1.肢体暗示

如果你发现别人找你纯属是闲聊的时候,就不妨采用肢体暗示的方法。比如,你可以翻一下手中的书,或者是不停地看一下表。如果对方没有发觉的话,你就不妨站起来,做一些需要外出的“假动作”,这样一来,别人就会非常识趣地离开了。

2.沉默与停顿

如果别人一直和你没完没了地扯一些毫无意义的话题,那么你就不妨采取这种方式。当对方讲完一段话的时候,你没有必要接过话题继续说,而是要让停顿的时间长一些,或者是采用沉默的方式。有了大量的时间空隙,来者就会感到尴尬和无趣,不久就会离开。

3.串通别人故意干扰自己

当你下班之后,总会有一些人来打扰你。如果你不好意思当面拒绝,就要事先和别人“串通”好,让别人给你打电话。电话铃声响了之后,你就可以装着非常着急的样子,说一些需要马上处理的话。这样一来,傻子也会自动离开。

4.找东西

找东西是很常见的拒绝方式。当你对别人感到厌倦的时候,不方便直接说出来的话,就故意去找一些东西吧。你可以一边示意对方讲下去,一边看似淡定,实际上却有些不耐烦的样子去找桌子或者是客厅里其他地方的东西。当对方看到这样的信息之后,就会觉得你找的东西非常重要,为了不打扰你,就会主动地和你告别了。

5.寻找道具

在现代社会里,最好的道具莫过于手机。为了避免让别人过多地浪费自己的时间,你不妨多定几个闹钟,让它作为假铃声。在你和别人聊天的时候,每十分钟响一次铃。如果来者对你来说非常重要,你就可以关闭铃声,继续和他交谈,如果对方已经明显地浪费了你的时间,你就可以用假装接电话的方式来委婉地告诉他:我很忙,你是不是可以走了?

6.加速暗示

加速暗示主要运用于自己求助别人的时候。比如,当你打电话寻求对方帮助的时候,为了避免在不必要的环节上浪费时间,你就不妨单刀直入,不绕弯子。如果你知道对方非常忙的话,你就应该告诉他:“我知道你正在忙,但是我有一个简单的问题。”这样的话,就能够让交谈的速度加快很多。另外,在你和别人交谈的时候,你可以这样说:“我不想浪费你的时间,但是在我离开之前必须要请教一个问题。”这样的话,就能让问题得到很快的答复,避免浪费时间。

7.时间限制暗示

时间限制暗示法是比较常见的方法,通常运用于刚刚交谈的时候。当然,既然是暗示,就应该委婉一些。比如,当别人不约而至的时候,你感到非常不快,但仍要强装笑脸告诉他:“你来的真不是时候,再过上五分钟我就要做别的事了。”这样一来,对方就能知道你只有五分钟的时间,为了不耽误你的事,他就会把到来的目的直接告诉你,如果是没有事的话,也会主动识趣地离开。时间限制暗示的方法不仅仅是这一种,你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比如,“我非常愿意和你就此事交换一下意见,但是时间只有五分钟了,我们就长话短说吧”、“今天的时间不多,只能这样了,如果有一些遗漏的地方,我们以后抽个机会再详谈好吧”……这样说就能达到非常良好的效果。

有很多成功人士都非常善于使用时间暗示的方法来提醒对方。他们在和人交谈的时候,常常会这样说:“在9点之前我需要打一个电话,我还有一些时间,先把这些事情处理完再说。”这样一来,就直接告诉了对方:9点之前,你必须要离开了。

时间限制暗示法能够起到非常好的作用,这些作用主要包括:

(1)能够告诉对方,他对你来说非常重要,你非常愿意花点时间和他在一起就一些事情交换看法,非常尊重他的意见,也乐意和他交谈。

(2)明确而又委婉地告诉对方,你的时间不多。当你传递出这些明确的信息之后,别人就会明白你的时间不多,也就不好意思再浪费你的时间了。

(3)能够迫使对方迅速切入正题,避免了在细节上浪费时间。在很多时候,别人找你并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只是为了闲聊而来。如果你能够告诉他自己时间比较紧张的话,他们就不会再打扰你了。如果对方真的有事,就会用最短的时间说出最重要的信息,从而节省了你的时间。

ABC时间管理法则,做事要有轻重缓急

下班之后,我们需要解决很多事情和问题。如果问题太多,非但会把我们折腾得筋疲力尽,还会浪费掉一些原本可以节省的时间。要想避免浪费时间,我们就应该学会ABC时间管理法则,对需要解决的事情做好分类,看看哪些是亟待解决的,哪些是可以不必急着解决的,哪些又是没有必要去做的。这样一来,做事就能分清轻重缓急,也就避免了又忙又乱的现象发生。

什么是ABC时间管理法则呢?就是以事务的重要程度作为依据,将需要解决的问题和事情按照由重到轻的顺序,划分为ABC三个等级,然后再按照不同的等级进行区别对待,有条理地去完成。这种时间管理法则又被称做事务优先顺序法,它不但备受时间管理学家们的推崇,还被许多热衷于规划生活的人采用。这种管理时间的方式,可以有效地解决日常事务,避免出现因为烦乱而陷入混乱的状态,从而让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

要想正确地运用ABC时间管理法则,就应该分清ABC具体是什么,万万不能本末倒置。区分的方法很简单,只需要做如下思考就可以了:“这件事情是不是非常重要,能不能帮助我实现长期或者短期的目标?”做出这样的思考之后,你就能够很快地做出判断,然后再根据你的判断来确定事务的等级。

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介绍一下划分事务等级的标准。

第一,A级事务

A级事务是指必须要做的事。它们和自己的目标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该事务的解决与否直接关系到目标的实现与否。对于职场人士来说,下班之后的A级事务通常是指自己制订的学习目标、兼职计划、投资计划等。无论是什么计划和目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需要在第一时间解决。

A级事务都是必须在短期内完成的任务。一旦完成该任务之后,就能够产生非常显著的效果。如果该任务未能完成,很可能就会给人带来一些灾难性的后果,也会让人产生不好的情绪。为了避免发生这些后果,我们就应该立即行动起来,督促自己马上完成这些事务。

第二,B级事务

如果有一些事务对于达到目标具有一般性的意义,那么,我们就应该在处理完A级事务后腾出时间来处理这些具有一般性意义的事务。这些事务被称做B级事务,具有中等价值。这些事务能够提高一个人的成绩,但并不起关键作用。但是,如果不去处理的话,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体目标的实现和A级事务的解决效果。

B级事务通常是指在短期内完成的事务,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一般情况下,这些工作可以在一定时期之内进行相应的推迟,但是如果规定的完成期限较短的话,就应该将其提升为A级事务了。

第三,C级事务

如果有一些事务对于达到目标的作用不是太大的话,就应该将其定为C级事务。一般情况下,这些事务都是可做可不做的,毕竟,它的价值都比较低,解决与否,和目标的实现并无太大直接的联系。因此,无论这些事务多么有趣,多么刺激,你都不能把它们当成主要任务,而是应该尽量拖后处理,等你真正有了空闲的时间再去处理即可。

C级事务也有很多不同的分类。绝大部分C级事务都可以无限期地推迟,甚至是排出做事表中。但是,有一些C级事务也是需要腾出一定时间来解决的,有着一定的时间限制,如果碰到了这样的情况,就应该将其提升为B级或者是A级事务了。

当我们明确了事务的等级后,就应该按照从大到小,由急到缓的顺序去处理各项事务了。首先,你应该将全部的精力都投入A级事务中去,在取得了预定的效果之后,再转入B级事务中去,如果不能单独完成B级事务的话,可以通过寻求外援来完成。至于C级事务,有时间的话,可以去处理,没空的话,就不需要再浪费时间了。毕竟,C级事务都是可有可无的,对正题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我们提倡ABC时间管理法则,主要是因为其有着非常显著的优点:它消除了我们对每项任务附带的个人情绪,能够让我们有一个清晰的思路,知道什么事情优先做,重要在什么地方,避免了按照自己的喜好做事或者是做事不知从何下手、分不清轻重缓急的缺陷。

那么,该如何正确利用ABC时间管理法则呢?我们应该做到“三抓”、“三放”。具体要求如下。

1.抓大事,放小事

下班之后,我们应该集中精力去做大事,对于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没有必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心思。比如,下班之后我们可以去充电、规划一下以后的工作,而没有必要在衣服脏了、袜子破了这些小事上操心。这些小事都是无关紧要的,能不考虑就不考虑。

2.抓正事,放杂事

下班之后我们同样有自己的任务要完成。要想顺利地完成自己给自己制订的任务,就应该明确做事的步骤,知道哪些事是正事,哪些事是杂事。能够有助于完成该项任务的事是正事,与完成该项任务无关的事则是杂事。一个真正懂得生活的人,首先应该抓紧正事,将精力和时间用在解决核心问题上。至于和正事没有直接关系的杂事,就尽量不做,免得分神分心。

3.抓要事,放闲事

要事是指应该在第一时间内完成的事情,闲事则是指没有时间压力的事情。要事和闲事的差别,主要取决于对绩效的贡献程度以及时间的紧迫程度。对绩效贡献大的,时间比较紧迫的事,应该尽全力去做,对绩效没有任何贡献,也没有任何时间紧迫程度的事,就应该果断地放手。

连续分段时间管理法则,休息工作两不误

连续分段时间管理法则,又被称做莫法特休息法。简单地说就是,先区别各种工作时间的性质,将不同的工作纳入“连续一分段一连续一分段”的组合公式进行处理。这种方法能够充分地利用间隔或者是空档的时间段,创造出更多可供利用的时间。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让休息工作两不误。

连续分段时间管理法则源于一个故事:翻译家詹姆斯·莫法特在翻译《圣经新约》时,在书房里放着三张桌子,第一张摆的是他正在翻译的《圣经》译稿;第二张摆的是他的一篇论文的原稿;第三张摆的是他正在写的一篇侦探小说。当他感到疲倦的时候,就从一张桌子搬到另一张桌子上继续工作。用转换工作的形式来获得休息。

连续分段时间管理法有着科学的依据,它根据人的大脑左右两半球有不同的功能,把工作时间分为“连续”和“分段”两种。我们知道,大脑分为左半球和右半球。左半球主要负责语言表达、逻辑性和序列性的思维活动,右半球则负责人的非语言性和非逻辑性思维。我们在思考问题、写文章、制订计划的时候,需要用左脑来进行工作,在做打电话、发传真、抄写、统计、记账工作的时候,则需要右脑的劳动。如果我们把需要完成的工作分成这两大类,然后再交替进行的话,就能够让左右大脑轮流休息,减轻疲劳和紧张感,同时也能够让工作更加专注,工作效率有所提高。

一般情况下,连续分段时间管理法主要有以下五种类型的工作模式,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那一种。

1.按抽象和形象分配时间

我们可以按照研究材料的不同来分配时间,借以缓解大脑的疲劳程度,进一步调节我们的思维和注意力。按照研究材料,可以分为抽象和形象两种性质,然后再让这些不同的工作和思考交替进行。比如,当我们研究哲学、历史、政治学、文艺理论等问题的时候,如果感到疲劳,就先放一放,拿起相关的小说、诗歌或者是图片来欣赏。这样一来,既能够让你的大脑左半球得到休息,又能够让右半球得到充分的利用,还能为理论研究积累相关的资料,可谓是一举三得。

2.按研究问题的不同角度分配时间

如果在一天里需要完成几种同样性质的工作,就可以运用这种方法。我们不需要更换研究对象,只须改变研究角度,即可从不同的侧面去分析问题,同样可以调节大脑,也能够让大脑产生新的兴奋,最终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比如,当我们读一篇长篇巨著的时候,往往会因为冗长而感到疲惫,那么就可以采用跳跃阅读的方法。

面对同一性质的工作也是如此。同一种工作,我们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和不同的角度入手,在这种形式的交替下,照样可以让休息工作两不误。

3.按动静交替分配时间

如果我们采取同一种姿势去做一些看书、写作或者是绘图等工作,时间久了,就比较容易感到疲劳。如果我们不想因为休息而耽误工作时间,那么,我们就可以改变一下工作的姿势。

比如,当我们读一份财务报表的时候,在办公桌前坐着读一个小时,感到疲倦了,就可以在房间里边走边读,读累了,就靠在沙发上休息一会儿,边读边思考,这样一来,我们就不会感到枯燥乏味,对报表的印象也会更深刻,分析起来也会更全面。

有时,也可以将查找资料和集中精力工作交替进行。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正在全神贯注地写着一篇东西,忽然想起了一份相关的材料,但是自己又记得不太确切,于是就停下手中的笔,去书架上寻找该资料。这样做,或许显得不专心,但实际上,却能够促进大脑皮层不同区域劳逸结合。可以消除疲劳感,也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4.按体力与脑力交替分配时间

平时,我们可以将紧张的研究、学习和工作与体育锻炼交替进行。比如,当我们集中精力研究问题感到疲惫的时候,就不妨放下手中的工作,走出门去,一边散步一边思考问题。这样一来,既进行了有氧运动,锻炼了身体,还能够因为头脑清醒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5.按工作和娱乐休闲交替分配时间

很多时候,我们为了做完手头的工作,就会废寝忘食,这种工作狂的做法偶一为之并非不可,但却不能长年累月地如此拼命。俗话说:“骤雨不终日,飙风不终朝”,“一张一弛,文武之道”。我们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都必须要有张有弛,唯有如此才能够持之以恒,如果采取暴风骤雨般的工作方式,必定不能持久。因此,在工作的间隙,我们不妨看看电影,听听抒情的轻音乐,或者是跳跳舞。这样做对放松紧张的大脑皮层,松弛神经,消除疲劳,提高工作效率是大有好处的。从表面上看,这些事可能会浪费一些时间,但实际上,在愉快的休闲当中,我们不仅消除了疲劳,还很有可能会获得某些启示,产生一些灵感甚至是创造力。

善用科学统筹方法,“创造”时间

自从有了人类文明以来,人们一直在掌握时间的主动权上不懈地努力,思考如何才能更加有效地利用时间。可惜,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非但没有感觉时间多了出来,反而还觉得时间越来越不够用了。是我们的时间减少了吗?不是。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归根结底就是我们不懂得如何统筹时间。有很多人,总是习惯于在固定的时间之内做一样的事情。他们这样做或许是专心致志的表现,但是他们却忽略了这样一个问题:当你等待某件事情的结果时,还可以做一些其他的事。如果你能够将这个等待过程好好利用一下,就能为自己赢回不少的时间。

我们在上中学的时候,都学习过华罗庚先生的《统筹方法》,了解了通过科学统筹来创造时间的方法。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很少有人去运用,结果造成了时间的白白流失。对于所学知识,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记忆的层次,还要懂得如何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如果我们能够在下班之后,多思考一下,对自己的时间和需要做的事做一个科学的统筹和合理的安排,就能够创造不少时间,也就避免了繁忙之后的劳累感和茫然感。

有许多精于算计的人,擅长花最少的钱买最多的东西,但是他们为什么不把这种精明运用到时间上呢?其实,运用时间和花钱是一个道理。只要我们能够科学统筹一下,就能够花最少的时间做最多的事,从而很大程度地避免时间的浪费。

金钱的消费和时间的利用是一个道理。比如,当你有了一笔不小的资金之后,就可以买一些比较昂贵的东西,手中的钱少了,就要买便宜的东西。一个永远只买小东西的人钱多的时候也不会去买汽车和房子,不能算是懂得用钱的人。同理,如果你只知道在一些小事上消磨时间,同样也不能算是会用时间的人。要想充分利用你的时间,就应该合理安排一下,看看什么时候适合做什么事。必须有既会利用长时间做大事又能利用零碎时间做小事的本事。比如,当你有了两个月的空闲时间,你可以计划写一本书,当你只有周末的时间,你就应该写一些篇幅较短的文章。如果你在两个月的“大时间”里只知道聊天、看电影,在周末的时候写大部头,就愚蠢到家了。——这样说,是在告诉你统筹方法的重要性。如果你没有一个较好的筹划,很可能就会无端地浪费掉宝贵的时间。

要想统筹好时间,就应该分清楚什么是大时间,什么是小时间,还要想一想,如何能够节省自己的时间,缩短做某些事的过程。在上班的时候,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人急急忙忙地做事。有些人的心里可能会有疑问:“上班时间非常充足,他为什么这么着急,不能放慢一下节奏呢?”当你带着这种疑问去找他的时候,他就会告诉你:“我做事快,正是为了争取多余的时间。你们看到的固然是我忙碌的一面,其实当我回到家,却有比你们更多的休闲时间,也利用它完成了许多本业之外的理想。”这个人以速度来争取时间的做法,就是一种科学的统筹。他把比较零碎的小时间集中起来,成为大时间,能够让其发挥更大的作用。这种人远比那些办事喜欢拖拖拉拉,永远没有“空闲”的人会利用时间。

用科学的方法统筹时间,更应该做到“一时多用”,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例子。无论是成功人士还是凡夫俗子,都能够做到。国画大师黄君璧常常一面陪来访的客人聊天,一面伏案作画;有一位女作家常常在做饭的空当儿写稿子;有一些家庭妇女常常是一边聊天,一边看电视,一边织毛衣。或许,他们不懂得科学统筹的概念,但是他们却做到了“一时多用”。这种做事的方法,不正是我们职场人士应该学习的么?

8小时之后,我们有很多的时间,只不过我们没有好好利用罢了。比如,当你回到家烧水的时候,是否考虑过在水开之前的时间里做点别的事?在你洗脚的时间里是否该思考一下明天的工作?当然,你会有这样那样推诿的理由,说什么做事应该专心,不能三心二意。这种观点倒没有什么大问题,诸如学习工作之类的事情的确需要专心致志,心无旁骛,但是有些事情并没有专心的必要。比如,你在下班之后等公交车的时候,就不能看一下报纸吗?你坐车回家的时候就不能多看会儿书吗?因此,有些时间,最好还是充分利用起来做些其他的事情。如果你任何时候都主张在同一个时间段内做一件事情,你很可能就会被这个社会所淘汰。

要想改变没有时间的想法,就应该运用科学统筹的方法来“创造”时间,这就需要我们做到如下几点。

1.用大时间做大事,用小时间做小事,绝不能将大时间打碎,用来处理琐事。

2.以速度争取时间,将争取到的小时间,集中为较大的时间。

3.如果可能,在同一时间,做更多的事情,使时间多元化。

无须太苛求完美,有80分就好

我们经常听到一些上班族在抱怨:“工作实在是太忙了。”“我好长时间没有看书了。”“下班之后累得只想睡觉,根本抽不出时间来做别的事。”抱怨大同小异,都是在为忙碌而烦恼,为没有时间而痛苦。是真的没有时间吗?绝对不是。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没有时间,而是不懂得如何管理时间。有很多人总是喜欢这样说:“等我有时间的时候”,“等我有空的时候”,越是这样说,他就越不可能有时间。那么,该怎样摆脱没有时间的烦恼呢?首先就要看一下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情况的出现。

在很多情况下,没有时间的原因不是别的,而是那个苛求完美的心。有一些完美主义者,总是喜欢将所有的工作都做得面面俱到,十全十美,无可挑剔。为了所谓的尽善尽美,他们不惜在细节上花费大量的时间。这种心态是好的,但是,这种做法却是没有必要的。如果我们时时处处都苛求完美的话,就会浪费掉大量的精力,更会浪费掉大量的时间。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时间开支,我们就应该放弃完美主义情结和一些无关大局的细节。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太苛求完美,只需要做到80分就好了。

不苛求完美,不是马虎的表现,而是有效管理时间的一种手段。凡事不要求尽善尽美,只须达到80分即可。有了这样的心态,无论是上班期间还是下班之后,我们就会摆脱事无巨细一把抓的局面,让自己从仓促狼狈的繁忙之中解脱出来,变得轻松从容,同时也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文征明是明朝中期的著名画家、吴门四才子之一,他年轻的时候,曾经想画一副人见人爱的画。为了做到这一点,他闭门苦练三个月,画好了一张让自己感到比较满意的作品。画好之后,为了验证一下,就把这幅画拿到了街上展示给别人看。他把画挂在街市中一个显眼的位置,又在旁边放了一支笔,并且附上一则告示:如果有人认为这幅画还有欠妥之处,就请赐教,直接在画上标出来。

天黑之后,文征明就把这幅画带走了。回到家里,他摊开画,发现上面被涂满了标记——他的每一笔都被人指出了不足。文征明看了之后,心里闷闷不乐,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否具有绘画的天赋。

第二天,文征明就决定换一种方法试试。于是,他重新画了一副一模一样的画,再次拿到了集市上。不过这一次,他却要求别人将自己最欣赏的地方做上标记,给出评语。结果当他取画的时候发现,昨天还被别人指出不足的东西,今天竟然成了最被人欣赏的笔墨。

同样的一幅画,却得到了不同的评论。文征明不由得大发感慨:“我现在终于明白了,做什么事都不可能让所有的人都满意,只要是能够得到自己的认可就可以了。因为,在有些人眼里看来是丑陋不堪的东西,说不定在其他人眼里就是妙不可言的。”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并没有什么十全十美的事情。如果你时时处处都追求尽善尽美的话,简直就是在做无用功。因此,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是自己满意,能够达到80分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去征求所有人的意见,希望得到所有人的认可。那样的话,只能是苛求自己,最终不但会影响做事的效果,还会浪费掉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最终必将得不偿失。

对于上班族来说,如果你想在下班之后拥有更多的时间,就应该学会高效合理地运用自己的时间。凡事都不要苛求完美,只要求做到80分即可。没有必要去考虑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也没有必要去考虑一些细枝末节的东西。万万不能因为无关大局的“20分”而影响到你的整体目标。当然,要想做到80分也不是那么容易,这就需要你每天花上十分钟的时间来思考和分析一下自己的日常活动,仔细地评价每一项活动的价值和重要性。了解哪些活动属于“80分”的范畴,哪些活动又属于不必要的“20分”。分析清楚之后,你就能够排除掉那些效益不高、无关大局的事务,这样做下去,你就能够对一切情况了然于胸,对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能够有一个合理的安排,从而在根本上杜绝了时间的浪费。

“一寸光阴一寸金”,我们的时间是无价的,我们所虚度的每一分钟将消逝得无影无踪,永远不会再来。我们应该学会主动放弃一些细枝末节的事情,千万不能为了所谓的十全十美而浪费掉大量宝贵的时间。在下班之后,无论你做什么事情,都应该在付诸行动之前,详细地列出一个成本估算表,认真地问自己一遍,这项工作将会占用自己多少时间?这项工作中有哪些事情是必须要做的,有哪些事情又是无关大局的?经过了这样的估算之后,你就能够将全部的精力和时间都投入那“80分”之中,避免了在“20分”上造成的时间浪费。

给自己下死命令,强迫自己完成“充电”任务

有很多人在下班之后总是觉得百无聊赖,于是就用看电视、玩游戏等方式来打发时间。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最根本的原因是他们身上的惰性使然。其实,并不是没有事做,只不过他们宁愿闲着也不想做事罢了。如果能够将这一惰性驱除,那么,他非但不会感到百无聊赖,还很可能会觉得时间不够用。那么,该怎样摆脱惰性呢?其实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经常给自己下一个死命令,要求自己不完成任务就不能休息。既然是下命令,就应该选择一些有意义的任务来做。什么东西是有意义的呢?——“充电”,换句话说就是督促自己补充知识,提高修养,完善自我。

在传统社会中,人们需要掌握的知识是非常匮乏的,知识的变更程度也不是很大。只要自己能够读上几年书,就能基本掌握一些通用知识,就能在社会中立足。但是,今日毕竟和往日不同,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需要掌握的知识也越来越多。如果几个月内不学习,就很可能会被社会淘汰。因此,这一现实也就迫使我们不得不在下班之后重新拿起书本来,进行必要的充电。如果一个人仅仅满足于上学时所掌握的东西,那么,他就会在激烈的竞争中被别人踩在脚下。

因此,无论从社会竞争的角度还是时间利用的角度来说,你都要懂得充电的必要性,将学习当成紧迫的政治任务来抓。那么,怎样进行充电呢?我们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

1.时刻保持“饥饿”意识

一个处于饥饿状态之下的人,就会主动地去寻找充饥的食物。同样,一个对自己的知识和工作有“饥饿”意识的人,也会主动地寻求知识,来充实自己。因此,对于职场中人来说,时刻保持“饥饿”意识是好事,这样一来,就会不满足于现有的成绩、生活和知识,就会时刻想着如何超越自己,如何追求更好的职位。他们在下班之后,就不会通过看肥皂剧来打发时间,而是积极主动地充电、学习。在上班的时候,他们能够充满激情地工作,下班之后也不会丝毫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保持“饥饿”意识,就有了目标和主动的行动。有了目标之后,就会在达到目标之前花很多时间去做各种努力。不过,有些人在完成了一定的目标之后,往往会感到非常满足,于是也就产生了“守成”的观念,不肯再前进一步了。已经取得的成就填满了他们的内心,有种“饱”的错觉。这样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将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我们要想让时间不虚度,要想取得更大的成就,就必须学会忘记过去,忘记曾经取得的成绩,让自己时刻保持“饥饿”感。

终身学习是信息时代的要求。时尚白领不一定各方面都做到最好,但却应该善于学习,以发挥潜能、提升自我。对于每一个职场中人来说,8小时之外的学习是一种消费,更是一种投资,这种消费和投资有很大一部分是用来充实自己,完善自己,为自己增加实力的。

2.督促自己,让自己“增值”

微软公司在招聘的时候,非常青睐一种“聪明人”。这种“聪明人”,并非在招聘时就已是某一方面的专家,而是一个积极进取的“学习快手”——一个会在短时间内主动学习更多与工作有关的知识和积极提高自身技能的人。

微软的这一选择标准实在是高明之极。当今世界日新月异,车子、房子,一切事物都会不断折旧。在充满变数的职场中,员工赖以生存的知识、技能一样也会折旧,而且折旧的速度会越来越快。美国职业专家指出,现在职业半衰期越来越短,所有高薪者若不学习,无需5年就会变成低薪。在这种情况下,你若固守着原有的知识储备,去争取升职加薪,只能是痴心妄想。

了解了微软公司招聘的故事之后,我们就会时刻督促自己去升值了。毕竟,如果你不注重学习,你的身价就会降低。所谓不进则退,如果你失去了学习的精神,过上一段时间,你就会被别人抛在后面,哪怕你多么聪明,也必将会扮演失败者的角色。因此,如果你的理想是攀上职业生涯的顶峰,如果你希望在目前的位置上获得良好的声誉,那么,你在下班后、闲暇时,走进教室,赶赴一场知识的盛宴吧!

如果你目前的事业进展缓慢,或正在走下坡路,这就向你敲响了“学习”的警钟。此时的当务之急就是多学习一些实用技能,或者把一度荒废的学业捡起来,这些硬件会增加你的“分量”。一旦有机会,它就会成为你升职加薪的秘密武器。

3.寻找适合自己的充电方式

人们经常说,处处留心皆学问。这句话非常有道理。如果你热爱自己的工作,你想学习,那么你随时都可以在身边发现值得学习的东西,而且是最有用的、最适合你职业发展的充电内容。选择了适合自己的充电方式,选择了最有用的充电内容,就能减少一些无用功,也能节省出更多的时间,去做更加有意义的事情。

当前是一个信息爆炸、知识更新飞快的时代,职场中人必须适应这种日新月异的变化。在下班之后,要严格要求自己,鞭策自己去学习,用各种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这样一来,不但避免了时间的浪费,还会让你的人生有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