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福总统曾经说过:“哈佛不是孤立的哈佛。”这句话刚好指出了哈佛的一个重要品质,那就是善于进行团队合作。在这样一个高等学府里,每个学员几乎都是社会的精英,都是能够独当一面的优秀人才,但是哈佛要求每一个学员都要注重团队合作,都要主动结成同盟和伙伴关系,因为再强大的个体在社会中也是卑微的,而再卑微的团体在社会中也会具有一定的生命力和竞争力,所以合作成为哈佛精神的一种直观体现。
中国女孩高票当选哈佛“总统”的背后
哈佛是一个团队,哈佛的本质就是共同体。
—哈佛法则
哈佛学生会主席被称为“哈佛总统”,作为1.3万名研究生和博士生的领导者,哈佛学生会主席的地位和名望都是无可比拟的,他不仅在校内享有很高的威望,即便在一些与政治、人文相关联的校外活动中,也可以代表整个哈佛参与一些美国官方的活动。正因为学生会主席很重要,因此竞选的过程也非常严苛和激烈,很多人甚至认为美国总统的选举也不过如此。
尽管哈佛讲求公平,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其他国家尤其是亚洲国家的学员想要当上学生会主席着实不易,一方面是因为语言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另一方面则是其他国家的学员可能难以融入到美国人的生活之中。
不过2004年9月,来自中国宁波的女孩朱成却打破了这样的传统,尤其是欧美学生对于学生会主席长期的垄断。当时的她以62.7%的高支持率获得了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学生会主席。当然,朱成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很大一方面来源于中国的日益强大,以及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这使得中国学员们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认可;而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朱成是一个非常活泼大方的女孩,具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注重团队合作,而且她非常注重社交联谊活动,将其和中国文化、大学知识等结合起来。
比如说,朱成常常会带领同学和导师们学习豫剧还有太极,这些都具有典型的东方特色,尤其是中国文化的风味,这样不仅可以增加个人的魅力,更重要的是,她能够在这种交流沟通中建立起信任感,而且能够保持合作和互动。这种组织能力正是哈佛大学最为重视的团队合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可以说朱成是少数愿意把团队放在第一位的中国学生,她的能力似乎是与生俱来的。
事实上,来自中国的学生通常都是书呆子类型的实力派,对于社交活动、对于团队的概念很模糊,正因为如此,很多留学生都显得很不合群,至少东方人的内敛个性是不适合在西方文化氛围中立足的。而朱成却主动融入大家的生活,而且非常活跃,她的组织能力实际上正好迎合了哈佛一贯的合作传统,这就为她登上学生会主席的位置奠定了基础。
从这一个方面来看,朱成的成功并不是一种运气,尽管她是一个非常传统的中国孩子,但是她对于美国文化、对于哈佛文化的理解是深刻的,这种理解并不是外在形式上的模仿或者盲从,而是一种真正的理解和消化,正因为如此,她才能够想办法获得成功。
事实上,历届的学生会主席都有一些共性:学习成绩优秀,个人魅力突出,善于组织和领导,非常注重团队合作,不会将个人的意志力凌驾于众人的利益之上。毕竟学生会主席本身就注重学生的利益诉求,本身就是一个团体,因此合作是一个基本的要求,可以说当你懂得如何去维护这种联谊关系和相互协作的关系时,你也就抓住了哈佛精神的命脉。
因此朱成的成功实际上是对哈佛历史情结的一种复制,她吸收了这种宝贵的经验,遗传了哈佛注重合作的基因。与其说朱成是一个非典型的中国女孩,倒不如说她是一个典型的哈佛女孩,可以说这只是哈佛自己做出的一次合乎常规的选择而已,一切都是意料之中的,不是朱成,就会是另一个中国女孩,或者其他同类型的人。
在朱成成为学生会主席之后,几乎引起所有人的热议,大家都对这个来自大洋彼岸的中国女孩感到好奇,当然从某些方面来说,这种热议已经超出了种族、肤色和个人能力的界限,很多人甚至怀疑这只是一种用来拉拢中国市场的故意而为之的举动,只是哈佛为了抢夺全球市场和生源的一个方法。很多人都用一种很意外的眼光来看待朱成,我们甚至可以注意到这件事引起了一些新闻媒体的关注,这其实是没有任何必要的,哈佛只是选择了一个最适合当学生会主席的学员而已,它更看重团队意识而非种族和政治的考量,而以哈佛的名誉和声望来看,这些考量也是完全没有什么必要的。
今天我们仍然用崇敬的眼光来看待哈佛,但事实上哈佛并没有那样神秘,它所显示出来的一切都是意料之中的,都是哈佛文化的一种集中体现,你如果能够从哈佛的根源和文化进行挖掘,就能够发现,一切其实都是哈佛自身的合理安排。不论发生什么事情,我们都可以笼统地称之为哈佛的事务。
我们没有必要去过度地关注哈佛做了什么,没有必要去关注哈佛的学生到底是谁,实际上哈佛就是一个整体,一个最庞杂的教育系统和教学机构,它的任何一个学员都只是团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没有国籍和种族的区分,没有性别和年龄之分。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哈佛式的成功以及成功背后的原因,我们需要从中吸收营养和经验,以此来指导自己的人生。
如果说朱成是哈佛的总统,那么我们每一个年轻人实际上都有机会成为生活中的总统,成为各自群体中的总统,只要我们专注于合作,具备团队意识,愿意提升自己的组织和领导能力,那么实际上我们也就把握住了成功的方程式。威尔逊总统曾经说过:“我之所以获得成功,是因为我致力于团结所有的美国人,是因为我服务于整个国家的梦想。”今天,我们的年轻人也可以大胆地告诉所有人:“我能够获得成功,只要我始终将自己当成团队中的一分子,并且将团队利益置于第一位置。”如果你是一个乐于合作且具有团队意识的人,那么你很快能够在团队中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
由蚂蚁生存法则看团队精神
一个团队中,如果每个人都愿意为大众的利益付出,每个人都懂得配合,那么所赢得的生存机会一定会很大。
—哈佛法则
今天,我们一直在谈论团队合作,那么团队究竟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好处呢?
首先是竞争力的增加,这一点毋庸置疑,即便是草率地将所有的资源相加,所获得的力量也绝对要比个人的能量强大一些,如果合作紧密且能够实现优势互补的话,那么所得到的竞争力实际上是翻倍的。
第二点就是办事效率的提高。团队存在的基础通常不是简简单单的资源累积,不是规模的扩大,而是一系列资源的重新整合和配置,因此分工会变得日益明确,而且明显会实现最优化的配置,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都可以充分发挥最大的优势,这种优化配置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工作效率的提升。
团队合作还有一个重要的优势就是风险的最小化,道理很简单,当大家结成团体的时候,你原本所承担的个人风险会分摊到所有成员的头上,这时候一旦发生什么不幸,那么你所遭受到的冲击一定会被缓解和弱化。而事实上,随着大家的合作,对于风险的防备和思考也会更为明确,所以发生失误的概率会变得很小。
正因为如此,我们对于团队合作的信任和痴迷与日俱增,我们需要更多的朋友,需要更多的合作伙伴,需要更多具备竞争力的同盟。当然团队合作并不意味着成功,缺乏默契的团队合作很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内耗,这种不协调的合作实际上会产生很大的负面作用,因此在团队合作中最重要的是应该具备协作精神,具备优秀的团队精神。
所谓的团队精神通常包括纪律、沟通、大局观、向心力等因素,这是一个团队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也是支撑团队合作的基本要素。而在动物世界中,我们说起团队,自然不可避免地要提到蚂蚁,蚂蚁作为世界上最小的动物之一,它们的确也算是自然界最卑微和弱势的动物,但实际上在所有动物中,蚂蚁的种群数量是最庞大的,它们的生存机会和生命力也是最顽强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蚂蚁是世界上最注重团队合作的动物。
有成员负责搬运、筑巢、照顾蚁卵、清理巢穴,也有成员负责打仗和防卫,还有成员负责生产,一切都有着严格的管理制度。你兴许会认为这是人类社会才有的配置方式,事实上这只是蚂蚁世界的一部分。要知道蚂蚁的办事效率可能是动物世界中最高的,它们不仅分工明确,而且相互配合,比如合作搬运比自身重出好多倍的食物,比如共同抗击入侵者和猎食者。在亚马孙丛林中,大量的蚂蚁常常一同出去觅食,所经之处无一不是一片荒芜,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都难以幸免。不仅如此,蚂蚁在觅食的过程中会分散行动,一旦有成员发现食物,就会沿途留下化学气味,这样同伴们就能够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事实上,蚂蚁的生存法则就是团队精神,坚持团队至上的理念使得蚂蚁成为大自然中最强势的种群之一。毕业于哈佛大学的威尔逊总统曾经说过:“哈佛大学不是大象,而应该是蚂蚁,这才是哈佛的生存方式。”事实上,哈佛大学像蚂蚁一样注重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比如在哈佛大学中,各种各样的团体和协会数不胜数,这些团体和协会的存在不仅仅是为学生从学校向社会过渡提供一个锻炼的平台,而且是真真切切地形成社会关系网,这样一来学员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就能够得到更多的支持、帮助。
事实上在这些团体内部,成员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哈佛大学的学生诺瓦克曾经是某协会的会员,他透露说协会内部每个星期都会开会,而会员之间基本上每天都保持联系,确保沟通和交流通道的畅通,而一旦出现了分歧,大家会聚在一起探讨解决的方案,目的就是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得出一个令大多数人满意的方案。诺瓦克自豪地表示自己所在协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是豁达之人,从来没有什么钩心斗角的事情发生,也不会有人利用手中的职权为自己谋私利,因为一旦被发现,就会立刻被开除出去,而且还会在档案中留下污点。
这些只是冰山一角,其实哈佛内部的协调与合作机制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作为一个教育机构,哈佛实际上更像是一个小社会,社会内部的人各司其职,却又具有强大的向心力。2005年,美国一家调研机构曾经对各所大学进行调查,结果哈佛大学和西点军校的归属感是最大的,在学校内部,有将近97%的学生愿意将哈佛当成自己的家来对待,学员们忠诚地将自己当成团队中的一员。
团队精神是哈佛成为一个强大整体的先决条件,也是哈佛人能够走向成功的关键。我们如此迷恋哈佛,如此津津乐道地谈论哈佛的一切,不仅仅是因为哈佛代表着学术的巅峰,代表着优良教育传统,也不是因为它代表着成功。事实上,哈佛的成功离不开群体思维,离不开团队精神,哈佛就是一个联系紧密的合作团体。
年轻人如果想要获得更多的生存优势,那么也要注意加入团队之中,要懂得加强和别人之间的互动合作关系,要提高自己的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只有将自己融入到团队之中,把自己当成团队中的一个部分,我们才能够得到更多的帮助,才能具备更强大的力量。
单打独斗的成功不能长久
一个人只是单翼天使,两个人抱在一起才能展翅高飞。
—哈佛法则
尽管哈佛始终保持自身学术的独立性,尽量避免和政治、经济市场挂钩,但哈佛的历任校长都特别强调:哈佛不是作为一个个体而存在,而是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的。哈佛从来就没有打算孤立地成为一个学术小岛,也没有打算孤芳自赏。不仅如此,哈佛大学还致力于提高学员的团队合作能力教育,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素养。
有一个数据很能说明问题,在哈佛大学的校友关系网络中,高达98%的学员成为网络名单上的成员,而且这些学员中有27%是直接或间接通过校友关系来获得工作。这样的比例在全世界都是很罕见的。尽管很多时候我们担心关系网的盘根错节会带来社会性的贪腐问题,但是结交更多的朋友以及相互之间的互助协作的确是现如今最强大的生存保障。
哈佛的学生尽管都是顶级的人才,却仍旧追求更为高效、更为安全的生存方式,他们对于团队是非常重视的,因为谁都明白,依靠单打独斗是难以在社会上立足的,而团队合作才是最佳的方式。我们都知道哈佛大学中出产了数位总统,而这些总统在选举过程中或多或少都得到了哈佛同学的帮助,而像哈佛根本就不缺乏智囊团和财团,这种巨大的资源优势确保了竞选者拥有更多成功的机会。
而对于那些毕业后面临就业问题的哈佛学生而言,团队优势就开始显露出来了,几乎有85%的毕业生都得到过同学或者老师的帮助。哈佛中流传着一句话:“如果你一个人出去找工作,那么你每年可能会领走8万美元,如果翻一翻同学录,那么你的工资可能会是12万美元。”此外,很多从哈佛毕业的企业家也乐于从母校挖掘人才,他们愿意高薪聘用这些学子,为的就是增强自己的竞争力。
这种相互合作的思维习惯从读书的时候就应该培养而成,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学生们必须学会互帮互助,必须懂得相互扶持,因为这是一群人的哈佛,而不是一个人的哈佛,只有依靠团队,哈佛才能变得更加强大,学员们才会变得更富有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