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在科技馆听讲座
49254400000008

第8章 南极科考工作纪实

窦银科

2004年10月25日至2006年3月28日,我参加了新世纪中国规模最大的南极考察活动——中国第21次南极科学考察。在过去的520天里,我经历了120天永无落日的极昼、60多天暗无天日的极夜以及途中两次西风带的肆虐,经受住了严寒、狂风、暴雪、孤寂,甚至多次面临生命危险的严峻考验,顺利、安全、圆满地完成了考察队交付的全部任务。

截至2006年12月中旬,野外作业时间515人次时,共钻取海冰冰芯总长度772厘米,野外行车行程1500多公千米,取得了大量的海冰温度、厚度、盐度、气温等变化的数据。

太原理工大学的科研仪器首次应用在南极考察并取得了宝贵的考察数据;太原理工大学校旗首次飘扬在南极普里兹湾的冰天雪地;中山站的方向标上首次竖起了“中国·太原”的方向标。

考察背景及主要任务

2002年,我被太原理工大学录取为在职硕士研究生,师从秦建敏教授。由于对冰的偏爱,在研究生开学之前,我便开始在自己家中做实验,检测冰中的电信号传导特性。找不到测量冰的温度和冰的电导率之间关系的温度计,便把几根温度探头冻在冰里,线从冰箱里拉出来显示温度。但用冰箱冻出的冰含水量多,直接影响了冰和水的电导率的测量,许多次实验都失败了。我灰心过,但我始终没有放弃。为冻出更加坚实的冰,我曾连续一周把家里的冰箱调到-24℃~-25℃,终于以冰箱烧坏为代价获得了成功。开学后,在电力学院代数字电路实验课的我又以数字电路理论为基础,设计出一个简单的传感器。

2003年9月,中国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中,大连理工大学的科考队员把一套传感器设备带到北极进行试验取得成功,这让我信心倍增,更加坚定了他进行实验的决心。

2004年1月~3月,大连理工大学的科研人员来到山西,双方组队冒着严冬在汾河二库进行了各种现场冰厚技术试验。当时的条件十分艰苦,为了不耽误工作,我直到腊月三十晚上8点才回家过春节。

2004年2月7日,我和全国另外70名科研工作者一起赴黑龙江亚布力,参加国家海洋局组织的冬训。在为期10天的集训中,我除了接受各种救生训练、体能考察外,还经过了严格的心理测试,如曾在-27℃的低温下野外宿营。

2004年6月,当得知所报科研项目被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批准后,我和我校测控技术研究所的同志们利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赶制了6套海冰观测仪器,为进行南极科考做好了出发前的准备工作。

极地档案

2004年11月29日,我随中国第21次南极科考队乘坐雪龙船抵达南极中山站。

在雪龙船奔向南极的途中,最大的危险在南纬45~65的西风带——号称魔鬼西风带。那里常年狂风巨浪不断,雪龙船在惊涛骇浪中犹如一只漂泊的木筏,随浪颠簸,在巨浪中忽上忽下,倾角最大达30。在那几乎粒米不进的八天八夜里,我一下子瘦了4千克。

为了取得完整的数据资料,在南极科考的日子里,我每天都坚持去普里滋湾的纳拉峡湾进行冰厚度、冰温及冰下水位的日变化自动化监测,也是队里唯一一个必须每天外出工作两小时以上的人。每次外出其实都面临危险,但时间久了便不那么在乎了,而其中的三次遇险经历令我永远难忘。一次我和站长驾驶雪地摩托车外出造成侧翻,两个人好不容易才从车下爬出来;一次是和队友检测的途中,我前去探路时,不幸踏进裂缝;一次是在冰塌陷区作业时陷进冰水中……

在南极科考期间,我受到了山西省有关部门领导、单位领导、电力学院领导及家人的关心和全力支持。每次学校发来电函,我都要张贴在中山站的走廊里,精神上的支持成为我争取更大成绩的动力。

我的辛勤工作得到了科考队全体队员的认可,也受到了考察队临时党委的多次表扬,被评为“优秀考察队员”。

考察任务的现场执行过程

1.科研成绩

本次南极考察的海冰观测项目以南极中山站为基地,对其附近海域的海冰进行监测,取得了许多科学研究数据。

自2004年12月11日开始,电阻率冰厚监测装置分别在中山站附近的纳拉湾、中山湾、达尔克冰川安装试验使用。2005年1月中旬,因南极夏天气温的逐渐升高,海冰全面融化使得电阻率冰厚监测装置从上述监测点撤离。这段时间取得了完整的海冰融化数据。2005年3月底,在中山站附近海域海冰厚度已达30~40厘米时,又在上述海域安装布设了电阻率冰厚监测装置。直到2005年12月海冰基本融化而结束,这段时间的数据基本完整,但在7月份连续10多天-40℃的低温下仪器出现不能正常工作的问题。

此外,我们取得了对中山站附近海冰一年监测的宝贵数据以及对达尔克冰川表面冰雪的变化一年的监测数据。通过在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对该套监测系统提出了更完善的改进方案。在以上数据的支撑下,结合同时取得的海冰其他参数数据,为极地海冰的生消变化在计算机中的模拟提供了宝贵的初步数据,从而为研究南极海冰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气候影响提供了初步的支持。

2.科考生活

在南极,科考队员的生活充满了艰辛和乏味。每天工作中遇到的危险自不必言,正常的生活都非常艰难。冬天的饮用水是冰雪融水,还比较纯净,然而到了夏天,成群的企鹅、贼鸥都在莫愁湖里嬉戏,湖面漂满企鹅毛,湖底积满企鹅粪,从这样的湖中抽出来的水经过简单处理,便是队员们的生活用水,喝到嘴里还能尝到淡淡的咸味。在南极是没有双休日和节假日的,也没什么娱乐活动,夏天,大家把沙子推平在上面踢球;冬天,就只能在室内打打台球和乒乓球。在漫长的极昼极夜期间,队员们更要经受心理和生理上的重重考验:极昼的时候,每天都有不落的太阳,睡觉时要用黑塑料纸把窗户遮挡起来,制造一个夜晚的气氛;极夜的时候,除了我必须每天外出工作外,其他队员几乎一天24小时中有23小时待在房间里,日子变得难熬。一次,一个年轻队员过生日,正赶上是极夜,在生日宴会上,他把未婚妻发来的情书读给大家听,缠绵的情书勾起了队员们的思乡之情,17个大男人整整哭了一个晚上。

21次科考队入驻南极半年后,中山站便没有一丁点儿新鲜蔬菜和水果了。2005年10月12日,澳大利亚第一批考察团到达南极,为中国科考队送来一箱水果——一颗很小的西瓜、几个苹果和西红柿,这让我和队友们好一阵欢喜,但大家都舍不得吃,只是放在那儿看着,结果硬是把西红柿“看”坏了。

然而尽管如此,在中山站,我们也有无尽的乐趣。

南极的生态环境极其优美。夏天,一望无际的蓝天、绚烂的阳光、白亮的冰山、漂亮的帝企鹅、躺在冰面上睡懒觉的海豹……美不可言!随意站在冰山前跟企鹅或海豹合个影,配上这蓝天白雪,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极夜期间,几乎天天出现极光,气温越低极光就越漂亮,大家都冒着严寒跑到屋外拍摄极光。

其实,到南极就是去奉献了,奉献是一种快乐。在那里,每位队员都充分发扬了“爱国、求实、拼搏、创新”的南极精神,每位队员都会有一种南极情结。

本次考察的意义及感想

1.媒体总结的“第一”

初到中山站时,我激动地挥舞着太原理工大学校旗,默默地说“南极,我来了!”并急不可待地将它与中国、俄罗斯等国的国旗和我国历次南极考察队队旗一起插在了海冰实验栋的屋顶。看到中山站的方向标上国内20多个城市的标志牌,我明白自己肩头的责任。我默默地告诫自己,一定不能辜负家乡父老的深切期望。在队友的帮助下,我用厚木板制作了一块印有“中国太原1282KM”字样的标志牌,并亲手将它挂在了南极。在随后的500多天里我以实际行动向世人宣告:山西人、太原理工大人也第一次参与了探索南极、造福人类的神圣事业!

2004年12月,在纳拉峡湾、中山湾和鹰嘴湾安装仪器后,我读取到了第一批观测数据,并用E-mail发回国内。这便是在南极最令我高兴的一件事。

2005年2月13日,我经历了到达南极以来的第一场暴风雪。跟大陆上飘飘洒洒的雪花不一样,南极的风很大,雪是平行着飞的,那种场面用“铺天盖地”来形容毫不夸张。8级以上的大风把南极冰盖上的积雪都刮了下来,极低的气温令雪片逐渐结成大颗雪粒,打在脸上生疼。

2005年2月21日,度夏队员要回国了,雪龙船离开前,17名越冬队员抱头痛哭。这是我到南极以来第一次落泪。当时的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主任、领队张占海饱含深情地说:“兄弟们,你们是非常辛苦的,我将在上海为你们接风……”然后,他站在直升机前向大家深深鞠了一躬,满眼泪花,这个镜头让我终生难忘。

2005年9月的一天,刚学会说话的儿子在电话里叫了第一声“爸爸”,我又一次热泪盈眶。

2005年7月30日,南极出现了历史最低气温——-47℃,中山站上的十几辆车没有一辆可以发动起来。为了让设备能够正常工作,我不得不冒着严寒步行去更换电池。全副武装后,我的体重一下子长了十几千克,冰面上的雪已经积了四五十厘米厚,我深一脚浅一脚艰难地奔赴工作现场,读取数据时摘掉面罩、手套、风镜后,我立刻满脸结霜。

中山站上没人会理发,若不想留长发就只能剃光头,这是科考队员们事先没有想到的。开始,大家碍于面子都不愿以光头示人,后来我第一个剃了光头,随之便引领了一股光头流行风。

2.父子之情

赴南极前,我在亚布力冬训刚两天,出生36天的儿子就得了急性肺炎,但我却不能马上回到儿子身边,直到结束冬训回到家的时候,儿子还在住院。作为一位年轻的父亲,我深深地自责,甚至一时为做出去南极科考的决定而后悔。

我走时,儿子还不会说话,当儿子刚会张口说话时,就在妈妈的引导下,天天指着床头的照片叫“爸爸”;CCTV 10频道演播南极科考的节目,儿子更是每集必看,以致后来他一见到冰天雪地里穿红衣服的镜头就叫爸爸。远在南极的我倘若目睹了这一幕,必定会不能自已地落下泪来吧!

从南极回来,国家海洋局给17名参加越冬科考的队员放了两个月的假,可我依然很忙,我白天要接受各家媒体的采访、作报告,还要到实验室搞我的科研。回到家里,即使在疲惫不堪的时候,我也要强打精神陪儿子玩,此时的我恨不得把16个月的时间都补回来!

3.勇辟科研新天地

在考察中,我明显看到中国的科考设备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拿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我国第22次南极科考队出动了11名队员去格罗浮山进行陨石的回收和冰雪样的采集,共采集到5354块陨石,超过前三次考察所收集陨石数量的总和,其中包括我国科学家发现的第一块仅0.8克的月球陨石。在这可喜成绩的另一面是什么?——国外已经在用机器人寻找陨石了!在与国外的科考队员多次交流之后,我深深认识到:在南极的科学考察工作显示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而我们在这方面还有待于更大的进步。

南极是一片神秘的土地,在南极科考更是一项神圣的事业,我们一定要不懈努力,用实际行动促进祖国的南极事业有更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