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在科技馆听讲座
49254400000029

第29章 把握宏观形势选择优质股票

王志宏

时机把握就是一切,在战争和商业中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在股票投资上也同样如此。只有深入分析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才能选择最具成长性的股票;只有深刻了解当前的宏观经济态势,才能在合适的时机介入,从而成功地投资。换句话说,从宏观经济周期出发,优选处于景气周期阶段的行业,最终选择出业绩增长最快的龙头股票,将使你的投资成为一种艺术。

经济周期决定股的周期,即使在2002~2005年的超级大熊市中,受益于宏观经济的超常发展,煤炭、汽车和钢铁等行业依然联袂上行,带动大盘出现小阳春的走势,从而形成历史上有名的“五朵金花”行情。因此,通过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进而选择行业及其龙头公司,才是真正的趋势投资。

宏观经济分析概述

1.证券投资宏观分析的重要性

证券投资的宏观经济分析具有战略层次上的意义,看大势者赚大钱。只有把握住宏观经济发展的大方向,才能把握证券市场的总体变动趋势,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只有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因素的变化,尤其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变化,才能抓住证券投资的市场时机。

证券投资活动是整个经济运行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投资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投资者能否适应经济运行的变化,并做出相应的投资决策。

通过宏观经济分析,还可以判断整个证券市场的投资价值。证券市场的投资价值与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及其结构变动密切相关。当证券市场达到相当大的规模,市场参与者的人数占全国人口的比例达到一定的数值时,整个证券市场的投资价值就是整个国民经济增长质量与速度的反映,证券市场就是经济的晴雨表。

经济运行中任何细微的变化,都会在证券市场上有所反应。所以说,影响证券投资的因素是错综复杂的,有经济因素,也有政治、社会、文化、心理等非经济因素。投资时必须对这些因素与证券市场运行之间的关系做出全局性和长期性的分析。

2.宏观经济分析的方法

(1)经济指标

宏观经济分析可以通过一系列经济指标的计算、分析和对比来进行。经济指标是反映经济活动结果的一系列数据和比例关系。一是先行指标,主要有货币供应量、股票价格指数等,这类指标对将来的经济状况提供预示性的信息。从实践来看,先行指标可以对国民经济的高峰和低谷进行计算和预测。二是同步指标,主要包括失业率、国民生产总值、生产价格指数、消费价格指数等。三是滞后指标,主要涉及银行。这类指标反映的是国民经济正在发生的情况,并不预示将来的变动短期商业贷款利率、工商业未还贷款、制造产品单位劳动成本等。

(2)计量经济模型

所谓计量经济模型,就是表示经济变量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许多经济现象之间存在着相关或函数关系,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并进行运算,就可以探寻经济变量间的平衡关系,分析影响平衡关系的各种因素。计量经济模型主要有经济变量、参数以及随机误差三大要素。

(3)概率预测

概率预测方法运用得比较多也比较成功的是对宏观经济的短期预测。宏观经济短期预测是指对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利息率、个人收入、个人消费、企业投资、公司利润及对外贸易差额等指标的下一时期水平或变动率的预测,其中最重要的是对前三项指标的预测。

3.评价宏观经济形势的相关变量

(1)国内生产总值与经济增长率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定时期内(一般按年统计)在一国领土范围内新创造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额。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以常见支出法为例,统计GDP时,要将出口计算在内,但不计算进口。经济增长率也称经济增长速度,是反映一定时期经济发展水平变化程度的动态指标,也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是否具有活力的基本指标。

GDP主要由投资、消费、出口、进口以及政府的支出几大构块组成,投资与消费这两块与资本市场的关系最密切,理论上讲投资尤其是固定投资和股市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消费是由永久的收入或者财富来决定的,在一般均衡动态优化模型中,消费都会跟资本市场有很密切的联系。当股市上升的时候,私人财富增加,而且会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反之如果股市下跌,私人财富就会缩水,对消费或多或少会有负面效应。因此,长期的熊市就会影响消费,从而又影响到固定资产的投资萎缩,这样就会引起经济衰退。

(2)失业率

失业率是指劳动力人口中失业人数所占的百分比。劳动力人口是指年龄在16岁以上具有劳动能力的人的全体。失业率是评价经济形势的重要变量。在经济繁荣时,往往伴随着较高的就业水平,而在经济萧条时,失业率则较高。造成失业的原因主要有:

第一,总需求不足造成的失业,主要表现为周期性失业,这是在经济周期中的危机与萧条阶段,由于需求不足造成的失业;持续的普遍性失业,这是由一个长期的经济周期或一系列周期所导致的劳动力需求长期不足的失业。

第二,总需求分布不平衡造成的失业。这类失业有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前者表现在某个地区某类职业的工人找不到工作,而在另一地区却缺乏这种类型的人;后者是由于产业结构变动或者采用新技术而导致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种类不符造成的。

第三,志愿失业。在动态经济社会里,总有人要变换工作,在找到理想工作之前,他们宁愿不就业,这就是志愿失业。

失业率过高将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还是一个政治问题,超过社会承受能力,政府被迫采取措施来发展经济扩大就业。

(3)通货膨胀率

通货膨胀是指用某种价格指数衡量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人们常把物价上涨率视为通货膨胀率。常用的有消费品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

通货膨胀对社会经济所产生的影响主要有:收入与社会财富的再分配,扭曲商品相对价格,降低资源配置效率,促发泡沫经济乃至损害一国的经济基础和政权基础。通货膨胀在程度上分为温和的、严重的和恶性的三种。温和的通货膨胀是指年通货膨胀率低于10%的通货膨胀,严重的通货膨胀是指两位数的通货膨胀,恶性的通货膨胀则是指三位数以上的通货膨胀。

为抑制通货膨胀而采取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通常会导致高失业和GDP的低增长。

(4)利率

利率,或称利息率,是指在借贷期内所形成的利息额与所贷资金额的比率。利率的波动反映出市场资金供求的变动状况。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市场利率有不同的表现。

图1显示,资金的需求曲线向下倾斜,供给曲线向上倾斜。横轴表示资金的数量,纵轴表示实际利率的水平。供给曲线从左向右倾斜,这是因为实际利率水平越高,居民储蓄的供给量就越大。需求曲线从左到右向下倾斜,这是因为实际利率越低,企业越愿意进行实物资本的投资。资金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汇点E为利率均衡点。

政府和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控这些供给和需求曲线。例如,假定政府的预算赤字上升,这将导致政府的借款需求增大,从而使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使实际利率均衡点升到E′。也就是说,由于市场预测政府借款的额度将突破原先预期的金额,市场预期未来利率将会上升。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增加货币供给来抵消这种上升的趋势,因为这种方式将增加可贷资金量,从而使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5)汇率

汇率是外汇市场上一国货币与他国货币互相交换的比率。一国的汇率会因该国的国际收支状况、通货膨胀水平、利率水平、经济增长率等的变化而波动,汇率的变化对一国的国内经济、对外经济以及国际间的经济联系都产生着重大影响。

(6)财政收支

财政收支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两个方面。财政收入是国家为了保证实现政府职能的需要,通过税收等渠道集中的公共性资金收入;财政支出则是为满足政府执行职能需要而使用的财政资金。

(7)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是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与非居民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其他往来中所产生的全部交易的系统记录。国际收支中包括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经常项目主要反映一国的贸易和劳务往来状况;资本项目则集中反映一国同国外资金往来的情况,反映一国利用外资和偿还本金的执行情况。

(8)固定资产投资规模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固定资产再生产中投入资金的数量。

宏观经济分析的主要内容

1.影响股票市场价格的因素

(1)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因素

1)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在对股票价格与经济周期的实证研究中,人们发现股市通常在经济衰退的中途创最低点并开始回升,并且继续上升到下次衰退前半年或更早的时期。然后股票市场往往剧烈下跌,直到下一次衰退期的中途,才又开始随着预测经济好转而回升。股票市场作为“经济的晴雨表”,将提前反映经济周期。

2)通货膨胀。适度的通货膨胀对证券市场有利,过度的通货膨胀必然恶化经济环境,紧缩性货币政策将直接导致股票市场的暴跌。

3)利率水平。股票价格与利率成反比。

4)汇率水平。本币贬值,资本从本国流出,从而使股票市场下跌,反之则上升。

5)货币政策。当中央银行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时,货币供应量减少,市场利率上升,公司资金紧张,运营成本加大,盈利预期下降甚至亏损,红利减少甚至没有,居民收入下降,失业率增加,从而从多方面促使股价下跌。反之,中央银行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将从各方面促使股票价格上升。

6)财政政策。当政府通过支出刺激和压缩经济时,将增加或减少公司的利润和股息;当税率升降时,将降低或提高企业的税后利润和股息水平。财政政策还影响居民收入,这些影响将综合作用在证券市场。

(2)行业因素

1)行业周期。从长期看,每个行业都有产生、发展与衰落的生命周期。一般行业处于初创期时盈利少,风险大,股价较低;成长期时行业总体股价水平上升,个股价格波动较大;稳定期公司盈利相对稳定,风险较小,股价比较平稳;衰退期盈利普遍减少,风险较大,股价呈跌势。

2)其他因素。行业股票价格还受政府产业政策、相关行业的变动的影响。

(3)公司因素

公司因素一般只影响特定公司自身的股票价格,这些因素包括公司的财务状况、公司的盈利能力、股息水平与股息政策、公司资产价值、公司的管理水平、市场占有率、新产品开发能力、公司的行业性质等。

(4)市场技术因素

所谓市场技术因素,指的是股票市场的各种投机操作、市场规律以及证券主管机构的某些干预行为等因素。其中,股票市场上的各种投机操作尤其应当引起投资者的注意。

(5)社会心理因素

投资者的心理变化对股票市价有很大的影响。例如,当持有股票的人感到紧张的时候,就意味着大多数人害怕股票价格会下跌,因此就会出现抛售股票的现象,往往会导致股票下跌。反之,当持有现金的人感到紧张的时候,意味着持有现金的人害怕股票上涨,这样他们买入股票的成本就会提高,因此往往股票会上涨。凯恩斯就是善于预测社会公众的心理状态,因此成为证券投资的大赢家。

(6)市场效率因素

市场效率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披露是否全面、准确。

2)通讯条件是否先进,从而决定信息传播是否快速准确。

3)投资专业化程度,投资大众分析、处理和理解信息的能力、速度及准确性。

(7)政治因素

所谓政治因素,指的是国内外的政治形势、政治活动、政局变化、国家机构和领导人的更迭、执政党的更替、国家政治经济政策与法律的公布或改变、国家或地区间的战争和军事行为等。

2.宏观经济变动与证券投资

(1)GDP增长率与股票指数之间的关系

正如上面所提到的,一方面证券市场会促进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当市场足够大、参与者足够多时,它又是经济的晴雨表。

1990~2002年,中国股票市场的几何年均涨幅是GDP的2.58倍,美国是4.26倍,德国是4.81倍,英国是2.17倍。股票市场的涨幅和GDP增长率明显正相关,平均股指涨幅是GDP增长率的3.46倍。如果将统计数据放到更加长远的1949~2001年,可以看到美国股票市场的涨幅大约为GDP增长率的1.1倍。最后全世界股票市场的指数相对于其基期指数,都是呈现总体上升的。

虽然在某一阶段证券市场的涨幅可能和GDP增长率负相关,但是从长远看,股票市场收益率和GDP增长率成正比关系。

(2)通过GDP增长率测算证券市场理论价值中枢

美国金融学者Aswath Damodaran Aswath Damodaran在《Investment Valuation》一书中给出计算一国证券市场平均市盈率的回归方程式以及发展中国家市场市盈率、GDP增长率、利率、国家风险的数据,通过该方程式就可以计算出一国市场的理论价值中枢。

(3)通货膨胀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通货膨胀对股票价格影响的一般性原则如下:

1)温和的、稳定的通货膨胀对股价影响较小。

2)如果通货膨胀在一定的可容忍范围内持续,而经济处于景气(扩张)阶段,产量和就业都持续增长,那么股价也将持续上升。

3)严重的通货膨胀会造成货币加速贬值,这时人们会囤积商品、购买房屋以期对资金保值。这可能从两方面影响股价:其一,资金流出金融市场,引起股价下跌;其二,经济扭曲和失去效率,企业一方面筹集不到必要的生产资金,另一方面原材料、劳务价格等成本飞涨,使企业经营严重受挫,盈利水平下降,甚至倒闭。

4)在严重的通货膨胀时,政府一般会采取紧缩政策,从而间接影响股价上升。

5)通货膨胀时期,并不是所有价格和工资都按同一比率变动,而是相对价格发生变化。这种相对价格变化导致财富和收入的再分配,产量和就业的扭曲,因而某些公司可能从中获利,而另一些公司可能蒙受损失。与之相应的是,获利公司的股票价格上涨,受损失公司的股票价格下跌。

6)通货膨胀不仅产生经济影响,还可能产生社会影响,并影响公众的心理和预期,从而对股价产生影响。

7)通货膨胀使得各种商品价格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也使得企业未来经营状况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从而影响市场对股息的预期,并增大获得预期股息的风险,从而导致股价下跌。

8)通货膨胀对企业(公司)的微观影响。通货膨胀之初,“税收效应”、“负债效应”、“存货效应”、“波纹效应”有可能刺激股价上升。但长期严重的通货膨胀,必然恶化经济环境、社会环境,股价必受大环境驱使下跌,短期效应的表现便不复存在。

3.经济周期与股票市场的关系

从理论上讲,当证券市场是经济的“晴雨表”时,证券市场股票价格的波动与经济周期有着密切的关系,其表现为超前的关系。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货币政策的调整会直接、迅速地影响证券市场。财政政策的调整对证券市场具有持久的但较为缓慢的影响。

汇率政策的调整从结构上影响证券市场价格。汇率上升,本币贬值,本国产品的竞争力增强,出口型企业将受益,此类公司的证券价格就会上扬;相反,进口型企业将因成本增加而受损,此类公司的证券价格将因此而下跌。此外,还会导致资本流出本国,使本国的证券市场需求减少,价格下跌。汇率下跌的情形与此相反。

1.财政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1)财政政策的定义

财政政策是政府依据宏观经济规律制定的指导财政工作和处理财政关系的一系列方针、准则和措施的总称。

(2)财政政策的手段及功能

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包括国家预算、税收、国债、财政补贴、财政管理体制、转移支付制度等,国家预算收支的规模和收支平衡状况可以对社会供求的总量平衡发生影响;税收可以对宏观经济进行调节,对证券发行者所在行业进行调节,对证券投资者进行调节;国债可以调节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形成的格局,可以调节国民收入的使用结构,通过国债的发行、国债利率与贴现率、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来调节资金供求和货币流通量;财政管理体制可以调节各地区、各部门之间的财力分配;转移支付制度可以调节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纵向不平衡以及地区间财力横向不平衡。

(3)财政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总的说来,紧的财政政策将使得过热的经济受到控制,证券市场将走弱。松的财政政策,如减少税收、降低税率、扩大减税范围、扩大财政支出、减少国债发行、增加财政补贴等,将刺激经济发展,使证券市场走强。

国家产业政策主要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实现。优先发展的产业将得到一系列政策优惠和扶持,因而将获得较高的利润和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这势必受到投资者的普遍青睐,股价自然会上扬。因此,在选股时要关注是否是财政投资重点,是否有贷款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等。

2.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1)货币政策及其作用

所谓货币政策,是指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所制定的关于货币供应和货币流通组织管理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准则。

货币政策对经济的调控是总体上和全方位的,货币政策的调控作用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

1)通过调控货币供应总量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2)通过调控利率和货币总量控制通货膨胀。

3)调节国民收入中消费与储蓄的比重。

4)引导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并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2)货币政策的目标

货币政策的目标总体上包括稳定币值(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3)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工具又称货币政策手段,是指中央银行为调控中介指标(利率、货币供应量、基础货币等金融变量)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取的政策手段。货币政策工具可分为一般性政策工具和选择性政策工具。

(4)货币政策的作用机理与运作

货币政策的运作主要是指中央银行根据客观经济形势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调控货币供应量和信用规模,使之达到预定的货币政策目标,并以此影响整体经济的运行。通常将货币政策的运作分为紧的货币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

1)紧的货币政策。主要政策手段是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加强信贷控制。

2)松的货币政策。主要政策手段是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放松信贷控制。

3)总的来说,在经济衰退时,总需求不足,采取松的货币政策;在经济扩张时,总需求过大,采取紧的货币政策。但这只是一个方面的问题,政府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对松紧程度作科学合理的把握,还必须根据政策工具本身的利弊及实施条件和效果,选择适当的政策工具。

(5)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从总体上来说,松的货币政策将使得证券市场价格上涨,紧的货币政策将使得证券市场价格下跌。

当实行松的货币政策时:

1)为企业提供充足的资金,有利于企业利润上升,从而股价上涨。

2)社会总需求将增大,刺激生产发展,同时居民收入得到提高,因而证券投资的需求增加,证券价格上扬。

3)银行利率随货币供应量增加而下降,部分资金从银行转移出来流向证券市场,也将扩大证券市场的需求,同时利率下降还提高了证券价值的评估,两者均使证券价格上升。

4)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将引发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初期,市场繁荣,企业利润上升,加上受保值意识驱使,资金转向证券市场,使证券价值和对证券的需求均增,股价上升。

5)当通货膨胀上升到一定程度,可能恶化经济环境,将对证券市场起反作用,而且政府将采取紧缩政策,当市场对此做出预期时,证券价格将会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