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第二次起搏--重展俄罗斯政治宏图
49257500000037

第37章 活跃的政治人物(4)

四、格拉济耶夫:经济学家

在2004年俄罗斯总统竞选的候选人中,一颗政治新星冉冉升起,他就是著名的国民经济学家格拉济耶夫。他自称这次参选的主要目的是利用这个机会将自己的观点转达给公众,迫使当局承担应有的责任。但舆论一致认为,这是他为2008年总统大选进行的热身赛,到时普京将不能再连任。

1961年1月1日,谢尔盖·尤里耶维奇·格拉济耶夫出生在扎波洛热市,父母都是扎波洛热钢铁厂的技术人员。1983年,格拉济耶夫从莫斯科大学经济控制论专业毕业,考入苏联科学院中央数理经济研究所,仅用7年时间就拿下了博士学位,是当时苏联最年轻的国民经济学博士。1986年开始,在研究所工作,因在科学院的研究设计大赛中取胜,获得组建经济技术长期发展实验室的项目。他批评计划经济的弊病和特权腐败现象,积极主张进行转向市场经济的改革。1987年,格拉济耶夫进入了丘拜斯和盖达尔的经济学家小组,这个小组当时利用西方的资助开展研究活动。1989年,英国的共产主义经济研究中心在莫斯科设立了经济改革国际研究中心,格拉济耶夫成为该中心的副主任。1999年,他获得教授职称。2000年,当选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

1991年秋,格拉济耶夫进入盖达尔政府,担任对外经济联系委员会第一副主席,但他反对盖达尔的货币主义政策。1992年,委员会升格为对外经济联系部,他也升为部长。值得赞许的是,经济转型时期,外经贸部门是令人羡慕的肥缺,但格拉济耶夫虽然身居要职,却没有像许多俄罗斯新兴官僚那样,趁乱大发横财,仍然保持了一个学者的良知。1993年“十月事件”前夕,格拉济耶夫因反对叶利钦终止最高苏维埃活动的命令,辞职以示抗议。不久后,他应邀参加“俄罗斯民主党”,成功竞选第一届国家杜马议员。进入议会后,他很快成为最引人瞩目的议员,并当选杜马经济政策委员会主席。由于反对政府的经济政策,他一度被媒体称为议会反对派的非正式领袖、影子总理。

1995年初,格拉济耶夫追随列别德将军参加第二届杜马选举失败。后来,列别德被叶利钦任命为联邦安全会议秘书,格拉济耶夫则应列别德邀请担任安全会议经济安全处处长。列别德辞职后,格拉济耶夫也辞去经济安全处处长职务,出任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机关信息分析处处长。1999年,在第三届杜马选举中,他参加共产党联盟,为“俄共”撰写了经济竞选纲领,主要内容包括剥夺石油企业的超额利润、将央行的利润划归财政、取消经常项目下卢布可兑换、强化外汇监管、对伏特加酒实行国家专营、提高进口税率等等。他作为“俄共”议员团成员,2000—2003年期间再次担任杜马经济政策与企业管理委员会主席。2002—2003年,任杜马信贷机构与金融市场委员会委员。2002年9月,格拉济耶夫参加克拉斯诺雅尔斯克边疆区行政长官竞选,结果得到21%选票,居第三位,引起媒体广泛关注,称之为“格拉济耶夫现象”。

随着政治羽翼逐渐丰满,格拉济耶夫决定自立门户。2003年夏天,他和政治伙伴罗戈津组建“祖国人民爱国竞选联盟”,参加第四届国家杜马选举,一举夺得9.1%选票。“祖国联盟”组建“祖国”议员团,加上单席位选区选举中所获得的席位,共夺得37个议席,排在“统一俄罗斯党”、“俄共”和“自由民主党”之后,成为议会第四大党团。2004年,格拉济耶夫又以独立候选人身份参加总统竞选。尽管这次总统选举毫无悬念,但年轻气盛的格拉济耶夫始终认认真真地进行竞选活动。他表示,自己参选并非走过场,更不是为普京装点门面。他最终获得560万张选票,排在普京和“俄共”候选人哈里托诺夫之后,居第三位。2004年起,由于“祖国”议员团发生分裂,他在原来的“祖国联盟”基础上组建全俄社会政治组织“为了幸福生活”。

格拉济耶夫还兼任许多社会经济组织的职务,包括俄罗斯联邦工商会对外经济促进委员会主席、俄罗斯商品生产者联盟主席团成员、俄罗斯对外经济组织协会主席、多种科学期刊编委会成员、东正教百科全书出版社筹备委员会委员,是俄罗斯东正教教民联盟主席之一。

格拉济耶夫著作等身,著有150多部专著及论文,获得许多荣誉,其中最重要的是因在经济发展长波周期理论研究中的成就而获得。1998年,俄罗斯金融危机前,格拉济耶夫作为联邦委员会机关信息分析处处长曾提交报告,警告政府应采取措施预防不断增长的金融风险,但没有引起注意。2000年,他因对经济学和民族工业的贡献被俄罗斯人物研究所评为“十年人物”。2002年,获年度人物提名。2003年,因“对自然租金理论的研究和普及工作”再度成为年度人物,并获“国家和社会活动”提名奖。格拉济耶夫赞同市场经济,但反对市场原教旨主义,反对毫无节制的自由化,主张国家调控和扶持高新技术产业。他制定的经济长期发展战略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实现俄罗斯的科技生产潜力,为快速稳定增长、提高国民经济竞争力、增加社会福利和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建立必要的宏观经济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