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求索中国特色现代农业之路
49299700000083

第83章 现代农业区域发展模式与经验借鉴(4)

淮河流域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年内分配也极不均匀,加上淮北平原地理、地貌特点决定的蓄水功能差,淮系之水不仅安全性差,而且支撑淮北平原经济社会发展的可供性弱,经常形成“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淮北平原人口密度约为全国平均人口密度的5倍左右,居各大江大河流域之首。拿淮河中游淮北平原来讲,人均水资源量约1024立方米,仅及全国平均数的37%。加上上中游地区不恰当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导致淮北平原地表水污染十分严重,涡河、颍河、泉河、惠济河等河流几近全是劣五类水体,基本上丧失农灌功能,“水脏水臭”更加剧了该地“水少”的矛盾。由于地表水难以利用,安徽阜阳地区过度抽取地下水,已形成以阜阳为中心,方圆几百平方公里的地下水“漏斗”区,造成水资源支撑淮北平原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进一步降低。

(二)传统产业比重大,产业结构层次低

从安徽淮北平原来看,人均农业总产值要高出省内发达地区约20%左右,而人均二产增加值仅相当于发达地区的1/10,第三产业发展又基本上取决于第二产业发展,二、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从河南情况来看,2003年,省内发达地区郑州市二产增加值占比为52%,洛阳市二产增加值占比为57%,而河南淮河平原5地市二产增加值平均占比为40%。从第二产业内部结构来看,豫皖淮北平原原材料工业、农副产品加工业、轻工业占很大比重,加工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滞后。除安徽淮南、淮北和豫西煤矿外,豫皖淮北平原多数地区矿产资源贫乏,可供民营私营经济利用的加工资源有限。由于传统农业占比重大,农业人口多,豫皖淮北平原城市化率十分低。2003年,河南周口市城市化率为11.2%,驻马店市为15%,河南5地市城市化率平均为17.7%,大大低于省内其他地区。同期,安徽淮北平原平均城市化率为18.1%,与河南情况大体相仿。

(三)发展加工制造业面临区位劣势

“无工不富”,这是当前许多地区采取“工业强区”战略的理由。然而从地理位置上看,豫皖淮北平原距离国内发达地区市场和中心城市遥远,如距离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经济圈均在千公里以上,而距离珠江三角洲则在数千公里。虽然其周边有着诸如郑州、徐州、蚌埠、淮南、合肥、平顶山等大中城市,但这些城市本身经济、市场容量不大,辐射带动力较弱,而距离武汉、南京、上海、北京、广州这些具有强经济辐射作用的中心城市遥远,信息闭塞,运输成本高,这样发展市场在外的加工制造业无疑处于区位劣势。此外,加上该地区旱涝等自然灾害频繁影响,以及工业集聚度较低、信息交通不便、科技人才缺乏、人口素质不高、生态环境脆弱等限制因素,也不适宜采取以农村工业化为主导的区域发展战略。

(四)人口生存压力大,社会发展滞后

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农业占比重大,农民收入低,农村传统观念厚重,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导致豫皖淮北平原经济承载力弱,相对资源承载压力上升,超生情况的大量存在又使人口总量不断增大,一方面加剧了生存需要对地表资源的索取,该区域农业生态环境状况一直不容乐观;另一方面受生活所迫,一些社会丑恶现象如吸贩毒屡禁不止,再如阜阳地区的假奶粉事件,安徽临泉县、河南上蔡县文楼村卖血引起的艾滋病问题,诸如此类的社会问题曾引起国内媒体的极大关注。

三、豫皖淮北平原:实施以农业现代化为导向的区域发展战略

豫皖淮北平原的区域经济发展要奠定一个科学的发展思路,如果违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仅不可能促进发展,而且可能造成投资浪费。从另一个方面来讲,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也要遵循市场规律作用,也得依靠市场力量,而不能单纯依赖上级投资。从这一点来讲,理清豫皖淮北平原的经济发展思路至关重要。

依笔者愚见,可以结合新农村及粮食主产区建设,在上级政府惠农政策的支持下,实施以农业现代化为导向的区域发展战略,加快豫皖淮北平原经济发展。

(一)改造传统农业,实现豫皖淮北平原的农业现代化

豫皖淮北平原地势平坦,十分有利于农业机械化耕作。应当制定相关规划,加强政府财力、物质支持力度,加快推进该地区农业机械化步伐。在大量转移该地区农村人口后,作为新农村建设内容,可以适当加快该地区撤乡并村、撤村并组步伐,使农村居民点相对集中,通过土地整理增加耕地面积,促使优质农产品集中连片种植,实施优惠财政政策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逐步发展农业规模化经营。从增加农民收入角度来讲,应当通过逐步扩大户均承包耕地经营规模,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不断改进农产品品质提高竞争力,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培育和发展农业现代物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开拓国内外市场等办法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即基点仍然主要放在农业增收上,而不是脱离实际去搞什么遍地开花式的“农村工业化或非农产业发展”增收。

豫皖淮北平原旱涝等自然灾害频繁,加快该地区的水利化建设十分重要。新中国成立尤其是农村改革开放以来,豫皖淮北平原利用世界银行和其他国外贷款,进行了中低产田改造和大规模的水利建设,为豫皖淮北平原的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然而,由于农村税改后水利设施维护及建设筹融资体制的变化,目前该地区多数水利设施破坏严重、年久失修,影响了其功能发挥。加快豫皖淮北平原农业现代化进程,需要进一步推动豫皖淮北平原的水利化建设,中央和地方政府应当增加专项资金投入,吸引村组和农户资金或劳务配套,不断完善该地区的水利设施,逐步发展节水灌溉、滴灌、喷灌等自动化灌溉方式,提高灌溉效益。

(二)结合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双向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豫皖淮北平原农村人口众多,生态环境脆弱,旱涝灾害频繁,水资源短缺,距离市场遥远,说明在农村地区发展二、三产业的条件相对不佳,且短期内难以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在解决农民就业和促进农民增收问题上,就不宜提倡在该地区普遍实现农村工业化,而应当着眼于大量转移该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农村劳动力转移带动农村人口转移,减轻该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在淮北平原农村工业化问题上,安徽“七五”末“八五”初的投资失败已经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在加快新农村建设方针提出后,这样的覆辙再也不能够重蹈。

从转移方向上来看,可以选择的地区:一是国内传统转移地如长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圈、珠江三角洲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二是迎合西部大开发和东北攻坚的需要,向西北、东北的农林业开发领域转移农村劳动力;三是结合中部发达地区崛起战略,实施豫皖淮北平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省内跨区域转移替代。如随着河南西北地区城市化及区域经济发展,武汉华中地区城市圈及经济增长片的发展,安徽沿江、皖东南及皖中经济增长片的发展,都可以为豫皖淮北平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新的出路和机会,从而实现该地区跨区域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替代,即支持了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又促进了豫皖淮北平原农民增收。

在转移方式上,不论是跨省转移和跨区域转移,从支持该地区执行以农业现代化为导向的区域发展战略出发,应当提倡少发生农村“留守人口”、转移后遗症较小的“携家带口”转移方式,即应当将农民的产业转移和居住地迁移结合起来,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带动农村人口迁移。采取这种转移方式的好处是:转移的人口素质比较平均,留下一批适宜于农业经营的高素质农民,同时加强对他们的技术培训,可以为该地区发展现代农业奠定人才基础。

当前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式对农业发展具有较大负面影响,探索一条既能够促进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又不至于对农业造成损害的“永久性”转移方式刻不容缓。当然,这样做的难度很大,需要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也包括输入地、输出地政府的通力配合,应当本着统筹城乡发展的大政方针,克服地方本位主义,可以先行在市内、省内跨区域转移问题上及豫皖淮北平原地区进行试验,然后再逐步扩大到跨省转移,有步骤、有重点、稳妥地推进这项工作。

(三)加快豫皖淮北平原城市化进程,集中布局发展二、三产业

发展豫皖淮北平原的二、三产业,应当本着集中原则侧重在重点建制镇或县城以上的大中城市布局,以避免频繁自然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同时方便集中治理工业污染。如豫皖淮北平原的造纸、制革、纺织印染、食品等加工工业占有很大比重,以往分散布局不仅给治理污染带来困难,而且给该地区的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造成破坏,造成投资环境恶化,招商引资十分困难,二、三产业反而发展不起来。应当侧重在域内县城以上的大中城市集中布局发展二、三产业,加快城市化发展,促使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既方便治理工业污染,也方便治理生活污染;既有利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也节约基础设施投资;既有利于工业发展,也有利于农业机械化、农业现代化实现。

(四)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不断提高科技含量

豫皖淮北平原农副产品资源丰富,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有广阔的前景。一是农业秸秆资源丰富。安徽颍上、涡阳、河南郑州等地的造纸企业,采用亚铵法制浆造纸黑液综合利用等新技术,成功解决了秸秆造纸的黑液污染问题,除生产出了高质量的瓦楞纸和复合肥外,还利用造纸黑液生产出了木质素、水泥减水剂等系列产品,大大提高了企业效益。通过这些造纸企业的运作,不仅解决了淮北平原农副产品利用问题,也解决了农业产前的肥料供应,且避免了焚烧秸秆引起的环境污染,可谓是一石三鸟。由于造纸企业对麦秸资源的需求,安徽涡阳当地麦秸价格已由原先的0.13元/斤上涨到0.21元/斤,老百姓无故焚烧秸秆的现象已杜绝。二是农畜产品资源丰富。安徽蒙城的牛肉制品加工,安徽界首的制革业,蚌埠丰原集团的玉米深加工及精细化工产品生产,河南周口的莲花牌味精、双汇火腿肠等,都是农副产品深加工的代表。三是棉纺资源丰富。安徽淮北、淮南的纺织工业发展势头很好。

总之,通过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不断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就可以为淮北平原的城市化发展奠定工业基础,从而为该地区实现人口向城市集中、第三产业发展和农业机械化提供可能。未来的豫皖淮北平原,应该是一个运用现代化的农业机械设备耕作的现代化农区,拥有主要为农业服务的发达的城市工业、农业流通业和服务业,区域生态环境良好,天蓝水清,适合人居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河南省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刘光生

2007年中央做出了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部署。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在现代农业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早在2003年,河南省就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中,提出了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是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途径,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2004年,河南省委、省政府又出台了关于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河南现代农业发展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近年来,河南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为重点,大力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走出了一条符合河南实际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子,取得了显着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业区域化布局进一步优化。2006年,河南省优质粮食种植面积达到8000多万亩,占到粮食播种面积的60%以上,其中优质专用小麦收获面积达到4612万亩,占小麦播种面积的61.4%。优质专用小麦70%以上实现了集中连片种植,居全国第一位。黄河滩区绿色奶业示范带、豫东平原奶业养殖基地建设力度加大,中原肉牛肉羊产业带、京广铁路沿线瘦肉型猪、豫北肉鸡、豫南水禽等优势区域开发继续推进。河南省各类养殖小区总数达到3518个,各类规模养殖场达到4万多个。

二是农产品质量全面提升。近年来,河南省先后制定发布农业地方标准近500项,其中省级标准200多项,内容涉及农业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卫生等多个方面,初步形成了以主要农产品等级质量标准为重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相配套,覆盖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农业标准体系,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农产品综合质量水平明显提高。目前,河南省已建立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69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86个。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河南省18个省辖市和大多数县(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投入运行,初步建成了“三级四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已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312个,无公害农产品127个,“绿色食品”10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