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独立电影导演访谈
49202300000016

第16章 卫铁:《远离》和疏离

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电影的?请你谈谈那些作为影迷的时光。

小学。

高中的空闲时间主要是在录像厅和电影院里度过的,慢慢就想知道更多的电影秘密,然后决定去考电影学院,和父亲谈了想法,父亲非常支持,提供了我去北京的路费和考试的费用。

在北京电影学院的学习带给你最多的是哪方面的东西?你先是学摄影,后又在文学系学文学(电影史),最后为何选择做导演?

自由,电影学院有自由的气氛。

我学习摄影和电影史就是为了做导演。

你的好几部电影作品都是在湖北黄石家乡拍摄的,你是不是对家乡特别迷恋?请你大概介绍一下现在的黄石是一个什么样的城市。

我很爱我的故乡,我也爱长江,我最初的作品都是讲这样的感情。

黄石建市于解放后,中国目前最早的开采铜矿和冶炼的遗址都在黄石。

请你介绍一下《黄石大道》这部短片。

《黄石大道》主要是通过一个普通的警察生活,讲述他的爱恨以及我对黄石的认识。我的朋友吴幼民是男主角,他气质很独特,为影片增色不少。人物的忧郁,痛苦和快乐,他演绎得很好。他的表演风格是我所喜爱的。

你于2006年完成长片处女作《远离》,请你讲述一下整个影片从构思、剧本、资金及后期这些过程。

2004年的冬天,在故乡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感觉到可以拍摄一部新的作品,来讲述我对故乡新的认识和感受。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对应着不变的匆匆的面孔。我感受到城市有自己的次序。我自己也是“进城”的人,从黄石到北京,再从北京返回黄石,两地的生活使得我的眼光渐渐陌生了,去哪里都是进城,都是陌生。

我有一个在北京大学读书的朋友叫李云雷,他的短篇小说《我们去看天安门》很独特,李云雷和我决定改编这部小说。2005年冬天,北京电影学院及青年电影制片厂领导决定拍摄这部影片,解决了资金及后期的费用。

《远离》的剧本曾经获得北京电影学院毕业长片扶植计划,这也是北京电影学院自78班毕业之后首次扶植长片,请你谈谈这个扶植计划的经过。

北京电影学院有很好的传统,大量鼓励年轻学生拍摄作品,我和另外两位同学比较幸运,有机会拍摄了毕业长片作业。这是多方面努力的结果。学院各系都有老师投入,鼓励和指导学生完成创作。

《远离》的主题是乡村年轻人对城市的一种向往和期待,但最终还是回到起点,透出一种淡淡的无奈和来自城市的伤害。这种体会来自于你的个体经验还是一个假想。

生活中有爱也有伤害。

《远离》完成之后你自己如何评价这部影片?达到你预期的目的或效果了吗?

有些遗憾,但很痛快。

拍摄的时候就是尽量把所想的都实现,制作完成后期待的是更多的交流。

影片的摄影很优美,应该和你的专业有关。在一部影片中,摄影占有极其重要的分量,而在国内很多独立电影的摄影都不是专业出身,呈现在影片里的效果很差。你怎么认为呢?

摄影很优美主要是摄影师和美术师的功劳。摄影师关乐观是我学摄影的同班同学,我目前的习作都是他拍摄的,他在镜头画面上做了很多设计。美术师宋小虎也是我的朋友,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他们的经验非常丰富,所以效果让大家还满意。

是不是专业出身不决定摄影品质。

你自己本身学过摄影,为何不自己来担任摄影呢?

我的目标是做导演,摄影是我的爱好。

很多独立电影导演的第一部影片都选择在自己的家乡拍摄,一个是因为对环境、人物的熟悉,另一方面在资金和调控方面或许也比较得心应手。你当时的情况是怎么样的?

关键的是感情。我是回顾自己的轨迹,寻找自己。

2007年5月你曾经入围了贾樟柯的青年导演训练营,请你谈谈那次活动的主要经历及感受。

青年导演训练营的主旨是为年轻的导演提供更多的拍摄机会。

那个夏天在汾阳住了好几天,在破败的剧场里看走江湖的艺人表演,让人热血沸腾。

汾阳街道很简洁,但是沸腾的,有力量。在县城里走走,看见的房子可能就有百年以上的历史。

汾阳人很淳朴。我和朋友随意走进一座小院,主人热情招待。院子里住着好几户,大家正生火做饭。聊天之后才知道,主人竟然和贾樟柯是同班同学。

据说你正在拍摄一部名叫《学校》的纪录片,现在完成得怎样了?是一部关于什么的纪录片?

纪录片正式名叫做《人间童话》。

2003年的夏季,我去广场路探望我的朋友。朋友家住一楼,宽阔的阳台窗户正对着广场路小学的操场。数以百计的孩子在操场上奔跑嬉戏,我被那些青春的面孔吸引,决定拍摄一个关于孩子的纪录片。

那这个纪录片是不是拍摄了好几年?

这个纪录片前后制作了两年时间,获得了很多人的帮助.包括张铁林先生,从创作初期,他无私地提供了很多支持。拍摄地所在的学校的老师们也很热情,帮助了影片的摄制。

你的下一个电影计划是什么?

有两个剧情片的工作计划。其中一个是喜剧。

想在上海和黄石拍摄,哪个进展快就先拍那个。

你认为应该怎样坚持自己的电影观点和立场?

不断拍下去。

中国电影经历过第五代、第六代,目前第五代导演已经进入商业大片的探索和尝试,第六代正活跃于国际大舞台上。而正在地下、地上的“第六代后”也开始跃跃欲试,你怎样看待第六代之后的新锐导演以及他们的作品?

“第六代后”?我看很多电影,我尊重他们的思索和情感,都付出了很多。

中国很多电影都改编自文学作品,包括陈凯歌的《霸王别姬》和张艺谋的《活着》,中国电影对文学(小说)的依赖性很大,而导致在电影语言上缺少突破和创新。你怎样看待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有改编的,也有不改编的。也有在努力创新的作者出现。

你现在的生活状态是怎样?

旅行和看电影。

附文

《远离》导演阐述

2001年夏,我回到故乡黄石拍摄了第一部短片《黄石大道》,全片的创作冲动是基于我对故乡风物的一种热爱和离别家乡数年的乡愁。这种冲动使得感情有一点盲目,从而使得影片在某些场景上存在失控。即使在拍摄手法上采取了客观观察的角度,导演风格上是内敛,但是内容上却是流逝和放任。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我意识到这部习作的缺陷,我觉得作品应该在内容和形式上尽力达到一致。真正的控制应该是在每一场的内容之中。

2004年的夏季,乡下的远亲表弟准备离开打了六个月工的黄石去上海寻求新的梦想,临走之前来我家告别。渐渐听闻他的故事,他的爱情,他的挫折……这是和我一样的年轻人,为了寻找喜欢的生活,不得不付出更多的代价,他们往往付出自己全部的青春力量,城市却不会给他们任何回应。在经历乡村-城市-乡村的循环之后,他们耗尽自己的青春能量,最后,他们大多数会回到当初的起点。我自己也是“进城”的人,从黄石到北京,再从北京返回黄石,两地的生活使得我的眼光渐渐陌生了,去哪里都是进城,都是陌生。这种感受使我愈发激励自己要拍摄这样一个作品,在故乡拍摄,不仅仅是因为我接受了这样的生命暗示,而且也告白了我的情感归属。

2004年的冬天,在故乡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感觉到可以拍摄一部新的作品,来讲述我对故乡新的认识和感受。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对应着不变的匆匆的面孔。我感受到城市有自己的次序。故乡的次序让我的感情冷静,少年时的朋友奔赴他们各自的旅途,熟悉的笑脸渐渐陌生。走在拥挤的大街上,我感受到故乡的疏离。而在时代的变革要求下,这步伐又似乎无法更改。

杨超

1974年1月6日生于河南省信阳市,现居北京。1997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现为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会员,国家二级导演;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影视导演专业教师,教授影视导演专业的“剧作”和“导演创作”两门专业主课,主持毕业创作。

作品年表

2001:《待避》(短片)

2001年第54届法国戛纳电影节电影基金会青年奖第三名

2002年台北电影节国际学生电影竞赛银狮奖

2004:《旅程》

2004年第57届戛纳电影节“一种注目”金摄影机(最佳处女作)特别奖

2004年第4届韩国光州电影节竞赛单元评委会奖

2007:《唐碑记》

2009:《小英雄雨来》

《待避》(1997年)

影片档案

片名:待避

英文片名:Runaway

编剧、导演:杨超

主演:李佳

格式:35毫米

片长:30分钟

电影介绍

陆林是一名检车工人,他每天用铁锤敲打火车的轮子,凭声音听出车轮是否正常。陆林厌恶这个工作以及与之有关的所有人。为了逃避单独作业,他试图成为单位的篮球队员,最终失败了。对于陆林来说,惟一的逃避之处就是空军学院的废弃机场。在那里,他能听到飞机发动机空转试车时发出的笼罩一切的巨大声响。他是如此热爱这种声音,那是他彻底平庸的生活仅有的激情。

这部影片试图描述一个当代中国青年工人的焦虑感。当他被安置在一个毫无创造性的、重复劳动的岗位上时,儿时的理想成为他忍受平庸生活的惟一寄托。在他的心中,理想与现实的斗争始终存在,然而他只把这种斗争的焦虑状态本身作为生活的目标,永远保持一种与周围环境的紧张感,却从不为摆脱环境、实现理想做出哪怕一分实际的努力。他想逃跑,却连挪动脚步的力气都没有了。

《旅程》(2004年)

影片档案

片名:旅程

英文片名:Passages

制片人:杨海军

编剧、导演:杨超

主演:耿乐、常洁萍

摄影:张锡贵

美术:张丹青

录音:李折

剪辑:薛芳名

音乐:安巍、暗夜公爵

格式:35毫米

片长:112分钟

出品公司:世纪英雄电影投资有限公司、保利华亿传媒集团

承制公司:实践无限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电影介绍

1993年夏,中原地区的一个小县城,陈思绪已经是第四次高考落榜了。再也无法忍受年复一年看不见希望的考试,他说服了一起上补习班的女友郭萍,去追寻一种神奇的灵芝培育术。两人几经周折,从郑大姐那里带回了所谓“提取类固醇”的致富项目,回家后发现受骗上当。两人非常愤怒,骑着自行车又出发,去讨个说法,这时距高考只有十四天了,两个家庭仍旧被蒙在鼓里。自由的自行车之旅如同一次快乐的春游,但再次见到郑大姐,她居然拒绝承认欺骗。最终郑大姐把一半钱还给他们,两人回到家中。这时陈思绪的父母已经绝望,给他两千块钱让他出去打工,而郭萍在受到哥哥的一顿毒打之后,跑出了家门。陈思绪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希望去上补习班,然而当郭萍求他跟自己一起去南方的时候,他无法拒绝。这次两人完全是徒步旅行,他们开始争吵,分手,彼此在国道上寻找失踪的对方,最后又神奇地相遇。漫漫长路已成为两人体力与精神上的双重煎熬,郭萍忍受不了陈思绪内心的背弃,在一个夜里,她离开陈思绪独自上路了。

杨超比大部分独立导演都更加幸运,他目前的两部独立作品都是用胶片拍摄的,制作上的精良和演员耿乐的加入使得电影更容易让观众接受。更加幸运的是,杨超的第一部独立长片就获得了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的最佳处女作奖,这对一个导演来说是一种莫大的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