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大学语文(2008C版)
49311100000011

第11章 人生况味,点滴情深(2)

[2]簰,同箅“(pái)”,大的木筏。

[3]“柏子”:作者着名短篇小说代表作《柏子》中的主人公,也是作者在《湘行散记》等作品中多次写到的“无数水手柏子”的“共名”。《柏子》描写了他与吊脚楼妓女炽热、泼辣而真挚的露水恩情和悲惨生活中的“快乐”。

小贴士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湘西凤凰人,苗族。出身行伍家庭,14岁在湘西土着军队当兵,20岁时只身到北京,以自修获得创作能力。于20世纪20至40年代发表了大量作品。我国现代着名的文学家、历史文物研究家。其文学创作以20世纪湘西生活题材为主,风格独具,蕴涵深刻,文体多样。

主要作品:《边城》、《长河》、《湘行散记》、《湘西》、《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文本提示

《湘行散记》是沈从文30年代散文的代表作。它是作者1934年初返回离别十余年的湘西故里,于沿途写给妻子的信件经整理结成的系列散文,由11个单篇组成。全书叙写作者由常德沿沅水溯流而上,顺序记载了千里沅水及各支流流经的湘西乡村的景物人事。本文是其中的第三篇,写作者旅途中夜宿鸭窠围时一夜间的见闻和思绪。与全书一样,它描写了湘西地区特有的自然景色和独异的人生形态,寄托了作者深沉的生命感喟。

一、“近乎原始人类”的“过去”

全篇可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航船夜泊鸭窠围、水手们歇夜、吊脚楼景观。

第二部分通过作者想象,描述水手们到岸上吊脚楼烤火歇息和吃“荤烟”的情景——在畸形的形式中追求执着缠绵的情爱。

第三部分写由邻船一位水手的举动引起回忆,“温习”15年前自己经历的同样情景。

第四部分写午夜时分水面上渔人“赶白”的古怪声音及由此引起的对湘西下层人民历史命运的思考。

二、文章描写的是带有湘西地方色彩和苗族、土家族民族色彩的特异人生:

“水上人”、“妇人”自在的生活体验——勇敢地为生存而搏战,从不逃避为了求生而应有的一切努力。即使在艰难处境中,被压抑、被’残的生命力是那样坚韧、强悍,掺和着眼泪和笑,执着追求真挚缠绵的情与爱。

作者记叙湘西沅水流域下层民众的特别人生形态的时候,绝不作简单的道德评判,也不是单纯的“同情”,而是溶入自己的生命体验,用哀戚、悲悯的情思作历史与现实的观照与反思,赋予作品深刻的哲理内涵。

三、“原汁”、“原味”、“原生态”——独到的艺术表现手段和美学追求对平凡的人生现象的描写中流溢着生命的诗意。“心灵之笔”,“天然的素朴”。

记人、叙事、状物、写景时,以叙为主,将描、抒、议自然融入,充分发挥想象,描写、勾勒、渲染场面与氛围。语言质朴、生动,不假修饰。

思考与练习:

1.如何评析本文所描写的湘西水手的生活情状?

2.本文的景物和场面描写有哪些特点?

低咏高歌

[鹊踏枝·槛菊愁兰烟泣露]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1]。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2],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3],山长水阔知何处[4]!

[凤栖梧·独倚危楼风细细]

柳永

独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5]。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6]。  拟把疏狂图一醉[7],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8],为伊消得人憔悴[9]。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10]。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11]。  蛾儿雪柳黄金缕[12],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13],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14]。

【注释】

[1]槛菊愁烟:菊花笼罩在烟雾之中。槛:栏杆。兰泣露:兰草挂满露珠。此句为互文手法。

[2]谙:理解。

[3]彩笺:古人题诗用彩色的笺纸,此处代题咏之作。尺素:古人写信用白色生绢,常为一尺长,后代指书信。

[4]山长水阔:即山高水远。

[5]黯:黯然,心情沮丧的样子。

[6]会:理解。凭栏意:登高远眺的心情。

[7]拟:打算。疏狂:生活狂放粗疏,不拘形迹。图一醉:指借酒浇愁。

[8]衣带渐宽:指自己日渐消瘦。宽:松缓。

[9]“为伊”句:为了我思念的人,即使面容憔悴也觉得值得。伊:所思念的对象。消得:值得。

[10]星如雨:指农历正月十五上元节悬挂的各式各样的彩灯;又说“室如雨”,形容满天的焰火。

[11]玉壶:这里比喻月亮。鱼、龙:指指鲤鱼灯、龙灯等各种彩灯形状。

[12]蛾儿、雪柳:指妇女头饰。雪柳饰以金钱,称“捻金雪柳”。

[13]蓦然:突然。

[14]阑珊:灯火零落稀少。

小贴士

晏殊(991-1055):字同叔,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其词承花间余绪而能免其俗艳,深得冯延巳词的深婉含蓄。语言工巧自然,风流闲雅。

柳永(生卒年不详)原名三变,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老七,故世称柳七。后因官至屯田员外郎,世又称柳屯田。柳永在题材、体制及表现手法上均有新的突破,代表了宋词发展的一个新阶段。首先,发展了慢词。其次,因长调宜于铺陈,故多用赋体,其三,雅俗并陈,宋人多言柳词近俗,但柳词并非一味浅俗,他的一些名作,大都俗中有雅,不乏风致。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历城人(今山东济南)。辛弃疾继苏轼之后,将词的改革又推进了一大步。他以炽热的爱国热情和饱满的斗争精神倾注于词,使词同国家民族的命运结合起来,因而词的艺术容量和抒情功能在他手中达到了新的高度。艺术上,他不但以诗为词,而且以文为词,在词中融进了诗歌、散文、辞赋等多种文体的表达方式,大量用典,大发议论,真正突破了诗、词、文的界限。其词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向来被誉为“英雄之词”。

文本提示

国学大师王国维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人间词话》)他曾对上面三首词作过十分精当的论述:把“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三句词喻作古今成就大事业大学问必经的三种境界,并赋予了全新含义:认为第一种境界是站得高、看得远、立下宏伟志向;第二种境界是要为了自己的志向而努力,即使衣带渐宽也终不悔;第三种境界是坚持自己的理想,要耐得住寂寞、淡泊。

一、晏殊的词:

此词是一首临秋怀远之作,写了闺中人对自己丈夫的忧愁怅恨之情。上阙写晨起所见庭院之景,主要通过拟人化手法抒写自己的离愁别恨。下阙抒发登临怀远的相思之情。艺术上情景交融,上阙写庭院秋景,融情入景;下阙写登临怀远之情,不离秋景。

二、柳永的词:

此词是一首怀人抒情之作。通过漂泊异乡的游子登楼远眺的所见所感,抒发对意中人无限缠绵的情思和诚挚不渝的爱情。上阙主要写景,下阙主要抒情。在语言上也极具特色:造语新巧,典雅;巧妙地化用前人的诗句,如“对酒当歌”、“衣带渐宽终不悔”;不避俗语、俚语,浅近易懂。

三、辛弃疾的词:

此词是一首元夕词,上阙极写元夕灯会盛况,下阙写狂欢结束时的情景,似有寄托。全词截然相反的两种境界,由“寻”的轨迹联系起来,“寻”为词眼,也是全词的主旨。正因为前面“寻”的辛苦,才有了后面突然出现时的眼前一亮。在“阑珊”的背景下,却显得品格不凡,超群脱俗。

思考与练习:

1.柳永﹑晏殊、辛弃疾这三首词的思想内容。

2.柳永、辛弃疾对词发展的贡献。

经典撷英

麻雀

屠格涅夫

我打猎归来,沿着花园的林荫路走着。狗跑在我前边。

突然,狗放慢脚步,蹑足潜行,好象嗅到了前边有什么野物。

我顺着林荫路望去,看见了一只嘴边还带黄色、头上生着柔毛的小麻雀,它从巢里跌落下来(风猛烈地吹动着林荫路上的白桦树),呆呆地伏在地上,孤苦无援地张开两只刚刚长出羽毛的小翅膀。

我的狗慢慢地逼近它。忽然,从附近一棵树上扑下一只黑胸脯的老麻雀,象一颗石子似的落在狗的嘴脸眼前——它全身倒竖着羽毛,惊惶万状,发出绝望、凄惨的吱吱喳喳叫声,两次向露出牙齿、大张着的狗嘴边跳扑前去。

它是猛扑下来救护的,它以自己的躯体掩护着自己的幼儿……可是,由于恐怖,它整个小小的躯体都在颤抖,它那小小的叫声变得粗暴嘶哑了,它吓呆了,它在牺牲自己了!

在它看来,狗该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然而,它还是不愿站定在自己高高的、安全的树枝上……一种比它的意志更强大的力量,使它从那儿扑下身来。

我的特列左尔站住了,向后退下来……看来,它也承认了这种力量。

我赶紧叫开受窘的狗——于是,我怀着极恭敬的心情,走开了。

是啊,请不要见笑。我崇敬那只小小的、英勇的鸟儿,我崇敬它那爱的冲动。

爱,我想,比死和死的恐惧更加强大。只有依靠它,依靠这种爱,生命才能维持下去,发展下去。

(1878年4月)

小贴士

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1818-1883):俄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出生于世袭贵族之家,1833年进莫斯科大学文学系,一年后转入彼得堡大学哲学系语文专业,毕业后到德国柏林大学攻读哲学、历史和希腊与拉丁文。主要作品有《猎人笔记》、《木木》、《罗亭》、《贵族之家》、《前夜》、《父与子》、《烟》、《处女地》。其中《罗亭》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塑造了继奥涅金、皮却林之后又一个“多余的人”形象,所不同的是,罗亭死于1848年6月的巴黎巷战中。《父与子》是屠格涅夫的代表作。它反映了代表不同社会阶级力量的“父与子”的关系,描写亲英派自由主义贵族代表基尔沙诺夫的“老朽”,塑造了一代新人代表——平民知识分子巴札罗夫。但巴札罗夫身上也充满矛盾,他是旧制度的叛逆者,一个“虚无主义者”,否认一切旧传统、旧观念,他宣称要战斗,但却没有行动。小说问世后在文学界曾引起剧烈争论。

屠格涅夫是一位有独特艺术风格的作家,他既擅长细腻的心理描写,又长于抒情。小说结构严整,情节紧凑,人物形象生动,尤其善于细致雕琢女性艺术形象,而他对旖旎的大自然的描写也充满诗情画意。

文本提示

本文记叙作者见到一只母麻雀,为了保护幼雏,昂然挺身,准备和一只狗格斗,它的英勇气概,居然使狗为之退避,也感动了旁边的屠格涅夫。

在这首诗歌当中,作者用短短几句描写凸现了一个感人的难以忘却的形象和场景。作者从自己丰富的生活经验中深刻观察、捕捉到这些场景和人物,又经过他深深的思考和挖掘,张扬了人性中的爱、善良、淳朴,也鞭笞了人性中的弱点。作者的爱憎是鲜明而强烈的。

这种细致而深刻的观察,并用浸染着自身体悟和感认的语言倾泻于纸上,正是我们这些初涉写作的学子所需要认真学习和模仿的。

笑傲江湖·救难[1](节选)

金庸

只听她(仪琳)[2]说道:“昨日下午,我随了师父和众师姊去衡阳,行到中途,下起雨来,下岭之时,我脚底一滑,伸手在山壁上扶了一下,手上弄得满是泥泞青苔。到得岭下,我去山溪里洗手,突然之间,溪水中在我的影子之旁,多了一个男子的影子。我吃了一惊,急忙站起,背心上一痛,已被他点中了穴道。我害怕得很,想要呼叫师父来救我,但已叫不出声来。那人将我身子提起,走了几丈,放在一个山洞之中。我心里害怕之极,偏偏动不了,又叫不出声。过了好一会,听得三位师姊分在三个地方叫我:‘仪琳,仪琳,你在哪里?’

那人只是笑,低声道:‘他们倘若找到这里,我一起都捉了!’三位师姊到处找寻,又走回了头。”

“隔了好一会,那人听得我三位师姊已去远了,便拍开了我的穴道。我当即向山洞外逃走,哪知这人的身法比我快得多,我急步外冲,没想到他早已挡在山洞口,我一头撞在他的胸口。他哈哈大笑,说道:‘你还逃得了么?’我急忙后跃,抽出长剑,便想向他刺去,但想这人也没伤害我,出家人慈悲为本,何苦伤他性命?我佛门中杀生是第一大戒,因此这一剑就没刺出。我说:‘你拦住我干甚么?你再不让开,我这剑就要……刺伤你了。’那人只是笑,说道:‘小师父,你良心倒好。你舍不得杀我,是不是?’我说:‘我跟你无怨无仇,何必杀你?’那人道:‘那很好啊,那么坐下来谈谈。’我说:‘师父师姊在找我呢,再说,师父不许我随便跟男人说话。’那人道:‘你说都说了,多说几句,少说几句,又有甚么分别?’我说:‘快让开罢,你知不知道我师父是很厉害的?她老人家见到你这样无礼,说不定把你两条腿也打断了。’他说:‘你要打断我两条腿,我就让你打。你师父嘛,她这样老,我可没胃口。’ ……”

定逸[3]喝道:“胡闹!这些疯话,你也记在心里。”

众人无不忍俊不禁,只是碍着定逸师太,谁也不敢露出半点笑容,人人苦苦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