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求索中国特色现代农业之路
49299700000081

第81章 现代农业区域发展模式与经验借鉴(2)

根据国际经验,这种与市场经济和现代农业相适应的农业组织体系是农户家庭、农业合作社和农业行业协会的“三位一体”。但从我国的实际看,由于农业合作社发展历史不长,农业龙头企业的作用不可忽视。因此,在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应从产业化经营的角度出发,建立农户家庭、农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行业协会的“四位一体”现代农业产业组织体系。从发展趋势看,尤其应重视农业合作社和农业行业协会的发展。此外,现代农业的形成与发展还需要有发达的流通和物流体系相匹配。因此,需要建设集商品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为一体,集散和配送、批发和零售高效结合的农产品现代物流体系。要建立特色农产品展示和配送中心,尽快形成联通省区和国内外的农产品连锁配送体系和电子商务网络。要加快农产品批发与零售市场的改造提升,发展一批大型涉农商贸企业集团。另外,要探索组建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基础、供销合作社为依托、农村信用合作社为后盾的农业服务体系,构建以政府部门服务和管理为保障、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参与的集技术、信息、金融、营销等各种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农业服务平台。

(六)调整农业竞争战略

从荷兰的现代农业发展实践和经验看,在土地资源相对紧缺的国家和地区,农业要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站住脚,不能主要依赖于产品的成本和价格的竞争,而是要采用差别化竞争的战略。我国沿海大多数地区土地资源也不宽裕,农业劳动力价格在国内处于较高水平,因此,这些地区的农业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具有竞争优势,必须调整竞争战略,从传统的农产品价格竞争战略向以质取胜的差别化战略转变。质量取胜不仅包括产品的品质与安全,而且包括品牌、分级、包装和营销服务等方面质量。因此,应从市场需求出发,结合地区农业资源与区位条件,重点支持名特优农产品和优势产业的发展,要通过有效的品牌建设、严格的环保制度、优良的营销服务(包括质量追溯、物流与信誉体系建设等),培育地区农业的核心竞争力。

(七)扩大农业发展空间

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通过比较优势和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区域化与专业化的分工。从空间看,这种分工有时会超越一个省或一个国家,这对于资源相对紧缺的国家或地区尤其如此。因此,在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应该总结各地农业对外开放和走出去战略的经验与教训,一方面立足本地优势资源,另一方面突破本地资源局限的瓶颈,通过市场导向、政府牵线、企业运作的办法,充分利用省外、国外在土地和劳动力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在更大空间范围配置本地农业要素,建立优势互补、弱势互消,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分工合作的跨省区、跨国度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

(八)加快农业劳动力转移

从宏观视角看,现代农业必定是建立在合理的经济结构基础上的,其主要的判别指标是部门劳动力对GDP的相对贡献率。从我国沿海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的省份看,农业GDP的份额在持续下降,大多已降到10%以下,有的已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但是与此不相适应的是,农业就业份额的下降速度却明显慢于农业GDP份额的下降速度,大多仍在30%左右。

这种态势导致了农业劳动力对GDP贡献率的不断下降,其对农业的直接影响是农业相对劳动生产率低下,农民收入水平明显低于社会平均水平,农业缺乏竞争力。改变这一格局的基本途径是进一步向非农产业转移农业劳动力。当前,进一步转移农业劳动力不仅取决于非农产业的发展,而且取决于农村土地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和城市化的健康发展,而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消除是其中的关键。此外,从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个人成本和社会成本角度看,合理布局基础上的中小城市发展,应该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重点。

(九)完善农业支持政策

首先要建立对农业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主要是:县级以上政府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土地出让收入和建设用地税费提高后新增收入应主要用于“三农”;要创新农村金融体制,加大对农业的信贷支持力度;要鼓励企业和社会对农业的投入。其次,要在遵循WTO 规则的前提下,根据地区农业的特点,明确农业支持政策的重点。具体内容是:农业风险管理支持;农民培训与教育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农业与农村环境改善支持;农产品质量安全与管理支持;农业合作组织、行业协会和相关中介与公共服务平台支持;基础性与公共性农业技术研究与推广支持等。再次,要完善农业支持的方法,提高农业投入的效率,主要是:尽可能减少投入的中间环节;无偿投入与有偿投入(如配套、贴息、低息、奖励、以工代赈等)相结合;完善农业投入绩效的评价体系;加强政府农业投入绩效的考核等。

(十)深化农业配套改革

我国正处在经济与体制的转型中,因此,以劳动与技术密集型为特点,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一系列的改革推动。从实践看,当前影响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急需通过体制创新和深化改革的主要领域是:农村土地产权与管理制度;农民养老与社保制度;农村金融与保险制度;农民教育与农技推广体制;农业的部门管理与投入体制;农业合作社与行业协会的发展政策与制度;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体制等。

区域现代农业发展途径与战略重点

尹昌斌

一、引言

1.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

2.农业又是国家战略定位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现代农业发展必须纳入国家区域战略体系中整体部署和统筹考虑。

3.结合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区域资源条件和农业发展特征提出区域现代农业发展布局与战略重点。

二、国家四大区域战略出台的背景与农业定位

(一)国家区域战略出台的背景

区域发展不协调,社会经济发展差距扩大。

因地制宜地选择区域发展模式,调整国家战略布局,制定相应的引导政策与扶持措施。

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党中央、国务院适时把握时机,分别在不同时期提出了四个区域发展战略。

1.西部大开发战略(1999年,西部12省市区)

针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基础设施薄弱、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以及当时国内的总需求不足的情况,政府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拉动内需,特别是对西部地区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倾斜措施。

2.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2003年,东北三省)

针对东北等传统工业基地发展停滞、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产业发展转型困难、下岗职工增多的情况,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支持东北地区等的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资源开采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2002年)

3.中部地区崛起战略(2006年,中部6省)

针对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主要农区农民收入增收缓慢,而这一地区又是我国最主要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所。

的人口聚集地和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培育和引导新的经济增长点,防止“中部塌陷”,2006年4月15日出台中部地区崛起的纲领性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

4.东部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2005年,东部10省市)

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东部要在率先发展和改革中带动、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促进普遍繁荣和共同富裕。

(二)四大发展战略对农业的定位

“西部大开发战略”对农业发展的定位:特色农业,生态恢复与建设,农产品深加工。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对农业发展的定位: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巩固东北地区作为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地位,大力发展规模农业与现代农业。

“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对农业发展的定位: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培育龙头企业,建设农产品加工基地,延长产业链。

“东部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对农业发展的定位:东部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为全国农村积累经验,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把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国家战略是区域农业发展定位的重要出发点,在新时期,区域现代农业的发展应该紧紧围绕“四大区域战略定位”,服务于“四大战略”目标,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提供重要保证,从而实现国家的战略部署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三、四大区域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1.西部地区特色产业优势明显,但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约束十分突出

(1)西部已初步形成专用玉米、糖料、棉花、苹果、肉羊、牛奶等优势产区,特色农产品在全国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新疆的棉花产量已占全国的1/3,甜菜占全国的近2/3;广西的甘蔗年产量超过全国的1/2;云南贵州烟叶年产量约占全国的1/2;内蒙古牛奶产量占全国的1/5以上。

(2)农业发展面临着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严重约束。西北内陆地区水资源极为短缺,年均降水量不足200毫米,单位耕地面积平均拥有水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10,单位农业产出的耗水量还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水土流失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60%以上,土地荒漠化面积占其土地总面积的20%以上。草地退化和土壤盐碱化趋势也没有得到有效遏止。

(3)西部是少数民族集中聚居地区,也是贫困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7.4%。

2.东北地区粮食专业化生产趋势明显,但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民收入增长缓慢(1)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粮食生产的商品率超过了80%,已基本形成我国最大的专用玉米、高油大豆和北方最大的优质水稻产业带,吉林的玉米占全省粮食面积的2/3以上,黑龙江的大豆和粳稻种植分别占42%和18.8%。

(2)东北地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灾能力低。2005年东北地区每公顷农机总动力只有2.61千瓦,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耕地有效灌溉率只有25.7%。

(3)农民收入增长较慢。改革开放之初,东北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但到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东部低25.9%。

3.中部地区大宗农产品生产在全国地位突出,但农业产业化发展滞后,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之间尚未形成良性互动

(1)粮棉油以及肉类等大宗农产品发展迅速,大宗农产品生产在全国占据突出地位。

2005年中部6省粮、棉、水果、肉、蛋在全国所占的比重都在30%左右,油料比重为40.7%。

目前已建成专用小麦、专用玉米、棉花、“双低”油菜、“双高”甘蔗、柑橘、苹果、肉牛、肉羊、牛奶、出口水产品、河蟹等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养殖区。

(2)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方面比较落后,产业化水平不高。农副食品加工业规模以上企业中,平均单个企业创造的增加值和利税,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4.2%和68.8%。

4.东部地区外向型农业发展迅速,现代农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但农业资源非农化趋势和过度利用问题突出

(1)外向型农业成为农业发展的强力增长点。2000年以来,东部地区农产品出口值年均增幅超过12%,占全国比重保持在70%左右。

(2)农业资源出现严重的非农化倾向,东部地区粮食面积和产量不断萎缩。1998-2005年,东部地区粮食播种面积调减了1.03亿亩,下降了21.8%,占全国减少量的72.2%。

(3)高投入、高产出的集约化经营和工业化过程中对环境污染监管力度不够,导致水资源超采和水体污染严重。

四、区域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思路与战略目标

1.发展思路

区域现代农业发展要按照“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市场导向、产业化经营,分工协作、统筹协调,积极引导、整体推进,适度规模、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从战略上引导农业在东、中、西部地区的优化布局与合理分工合作,依照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等产业层次要求,制定合理的区域发展目标,找准区域现代农业发展重点并作出战略部署,推进现代农业的有序发展。

2.总体目标

(1)在国家总体经济格局和农业发展总体布局下,各区域应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与高附加值型农业,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2)形成农业在空间的合理布局与分工和功能拓展,推动农业区域化生产的形成。

(3)大宗农产品向资源优势区聚集,高附加值产品则向市场需求区及资本密集区转移,农产品的区域化与专业化趋势日益加快。

3.区域目标

(1)西部地区

一是建成我国农产品供应的后备基地,特色农业、旱作节水农业、绿色农业等生态型农业将会得到进一步发展。

二是畜产品比重将保持稳定,西北地区的畜牧业发展将减缓,西南的草食畜牧业发展将加快。

三是以水果、花卉、道地中药材、特色养殖等为代表的特色农业发展,将得到迅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