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年春节前夕,陈鹰给直接参与组装的博士们下了死命令:“不开动汽车不能回家过年。”除夕那天,博士们发动汽车在校园里转了一圈。据博士生刘昊介绍:这辆车开动时加速很快;引擎噪声比一般轿车小,只有70分贝左右;停车只要一关阀门就行,等红灯的时间就不会耗能了;汽车爬坡不成问题,就是速度比较慢。
能够持续行驶200公里
汽车作为一种代步工具,速度是它能否被人接受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理论上说,浙大研制的这辆气动汽车如果车速限制在每小时50公里,将能够持续行驶200公里;如果放开速度行驶,时速可达110公里,但那样气体消耗较快。
“气动汽车还是一种全新概念车,车牌都领不了。没有车牌,它连马路都不能上,只能在校园里转悠。我们正为这事发愁呢,”陈鹰微微皱眉,“但是这种车作为城市公交车和出租车是最好的。如果推广开来,我们的城市空气质量将得到很大的改观。”
气罐安全没有问题
到底是燃油汽车安全,还是背着大气罐的气动汽车安全?在一般人的概念里,气罐总是最容易爆炸的。但是,车上造价高达3000元/只的气罐,让人完全可以打消气罐不安全的顾虑。
陈鹰告诉记者:现在安装于气动汽车上的压缩空气罐,每个能储存50升的压缩空气,其大气压力达到300个大气压。在这样的大气压下,为了避免压缩空气罐受到撞击时像炸弹一样爆炸,研究者们采用了碳纤维作为气罐罐体材料。用这种材料做成的气罐,遇到问题顶多是罐体破碎,空气漏出,而不会出现危险情况。
配套部件正在研究
2001年底,陈鹰随国家科技部的代表团去法国尼斯参观气动汽车。在法国,气动汽车面临批量化生产的产业配套问题,即充气站是否能同时形成网络的问题。充气可说是气动汽车产业化的关键。在公路两边不能提供压缩空气的“加气站”情况下,法国的工程师们通过安装一台辅助电动机,只要接通电源就能给车充气。这样的车载充气器每次充气时间4小时。人们完全可以利用睡觉的时间来给车充气。
据了解,浙江大学的另一个课题小组正在研制气动汽车充气站、刹车和减速箱问题。“如果把配套的部件都设计出来,中国将产生一个全新的汽车工业产业。到时候将给无数人增加就业机会。”陈鹰说到这里眼睛发亮。据他估计,要把配套设备都设计完成,还需花费3-5年时间。
前景
气动汽车曾遭封杀
国外对于压缩空气动力汽车已进行了较多研究工作,法国设计师Guy Negre于1991年获得压缩空气动力发动机的专利,并于1998年推出第一台压缩空气动力汽车样本。他们设计压缩空气动力出租车,一罐300升、300大气压的压缩空气,可以行驶200公里以上,最大时速达100公里。荷兰的国际汽车研究中心,和奥地利等一些欧洲国家也在进行相关的研究。
美国人RogerLee也申请了类似的专利。但是他在文章中提到,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福特、通用、克莱斯勒)曾经提出收购他的专利,只是为了让这项专利销声匿迹,以防止气动汽车侵占现有的燃油汽车市场。
产业化路程有多远
国内已经有数项气动汽车方面的专利公开,如:深圳市商银科技有限公司于1999年申请了中国专利“空气动力汽车”;张宗鑫等申请了两项“气动汽车”
中国专利。上海久久汽车安全装置有限公司公开的专利“高压空气动力和蓄电助动环保汽车”不仅用高压空气作为动力源,还备用蓄电池辅助驱动汽车。
浙江大学的气动汽车课题组已经申请受理了两项国家发明专利,并在气动摩托车动力平台上进行了压缩空气动力发动机原理性实验。但是在所检文献中,尚未见国内有压缩空气动力汽车具体实验研制的报道。
最新的这辆气动汽车实现了中国气动汽车的零突破。虽然它要面临的问题还很多,但是在研制过程中,不断有商家找上门来,表示愿意购买这项专利。
据陈鹰介绍,吉利汽车公司和广州本田汽车公司都对气动汽车表示了浓厚兴趣。
2003年6月3日C3版
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浙江大学“985工程”巡礼
欣辉
位于杭城西部的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占地3190亩,2001年9月开工建设,仅用一年时间就完成建筑面积达61万平方米,校区建有设施最先进的教学楼、图书信息中心、实验中心、室内外体育场馆等,还拥有建筑面积达2.7万多平方米的全国最大的学生食堂,以及生活设施齐备的社区化学生公寓。2002年10月正式投入使用,目前已接纳浙大学生共1.5万人。新校区的建设标志着浙大进入了一个全新发展时期。
“三秋桂子,花香和书香共沁心;千顷西溪,水声与书声同入怀。”浙大学生这样描绘新校区。校区采用开放式的设计理念,放弃了传统的围墙或栏杆,取而代之的是援引当地水流的护城河作为天然屏障,形成园林与主体建筑互相烘托的效果,体现了大学校园生态化和园林化的特色。
39 3高水平 强辐射 实现跨越式发展
浙江大学校长 潘云鹤
当今世界,知识创新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作为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学研究的基地,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十分迫切。1998年,党中央根据科教兴国战略作出重要决策:“为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今天,这已成为我国高水平大学为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所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
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寻求跨越式发展。与国际一流大学相比,我国的高水平大学在办学理念、管理体制、师资队伍、学科水平、办学条件等方面仍有相当大的差距,要在不远的将来赶上甚至超越其他学校,必须寻求超常规的发展和跨越。我们应该看到,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特别是科教兴国战略的确立、“211工程”、“985工程”的实施,给中国高校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因此,我们必须以发展的眼光,改革的精神,认真研究国外若干一流大学后来居上、超常规发展的成功经验,并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切实的发展目标,发挥后发优势,寻找赶超之路,争取在培养高层次的人才方面,在创造高水平的科技成果方面,在为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服务方面均实现跨越。
跨越式的发展必须走特色化道路。观察国外能在短时间内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流大学,都具有鲜明的特色。只有发挥特长,才能明确定位,集中力量,形成突破,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只有形成特色,才能形成学校独有的核心竞争力,带动学校的整体、持续发展。浙江大学的特色之一是拥有较为齐全而强大的学科门类,这有利于学校培养创新型、复合型的人才,有利于解决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中提出的带有综合性、复杂性、关键性的问题,也有利于通过学科的综合和交叉,形成学科新的生长点;二是地处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广阔的天地,使学校在发挥辐射能力回馈社会的同时,也易从社会获得巨大的发展动力,形成互动的“双赢”机制。浙江大学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已经确立了中长期发展和建设的总体目标,要在2017年左右将浙江大学建成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稳定地居于国内大学前列、具有显着办学特色和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成为我国高素质创造型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科技成果产业化和高层次国际交流的重要基地。这一目标可简述为:“高水平、强辐射”。
“高水平”就是要在学校各方面工作中贯彻高水平的目标、理念和标准,以高水平的要求推进师资队伍和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校园环境建设、国际交流等各项工作。队伍建设上要逐步造就一支包括具备远见卓识的战略科学家、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高效率的管理人员组成的教工队伍;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要发挥学科综合和交叉的优势,完成重大项目,争取高水平成果,同时建成一批国际先进水平的学科,并使多个门类居于国内前列;人才培养要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国际竞争力;要以“世界一流”的标准建设“现代化、园林化、生态化、网络化”的校园环境;拓宽对外交流与合作渠道,提高学校的国际声誉。
“强辐射”就是学校应成为国家和区域发展的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源泉。浙大根据长江三角洲和浙江省的实际,用各种方式为地方培养与输送高层次人才、推动区域的高等教育上水平与大众化。作为国家高水平科学研究基地,学校不仅要研究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经济建设的重大项目,而且要从科学研究成果的产业化,从建立长期广泛的校、地合作机制,多渠道、多层次地融入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并成为生气勃勃的人才泵、思想库、技术源。学校要发挥人才交流渠道的优势,推动区域间、国际间的文化、科技、人才交流,促进区域现代化。中国的高水平大学的发展必定与区域和国家的发展密切相关、血肉相连,也只有站到我国飞速前进的大船前沿,才能切实地驶向世界高等教育的前列。
跨越式的发展必须走改革创新之路。创新既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推动高校发展的不竭动力。浙江大学四校合并以来的发展历程也启示我们,只有创新之路才是跨越之路。浙江大学要实现世界一流的目标,面临着重大复杂的挑战,必须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创新精神在管理体制、人事制度、科研体制、教学观念等方面大胆改革和开拓。学校将借鉴国外一流大学成功的管理经验,结合自身特点,积极探索适应学校跨越式发展需要的管理体制、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在人事制度上,加大引进、培养、分流的力度,与时俱进地优化教师队伍,完善岗位聘任制度,探索评价方法和体系,不断形成聚集并激励高水平拔尖创新人才的新机制;按照“以人为本,整合培养,求是创新,追求卓越”的人才培养理念,全面推进以实施学分制、推动自主性学习为核心的系列教学改革,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体系和以教师为主体的办学体系,努力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推进培养过程国际化;进一步推进科研体制的改革,探索适应交叉、利于流动、网络分布的新型科研组织系统;推动学科交融、综合,实施“造峰”计划,“名师、强所、精品”战略,凝练学科方向,构筑优势平台。总之,正如十六大报告所指出的,要通过改革创新,“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是浙江大学发展历史上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难得的时机。机遇稍纵即逝,机遇属于有准备、有信心的奋斗者。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是中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需要,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也是浙江大学广大师生的愿望与责任。
“985工程”的实施为浙江大学向这一目标迈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要以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艰苦奋斗,为我校早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而奋斗。
快速发展的科学研究
浙江大学科研工作发展势头迅猛,科研经费大幅度增长,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在攀登科学高峰和解决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关键问题方面取得一批重大成果。
科研综合实力稳步提高 学校的科研规模和层次有了较大发展,自然科学研究经费每年增长一个亿。2002年科研总经费8.05亿元,稳居全国高校第二位,比1998年增长106.9%;人文社科研究经费连年翻番,2002年达3565.8万元,列全国高校前三位。
四年来获国家三大奖14项,数量居全国高校前列。获省部级奖励596项。授权专利312项,列全国高校第二位。发表学术论文的数量快速增长,质量显着提高。2001年被SCI收录论文747篇,在全国高校列第五名;被EI收录论文451篇,在全国高校列第三名;发表论文总数7977篇,其中发表论文数和被引用数在全国高校分别排名第一位和第二位,国内论文3168篇,仍居全国高校榜首。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同时也推动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在近五届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评选中,浙江大学有18篇入选。
原创性研究成果迭出 学校基础研究的能力稳步提高,承担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的数量和经费保持了逐年稳定递增的势头。2002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数量和经费数位居全国首位。原创性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基础研究成果迭出,2002年有两项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人文社科实施“强所、精品、名师”为核心的科研发展计划,促进了人文社科研究事业的全面发展,2001年国家社科基金获准项目数和经费分别比1998年增长200%和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