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集群企业网络化成长的四种典型模式
1.四种模式
基于综合匹配机制模型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我们识别出了浙江省集群企业网络化成长的四种典型模式。其具体特点如下:
模式Ⅰ:稳定环境中,当企业制造能力较弱时,集群企业网络特征:较高的关系强度,较大的网络范围,较高的地理开放性。
模式Ⅱ:稳定环境中,当企业制造能力较强时,集群企业网络特征:较低的关系强度,较小的网络范围。
模式Ⅲ:动荡环境中,当企业吸收能力较弱时,集群企业网络特征:较高的关系强度,较小的网络范围。
模式Ⅳ:动荡环境中,当企业吸收能力较强时,集群企业网络特征:较大的网络范围。
具体来说,模式Ⅰ表明,在低不确定性环境中,制造能力的不足使得集群企业更多地依赖以较高关系强度、较大网络范围与较高地理开放性为特征的网络模式通过量的扩张实现企业成长。模式Ⅱ 表明,在较低不确定性环境中,当具备较高的制造能力时,集群企业拥有的以较低关系强度和较小网络范围为特征的网络模式促进了企业成长。这一模式表明集群企业开始以互惠的方式融入更高档次的网络之中,开始通过质的提升促进企业成长。
模型Ⅲ 表明,在高不确定性环境中,吸收能力的相对不足使得集群企业拥有的以较高关系强度与较小网络范围为特征的网络模式促进了企业成长,这一结论体现了集群企业基于模仿的跟随策略。模式Ⅳ 表明,在高不确定性环境中,当具备较高的吸收能力时,集群企业拥有的以较大网络范围为特征的网络模式促进了企业成长。这一模式表明集群企业开始从跟随策略转变到基于自主创新的先行战略,开始利用大范围网络直接获得外部信息,把握新的成长机会以实现企业成长。
2.三个特点
这四种集群企业网络化成长模式反映了现阶段浙江省集群企业网络化成长的以下三个重要特点:
第一,总体来看,浙江集群企业内部能力还有待提高。集群企业网络化成长模式Ⅰ和模式Ⅲ 是内部能力较弱时,集群企业网络化成长的模式。这两种模式表明由于内部能力较弱,集群企业才更倾向于通过基于社会嵌入性的商业关系(强关系)来获得外部资源。这两种模式目前还是浙江省集群企业网络化成长的主要模式。集群企业网络化成长模式Ⅱ和模式Ⅳ是内部能力较强时,集群企业网络化成长的模式。这两种模式是浙江省集群企业升级的两种重要模式,具有更好的发展前景,但是这仅仅代表较小部分的企业。因此,从总体来看,浙江省集群企业的内部能力还有待提高。
第二,强关系与弱关系所具有的独特内涵。与上一点相关,由于内部能力不强,集群企业通常只能通过强关系来获得资源实现企业成长;在低不确定性环境中,随着企业制造能力的增强,企业会更多地依赖弱关系获得资源实现成长。基于对浙江省集群企业成长的调查经验,我们认为集群企业的强关系背后体现了更多的社会嵌入性(对应的是图1-1中的B 部分),弱关系背后则体现了更多的市场属性。
第三,现阶段浙江集群企业利用跨区域网络成长存在一定的风险。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高不确定性环境中,集群企业即使具备了较高的吸收能力,仍然难以依托跨区域网络实现企业成长。这一结果反映了一些浙江集群企业目前还难以有效利用跨区域网络实现企业成长的重要特点。所以,在鼓励集群企业走出去的时候,应该进一步研究与分析集群企业如何更好地走出去,即集群企业具备了什么样的条件之后才能更好地利用跨区域网络实现企业成长。
7.3集群企业网络成长研究展望
7.3.1应用前景
1.学术意义
综合运用规范分析方法和实证分析方法,本书基于匹配视角研究集群企业所面临的环境不确定性和内部能力对企业网络化成长的影响,得到了一些研究结论,对于完善和发展集群企业网络化成长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构建了集群企业网络化成长的综合匹配机制模型
集群企业网络化成长是产业集群微观层面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已有研究所强调的集群企业同质性假设与网络模式无差异性假设限制了集群企业网络化成长研究的深入。虽然很多学者从演进视角认识到了集群企业的异质性及其对企业网络化成长的重要作用,但是基于同质性假设的研究仍然占据了主流。在借鉴企业网络化成长机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对浙江省集群企业成长的实地调查经验,基于集群企业的异质性假设,我们从匹配视角构建了集群企业网络化成长的“外部环境-网络模式-能力状态”的综合匹配机制模型。这一研究推动了演进视角下的集群企业网络化成长机制研究的深入。
(2)揭示了浙江省集群企业网络化成长的综合匹配机制
基于浙江省196家集群企业的实地调查数据,我们对集群企业网络化成长的综合匹配机制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外部环境与能力状态共同决定了适合集群企业成长的网络模式。具体的匹配机制反映了浙江省集群企业网络化成长的两个重要特点:一是大多数浙江省集群企业的内部能力还相对较弱;二是大多数浙江省集群企业在成长中对社会网络还具有较高的依赖性。这一研究促进了我国集群企业网络化成长机制研究的发展。
(3)识别了浙江集群企业网络化成长的四种典型模式
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都表明,并不存在唯一最优的网络模式。基于综合匹配机制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我们识别出了浙江省集群企业网络化成长的四种典型模式,认为集群企业网络模式的构建决策需要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特征和内部能力状态进行综合权衡。其中,模式Ⅰ和模式Ⅲ 是两种传统的网络化成长模式,而模式Ⅱ和模式Ⅳ则是未来集群企业升级的两个重要方向。这一研究丰富了我国集群企业网络化成长模式研究的理论成果。
2.应用价值
本书对微观层面集群企业网络化成长机制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对集群企业如何利用网络实现企业成长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同时对政府政策制定者制定相关产业政策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集群企业的网络模式构建应该考虑到外部环境和内部能力的特点网络化成长是集群企业成长的典型特征,但并不存在唯一最优的网络模式。基于匹配视角,本书理论和实证研究了集群企业网络化成长的综合匹配机制,结果表明,集群企业应该根据企业所面临的环境不确定性特征和企业内部能力特征来构建相匹配的企业网络模式,从而实现企业成长。并进一步总结了集群企业网络化成长的四种典型模式。这四个典型模式对于不同特征的集群企业构建合适的网络模式具有一定的实践参考意义。
(2)集群企业应该根据企业环境和内部能力的变动而动态地调整企业网络模式,实现企业升级
在集群企业网络化成长的四个典型模式中,基于较弱内部能力的模式Ⅰ和模式Ⅲ 是很多浙江集群企业采用的网络化成长模式。基于较高能力的模式Ⅱ和模式Ⅳ是相对较少集群企业所采用的网络化成长模式,也是集群企业升级的两种重要的目标模式。我们所总结的四种网络化成长模式之间的差异表明了集群企业网络化成长模式的动态演进特征,即当集群企业从一种模式跃迁到另一种模式时需要进行的网络模式和内部能力状态的调整。具体来说,当集群企业要从模式Ⅰ升级到模式Ⅱ时,企业一方面要提高自身的制造能力,另一方面要突破社会嵌入性的约束,开拓更具潜力的合作伙伴,嵌入更高层次的网络之中。当集群企业要从模式Ⅲ 升级到模式Ⅳ,则需要企业一方面提高自身的吸收能力,另一方面要建立大范围的网络,从中直接获得市场和技术发展信息,把握市场和技术的发展方向。
(3)区域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制定完善的配套政策推动集群企业内部能力提升
研究表明,内部能力状态是集群企业网络化成长的驱动因素,集群企业网络模式优化与升级的关键是企业内部能力的提升。因为如果内部能力得不到提高,集群企业就难以进入高附加值的生产环节,也就难以利用网络获得更大的收益。因此,区域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制定完善的配套政策推动集群企业内部能力提升。其中,高档次人才是企业能力提升的关键。但集群企业大多是中小企业,在吸引高档次人才方面具有一定的不足;同时,浙江的很多产业集群都位于小城镇,地理区位对人才的吸引力也相对不足。这就要求区域政府制定完善的人才引进政策来推动集群企业内部能力的提升。现实的经验也表明,浙江很多地区通过完善的人才引进计划提升了本地集群企业的内部能力,从而促使集群企业能够有效地利用网络实现成长;而一些地区则因为缺乏相应的人才引进政策而使得本地集群企业由于难以获得满意的人才,进而导致大面积的外迁。
7.3.2研究展望
基于异质性假设,从匹配视角研究集群企业网络化成长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应用前景,但同时也是极富挑战的研究工作。通过长期的理论研究和实地调查,我们自信已经初步揭示了集群企业网络化成长的机制,解决了其中的部分问题。但我们也深信,这些研究还只是初步的,在研究的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这些不足也构成未来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对集群企业网络的关系强度与企业成长关系进行深入研究。根据实证结果以及对浙江省集群企业的实地访谈经验,我们认为企业的强关系代表了更高社会嵌入性的商业关系,而弱关系则代表了较为纯粹的商业关系。对此,有必要进一步对强关系和弱关系的内涵进行深入的实证研究,并深入分析集群企业商业网络的社会嵌入性对集群企业成长的影响机理。
第二,对集群企业网络的地理开放性与企业成长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
在统计分析中,在低不确定性的环境中,集群企业网络的地理开放性对集群企业成长具有显着正的影响,但是其与制造能力的交互项对集群企业成长的影响方向并不一致。在高不确定性环境中,集群企业网络的地理开放性对集群企业成长影响并不显着,但是与吸收能力的交互项对集群企业成长具有显着负的影响。对此,从跨区域网络风险的角度进行了理论分析,我们认为跨区域网络虽然可能为企业带来新的成长机会,但是也同时会带来较大的风险。那么,集群企业网络的地理开放性影响集群企业成长的机制是什么?这还需要进一步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
第三,对集群企业的内部能力的划分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在综合匹配模型中,结合我们的实地访谈经验,根据集群企业能力的动态性,基于可操作性的考虑,我们把内部能力分为吸收能力和制造能力。对此,可以按照其他的方法直接测量集群企业的动态能力和一般能力来直接检验本书所提出的综合匹配模型。
第四,对集群企业不同成长阶段下的最优网络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在企业不同的成长阶段,集群企业会表现出不同的最优的网络模式。黄洁(2006)从演进的视角分析了不同的企业成长阶段下,集群企业网络模式的演进。对此,可以进一步分析在不同成长阶段下的最优企业网络模式,即在不同的成长阶段下,高成长性集群企业的网络模式是什么。
第五,对其他地区和其他性质集群企业的网络化成长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本书的实证样本是浙江省五个传统制造产业集群中的196家集群企业。
对此,从地区上来看,可以进一步将研究拓展到北京、江苏和广东等地产业集群中的企业;从性质上看,可以将研究拓展到高科技产业集群企业。
第六,对集群企业成长与产业集群演进的互动机制进行研究。本书是在微观层面对集群企业成长的研究,但是微观与中观的研究并不是界限完全分明的,所以就有必要深入分析微观层面的集群企业成长与中观层面的产业集群演进的互动机制,从而实现微观和中观层面研究的有效整合,这是未来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