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求索中国特色现代农业之路
49299700000092

第92章 现代农业区域发展模式与经验借鉴(13)

(一)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明确目标任务

各级政府应认真贯彻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全面优化“一村一品”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一是构建支持“一村一品”的政策体系。宝鸡市委市政府已将“一村一品”工作纳入各县区和市级有关部门岗位责任制及农业重点工作,及时制定印发了关于贯彻《陕西省实施“一村一品”千村示范万村推进工程规划》的实施意见,并在全市农村和农业工作会议上进行专题安排部署,明确了目标任务、重点工作、保障措施等。二是建立“一村一品”发展的资金投入机制。宝鸡市委市政府已决定从2007年开始,每年拿出500万元设立“一村一品”专项发展资金,重点从产业开发、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推广、农村人才培训、信息网络建设、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品牌培育宣传、市场开拓等方面进行扶持。要求各县区拿出30万-50万元,扶持“一村一品”发展。市级有关部门整合涉农项目和资金,统一向“一村一品”示范村、推进村倾斜。信用社、农行等金融机构将“一村一品”示范村、推进村列入信贷示范村,实行整村评估,开展农户小额贷款,为示范村、推进村的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二)进一步培育主导产业,扶持龙头企业

培育“一村一品”的主导产业,是能否明确“一村一品”发展的方向问题。一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以市场为导向,立足自身优势,大力发展适销对路的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产品。在保证粮食稳定增产的前提下,积极扩大种植、养殖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绿色食品的生产,特别是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名、优、特、新农产品,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标准化水平,加快形成“一村一品”的主导产业,增强“一村一品”的竞争力。二是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加快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引导“一村一品”向优势产业带聚集,改变以往“大而全”和“小而全”的生产格局,促进专业化分工和优势互补,推进农业的规模化和区域化,努力打造“一村一品”的产业集群。三是扶持优势龙头企业。采取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激励措施,扶持“一村一品”重点龙头企业建设。制定和落实有关扶持政策,通过争取项目、投入资金、协调贷款、减免税收、减少收费、资金奖励等手段,重点培植一批自主开发能力强、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市场竞争能力强的大中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支持它们进行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科研开发、生产加工、技术改造、营销服务一体化经营,从而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进一步推进科技兴农,培育新型农民

依靠科技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才能不断提升“一村一品”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

一是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加大农业重大关键技术的科研与攻关,整合区域内有关农业科研部门以及高等院校的研究力量,着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提高“一村一品”的发展质量和比较效益。二是大力推广农业适用技术。按照“便捷、易行、实用”的原则,从涉农技术单位挑选有一定农村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驻村,开展技术指导和推广,推进农业科技入户,并以节地、节水、节肥、节能和资源综合循环利用为重点,大力开发优势专用农产品、绿色食品,引导“一村一品”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路子。三是围绕主导产业开展培训,组织实施“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训工程”、“阳光工程”和农村基层负责人培训计划,大力培训农业新技术,培养造就一大批发展“一村一品”的新型农民。

(四)进一步加快品牌培育,积极开拓市场

大力培育名牌农产品,树立品牌形象,发挥品牌效应,推动“一村一品”的发展。一是加快推动品牌建设。积极培育、扶持和引进一批有较强开发加工能力和市场拓展能力的骨干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推进农业品牌化发展。二是搞好商标注册。鼓励有条件的特色农产品注册商标和原产地标识,加强品牌的宣传、保护和推广,提高“一村一品”的信誉度和知名度。三是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推广标准化生产模式,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认证管理,确保“一村一品”的质量安全。四是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改造升级。完善市场服务功能,拓展市场经营领域,促进入市农产品质量等级化、包装规格化,提升“一村一品”的内在品质。五是构建农产品流通网络。完善以批发市场为中心,以集贸市场、零售经营门店和超市为基础,布局合理、辐射力强的农产品流通网络,拓宽“一村一品”的销售渠道。六是构建服务便捷的信息网络。加快实施“金农”工程,建设农产品和生产资料市场监管信息系统、农村市场与科技信息服务系统,为发展“一村一品”提供快捷有效的信息服务。

(五)进一步紧抓组织协调,优化发展环境

顺利推进“一村一品”,抓好组织协调也是关键的一环。各级政府应对“一村一品”工作高度重视,坚持把“一村一品”工程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帮助农民致富的重点工程,从加强组织领导、制定优惠政策、保证资金投入、强化责任落实上全力推进。一是制定落实扶持“一村一品”工程的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各地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生产、一体化经营,形成“一村一品”的特色块状经济发展新格局。二是切实加强对“一村一品”工作的领导。对涉及“一村一品”工程的重大问题,如制订“一村一品”发展规划和工作意见,部署阶段实施重点,应召开专门会议进行研究、决策。政府主要领导应身体力行,带头深入农村现场办公、蹲点调研,帮助抓好“一村一品”工程的实施。三是切实加大对“一村一品”的资金支持力度。“一村一品”具有集约型、高投入、高产出的特点,需要注入更多的资金投入来启动。

可以通过鼓励农民以劳动力、土地使用权或资金等形式,积极争取信贷资金或实行项目资金捆绑集中使用等多种方式进行投入,把国家、省、市投资的农业项目进行整合,重点向“一村一品”倾斜,尽量把资金用到基地和龙头企业建设上,进而带动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济源市农产品结构优化分析

王安周 张桂宾 耿秀丽

摘要:生态足迹是一种定量评价区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经济指标,具有可度量性、计算合理性和结果可比性等优点。在介绍生态足迹概念、方法和农产品结构优化模型的基础上,针对济源市2004年的主要农产品产值足迹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瓜果类、核桃、山楂的产值足迹和生态足迹均最低,牛羊肉、羊毛、木材的产值足迹最高,而谷物、豆类、油料、猪肉、禽肉、禽蛋、奶类等产值足迹和生态足迹均较高。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济源应优先发展林果业,积极发展农产品种植业,限制发展畜牧业和木材业。

关键词:生态足迹;农产品;产值足迹;济源市

生态足迹分析方法是加拿大的生态经济学家William Rees 和Wackernagel 于1992年提出并逐步完善的一种生物物理方法,随后广泛应用于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和生态经济中的多个领域。自1999年生态足迹的概念引入我国以来,相继在省域、市域以及旅游交通等层面开展了大量实证研究,曹伟等将其应用于城市生态安全测度、生态评价及持续性规划等领域,李金平考虑了淡水和游客的生态足迹,闵庆文对仙居县城乡消费状况进行了差异分析,席建超提出了旅游消费模型,徐中民等构建可持续性评价的ImPACTS 等式,岳东霞等引入了科技因子概念等。这些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生态足迹模型,但从生态足迹的构成角度来探讨区域生态环境优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报道较少。文章以太行山区济源市为例,应用生态足迹理论和农产品生产种植优化模型,通过对主要农产品的生态足迹和产值足迹的综合分析,指明了农产品结构优化方向,为济源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一、研究区概况

济源是一座新兴的工业旅游城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本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约占88%,中、东部为西窄东宽的狭小平原;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受地形和季风的影响,光、热、水时空差异明显,多年平均气温为14.3°C,降水量641.7毫米,无霜期223天。

2004年济源市人口66.31万,城镇化水平36.0%;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20.55亿元,其中第二产业占69.1%;旅游年接待游客108万人,综合经济收入4.5亿元。济源土地面积1893.76平方公里,能供给的生物生产土地以耕地(455.66平方公里)和林地(592.75平方公里)为主,分别占24.06%和31.30%。

二、研究方法

(一)生态足迹的概念及其计算模型

自然生态系统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的生存依赖于自然提供的各种生态服务和产品,它总是与一定的地表空间相联系。基于这一前提,可将生态服务和产品的数量转化为环境空间数量,这种具有生态生产力的环境空间就是生产性土地即生态足迹。

其定义为:任何已知人口(某一个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态足迹是生产这些人口消费的所有资源及吸纳这些人口产生废弃物所必需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和水域面积的总和,它包括化石燃料用地、可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和水域等六大类。生态足迹模型计算公式:

EF=N × ef=N Σ aai=N Σ ci /pi(1)

式中i 为消费商品和投入的类型;pi 为第i 种消费商品的年均产量;ci 为i 种商品的人均消费量;aai 为人均i 种商品折算的生物生产面积;e f 为人均生态足迹;E F 为总生态足迹;N 为人口数。

(二)基于生态足迹的农产品结构优化模型

农村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而农产品结构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调整的重中之重。农产品结构调整事关农业发展和农民的切身利益,因此必须在稳定基本农产品供给的前提下,遵从因地制宜、比较优势、市场调节与政府适度调控相配合、可持续发展等原则,对农产品系统的构成要素在时空上合理配置,形成既符合自然生态规律又能满足社会经济运行要求的结构和布局,以实现农业系统良性循环,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效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生态足迹为测度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审视角度,它通过量化人类对资源的利用状况,测算并比较人类对自然的消费量与自然资本的承载量,进而判断区域可持续发展状况。该理论与经济效益核算相结合,可反映区域资源的利用效益。对农产品而言,不同的农产品结构反映了区域不同的农产品生态占用和经济效益。应用生态足迹方法,以实现生态经济综合效益最大化为原则,通过计算各种农产品单位产值所占用的真实的生物生产面积(即产值足迹),建立农产品结构优化模型:

e f vi=e f i /vi(2)

式中:i 为农产品类型;e f v i 为i 种农产品的产值足迹;e f i 为i 种农产品的生态足迹;v i为i 种农产品的产值。

产值足迹越小,表明该农产品单位产值所占据的生物生产性面积越小,其经济生态综合效益越高。通过计算比较主要农产品的产值足迹方法,确定优先发展的农产品类型,从而减少农业生态足迹,降低经济发展的生态成本,使整个农业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

三、济源农产品结构优化定量计算与分析

(一)农产品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

根据对《济源市统计年鉴(2005年)》深入分析,得出济源市生态足迹计算所需的可再生资源的账户系统,运用生态足迹的计算模型,对济源市2004年的主要农产品的生态足迹进行实际计算和分析。生物资源生产面积折算中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1993年计算的有关生物资源的世界平均产量资料。

济源市各土地类型的农产品足迹差异显着。耕地、牧草地的足迹比例较高,分别占总生态足迹的55.61%、37.37%,而林地、水域所占比重仅有7.02%,表明济源消费结构以耕地和牧草地为主。2004年济源人均GDP1.84万元,是河南的1.94倍,肉蛋奶等动物产品的消费量大幅度增加,逐步实现了物质消费质量提高为主的小康水平阶段。从农产品类型看,生态足迹最大的是牛羊肉、猪肉和谷类,分别占济源市农产品总生态足迹的31.33%、25.95%和22.01%,其次是蔬菜、烟叶、油料和水产品等,其余核桃、瓜果等农产品的足迹较小,仅占总量的0.27%,对环境的影响小。在大农业的产值构成中,济源市2004年农、渔、牧、林的生态足迹比例为55.61:4.83:37.37:2.19,而其产值比例为46.8:7.2:42.5:2.5,各地类的生态占用比例与经济效益比例大体相当,表明生态足迹与人类经济活动、生产技术水平、土地生产潜力等密切相关。

(二)农产品产值足迹计算与分析

根据农产品优化模型,对济源市主要农产品的产值足迹进行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