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该校区有关负责人介绍,“推广教授”的设立,主要是鼓励高校教师更多地参与实践,促成科研成果尽快转化。要求也很“苛刻”,每年只限评1至2名。今年入选“推广教授”的占勇很珍惜这个荣誉,他说,知识经济时代,科研人员不能只是“关起门来做学问”,要用最新的研究成果造福社会。
(本报通讯员张维德 本报记者王慧华)
1998年12月31日
浙江启动“网上大学”教育
新华社杭州十二月三十一日电 (记者 张乐 通讯员 单泠)
浙江大学采用先进的双向交互式技术的远程教育今天正式启动。据介绍,这是目前中国办学层次最为齐全的“网上大学”。
今天上午九点三十分,浙江大学远程教育首届新生开学仪式在浙江省的杭州、宁波和台州同时举行。来自三地的研究课程进修班学生、大专起点本科生和全日制高中起点本科生共六百名,通过浙江科研教育网,开始了无需坐在大学校园教室里的学习生活。
由于采用了先进的实时、双向、交互式技术,因此,不仅分散在各地的学生可以听取远在杭州的教师授课,并同步收到文字、图像、图形、声音和动画信息;而且老师也可以通过网络,看到学生的反应,接受并即时回答学生的提问。双方还可以直接通过网络进行课堂讨论、提问答疑,通过虚似实验完成远距离操作和演示训练。
据介绍,到目前为止,中国教育部仅批准了全国四所高校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除了中国目前规模最大、学科门类最为齐全的浙江大学之外,清华大学、中国邮电大学和湖南大学也被列为试点高校。
据悉,到一九九九年春天,浙江大学的远程教育将覆盖浙江省的所有地市,建立起十一个远程教学站点。浙江大学还确定了今后的发展目标:在千家万户的计算机上普及安装具有一定接收系统的机顶盒,把远程教育送到城市、农村、单位、家庭和个人的计算机上,在普遍推行普通高等教育的基础上,推进中国后继教育(即大学后教育)和终生教育的发展。
1999年1月9日第1版
宽口径 厚基础 强素质 增效益
浙江大学本科专业由143个减至91个
本报讯 (通讯员彭凤仪)
根据教育部正式颁布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浙江大学日前对本科专业进行了调整,即由原来的143个减少至91个。现在浙江大学的本科专业覆盖了全国普通高校新专业目录的所有学科门类,即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共11个门类,91个专业分布学科为哲学1个、文学9个、经济学4个、法学3个、教育学1个、历史学2个、理学14个、工学28个、农学9个、医学8个、管理学12个。
调整后的浙江大学本科专业结构更趋合理,进一步拓宽了专业口径,专业基础更加扎实宽厚,有效改变了以往专业划分过细、范围过窄的状况,更能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及教育的发展趋势,对培养面向21世纪的一流的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如原经济学科分设的国民经济管理、经济学、贸易经济3个专业现已合为经济学1个专业;金融学科由分设的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学、保险等专业合为金融学1个专业;原管理学专业划分为企业管理、工商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等诸多专业,细而不规范,现已科学综合为大管理学科中的1个专业——工商管理,还有如原化学工程、化工工艺、高分子化工等专业也已合并调整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为适应浙江大学这所“研究教学型”大学人才培养的需要,浙江大学在专业调整中,对理工科专业还适用了教育部的9个引导性专业目录中的5个,主要有: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信息工程、土木工程、电汽工程与自动化,这将更有利于拓宽专业口径,加强学科交叉,增强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
专业结构的调整,有效地带动了浙江大学这所百年老校对传统专业的更新改造,如原有的单一的纯粹的机械类专业调整后向光机电算一体化飞跃。
专业调整不仅强化了人才素质的培养,适应了人才的成长规律,而且将进一步增进办学效益。如原医学学科有临床医学、儿科医学、医学营养学等专业,有的专业生数较少,调整后合为临床医学1个专业,对有效使用公共教学资源,提高办学的规模效益无疑是一个极大的促进。
1999年1月21日
高校后勤跨入市场
浙江大学后勤集团公司成立
本报讯 记者杨建平 通讯员单泠1月18日杭州报道:今天,浙江大学后勤集团公司正式成立,这既是去年组建的新浙江大学后勤部门先于其他职能部门真正开始的优化重组,而且也标志着浙大后勤工作先跨入了市场。
高校后勤工作一直被视为高校发展的“瓶颈”。在过去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高校后勤工作强调了服务功能和教育属性,全国高校大都形成了“学校办社会”的模式,几乎一所高校就是一个完整的社会缩影。高校每年都要在后勤工作中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一方面,教育资源被极大的占用,另一方面,后勤建设也受到制约,后勤服务质量和水平无法提高,师生员工对后勤怨声载道。
浙江大学从1998年开始将学校后勤改革作为学校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后勤逐步从行政管理体制转化为多个经营服务实体,撤销了原总务处所属行政科室,建立了饮食、接待、修建、生活、水电管理、通信管理、校园管理七个服务中心,建立了后勤总公司,形成了总公司宏观调控,各中心实体独立运行的发展格局。通过改革,浙大直接减少拨款2500万元,后勤自我建设投入1500万元,通过校园科学管理,为学校节约水电、通信经费1000万元,上交学校利润700万元,并建立了50万元的扶困基金,直接扶助有困难的教职工。
组建后的后勤集团公司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采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营管理模式。
当天,浙江大学后勤集团公司与杭州商业银行下属鑫达实业有限公司签署了“合作建设学生宿舍”的协议,同时签署的还有与杭州市电力局的“浙大家属区一户一表供电管理”协议、与杭州市自来水公司的“行业供水管理”协议、与浙江省电信寻呼有限公司的“开展校园寻呼网建设”协议。这些协议的签署,标志着浙大后勤集团公司在后勤社会化方面已经有了实质性、良好的开端。
1999年2月10日
浙江大学大幅提高院士待遇
新华社杭州讯 记者日前在浙江大学了解到,这所中国最大规模的综合大学前不久出台了九条措施,大幅度提高院士待遇,改善院士工作和生活条件,这些措施在浙江高校引起较大反响。
据浙江大学人事处副处长杨文海介绍,浙江大学自四校合并后,国家和省里每年拨款八亿元资金,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将用在师资建设上。提高院士待遇便是其中一个具体措施。
据悉,浙江大学有中科院院士七位、工程院院士六位。此次出台的九条措施的第一条便是学校给每位院士每月发津贴两千元,这样,浙江大学的院士每月可得津贴三千二百元。
九条措施中还有:院士将享受一百五十平方米的住房;医疗上享受副省级待遇;每年为院士提供三万元的活动经费;为院士所在学科引进优秀人才,允许院士配备兼职或专职秘书;成立专门服务小组等。
近年中国高校纷纷出台政策提高高级人才的待遇。清华大学给院士每月津贴一千五百元,特聘教授以及重大项目负责人、重点基础课的教授每月津贴一千元;华中理工大学给院士津贴一千七百元;上海某高校评出十五位学术大师,年津贴八至二十万元,五十位首席教授年津贴五万元,四百名骨干教师年津贴两万元,三百多名优秀教师年津贴一万元。
1999年2月22日第1版
浙大首项211工程项目通过验收
“土木工程设计教学改革”获专家好评
本报讯 日前,国家“211工程”重点教学基础建设项目,投资135万元建设的多媒体土木工程设计教学实验室和与之配套的“浙江大学土木工程设计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项目,通过了项目鉴定委员会的验收鉴定,成为浙大首项完成的“211工程”建设项目。
该项目包括师资队伍的建设、课程体系的改革各教学质量督导制度在内的一整套教学改革方案,在学生培养方面,强调提高学生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获得有益的工程设计经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性。现代化设计教学实验室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接触并掌握工程设计的全过程,学生普遍认为新的课程教学方法先进、学习快捷、实际工程感得到增强;工程设计图库和信息库的建立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可随时调用查询各种不同结构类型的工程图,使学生可以从不同的实际工程设计范例中了解并学习工程设计概念、思想和方法。
该项目在建设中就已受到了专家好评并已通过英国土木工程教学评估机构的专业评估,成为我国土木工程专业首批与国际接轨的专业之一。专家们认为它提出的工程设计和工程意识贯穿本科教学全过程的思想和方法,可望成为高等工程教育的一种重要模式。
(通讯员单泠)
1999年3月25日第1版
唯才是举 委以重任
浙大特聘两位“十万元教授”
本报讯 (记者陈昌旭)
作为全国“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的一部分,浙大通过因特网特聘的何赛灵和褚健教授昨天与浙大签订了合同,成为首批年薪10万元的浙大特聘教授。
浙大出资200万元作为科研启动和配套费,聘任特聘教授,聘任期限为五年,分两段聘任。受聘教授在聘期内享受每年人民币10万元的特聘教授岗位津贴。并为特聘教授提供100平方米以上的成套住房,安排配偶工作,并为子女入托、上学提供方便等丰厚条件。
何赛灵是浙江临海人,现为瑞典皇家工程学院副教授,签订协议后,何赛灵将在浙大建立一个光及电磁波研究中心,并任该中心主任。在此领域带出一支学术梯队,并使此项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浙大在职教授褚健被特聘为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教授。他与浙大签订协议的内容是建立一支在此领域中具有创新意识,又能将理论与应用有机结合的科研队伍,并在此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协议规定特聘教授聘任期内接受浙大考核,其成果归属浙大,特聘教授应在相关领域带出一支学术梯队,并使此项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另悉,浙大共有14个学科获准设置特聘教授岗位,近期将有12个学科面向国内外招聘特聘教授。
1999年3月27日
金庸正式出任浙大人文学院院长
新华社杭州3月26日电 今天下午,知名学者、着名武侠小说家金庸先生从浙江大学校长潘云鹤手中接过聘书,正式出任该校人文学院院长。
在浙江大学玉泉校区举行的聘任仪式上,金庸说,浙江是他曾经学习和工作过的地方,浙大也有许多他的老朋友、老同学。因此,他“对这里十分有感情”。
此前,作为该校的名誉教授,金庸曾多次来到浙江大学考察和作专题学术报告,并出资20万港元设立了“浙江大学金庸人文基金”。
金庸本名查良镛,是中国当代着名的小说家、报人、学者和社会活动家。从1955年起,他创作了《天龙八部》等15部中、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现代武侠小说中开辟新纪元的第一家。
作为中国办学规模最大的高校——浙江大学,今天以聘请金庸出任人文学院院长为起点,掀开了其吸引世界一流人才的序幕。校长潘云鹤教授说,浙江大学另外19个学院的院长职位目前正虚位以待,浙江大学正致力成为着名学者聚集之地。
1999年4月7日第5版
浙大博士后流动站数最多
新华社杭州4月6日电 (记者张乐 唐庆忠)
浙江大学近日又新增17个博士后流动站,至此浙大共有29个流动站,成为全国开办博士后流动站数量最多的单位。
据介绍,浙大博士后流动站大幅度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是新浙大成立后,办学实力和活力明显增强的结果。去年9月,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合并前,四所大学只有12个博士后流动站。合并后,浙大开展了相同或相近学科的交叉、合并、重组和不同校区博士后流动站的联合申报工作。强强联合使学校的办学层次、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学科优势得以充分的发挥,实力大大增强。最近,人事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经过审查核实,一次性批准浙江大学新增博士后流动站17个,增幅之大是过去所没有的。
浙江大学从1985年在全国高等院校首批设立博士后流动站以来,已累计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306人。在已出站的202人中,绝大部分业绩突出已评上了高级职称,其中被评为教授或研究员的有31人,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的有16人,有49人次获得过国家和省部级的各种奖励。
1999年4月16日
Zhejiang university Attracts Top Tal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